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小学作文 >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精选3篇】

小编: 孤街浪人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精选3篇】一

  目标确定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能从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2.教材分析:

  《观察水果》是大象出版社20xx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教材首先呈现了学生熟识的一些水果,然后出示奇奇从看、摸、闻、尝等不同感官对香蕉描述的这个例子,让学生从看、摸、闻、尝等不同感官描述其它的水果,最后设置了猜水果的游戏。

  3.学情分析:

  学生认识很多种水果,也能够描述水果的`一些特征,但大多是水果的颜色、大小或者是水果本身很明显的特征,不能从看、摸、闻、尝等不同感官整体描述一种水果。

  学习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并能描述水果的大小、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2、学生能够对常见物质的外在特征有观察、探究的兴趣,并能提出相关问题。

  学习重难点

  1、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描述水果的特征,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评价设计

  1、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正确描述自己或其他学生所说水果的大小、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并能评价其他学生说的是否正确,完成对目标1的评价。

  2、学生在猜水果的游戏过程中,能够正确猜出老师或其他学生描述的水果,能正确涂写《学生活动手册》,并提出不同的问题,完成对目标2的评价。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导入

  (3—5分钟)

  1、猜谜游戏。

  2、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要举行观察水果会。大家都带来了哪些水果?我们先一起开个水果介绍会吧!

  学生知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环节二

  讲授新课

  (15—18分钟)

  1、提出问题。

  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的水果呢?你的水果具有哪些特征?为了更好地介绍自己的水果,让我们先来观察自己带来的水果。

  2、活动:观察水果。

  (1)观察前辅导。

  上一课我们知道了人体的哪些观察器官?你准备怎样运用它们?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我们才能把水果介绍得形象、完整。

  (2)示范观察。

  教师视情况让一个小组先进行观察示范,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分别说说水果的颜色、大小、气味、表面的粗糙与光滑。

  (3)分组观察。

  3、活动:介绍水果。

  指定一位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水果,描述水果的特征。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或补充。

  (完成目标一)

  1、认真听要求,知道如何运用多种感官能把水果介绍得形象、完整。

  2、正确描述自己的水果。

  3、评价他人描述的是否正确。

  (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

  游戏练习

  (10—12分钟)

  1、游戏:猜水果。

  (1)熟悉活动规则。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猜水果的游戏。我把一个水果藏在盒子里。你知道它是什么水果吗?现在请5个同学分别扮演眼、耳、鼻、舌、手,只有他们5个人能观察到这个水果。其余的同学可以通过向他们提出问题来了解水果的特征,然后猜水果的名称。如果没有猜到,由其他同学继续提问,直到正确猜出水果名称。

  (2)学生游戏。

  可以多玩几次。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上课的活动习惯,最好是一个人一个人地提问,一个一个地回答,防止吵闹杂乱影响活动效果。

  2、反思与总结。

  我们都提出了哪些问题?了解了哪些水果的特征信息?哪些“器官代表”参与了观察和回答问题。

  (完成目标二)

  1、能够提出问题。

  2、学生能够描述水果特征。

  (评价目标二)

  环节四

  总结

  (3—5分钟)

  1、全课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活动我们观察描述了水果的哪些特征?请大家在《学生活动手册》中填涂出来。

  2、拓展活动:分享水果。

  注意提醒学生文明分享。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完成目标二)

  1、学生能正确涂写《学生活动手册》。

  2、学生能够分享水果,并提出问题。

  (评价目标二)

  作业设计

  (1—2分钟)

  1、学生向家长描述樱桃、橙子、火龙果三种水果的特征。

  2、学生描述水果的特征,家长猜。

  正确描述水果特征。

  板书设计

  观察水果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精选3篇】二

  消失了的恐龙

  过程与方法:●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到人应与环境和谐相处。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有关恐龙种类、生活方式及绝灭原因的图文资料。●学生准备:纸板、石膏粉、布条、水粉颜料、铁丝、报纸、胶纸带等制作恐龙模型的材料。

  教学步骤:本课教学时间为两课时。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恐龙和其他灭绝及濒危动物资料。

  1、研究与恐龙有关的问题。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进行研究,最后写出一份研究报告,然后在班级内交流。

  2、搞一个恐龙博览会。每个小组可根据爱好选择其中的活动,做一两件作品。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恐龙头骨复印件、恐龙爪子的制作过程图。

  如有条件,教师最好课前制作好样品。如果课堂教学时间不够,教师可鼓励学生课后完成。

  3、了解其他已灭绝或濒危的动物,并调查它们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原因。教师一定要要求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源,调查相关资料,让他们有一次心灵上的震撼。

  4、讨论:恐龙等物种的灭绝给我们什么启示。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制约作用,使他们感悟到,如果人类再无视自然规律,肆意破坏自然环境,那么,人类也终将退出生命的舞台。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精选3篇】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引起的。

  过程与方法:

  1、调查家乡水环境污染和治理情况。

  2、学习考察自然水域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增强保护家乡水环境的责任感。

  2、水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教学重点】调查家乡水环境污染和治理情况。

  【教学难点】学习考察自然水域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课前实地踏勘家乡可供学生考察的河流、池塘或湖泊,选定地点。

  2、有关家乡水域状况的录像或照片。

  3、采集水样的瓶子,放大镜或显微镜。

  【教学建议

  本课活动的开展最好是跟学校或者少先队取得联系,一起组织活动,特别要做好安全工作,并在后续活动中做好学生考察报告的撰写。

  【教学过程

  一、制订计划:

  1、谈话导入:

  家乡自然水域里的水有没有受到污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污染……要真正了解家乡的环境状况,就要去实地考察,考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这一次,我们将一起到去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地点就定在****。

  2、讨论:考察前我们应做些什么呢?考察时要注意什么?(确立考察主题,设计考察自然水域的方案,注意安全等。)

  3、小组讨论制订考察计划。

  计划包括这些内容:目的、地点、时间、器木才、考察程序、考察内容、人员分工、注意事项……

  可参考教材84面的样稿。

  二、实地考察:

  1、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取样。考察地点宜离学校较近。考察过程强调纪律。

  2、考察时先看水域周围是什么样的环境,有没有废水排放;再看看水的颜色怎样,水里有没有动植物,水面有没有污染物,最后取一瓶水样,带回学校进行检验观察。

  3、对采回的水样进一步观察。

  (1)把水样静置一段时间后,看有没有杂质沉淀下来,杂质是什么?

  (2)用显微镜检验水中有没有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

  三、观察讨论:

  1、回学校后,按照教材85面的“我的考察报告”提示观察水样,填写报告。

  我的考察报告

  水域名称

  地点

  水域周围的环境

  有没有污水排到水里

  水中生活着什么生物

  水面上漂浮着什么杂物

  水质情况

  颜色

  气味

  是否浑浊

  水中杂物

  其他

  2、与自然水和生活污水比较,判断家乡的自然水域是否已被污染?如果已污染,分析原因,如果未污染,讨论为什么?

  3、请学生就如何保护家乡的水环境提一提建议。可以组织学生撰写相关的环保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