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戍边英雄获五四奖章集体 卫国戍边英雄事迹合集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共同颁授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其中,确认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群体等6个青年集体获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对此有媒体评论:面对来犯之敌,他们英勇战斗,“决不把领土守小了,决不把主权守丢了”。祖国山河寸土不让,他们是祖国的界碑,他们是民族的英雄。有人以身许国,才有山河无恙。致敬边防军人,致敬每一位英雄! 你知道有哪些卫国戍边英雄事迹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卫国戍边英雄获五四奖章集体 卫国戍边英雄事迹合集,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阅读与收藏,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为卫国戍边英雄事迹1
英雄骄傲,向英雄致敬!
——“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事迹引起家乡人民强烈反响
去年6月,在中印边境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边防斗争中,我边防部队官兵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展现出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涌现出祁发宝、陈红军等先进典型。
2月19日,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的消息,传到祁发宝的家乡天祝县,陈红军的家乡两当县、陈红军的母校西北师范大学后,立即引发了家乡人民的强烈反响。
“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用生命和鲜血誓死守卫每一寸国土是军人的神圣职责,‘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的事迹感人至深,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保卫祖国的英雄从未走远!”天祝县交通运输服务中心职工、退役军人张肖志动情地说。
了解了祁发宝的英雄事迹后,曾在西藏阿里服役5年的退役军人昝文亭,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深有感触地说:“在寒风凛冽的祖国边境,一代代边防官兵为人民戍边、为祖国守防,尤其是祁发宝的事迹令人肃然起敬,我为自己的家乡有这样的英雄感到无比自豪!”
2月19日一大早,天祝县哈溪镇河沿村村民王德荣拿着手机与附近村民分享着他的“第一手”信息。“英雄团长?哪里的呀?”“就是我们庄子上的,我的‘姑舅’祁发宝!”
“哦哦,知道,有一年祁发宝和大哥祁发福在地里赶着牛犁地,听到村里来了征兵的人,祁发福就把鞭子插进地里,放下裤腿报名参军去了。哥哥扔下鞭子参军入伍几年后,刚到参军年龄的祁发宝也急吼吼地报名当兵去了。”提起祁发宝,河沿村67岁的老人吕生有想起了这样一件往事。
而在二嫂崔小梅眼里,祁发宝想当兵的念头是从小就有的。“祁发宝小的时候就喜欢当兵的,经常拿个玩具枪,睡觉都不舍得放下。”说着,她拿出一张照片,上面是一脸稚气、刚刚15岁的祁发宝,只见他拿着一把玩具枪,笔直地站在一个门口,像极了站岗的哨兵。“这是在哪里呀?”记者问。“学校门口,他义务‘站岗’呢。”崔小梅说。在哥哥祁发贵看来,从小懂事肯吃苦的弟弟誓死捍卫国土受表彰,“并不令人意外”。他说:“小的时候家里困难,弟弟特别懂事,周末、假期经常帮助家里干农活。从小学到高中,他一直当班长,也是一名升旗手,从小就想参军。参军后,他从来不说在部队的艰苦情况,要不是这次网络上宣传,还真不知道弟弟和战友们在边防线上这么危险。我的弟弟为祖国驻守边疆,不怕牺牲作贡献,我和家乡父老乡亲发自肺腑地为他骄傲。”
