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字数作文 > 3000字 >

心理调研报告1500字【精选3篇】

小编: 北海有鱼

心理调研报告1500字【精选3篇】一

关于建立健全长村庄环境综合整治

长效管理机制的调研报告

加强村庄环境整治及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改善村庄环境卫生状况,不仅是营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的现实要求,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宜居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迫切需求。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长效管理机制作保障。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村庄环境整治,及建立健全与我市实情相适应的长效管理机制,这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并对有关材料的分析综合,现对这一问题提出相关思路与办法。

一、基本情况

自全市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以来,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农村“脏”、“乱”、“差”面貌得到一定治理,村庄环境面貌有了一定改善。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成立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力量。我市成立了村庄环境整治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使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列上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市领导多次在全市性会议上就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亲自到现场检查指导、有效推进。多次召开全市村庄环境整治推进

会议,并专门组织各镇(街道)镇长(主任)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赴兄弟县市观摩学习。各镇(街道)成立以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狠抓责任分工,确保了整治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工作重点。我们充分利用各类会议,并通过新闻媒体和各种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宣传,以增强干部、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使全社会都来重视村庄环境整治工作。

3、狠抓工作计划,精心组织安排。对全市村庄现状进行调查摸底,排定整治计划,制定全市村庄整治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任务、责任、方法、步骤和要求。按照省“五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要求,及时调整工作计划,督查推进。

4、加强长效管理,完善相关制度。村庄环境整治要保证效果,要立足长远,贵在坚持。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用制度来加以保障。我市按照《关于进一步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明确的奖补办法,根据长效管理考核情况发放奖补资金,加大对已完成整治村庄的考核力度,确保长效管理机制落到实处。

二、存在的问题

我市通过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村庄环境已出现了

很大的改观,部分村也已建立并运作保洁队伍和环境卫生管理机制,但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环境卫生设施建设不完善、整治工作反弹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农村乱堆乱放、乱倒乱泼、乱搭乱建、焚烧秸秆等现象屡禁不止。同时由于村级经济发展不平衡、外来人口集中难管理等问题,村庄环境卫生难以达到长治久洁。

三、建立健全村庄环境整治管理长效管理机制的必要性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是我市滨江花园城市建设和城乡统筹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及长效管理,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更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牢固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切实增强农村环境整治管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村庄环境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加大工作推进力度,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全市村庄环境质量和公众卫生意识、文明素养,确保村庄环境长治久治。

四、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理的措施与对策

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长久性与突击性相结合的工作,必要的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是确保村庄环境整治成果的关键。结合我市实际,可以归纳为“六个一”:

1、一个好的班子。村庄环境整治已经到了与发展农村经济同等重要的位置。抓好村庄环境整治,离不开一个强有

力的领导班子。镇、村干部要把重视程度,真正体现在环境整治的工作力度上,做到“在岗、在行、在状态”。不仅要把环境作为“脸面工程”,更要看作是民生工程,作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职责。一方面,要统筹安排,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另一方面,要将工作成效作为考核镇、村班子的重要依据,从而有效调动和发挥镇、村干部对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2、一支保洁队伍。各村要建立一支环卫保洁队伍,每个自然村根据服务范围和人口数量按一定比例配备专职保洁员,保洁员可由本村村民担任,配备专用工具。

3、一笔专项经费。配套专项资金用于垃圾中转站运行管理费用、垃圾中转运输费、保洁员工资福利费、绿化、道路、河塘管护费等等,实行专帐管理,专款使用。

4、一张管理网络。建立市、镇、村三级监管模式。(1)市政府相应部门负责业务指导、检查考核奖惩、协调经费补贴核拨等行业管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置体系建设。(2)各镇负责本区域环境卫生作业质量检查考核、保洁员队伍日常管理、设施设备日常管护和垃圾转运。(3)村建立环境卫生保洁队,负责本村区域垃圾清扫、清运和卫生督查、考核等日常环境卫生作业与管理工作。

5、一批环卫设施。根据村庄规划及人口分布情况,按一定比例设立垃圾房、垃圾收集点、垃圾运转站,配套工具

设施,及时清运村庄垃圾房内的垃圾,做到日产日清,不产生二次污染。对设施和车辆,要明确专人管理、专人操作、专项经费保障,确保正常运转,充分发挥设备投资效益。

6、一套考核机制。(1)保洁作业制度。坚持农村居民房前屋后自我保洁,公共部分村保洁,建立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和垃圾清运制度。(2)考核奖惩制度。坚持日常检查与定期考核相结合,考核情况作为评比奖惩的重要依据。(3)监督检查制度。市、镇、村要建立健全督查制度,加强对农村环境卫生的督促检查,针对明查暗访、检查评比、群众投诉中发现的问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通报整改,并与经济补贴相挂钩。(4)分类处置制度。建立农村垃圾分类处置奖励制度,探索农村垃圾分类处置有效途径。积极引导农村居民最大化地减少生活垃圾总量,凡是可以用作肥料的农作物、秸杆等有机物一律不得进入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并杜绝焚烧秸秆现象的发生。

