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续写改写 >

2020感动中国2019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观看事迹有感【精选3篇】

小编: 七号同学

2020感动中国2019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观看事迹有感【精选3篇】一

今年9月1日,顾诵芬看到即将创刊的《问天少年》刊样后十分赞赏,并为杂志题词:“愿《问天少年》普及航空航天知识,为国家培养更多空天人才做出很大成绩。”

“中国航空事业发展需要年轻人才,他们是祖国的明天。”虽然退居二线,顾诵芬仍在思考如何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中国航空工业未来如何发展,如何培养堪当重任的年轻专业人才队伍。

如今,顾诵芬每天要定时吃药。8年前他被诊断出直肠癌,手术住院期间还叮嘱资料室的工作人员给他送书刊,看到有用的文章会嘱咐同事推荐给一线设计人员。“我现在能做的也就是看一点书,翻译一点资料,尽可能给年轻人一点帮助。”顾诵芬说。

在顾诵芬家的客厅里,摆放着一个近2米长的书桌,他常用的航空科研书籍、放大镜等全放在上面,书桌后面的书柜里装满各种专业书籍。屋子里每一个细节,都在无声地告诉每一名到访者:这里的主人是一位科研老兵。

喜欢学习,是多年养成的习惯。“活到老,学到老。”这是顾诵芬对自己的要求。他熟练掌握英、日、俄、德四门外语,更练出了过目不忘的本领:办公室像一座“书的森林”,他能记清楚每本书的位置和内容;引用数据常常只凭记忆,他被同事们称为“活图书馆”。

在同事们眼中,顾诵芬是一位天赋超群的学者——黑板上一串串复杂的气动力数学公式,他不用教材就可以为大家讲解。

顾诵芬的保障医生、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医疗保障中心路盈,在与顾诵芬相处的日子里,听的最多的话就是“谢谢你们对我的照顾”,谈起在航空领域获得的荣誉,他说的最多的是“惭愧,我也没做什么事……”

当这些碎片化的记忆整合起来,我们感受到一位科研老兵的大师风骨,他影响的不是某个人,而是这个时代的航空人。

90多岁的人生,70年的科研生涯,顾诵芬的经历,见证着新中国航空工业从创立到强大的70载春秋。

“顾诵芬参加工作之时,恰逢新中国航空工业创立,他是我国航空工业近70年进程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他始终践行着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践行着航空报国精神,担当着航空强国使命,他把一切都献给了祖国的蓝天,献给了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周国强说。

2020感动中国2019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观看事迹有感【精选3篇】二

年后的今天,长津湖战役和矗立在战场上的“冰雕连”,透过银幕被无数国人再次知晓。鲜为人知的是,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仍生活着一位从长津湖走出的“冰雕战士”。他叫朱彦夫,1933年7月出生在沂源县张家泉村。

朱彦夫14岁参军入伍,16岁火线入党,先后参加过淮海、渡江、解放上海等战役。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赴朝作战,17岁的朱彦夫随部队跨过鸭绿江。

在长津湖畔的激烈战争中,朱彦夫被冻成了一座“冰雕”。等到增援部队把朱彦夫从雪地里救出时,他四肢已经严重溃烂,严重冻伤。这位钢铁战士在经历了47次手术、昏迷了93天后,竟奇迹般地醒了过来,但他却永远失去了四肢和左眼。

2021年10月25日,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纪念日当天,朱彦夫之子朱向峰接受红星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父亲虽然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失去了四肢和左眼,但他从未后悔过。

“时过境迁,父亲虽然在家很少提及当年参加战斗的经历,但他对子女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朱向峰说,父亲身上一直都有军人的血性和担当,“他特别坚强,且乐善好施,非常同情困难村民并且尽力帮助他们。”

47次手术昏迷93天,“冰雕战士”顽强“复活”

从14岁参军入伍,朱彦夫的足迹遍布淮海、渡江、解放上海、抗美援朝战场。他曾参加上百场战役战斗,可谓战功赫赫、戎马一生。而在朱彦夫传奇般的人生中,最为惊心动魄的便是抗美援朝战场上,长津湖畔争夺“250高地”的那一场战斗。

据朱彦夫事迹展馆资料显示,1950年11月底,朱彦夫所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悄悄进入朝鲜东北部的长津湖地区,包围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

长津湖地区是朝鲜北部最为苦寒的地区,当年又是50年一遇的严冬。当年12月,在争夺“250高地”的战斗中,朱彦夫所在连队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与敌人激战三天三夜,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守住了阵地,最后全连官兵仅剩下他一人。战友的鲜血染红了冰天雪地。

在敌人的狂轰乱炸中,朱彦夫的头部、胸部、腹部7处重伤,肠子流出体外,当时就昏死在阵地上。昏迷的朱彦夫感觉还在与敌人战斗,突然,他感到一块黏糊糊的肉团顺着鼻梁滑到嘴边,饥饿中的朱彦夫本能地一口吞下去,可谁知,他吞下去的竟是自己的左眼球!