裴金寿是祁发宝的“发小”,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他说:“祁发宝从小就脾气直、有恒心,认定的事情说啥也要干好。他人很正直,也很有爱心,村上的邻居有啥力气活需要帮忙,他都是第一个去‘搭手’。参军后,只要有探亲的机会,他都会来看望街坊邻居。这次看到他们的事迹,才意识到在我们安宁生活的背后,是戍边官兵的忠诚和无畏。听到他受伤了,大伙儿都非常担心他的伤势,希望我们村上的英雄早日康复。”
村里出了个英雄,让哈溪镇河沿村党支部书记吕光祥感到自豪,“除了骄傲还是骄傲”,吕光祥对记者说,祁发宝的父亲就是一名老党员、老支书,过去在村上平田整地的时候以身作则,吃了不少苦,特别有威望。祁发宝因为戍边卫疆,连父亲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这次祁发宝能够冲锋陷阵、守护祖国的领土,与他父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看到他受伤后还要往前冲,‘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的英雄事迹,让我们全村人都很心疼、很感动,也无比的自豪,向英雄致敬!”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1997年,从小立志参军报国的祁发宝,在高中毕业后光荣入伍,带着新兵营“军事课目考试第一名”的成绩向组织申请:到高原去、到斗争一线去。在阿里军区当兵时,他驻守前哨营房,哨所位于海拔超过5500米的高地。
在2015年接受媒体采访时,祁发宝曾说:“18年来,我先后上千次带队组织巡逻执勤,80多次参加边境管控行动,23次带领执勤分队完成急难险重任务,40余次遭遇暴风雪和夏季雪融性泥石流,12次与死神擦肩而过,陪伴过我的军马有5匹受伤或牺牲。”爱军精武,善于战术指挥的祁发宝,被评为优等指挥员,所带连队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标兵连队。他个人曾获兰州军区戍边先进个人、新疆军区优秀基层主官等奖项,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2015年获第19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听到昔日同窗陈红军以身殉国的消息,陈红军的高中同学马东杰深感痛心与惋惜。马东杰说:“从上高中起,陈红军就一直怀揣着保家卫国的梦想,他曾不止一次向我描述过成为一名军人的期盼。陈红军出身农村,却分外刻苦,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是班级里最用功的人之一。他的数学成绩非常出色,同学有不懂的难题,他总是热心讲解。”陈红军说过的很多话,做过的很多事,马东杰都历历在目。马东杰说:“陈红军是一位有理想、有勇气的好儿郎,他奉献自己、乐于助人的品质值得我们一辈子学习和铭记。”
在陈红军高中班主任邹小卫的眼中,这位老实巴交的学生娃,是一位常怀感恩之心的人。邹小卫说:“不论是大学期间还是入伍之后,每次休假返回老家,陈红军都要来拜访他的高中老师。陈红军一直记得是他的老师们在他每次面临人生抉择的重要关口,给予无私的指导。”但这一次的冲锋陷阵,陈红军没时间征求任何人的意见,是责任与担当,是赤诚与热血,让他毅然决然冲进了外军的“石头雨”“棍棒阵”之中,把自己最美的年华,定格在了祖国边防一线。邹小卫说:“相信这是他无悔的选择。”
“今天所有的消息似乎都是关于卫国戍边英雄的,这其中就有我最好的兄弟——陈红军,我与他同室四载、相识十五年。没想到,2019年他来我的家乡庆阳出差,竟是我见他的最后一面!‘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一个军人最崇高的使命,致敬兄弟!你是我们的楷模与骄傲!”宋平,是庆阳市西峰区董志镇政府干部,他是陈红军的大学室友,亦以兄弟相称,此时“天人相隔”,唯余怀念。
2009年6月,二十岁出头的陈红军从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本已通过公安特警招录考试,可一听说征兵的消息,他临时“变卦”,由此应征入伍,踏入火热军营。
西北师大教育学院的刘海健老师曾是陈红军的班主任。刘海健想与陈红军再说说话。“脑海中,还是四年前你跟师友欢聚畅谈的情景,最爱听你讲自己在部队的生活。从大学毕业入伍,你在部队一路历练,成为全团乃至全师最年轻的营长。你说带兵最关键的,就是身先士卒、给士兵做好榜样;你说你最擅长做士兵的思想工作,大学所学的心理学大有了‘用武之地’……提起部队,你有多少壮志豪情,谈到家人,你有很多内疚;你说先完成当下的使命,设想着退伍后与家人相守相伴……就是你啊!红军!你是我带的第一届学生,是个子最高、眼睛最大,笑起来又憨憨的那一个!我的学生,想念你!”