村庄环境整治及长效管理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每一个公民都应负起相应的责任,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掀起整治环境的热潮。特别是镇、村,应当更加深入持久地组织干部群众开展环境整治活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让环境更清洁,让市民更健康,使村庄环境面貌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心理调研报告1500字【精选3篇】二

发挥优势双向互动扎实推进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

——关于我县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情况的调研

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发挥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作用,我县自2003年开展了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虽然,多年实践证明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近年来大家也明显感到活动在逐渐“降温”。为深入推进这项活动,县直机关工委组织40多名机关党务干部召开了相关工作研讨会,与菜园镇党委组织工作负责人以及四个城市社区8名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作了专题座谈,在机关党员干部中发放了200份专题调查问卷,通过以上三条途径进行了调研。

一、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活动采用“双向三卡”管理形式,即对在职党员实施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的双向管理、双向监督,通过《党员活动卡》、《党员基本情况登记卡》、《党员活动情况反馈卡》的联系反馈形式,形成共建、共管机制。在职党员按居住地到所在社区进行登记,自由选择政策宣传、扶贫帮困、打扫卫生等活动岗位。社区组织活动多数采用直接通知在职党员本人方式进行。

活动开展五年多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抽样调查显示,50%以上的机关党员对这几年活动的开展是满意的。

一是为服务大局开辟了新的渠道。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等工作中,社区积极组织在职党员整治卫生死角、清理街道“牛皮癣”,组织党员参与社区居民家庭矛盾纠纷调解,组建治安巡逻队等,党员们通过进社区活动为城市创卫、平安嵊泗建设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是为城市社区解决了不少的难题。有特长的党员义务为社区群众上剪纸培训课、法律知识辅导讲座,解决社区教育师资困难。在职党员积极参与社区绿化,解决社区绿化活动人员困难。许多党员慷慨解囊,关心所在社区的贫困家庭,帮助贫困学生,补充解决社区扶贫资金困难。

三是为提高党员社区意识搭建了平台。党员们在为社区党员上党课、参加社区组织的乒乓比赛、党建工作座谈会以及各项活动中,不断增强了我是社区一份子的意识,提高了为社区服务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四是为加强对党员的监督增添了途径。通过活动的开展,社区干部与机关党员之间双方联系增多、了解增强,这为社区加强对党员的监督管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从前几年的“旺季”渐渐进入了“淡季”,调查中反映出主要问题存在五个难。

(一)人员组织难。首先,社区开展活动联系量大。如海滨社区有在职党员1000余名,如果开展一次大型活动,社区就需要打1000余个电话进行通知党员,党员向单位领导汇报,再答复社区能不能参加活动,根本无法预计实际能参加多少人。有时,社区开展一项活动要打多次电话,落实人员比较难。虽然,有的社区也划分了活动小组,推选产生了小组长,但在实际活动中作用发挥不是很大。其次,单位和党员对活动的重视程度参差不齐,很难形成一个单位、社区整体联动的合力。

(二)资金保障难。目前政府拨给社区直管党员每人每年活动经费有50元,而在职党员则没有,社区开展活动包括活动场地的租借费、劳动工具的购置费、活动积极分子的表彰经费等等靠“化缘”解决。缺乏资金上的有力支持,给社区活动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限制。

(三)载体创新难。最佳的活动方案是要找准社区群众所需、机关党员所能、党员乐于参与的结合点。因为社区工作人员本来的工作量就比较大,人手又少,可以投入到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时间相当有限,再加上社区干部与在职党员的接触较少,熟悉程度不够,不了解大多数在职党员有何特长爱好,也就难免组织的活动以打扫卫生为主比较单一。

(四)信息反馈难。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中社区承担的工作量相对较大。社区不仅承担了活动的策划、联系工作,还要做好在职党员服务社区情况的记录、反馈工作。社区干部人少,而要管理的在职党员数量却很庞大,即便要熟悉每一个在职党员都比较困难,更不要说对该社区的在职党员活动情况掌握的面面俱到了。机关党员认为社区干部对党员在社区中表现不太了解和不了解的占了94%,仅有6%的在职党员选择了了解。说明组织部门、单位要到社区对在职党员了解真实情况存在很大困难。

(五)统筹协调难。每个单位党员往往分布在不同的社区,60多个单位部门如果要了解党员进社区情况,要分别到四个社区去了解,机关党组织难,社区烦。社区通知按居住地登记党员参加活动,机关党组织很难做到在人数方面统筹安排。

三、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活动的模式设计欠科学。目前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采用的是按在职党员居住点到社区进行登记的模式,该模式固然有它的好处,但也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每个社区登记的在职党员单位过于分散,一个社区的在职党员就可能囊括了全县的各行各业,一个单位的在职党员又都分散在各个社区,可以说按居住点进行登记的模式是造成社区只能直接联系在职党员本人的主要原因,给社区活动的联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二)党员服务社区意识不强。部分在职党员认识不到位,服务社区的意识不强,对社区通知的活动存在“找借口”、“摆架子”、“代签卡”、“捐钱买活动”等现象,加上现有模式下社区对在职党员服务社区的情况很难

