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叙事 >

我的发现作文开头和结尾摘抄【精选3篇】

小编: 七号同学

我的发现作文开头和结尾摘抄【精选3篇】一

  这一天,我看着一本作文书,正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老妈唠叨了几句:“看书的时候眼睛不能离书太近,这样会形成近视眼的!现在的光线太暗,你快开灯!你应该多看绿色植物,保护你的眼睛!”老妈这些话打断了我看书的思路,不理她,当做耳边风.又过了一会儿,老妈又唠叨了起来:“叫你不能这样看书,你偏不听,等你成了近视眼的时候,你就知错!”我只好乖乖投降。

  我心想:我知道看书时眼睛不能离书太近就会形成近视眼,可这是为什么呢?现在不是白天吗?为什么还要开灯呢?

  于是,我就想到请教“哑巴老师”——《十万个为什么》。原因找到了,原来:人体的眼球会自动调节。看近处时,眼睛会变得凸一些;看远处时,眼睛的凸度又会变小一些。如果看书太近,使眼球一直处于大凸度,长期下来,就会影响眼球的调节功能,形成近视眼。过亮或过暗的颜色都会让眼睛产生不调协的感觉。只有绿色的植物,不但色彩调合,还可以吸收阳光中过于耀眼的成分,同时也能吸收对眼睛有害的紫外线。多看绿色植物会让眼睛感觉到舒服、轻松,同时还可以消除疲劳。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要提醒同学们:要爱护自己的眼睛,多看绿色植物。

  这,就是我的发现。

  我的发现作文5

  我家养了几盆萝卜,都已经生根发芽了。萝卜小时候叫娃娃菜,也可以当菜炒了吃。,味道绝不亚于成熟的萝卜。开始时叶子呈圆形,也只有俩片叶子。叶子中间有一根嫩茎。

  过 了几天,娃娃菜已经长大了。我便去看看他们,给它们浇一些水,施一些肥料。我正浇水时看见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植物:一片叶子是锯齿状的,另一片是园型 的,比其他娃娃菜高了一些,十分显眼。我感到疑惑不解,就去问妈妈。她一看到了这株植物就说:“哦,原来是这样的:这株娃娃菜因为吸收的养料多一些,叶子 开始变形了,变了锯齿状得就不是娃娃菜了,而是萝卜了。”我还有些不懂,又问:“有可能是其他种子发芽了吗?”:“不会的",妈妈告诉我,"只不过是你以 前不认得而已,萝卜的叶子本来就是锯齿状的,”我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萝卜叶子要经过变形才能长出萝卜。是我以前没有观察过”!处处皆学问!

我的发现作文开头和结尾摘抄【精选3篇】二

  每个人从每种事物中都会有自己的发现:牛顿从苹果落地中发现了地球的引力;瓦特从水壶烧开产生的蒸气中发现了水蒸气的作用,从而发明了蒸气机;鲁班从植物的小齿中发明了锯子……我在生活中也有些小发现,在这儿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那是我8岁的时候。一天,我注意到我家的小猫举动异常:没事的时候总爱用爪子抓门;从铁门缝跳出或跳进时总把头晃一下,晃了以后,有时不跳进来或跳出去,然后在原地“喵喵”乱叫,小猫的行为真是太奇怪了。于是,我打算重出江湖,调查这“诡异”现象。

  为了调查,我拿出“武器”——《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戴上墨镜、口罩和手套,冲向了调查对象——小猫。小猫见我来势汹汹,杀气腾腾,大惊失声,连“喵”带跑冲向大门。我来个急刹车,从侧门冲出,逮住了正要从大门“越狱”的小猫。 我不等小猫喊半声“冤枉”,我便把它押(准确地说是抱)入客厅,拿出“捆仙索”,对准小猫来个五花大绑,开始了我的研究。我对小猫抓门的动作进行分析,决心从爪子入手,开始研究。我强制性地逼近小猫“亮出法宝”,对爪子仔细研究后,翻开《十万个为什么》查找有关“猫”的知识。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找到了。原来,猫太久没有抓老鼠,爪子会长长,以后,抓老鼠就会变得极不方便,它们便会寻找可以磨爪子的东西磨它们的爪子,使爪子不会变得迟钝。哼哼,果然难不倒我。下一个问题我也如法炮制,可这回却找不到答案。也难怪,谁会研究猫怎么跳铁门缝呢?我决心自己解决。我先推断出胡子跟这个问题有绝对性的关系,再量出猫胡子的长度与身体最宽处的长度,一比较,完全相同,我不禁乐开了花,原来,猫身上也有小型工具呀!小猫晃脑袋,其实是在测量铁门缝的大小,才确定是否可以跳进跳出,真有意思!

  这就是我的发现,一个小小的发现,只要我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一定会有更加重大的发现的!

我的发现作文开头和结尾摘抄【精选3篇】三

  我发现蜗牛爬行特别慢,而且胆子很小。因为有一天早晨,天刚下过雨。我来到学校的花园旁,看到几只蜗牛在那儿悠闲的“散步”,还有几只蜗牛在津津有味的吃 着青菜。我看见它们很可爱,就用手指摸了一下蜗牛,结果,我看见它吓的分泌出了粘液,还赶忙回到了“家”中——温暖的壳里。我看着蜗牛,想出了几个问题, 为什么蜗牛会分泌出粘液来呢?又为什么会吃青菜呢?