西北师大心理学院的李建升教授,曾是陈红军的任课老师,看到陈红军为国捐躯的事迹,他深受触动,“一想起红军牺牲时,他的孩子还有4个月就要出生,我便几度潸然泪下。陈红军在读期间性格腼腆,在部队历练后,成为了一名勇担使命的优秀军人!”
“在我们伟大祖国的边境之上,我们有英勇的解放军战士,他们在用生命捍卫祖国领土!”西北师大传媒学院2017级广播电视编导2班的张永暖,以陈红军为榜样,“作为曾经服役于西部战区的师大学子,我有幸与英雄成为校友、战友!”
西北师大党委书记张俊宗对陈红军印象深刻,“作为西北师大应征入伍大学生的优秀代表,‘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烈士和战友用热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主权与领土完整,谱写了新时代中国军人的英雄赞歌。我们要大力宣传和弘扬英雄身上所体现出的戍边卫国、忠于职守、敢于斗争、不畏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国家至上,人民至上,这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也是西北师大立德树人的根基。缅怀英烈,致敬英雄,让我们齐集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丈夫身许国,私恩邈难顾。还有4个多月就要当爸爸的陈红军,身在一线仍想方设法托后方的战友,提醒妻子按时产检。他答应妻子,等到退役后“就一起带孩子、做饭、钓鱼……”
2020年10月25日,陈红军的儿子出生了。这天也正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陈红军妻子的爷爷是一名志愿军老战士,她相信,这定是冥冥之中的血脉传承。
卫国戍边英雄事迹2
自从2月19日看了关于边境任务部队官兵卫国戍边英雄事迹的报道,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在斗争中负伤的祁发宝和牺牲的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4位烈士的壮举,深深震撼了我的内心,一边读着他们的事迹一边忍不住流泪。
为“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坚定的背影流泪。面对外军入侵,祁团长张开双臂站成一座堡垒,胸膛迎向重围,后背留给祖国,为守卫国家领土不被侵犯,头部受到重创还想起身往前冲。他张开双臂的形象让人肃然起敬,彰显了中国边防军人的铮铮铁骨和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决心。
为没有见到新生孩子的陈红军流泪。陈红军是87年的人,从西北师大应征入伍,研究生学历。他牺牲时妻子已经怀孕五个多月,亲手抱抱自己新出生的孩子想必是远在边陲的他期待已久的事情。可边境的冲突让一切期待落空,他没能见上自己可爱的孩子。红军的儿子在2020年10月25日出生,那一天正好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自此英雄的意志和血脉得到传承。总有一天会有人告诉这个孩子,“你的父亲是个英雄”!他冲进“石头雨”和“棍棒阵”营救了自己的团长,为了守护祖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为“00后”新兵陈祥榕流泪。陈祥榕牺牲时才19岁,可面对外军的侵犯他却表现的勇敢无畏并冲锋在前。“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不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还顶着石头攻击,将他们赶了出去”。这段话是陈祥榕对一次战斗的记录,从中我们看出他的勇敢读懂他义不容辞的使命感。血可流头可断,祖国神圣不可侵犯。他的母亲曾问部队看望她的人“榕儿战斗的时候,勇不勇敢……”,一句话让人泪目。英雄的儿女背后一定有个英雄的母亲。
