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话题 >

莲的文化价值【精选3篇】

小编: 孤街浪人

莲的文化价值【精选3篇】一

  在一座小小的池塘中,风姑娘轻轻的轻吻着大地,水面上掀起一丝丝轻柔的波浪。池中略有几片浮萍,像几帆徐徐前进的小舟,悄然挡开一圈圈涟漪。那稍带褶皱的侵扰,丝毫不减池中的那一片绿。引入眼帘的,依然是那凝翠而又轻柔的碧波和那一丛丛淡雅的莲。

  阳春三月,百花争艳,各色艳丽的花竞相开放。牡丹杜鹃,妩媚而又妖艳,象征大富大贵!它们舒展着他们美丽的身姿,与各类百花攀比着。而莲却依然保持着自身的淡雅,独守着心灵的那一片净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莲的宝贵品质,莲花的美是庄重的,他不像牡丹般美得妖艳,它不像虹一般,美得虚幻。

  我爱莲,我爱莲的花瓣,是那样的娇嫩欲滴,是那样的轻盈美丽,让人不得不产生一种羡慕之情;我爱莲,我爱莲的花蕊,是那样的莹润多情,又是那样的璀璨晶莹;我爱莲,我爱莲的清香,是那样的清新淡雅,若有若无。幽雅。清新。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顿时掀起一阵阵的波浪。

  莲浑身都是宝,从花到根,细细谈来都有说不完的作用:药物功能的花芯,消热去毒的莲子,清香美味的藕……

  观音座下的是莲,仙姑篮的是莲,这说明莲在中国人眼里是多么神圣啊。

  我爱莲的”!亭亭玉立,我爱莲的淡淡清香,我爱莲的洁身自好,我爱莲的庄重,我爱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的文化价值【精选3篇】二

  历代的诗人,如陶渊明盛爱莲,赞扬着莲的”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

  说起莲,有很多有关莲的未解之迷,莲的历史又是如何呢?

  在人类出现以前,大约一亿零四千五百年前,地球大部被海洋、湖泊及沼泽覆盖。当时,气候恶劣,灾害频繁没有动物,大部分植物被淘汰,只有少数生命力极强的野生植物生长在这个贫瘠的地球上。其中,有一种今天我们称为“荷花”的水生植物,经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验,在我国的阿穆尔河(今黑龙江)、黄河、长江流域及北半球的沼泽湖泊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大约过了九千年,原始人类开始出现。人类为了生存,采集野果充饥,不久便发现这种“荷花”的野果和根节(即莲子与藕)不仅可以食用,而且甘甜清香,味美可口。渐渐地,“荷花”这一人类生存的粮食来源便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类的心中,成为人类生存的象征。

  一直到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随着农耕文化的出现,人类对荷花开始了进一步的了解。当时的人类为了生活上对水的需求,一般都定居在河岸湖畔或有天然泉水的沼泽地带,而这些地带恰是野生荷花主要的分布区域。经测定,距今有五千年的历史。人类在不断的生产劳动中,对朝夕相处的荷花的生长习性、生存环境等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为中国古老的荷花文化的产生发展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如今,莲成为了植物界中最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之一。它们受着人们的高度赞美,它的姿容优雅,色彩明艳,叶、花均有清香,又使人们深深陶醉。

  莲,记载着千年的历史,它是多么伟大啊!

莲的文化价值【精选3篇】三

  它是池塘中最美丽的花仙子,它是供人观赏的植物,它是顽强生命力的见证,它更是纯洁的象征。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就概括里它内在的品质。莲,怎能不让人喜爱?

  莲没有牡丹的高贵,没有玫瑰的浪漫,没有菊花的隐逸,但它有属于自己的高洁。莲在厚实的泥土下沉睡了千年,不受污泥的侵袭,依然向人们展示出它的洁白。而当今社会的`人们呢?被一些坏行为、坏思想所缠绕,自己也同流合污,最终将自己的人生道路阻挡,人生的美好时光就这样消失。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是这个道理,面对坏行为我们制止,面对坏思想我们将它拒之千里,不被身边的坏举动所感染,始终保持高洁的情操,那样每一天才充满阳光,才更有意义。

  “奉献乃生活的真正意义”,莲无时无刻地奉献着,为了换来一片争奇斗艳的景色,它没有一丝怨言,在烈日炎炎的天气里,它依然挺直了腰杆,在风雨交加的阴天里,它擦干了眼泪依然坚守自己的岗位。如今一些人却与莲相反,一有空隙就偷懒,卖李钻核,缺乏大无畏的奉献精神。“损己一毛而利天下,吾不为也”。奉献其实并不难,只要怀有一颗真诚的心。

  经过成百上千次风雨的洗礼后,有的莲失去了当年的风姿已变成一个个黄脸婆,有的莲被风摧折,有的莲撑着已变黑的果实,却从未离开过自己的根,这不是执着与坚强吗?人类真应该学习一下莲的精神了,不要再遇到挫折就选择放弃,遇到困难就退缩,天空没有不散的乌云,风雨后总会见彩虹。

  做莲一样的人,让高洁的情操代代相传;做莲一样的人,让奉献的精神传遍世界;做莲一样人,让坚强的品质感染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