后来,增援的部队把朱彦夫从雪地里扒拉出来,送到战地医院。由于冻伤严重,朱彦夫的四肢已经溃烂,必须截肢。这位钢铁战士在经历了47次手术、昏迷了93天后,竟奇迹般地醒了过来。

醒过来的朱彦夫下意识地想要摸枪,却从缠着眼睛的绷带缝隙里发现,自己的两只手没了,他又本能地想站起来,却发现两条腿也没了。“我的手呢?我的脚呢?我这是怎么了”朱彦夫使出全身的力气大声喊叫起来。病房里,所有的人都被他撕心裂肺的喊叫惊呆了。医护人员想安慰他,可又能说什么呢?只能为他难过流泪。他才18岁,却成了一个失去四肢和左眼的“肉轱辘”。整整一个星期,朱彦夫不吃不喝。多次想到自杀,但连死的能力都没有。在医护人员的不断劝解下,冷静后的朱彦夫心想,就是为了死去的战友,自己也得活下去。

1952年,朱彦夫被转到山东省荣军休养院。在这里,他衣食无忧,处处受到专人护理照顾,还用字典学习了文化知识。朱彦夫伤势渐渐好转后,他觉得让人伺候一辈子,让国家养一辈子,心里不是滋味。

倔强的朱彦夫萌生了回家的念头。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是在“休养院里让人伺候一辈子,还是回到家乡带领乡亲们一起过上好日子”之间,做着艰难的选择。他说:“成了‘肉轱辘’,可我依然是个战士!不能为国家效力了,但绝不能再给国家增加负担,再给组织添麻烦。”

“与其腐烂,不如燃烧!”

走出长津湖后,他义无反顾带领乡亲走上致富路

朱彦夫不愿躺在功劳簿上虚度一生,他要让生命活得更有价值,活出共产党员(退伍军人)的本色。

他在日记中写到:“与其腐烂,不如燃烧!”1956年冬,朱彦夫经过慎重考虑,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我要回家,要像个战士一样活下去。” 他主动放弃了省荣军休养院的特护待遇,毅然回到家乡张家泉村,开拓新的人生之路。

朱向峰介绍,父亲朱彦夫回到家乡后,从专人特护变为基本自理,吃饭、喝水、大小便,这些在常人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事,却成了横在朱彦夫面前一座座无法逾越的高山。为了不拖累母亲,父亲朱彦夫常常把自己反锁在屋里,忍受着各种困难和痛苦,练习生存的技能。历经几年的磨难、锻炼,朱彦夫终于实现了生活自理,他又一次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然而,实现生活自理后,朱彦夫又将目光投向了生活仍然贫困的乡亲们。他忧心忡忡,决心带领群众努力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

“父亲首先想的就是让老百姓能吃得饱、穿得暖。”朱向峰介绍,为了让村民摆脱贫困,父亲当时就意识到了“扶贫先扶智”的问题。那时,朱彦夫白天自己先去找人学习,晚上便办起夜校,把学来的知识教给村民,后来还带领村民办起了小企业。

由于朱彦夫一心为村民办实事,1957年春,张家泉村8名党员一致推选24岁的朱彦夫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他当时当村支书其实是非常纠结的,因为他毕竟残废得太重了,村里又穷,压力非常大。” 朱向峰如是说。尽管如此,朱彦夫还是毅然挑起了这副重担。

朱彦夫曾在日记中写到:一个人只要有生命就会发光,就能改造他周围的生活环境。

为尽快改变张家泉村贫困落后的面貌,朱彦夫拄着拐,拖着17斤重的假肢,踏遍了张家泉村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走访了街街巷巷、家家户户,查看地形地势,了解村情民意,掌握发展生产的第一手资料。

在张家泉村党支部书记任上,朱彦夫一干就是25年。二十五个春秋,朱彦夫用残臂、用假肢带领着村民开山劈岭、治山改水,把光秃秃的荒山,变成了绿山果园;同时,修道路、搞副业,让全村用上了电……把一个穷山村,变成了全乡的先进村,使村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2020感动中国2019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观看事迹有感【精选3篇】三

2021年1月的一天,阳光柔和,摄影师给顾老拍了一张照片:镜头中,他身姿前倾,手中捧着一架歼击机模型,眼神中有种穿透时空的力量,淡然若菊中自带强大气场。有人看了这张照片感动到泪目,说顾老手捧战机就像捧着自己的孩子。

这位今年91岁的老人就是顾诵芬,作为享有盛誉的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航空界唯一的两院院士,他航空报国70年,亲手“捧出”了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教1、初教6、第一型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歼8Ⅱ……他同时是我国飞机气动力设计的开创者,奠定了我国亚音速飞机和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的基石。他逐梦蓝天70载,一生与祖国航空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实现了自己立下的诤诤誓言——“只有将天空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不再任人欺凌”。