为没有娶到心爱姑娘的肖思远流泪。思远的钱包里珍藏着一张漂亮女孩的照片,那是他心爱的女孩。年轻的时候能够遇见心仪的人是一种甜蜜的幸福,与她相守一生的憧憬让人心动。可面对陷入危险的战友,肖思远没有眷顾即将来到的幸福,而是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直至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此身已许国,再难许卿”。肖思远把自己变成了祖国的界碑,守护着自己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却辜负了一个等他的女孩。
为“偷偷报名参军”的王焯冉流泪。王焯冉入伍的时候正在专科学校里读计算机专业,为了实现自己对军队的向往瞒着家人在网上报名参军,因为他觉得自己“不当兵会后悔一辈子”。2020年6月为将3名落水战友推上岸,自己永远倒在了刺骨的激流中,牺牲前还嘱咐战友照顾好自己的老娘。我们能感受到他对母亲的不舍和孝顺,更被他忠义之举所感动。自古忠孝两难全,恪尽职守终无憾!王焯冉为国捐躯留下一些遗憾,但是他的坚守和付出为更多的人带去欢乐和圆满,这种遗憾显得更有价值了。
我流泪是因为坐到办公桌前开始一天工作的时候,有些人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一直在保家卫国甚至同敌人拼死搏杀;我流泪是因为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有人为我们而死,有人随时准备为我们而死;我流泪是因为亲吻自己孩子的时候,有些人为国捐躯再也见不到自己的骨肉。
卫国戍边英雄事迹3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
我用生命捍卫守候
哪怕风似刀来山如铁
祖国山河一寸不能丢
我们祖国的边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就是悬崖上绽放的寒梅。如今我们身处和平年代,是他们用生命守护而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2020年4月以来,印军严重违反两国协定协议,在加勒万河谷地区抵边越线修建道路、桥梁等设施,蓄意挑起事端,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甚至暴力攻击我前往现地交涉的官兵。”面对强敌入侵,以祈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为代表的中国军人,义不容辞扛起守卫祖国边疆的使命,与来犯之敌殊死搏斗,直至流血、牺牲……
这些英雄的边防官兵把青春、鲜血乃至生命留在喀喇昆仑高原,筑起巍峨界碑。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学习英雄事迹,汲取前行力量。在英雄群体中,或指挥军官,或普通一兵,他们都有一颗忠诚于党、为国流血牺牲的心,他们都是边陲最闪耀的星。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英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产生于斗争一线的磨砺考验,成长于奋斗强军的火热实践,献身于强国复兴的伟大征程,他们的事迹精神具有鲜明时代价值和强大感召力量。天下并不太平,和平需要保卫。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老祖宗留下的领土一寸也不能丢,我们珍爱和平、致力稳定,始终以最大的诚意、最大的耐心坚持通过对话谈判解决争端,但决不允许任何势力侵犯国家领土和主权。一旦发生这样的严重情况,必将予以迎头痛击。人民军队是祖国的钢铁长城,是捍卫和平的坚定力量,有能力有信心打败一切来犯之敌,坚决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
英雄事迹催人奋进,英雄情怀感人至深。我们要以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们的先进事迹鼓舞自己、感召自己、激励自己,自觉把学习先进典型事迹焕发出来的政治热情转化为工作动力、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英雄从未走远,精神薪火相传。祖国山河终无恙,守边护边志更坚。千帆竞发浪潮涌,百舸争流正当时。牛年伊始,感触颇深。作为地质行业的一员,我要发扬“三牛精神”和“三光荣,四特别”精神,用奋斗如牛的工作,感恩英雄,学习英雄,用孺子牛的工作态度,服务人民,努力工作,发扬不朽的的奉献精神,持续为一六一队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向新时代人民英雄致敬,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卫国戍边英雄事迹4
