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话题 >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小编: 北海有鱼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一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阅读,在观察、想象、发现中,让学生享受阅读的情趣。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并学会有理有据的预测故事将要发生的事情。3.合理地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学会通过故事情节预测故事的发展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有位特别的先生来到了我们的童话乐园里,他是谁呢?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在打开课文之前,让我们看看胡萝卜先生给我们布置了哪些任务?(1)自由读课文五分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认真读课文,看看在胡萝卜先生身上发生了什么事?2.本课中出现了几个生字,谁能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读读看。a.指名学生读。b.加上拼音读。

c.让我们将词语送入句子读一读。

我们刚才不知不觉就完成了胡萝卜先生给我们的第一个任务,谁来完成第二个任务呢?能告诉我们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环节。

1.孩子们,胡萝卜先生匆匆忙忙刮了胡子,因为近视而漏刮了一根。这根胡子蘸到了甜甜的果酱疯长起来。你觉得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怎么样?

浓密的胡子令胡萝卜先生很发愁,但这根胡子在别人看来却有着另一种意想不到的用处。(大屏幕出示这段内容)a.读课文的时候根据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把自己当成其中的一份子,就能体会文章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自由练读)b.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对自己来说是烦恼,对别人来说呢?c.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帮助了小男孩解决了什么难题?d.帮助鸟太太解决了什么难题?

e.还有可能帮助谁解决什么样的难题?想一想,说一说。所以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3.出示:“我的胡子真是太棒了。”谁来当胡萝卜先生夸夸自己的胡子?

4.设疑感悟: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真是太棒了,不仅帮助了自己更帮助了别人。可是,胡萝卜先生是那么喜欢自己的胡子,当他发现自己心爱的胡子被别人用掉的时候,他会生气吗?为什么?想一想。小结:我明白了,胡萝卜先生不会生气还会很快乐,因为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可是假如有一天,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越来越少了,甚至用光了,没有了,他还会快乐吗?不管快乐还是不快乐,我们都能感觉胡萝卜先生有一课乐于助人的心。

四、创编故事,绘写结合。

(1)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真的很神奇啊,帮助了那么多人,让那么多人快乐。当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还会发生什么样神奇的故事呢?用你的画笔画下来并写一写你的故事吧。

(2)评价交流。板书设计: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胡萝卜的长

胡子帮助了小男孩→替代风筝线鸟太太→替代绳子晾尿布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孩子们兴致勃勃,颇有收获,我也上得轻松、兴味盎然。如果给点时间让孩子们自主选择胡萝卜先生帮助别人的一个场景,和同桌合作表演,然后叫几组同学上台表演,能培养更多孩子的即兴表演能力和合作参与意识,效果会更好。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二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萝、卜、愁、粘、晾”五个生字。

2、能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的内容,预测能有一定的依据,并能根据故事的实际内容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继续预测。

3、能尝试根据文章或书的题目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对预测的故事产生继续阅读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有位特别的先生来到了我们的童话乐园里,他是谁呢?(读“胡萝卜”正音)

过渡:今天,我们跟着胡萝卜先生一起来学习第13课《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2、介绍作者。

二、引导大胆预测,有理有据。

(一)、孩子们看看题目,说一说哪个词语最吸引你?过渡:你觉得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会引出怎样的故事呢?

1、指生分享自己的想法。

过渡:都很有意思,到底猜对了吗?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二)、边读边预测,体会阅读的乐趣。

1、出示第一段:胡萝卜先生常常为胡子发愁,因为他长着浓密的胡子,必须每天刮。师:你们猜到长胡子会让胡萝卜先生发愁了吗?没关系,只要猜测有一句,也许接着读真的会有你预测到的事情会发生哟!我们接着往下读一读吧!

2、认读生词:

过渡:孩子们,读课文之前,胡萝卜先生还给你们布置了任务呢!我们一起看看,这些词语你会读了吗?

(1)、指生教读,相机请孩子说一说哪些字音需要注意。(2)、小组赛读。

(3)、男女生推荐代表赛读。

过渡:胡萝卜先生说,字音读得很准确可不算最厉害,下面我们比一比谁能边读边预测出下文内容。

3、读课文2——6自然段,完成预测单任务。(1)、明白要求。

(2)、指生分享自己的预测点及其预测到的相应结果。(3)、师提问:你觉得这几位同学为什么能预测准确?相机指导:结合上文细节预测,你的正确率更高。

过渡:刚才还有很多认真读书的孩子想来分享学习任务单,别着急,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还在继续变长,胡子还在空中飘着。

4、出示鸟太太图片,猜下文。

预设1:都一致认为会用胡子做晾衣线。师说说自己相反的预测并说清楚理由。

公布结局:孩子们都是神算子,那谁来评价老师的预测是不是完全不行?