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上世纪30年代,顾诵芬出生于江苏一户书香世家。1951年,从上海国立交通大学毕业的他,事业从修飞机开始。1951年,正值抗美援朝的困难时刻,党中央作出重大决定,国家拿出“60亿斤小米”建设航空工业,航空工业局成立,新中国航空工业艰难起步。

那一年,服从国家形势与安排,顾诵芬远离家乡北上沈阳,维修抗美援朝中“战伤”的飞机。21岁的顾诵芬从此将自己的一生与祖国的航空事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仿制而不自行设计,就等于命根子在人家手里,自己没有任何主动权。”5年后,新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机构——沈阳飞机设计室创建,顾诵芬设计中国人自己飞机的梦想随之起步。

顾诵芬参加工作后接受的第一项挑战,就是我国首型喷气式飞机——歼教1的气动力设计。这对于学习螺旋桨飞机的顾诵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他找到北航图书馆英国皇家航空学会会刊上有一篇总结进气道设计的文章,就专门赶到北京,每天晚上去北航。当时没有复印机,他就买描图纸、三角板、曲线板,把有关的图都描下来。就这样在没有路灯的土路上跑了一星期,快把借来的自行车前叉颠裂了。

当时,顾诵芬最担心的是两侧进气道。一旦发动机收油门的时候,很有可能出现一边进气,一边排气,飞机发动机就会推力不足。如何验证,顾诵芬和同事费尽了脑筋。大家找来医务所的废针管,把很细的不锈钢头焊在铜管上接出来做成一排,外面用薄铁皮做个整流罩,“那时候也没有好的风洞,就到哈尔滨军事工程院那个一米五口径的小风洞里去做,一个月我们就拿下了这个实验。”硬是靠着这些自创的土办法,1958年7月26日,历时两年研制,歼教1终于在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试飞成功。

1964年,我国开始研制歼8飞机,这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型高空高速歼击机。顾诵芬先作为副总设计师负责歼8飞机气动设计,后全面主持该机研制工作。

在那个特殊时代背景下,顾诵芬“匍匐前进”带领团队坚持奋战,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算‘连滚带爬’也要把飞机搞出个样子”。1969年7月5日,歼8首飞成功,可当大家赶去庆祝的时候,顾诵芬却悄悄离开。虽然首飞成功,但在跨音速飞行试验中出现了因气流分离导致的抖振问题。

1969年的夏天,沈阳某试飞机场上空,一连3天都能看见两架飞机等速飞行,间距只有10米,场面惊心动魄。为了查出垂直尾翼气流分离的地方,顾诵芬乘歼教6飞机上天,跟在歼8试验飞机后面用望远镜观察。从未接受过飞行训练的顾诵芬承受着巨大的身体负荷,终于找到问题症结,通过后期的技术改进,抖振问题迎刃而解。

砥砺前行,奋斗不息,顾诵芬带领团队闯出一条中国航空自行研发战斗机的新路。

1980年,歼8Ⅱ飞机立项研制,其作战性能要求远超歼8飞机。顾诵芬任该型号总设计师,是航空工业第一位由国家任命的型号总设计师。他制订了两侧进气的气动布局方案,解决了二元超音速可调进气道设计等一系列问题。作为型号总设计师,他组织和领导军地多个部门、上百个单位高效协同工作,仅用4年就实现了飞机首飞。2000年,歼8Ⅱ飞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很多人记得,1985年7月,歼8全天候型设计定型会那天,大家聚在厂里的干部食堂吃了一顿团圆饭,平时不喝酒的顾诵芬喝醉了,那天他用的是大碗。

有人评价说,顾诵芬是心怀国之大者,永远把国家放在第一位。

北京北苑一个略显陈旧的办公室内,如同一片“书的森林”,年逾九旬的顾诵芬经常是“早晨第一个到办公室的人”。在这里,他能记得每一本书的位置,记得每一本书的内容,“了解航空的进展,就是我的晚年之乐。我现在能做的也就是看一点书,翻译一点资料,尽可能给年轻人一点帮助。”

顾诵芬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由于博学强记,大家都叫他“活图书馆”。他十分重视年轻人才培养,带领的团队走出了1位科学院院士,3位工程院院士,两位型号总指挥。经常有年轻的飞机设计师说,“有顾总在场,我们心里就踏实了!”

在顾诵芬看来,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需要年轻人才,他们是祖国的明天。“我只想对年轻人说,心中要有国家,永远把国家放在第一位,要牢牢记住历史,珍惜今天的生活。多读书,多思考,努力学习,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令年轻人最为感佩的是,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信念,贯穿顾老的一生,纯粹而坚定。有不少航空院校的年轻人,听了顾老的演讲,立志投身航空事业。而顾诵芬对自己的评价质朴而谦逊:“回想我这一生,谈不上什么丰功伟绩,只能说没有虚度光阴,为国家做了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