卫国戍边责任重于天,当国家受到侵犯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冲锋向前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陈祥榕留下的战斗口号。
陈祥榕出生于福建宁德,一片红色的沃土。当兵,是陈祥榕从小的梦想。读初中时,他就问过当时的班主任陈臻苏,参军需要什么条件。2019年,陈祥榕高中毕业后报名参军。原本有机会去空军后勤部队,但他却说,我想上前线。“他了解到有机会去边疆,虽然知道戍边辛苦,也存在一定危险,但他认为当兵要去就去最艰苦的地方。”陈祥榕的姐姐陈巧钗告诉记者。
参军前有一周集训,当时部队领导表示,看集训情况,如能过关,就到新疆去。为了被选上,陈祥榕每天5点起床,绕县环城路跑步、锻炼,回到家中吃过早饭,再去集训场地参加训练。一周集训下来,陈祥榕脱颖而出,如愿到新疆入伍。
陈臻苏至今还清晰记得,“他很开心地告诉我要去当兵了,而且是边防兵,上前线,很自豪……”
陈祥榕向外公告别,外公叮嘱他,到了部队要听领导的话,要吃苦,不能当逃兵。他说:“男子汉大丈夫,一定不会当逃兵,就算死,也要死在战场上。”
2020年6月,面对公然来犯、数倍于己的外军和钢管、棍棒、石块的攻击,陈祥榕突入重围、奋力反击,用身体和被砸坏的盾牌保护队友。战斗结束清理战场时,战士王钰发现,陈祥榕紧紧趴在营长陈红军身上,永远定格在了保护住营长的姿势。
陈巧钗回忆,弟弟曾说过,卫国戍边责任重于天,我们身后就是祖国,当国家受到侵犯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冲锋向前,宁可牺牲生命,也决不能把国土守小了、把主权守丢了。
陈祥榕牺牲时只有18岁,距离他在边疆入伍,不过半年多时间,“那个从海边来的少年,永远留在了山的那边”。
卫国戍边英雄事迹5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
海拔5200米的喀喇昆仑山腹地,四季飘雪、寸草不生,氧含量不足平原二分之一。有人做过计算,在喀喇昆仑躺着不动,就相当于平地负重20公斤行走,脉搏最高可达每分钟150次,连汽车平均动力也要下降30%。
严酷的自然条件,决定了戍边的艰苦。在这个“牦牛爬不上、鹰都不愿来”的生命禁区,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六月雪花飘”的喀喇昆仑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句口号穿过时空,跨越山河。
2009年6月,二十岁出头的陈红军从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本已通过公安特警招录考试,可一听说征兵的消息,他临时“变卦”,踏入火热军营。
“党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在什么岗位上建功立业。”在一本书中,陈红军特意标注了这样一段话。
曾担任陈红军班主任的西北师大教师刘海健,对陈红军的记忆依然清晰。“最爱听你讲自己在部队的生活,从大学毕业入伍,你在部队一路历练,成为全团乃至全师最年轻的营长。你说带兵最关键的,就是身先士卒、给士兵做好榜样……”
战士夏良回忆,在一次宿营中,河谷深处寒风凛冽,陈红军带着官兵巡逻到达指定点位,宿营地遍地碎石。夜里,义务兵及有高原反应的官兵住进了运输车大厢,陈红军则带着干部骨干在空地上支起帐篷打地铺……
“对峙时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吃饭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从上到下,干部带头,为战士们做出了最好的榜样。以命相托的生死情谊,在战斗时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在加勒万河谷的战斗中,有一个片段令人“泪目”:团长祁发宝张开双臂,用身躯挡在外军面前,大声呵斥:“你们破坏共识,要承担一切后果!”同时组织官兵占据有利地形。外军用钢管、棍棒、石块发起攻击,站在最前方、用身躯挡在外军面前的祁发宝成为重点攻击目标,头部遭到重创,重伤倒地。见此情形,陈红军当即带着官兵,冲进“石头雨”“棍棒阵”营救团长,陈祥榕作为盾牌手战斗在最前面,摄像取证的肖思远也冲到前沿投入战斗。