预设2:孩子们出现两种相反的答案,师分别给与肯定。师:虽然有些孩子猜得和故事不一样,但老师也很喜欢你们,因为你们的推测有恰当的理由。

三、创编故事结局,展开想象。

1、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还在继续变长,胡子还在风中飘着,关于这个故事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2、出示自己想知晓的问题:我也有想知道的问题呢!丰富有趣的答案就在孩子们的笔下,请你为故事写个结局吧!

3、交流展示。

四、引导运用

1、小组合作,读题目预测内容。

师:你们觉得这些预测的结局有趣吗?接下来,给大家一些文章的题目,请你预测一下文章内容可能写了些什么?

2、交流分享。

(1)、请读过这本书的学生说说猜测哪些一样,哪些不一样。(2)、引导拓展阅读。

师:看了题目,我们只是预测了书中或文中的一部分内容。要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就得看全文。

总结:希望孩子们在课外阅读时掌握策略,边读边预测,变成阅读“神算子”。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三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教学设计冯朱敏(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袍江小学)

教学目标

1.正确识记5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里的线索和个人经验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审辨式思维。

3.一边读一边猜想,发现“可预测”类故事的特点,感受阅读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唤起个人经验,借题预测内容1.同学们,你在生活中见过胡子吗?

2.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读一个和胡子有关的故事,一起读题目——《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注意“萝卜”的“卜”读轻声)

3.读题,这个题目中有哪几个词语引起了你的注意?4.根据你发现的关键词,猜猜这个故事会写些什么。

(设计意图:在学习《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时,学生已经基本了解文章的题目、插图、内文里的一些线索都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本课的学习将秉承“知行合一”的原则,使学生主动将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运用,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初步预测。)

二、整体概述,探索预测依据

1.这个故事到底讲什么?我们猜的内容对不对?自己去读读课文,注意文中有注音的地方,努力把字音读准确。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讲了什么?

3.这是一个没有写完的故事,你居然把鸟妈妈的事也说完整了。4.(板书:晾衣绳)“晾”是一个生字,看到它,你还想到了哪些字?这些都是形声字,左边的形旁和右边的声旁分别代表意义和读音,“晾”“凉”“惊”形旁不同,意义不同。

口诀:有日可晾衣,凉水温度低,有心受惊吓,形旁定意义。形声字的特点掌握了吗?老师出一个字考考你们,(愁)你能立马说出它的形旁吗?

5.认识了“晾衣绳”的“晾”,再请你说说是怎么想到“晾衣绳”的?6.除了插图,还有哪些地方告诉你这根胡子适合做晾衣绳?仔细默读课文,把你找到的依据画出来。(板书:长、一根、牢固)

7.看来大家都同意这个猜测。

你们能从文字和图画中找到关键线索对故事情节进行预测,这个方法可真好。想知道故事原文是怎么写的吗?

(设计意图:预测不是随意猜测,必须要有一定的依据。这是审辨式思维培养的重要一环。在收集依据的过程中,学生能联系故事里的内容,提取关键信息,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做出推理、判断,有效训练了思维的缜密性和逻辑性。)

三、拓展想象,发现可预测规律

1.太棒了,大家都和作者想的一样,你们也是小作家。现在敢不敢继续挑战?其实在这个故事的原文中,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还帮助其他小动物解决了难题,你能猜一猜吗?

我们来做一次“头脑风暴”吧,看着这一根又细又长又结实的胡须,你想到了什么?(完成概念图)

2.每个学生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预测下一个情节,每组推荐说得最好的一个,在全班交流。3.听了大家的预测,你发现这个故事有什么特点?和你之前读过的哪个故事有点像?

(设计意图:在对故事情节进行预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文本信息进行梳理,更需要和个人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这是一个抽象思维运用的过程,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我们能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把这些信息变成可视化的脉络,这个整合过程会更顺利,也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信。)

四、揭晓谜底,拓展同类阅读1.听老师读《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2.推荐可预测类故事阅读。

(设计意图:阅读是一场发现之旅。一篇文章能带给学生的只是一个例子,一个支架,要形成能力,必须不断向外延拓展,去发现那一类、那一群的秘密。)

(原文载于《小学语文教学》会刊版2019年第7期“教学设计”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