  到了三年级,在一次科学课上,我才知道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因为蜗牛为了不让自己受伤,它就会分泌出粘液来保护自已。至于它为什么会吃青菜呢?呵呵,这个问题现在我还是没有答案,等我长大了,一定要把这个问题搞清楚。

  又 有一天早晨,我来到学校,正要到教室门口时,看见有许多同学向学校的花园走去。我连忙走过去看,原来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蜗牛在花园里里外外悠闲地“散步”, 而同学们有的捉蜗牛,有的在看怎样捉蜗牛的,或是看捉蜗牛的技巧。我看着那么多同学都去捉蜗牛,而且都捉到了许多蜗牛,还拿着蜗牛到处炫耀。我想,既然那 么多同学都在捉蜗牛,那我也可以去捉蜗牛呀,于是,我也心动了。

  我开始去捉蜗牛了。不一会儿,我就兴高采烈地带着 许多蜗牛回到座位上。课间操后,我把一只蜗牛拿出来玩,可是一不小心,用力稍微大了一点,就把它给弄死了。我这才发现,原来蜗牛的壳是非常薄的呢,它的 “家”可真脆弱啊。我为此感到很内疚,因为,它毕竟也是一个小生命啊。

  这就是我对蜗牛的发现。

  我的发现作文7

  每个人都可能发现某种事物的某些奥妙,在发现的'过程中也会有许多经历,当然,连我这个不爱发现的人也会发现事物的奥妙,如果不信,请你仔仔细细地来听一听。

  那是在一个炎热而凉爽的夏天……

  我和妹妹正在池塘边玩耍。突然,一条红色的小鱼跳了出来,一个优美的海豚式的跳水动作,带着的水珠就像一个顽皮的小孩一样落在了荷叶上,打一个滚,翻一个身,再跳起来,一个完美无缺的跳水动作就这样诞生了。

  我想,荷叶一定被水珠打湿了,荷叶又没有毛巾,很容易感冒,而且它又不能吃药。我把它晒干,算是给它一个日光浴的机会吧。于是,我连拽代拖地把荷叶拽出了池塘。用手摸一摸荷叶,嗯,毛茸茸的,质感还不错。再仔细瞧瞧,咦?怎么是干的呢?我不相信,又把荷叶放进塘里泡了一会儿澡,拿起来一看,还是干的。是不是荷叶太热了,热了就渴;渴了就想喝水,就把水珠吞下去了吧?一定是这样的。我倒想看一看荷叶没有嘴巴怎么喝水。于是,我也不管荷叶感不感冒,又让它泡了一会儿澡。这次,我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怀着激动的心情看着,心还不时“砰砰”的乱跳,生怕错过了水珠被荷叶吃掉的情景。可是,事与愿违,水珠没有被荷叶吃掉,而是像弹珠一样“弹”进水里了。

  “为什么荷叶不沾水呢?”我带着疑问走进书房,翻开了《十万个为什么》。一查,哦,原来是荷叶表面有一层纳米由纳米级组成的纳米薄膜。纳米薄膜铺在荷叶表面上,使荷叶变得光滑,犹如给荷叶穿上了一件防水外套。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获得更多的知识,光靠问是不行的,还要多查阅书籍。

  我的发现作文8

  在我快乐的童年里,有许多发现,尽管不是惊天动地,但是我依然感到十分兴奋,毕竟我自己发现的嘛!其中有这么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

  “叮铃铃、叮铃铃......”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跑出教室,我坐在座位上看书。忽然,我觉得手上好像有什么小东西在爬。我一看,原来是只小蚂蚁,不知怎么的,我的好奇心被这只普通的小蚂蚁勾了起来。我仔细地观察着这只小蚂蚁:身体分3节,胸部有3对足,头上还有触角。我让它爬到了桌子上。这时,它向桌子边沿的一根铅笔爬去,不小心滑了,这只小蚂蚁摔了下去。不好,它一定会死的,我急忙顺着桌子望去,小蚂蚁竟然平安无事地降落在地上。这是怎么回事?它真的没死吗?我揉了揉双眼,当确定自己没看错时,我更加不解了,为什么蚂蚁从那么高的桌子上摔下来不会死呢?

  回到家后,我又找来了一只蚂蚁做实验,将它从高处扔下去,蚂蚁摇摇晃晃地降落在地上,我仔细一看,它依然毫发无损。我左思右想,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带着疑问,我询问了知识渊博的爸爸,爸爸微笑着说:“你自己去查查资料呀!”“对呀!”我急忙翻开了《十万个为什么》,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蚂蚁的重量轻,当它从高处落下来时,会随着空气中的风慢慢降落,所以到达地面时才会安然无恙。

  发现能让我懂得许多以前我不懂的事,而且还让我明白了: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稀奇的,这些事我们并不会全部知道,而是需要自己的认真观察,因为人不是十全十美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