军医韩子伟记得,祁发宝被救出后,左前额骨破裂,有一道十几厘米长的口子。包扎伤口时,“他一把扯掉头上的绷带,还想起身往前冲,那是他最后一丝力气,随后又晕倒了”。
“团长顶在最前面阻挡外军,营长救团长、战士救营长、班长救战士”,成为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历史性画面。网友动情评论:“那支‘同志们,跟我上’的队伍,一直没有变。”
那场战斗后,“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被很多官兵自发写在了头盔里、衣服上,刻印在青春的胸膛里。
千年冻土、四季长风,在这钢钎也打不进的土地上,边防官兵用军人的血性和使命担当深深地扎下根,让国旗在这里高高飘扬。
卫国戍边英雄事迹6
“边关虽苦,但总要有人守。只要边防一天需要,我就一天不走”
肖思远的父亲肖胜松告诉记者,思远参军的想法很早就有了,“2008年,思远才12岁,从电视上看到官兵们在汶川地震抢险救灾,当时他就说,将来也要当兵。”
2015年,肖思远在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汽修专业读书,正在实习的他得知征兵入伍的消息,毫不犹豫就报了名;2016年9月,肖思远入伍,到了祖国西部边陲,那个离家5000公里的地方。
一别近三年。2019年1月,肖思远入伍后第一次回家探亲。进家门时,肖思远穿的是便装,坐下来没一会儿,他就换上军装,在院子里给奶奶和爸妈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肖胜松掏出手机,给儿子拍下了一张帅气的军装照。
在边境冲突中,肖思远发现有战友被围攻,他数次冲向前去,拼死营救战友,用身体为战友遮挡石块、棍棒的攻击,这让他弟弟既难过又自豪。“俺哥这人打小就仗义。进入部队以后,他迅速实现了从热血青年到革命战士的转变。”
王焯冉和肖思远是河南老乡,同年入伍。“我觉得要是不当兵,我会后悔一辈子。”
2016年,王焯冉瞒着家人,偷偷在网上报名参军,妈妈杨素香是全家最后一个知道的。“儿子搂着我说:妈妈,我最爱你,最舍不得你,所以才一直不敢告诉你。我去当兵,锻炼好身体保护你。”
王焯冉在部队期间经常到炊事班帮厨,部队领导一开始想让他当炊事班班长。“儿子死活不愿意,为了表决心,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不去炊事班帮忙了。用他的话说,男儿当兵就是要扛枪上战场。”杨素香说。
几个月前,在战场上,23岁的王焯冉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那天,他和战友马命等连夜渡河增援一线,第4次蹚河时有人被激流冲散,王焯冉和马命拼尽全力将3名战友推上岸。突然,王焯冉一只脚被卡在了水下巨石缝中。他将马命猛地推向岸边:“你先上,如果我死了,照顾好我老娘!”马命获救了,王焯冉永远倒在了刺骨的激流中。
“如果能上场杀敌,我愿站在排头。如果能边防巡逻,我愿优先报名。我愿在此关头奉献出一份力量,请组织接受我的请战……”王焯冉执行任务前写下的请战书,令人潸然。
去年年底,5位英雄所在团服役期满的战士全部主动申请留队,在英雄战斗过的地方继续战斗。“以前本打算服役期满了就回家。但是,经历了去年的边防斗争,我更加认清了边防军人的价值。边关虽苦,但总要有人守。只要边防一天需要,我就一天不走。”战士付忠义说。
因理想参军入伍,凭信念驻守高原。他们不是天赋异禀,而是淬火成铁、百炼成钢。
“我叫杜苹哲,今年19岁,来自吉林四平,今年守边防第二年”“我叫王孟君,今年28岁,来自湖北襄阳,守边防7年”“我叫冯振栋,来自青海西宁,今年19岁,守边防第一年”……在我国长达2.2万公里的陆地边界线上,在冰封雪裹、空气稀薄的“生命禁区”,在党和人民牵挂的地方,一代代边防官兵赓续中国军人的血性与担当,用青春和热血为人民戍边、为祖国守防。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卫国戍边英雄获五四奖章集体 卫国戍边英雄事迹合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更多最新优秀作文资讯请继续关注“查字典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