做到详细、有效的反馈,单位也很难对在职党员服务情况进行考核,导致在职党员服务社区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不够。党员换居住地时,主动到社区报到率相当低。

(三)各方面重视程度下滑。活动刚开始时,各级、各部门领导积极带头到社区报到、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相关部门积极帮社区策划活动,社区干部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上各项工作都在降温。

四、推进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对策和建议

(一)结合实际转变活动模式。要切实转变登记方式、转变联系方法、转变管理形式。

1、变按在职党员居住点到社区进行登记的模式为按单位所在地到社区进行登记的模式,即单位在哪个社区党员就到哪个社区进行登记。根据我县陆域面积较小,本岛所辖四个社区距离较近这一特点,使按单位所在地到社区进行登记的模式变为了可能。这样在职党员既没有远离生活区,又方便了单位对在职党员参加社区活动进行统筹协调。

2、变社区直接通知在职党员本人的直接联系方式为社区——单位党支部负责人——在职党员的间接联系方式。调查显示,70%的党员赞同这种形式。社区有活动只需要通知辖区内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就可以通知到单位的所有在职党员,社区工作量将大大减少。而且本单位党支部负责人对本单位党员的工作情况掌握的比较清楚,比较容易统一协调,在职党员“找借口”、“摆架子”、“代签卡”等情况就会大大减少,社区活动的参与率就会大大提高。

3、变“双向三卡”管理形式为“双向双卡”管理形式。从座谈和问卷情况得出,由于在职党员数量大,社区工作人员少,社区对在职党员服务社区的情况很难做到有效反馈和人人反馈,这样《党员活动情况反馈卡》也就形同虚设,不如取消。采用按单位所在地到社区进行登记的模式,在

职党员以单位为单位参加社区活动,就可以让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直接领队参加社区活动,由单位负责人对党员活动直接进行记录。

(二)努力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对在职党员开展进社区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使他们进一步认清形势,增强接受单位、社区双重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变被动参加社区活动为主动参加社区活动。单位党组织还要从政治上、生活上帮助在职党员,不断激发在职党员服务社区、奉献社区、回报社区的热情,提高在职党员服务社区的意识,使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成为一名党员的自觉行为。

(三)不断建立健全考核制度。组织部门和机关单位提拔使用党员干部、党员民主评议、预备党员转正、优秀党员评选、年度先进考核等,需要将在职党员服务社区情况作为重要依据。同时还要及时对社区中表现优秀的党员进行表彰、宣传,对表现不好的党员给予批评和帮助,给广大在职党员树立学习的典型。

(四)发挥优势注重双向互动。一是变辖区单位由“旁观者”为“参与者”。利用辖区单位“近邻”优势,充分发挥各单位的专业特长,充分发挥单位在职党员的智力优势,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从被动接受通知参加社区活动为主动策划活动参与社区服务,变社区组织、协调为单位组织,社区协调,从而达到双向互动的效果。二是活动载体推出可以双向互动。每年社区可以列出“菜单式”活动项目供单位党组织及党员选择,党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提供服务内容供社区选择,让岗位设置更加的人性化,更容易被在职党员们接受,尽力发挥在职党员的一技之长更好的为社区服务。

心理调研报告1500字【精选3篇】三

干部作风建设年调研报告

吴光用

一、全队干部作风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连队始终把加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工作、加快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思想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连续数年开展了阶段性、集中性思想作风建设活动,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确定不同的教育主题,经常持久地抓好思想作风建设,促进了全连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顺利发展,领导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取得了扎实成效。

基本现状:

一是发展意识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始终比较坚定。调查显示:经济近几年来之所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关键在于“发展”两个字。一些同志谈到,全队上下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实现了经济发展的新跨越。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殚精竭虑、任劳任怨,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

二是精神状态进一步振奋,读书充电更新知识的风气日益浓厚。调查显示:在连队领导下,再创连队新局面充满信心。人气比较旺、人心比较齐,特别是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敢于打硬仗,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同时,各级领导干部面对新形势,身处知识爆炸的新时代,都有一种压力感、紧迫感、危机感。求知欲望、更新知识的意识比过去明显增强,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了一股读书充电、更新知识的新风尚。三是权利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民主集中制建设日益加强。近几年来,连队党支部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完善连队议事规则,进一步健全保障民主集中制实行的监督制约机制,凡属本队的重大决策必须集体讨论决定。“一把手”逐步积累起贯彻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和工作方法,善于听取班子同志的意见,较好地体现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一致的要求。

四是廉政勤政和服务意识有所强化。连队在一手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坚持不懈地抓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教育,健全制度,实行民主监督,深化改革,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明显增强。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深入,特别是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明显高涨。

二、主要做法

一是注重学习,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先后组织举办各种培训班15期200人次;举办学习党章、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等各类讲座4期,受训党员30人。

二是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干部。先后认真扎实开展了干部作风集中学习教育整顿,从而提高了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运用科学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用丰富的知识充实干部。加强干部实践锻炼。开辟了干部培养的新途径。

四是完善制度,约束干部行为。高度重视,上下形成思想共识。真抓实做,抓好基础重点把握。完善制度,规范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