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写人 >

榜样的作文【通用10篇】

小编: 七号同学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阅读的榜样的作文【通用10篇】,欢迎大家分享。

榜样的作文【通用10篇】

榜样的作文【通用10篇】一

我有一位好姐姐,她让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准备,“万事俱备”这个成语在好姐姐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后经常这么说的。她还让我做一个爱干净的女孩子,这样才会惹人喜欢,总之她就是我身边的榜样。

那位好姐姐有一头长长的头发,一张瓜子脸把一双炯炯有神的双眼提的简直是如虎添翼,她还有一张樱桃小嘴,我的好姐姐是一位爱干净、思维敏捷、做事万事俱备的聪明女孩,她的名字叫——倪天依。

今天是星期五,姐姐也回来了,我又早早的拿着作业奔向她家,姐姐也热情招待,说:“娇娇,你又来了,今天晚上住我家吗?”我依旧回答:“Ofcourse,当然住在你家。”“那我去准备了。”姐姐说。“好的!”我回答道。

晚上六点,姐姐在埋头做着双休日的作业,我却在看电视,后来,我终于耐不住寂寞,悄悄地问姐姐:“姐姐,今天是星期五,为什么你就做双休日的作业了呢?”姐姐语重心长地和我讲:“娇娇啊,我们做事情要干净利落,不能丢三落四的,凡事都要万事俱备!”“哦。”我似懂非懂,过了一会儿,我便关掉电视机,与姐姐一同写字。午夜子时,我们把作业写完了,我其实并没有这么多作业,只是我把老师教的课文全忘了。后来通过姐姐的复习,我懂了,自己也把姐姐教的东西抄在了本子上,用了一个小时,我背出了,姐姐抽我背,我也全背出了,(后来,我把这件事情记录在了本子上)。这下“万事俱备”了吧,下周一,一定会过得顺顺利利的。果真,星期一默写全部满分,连考试都会出乎意料,英语居然九十二,平时老八十分的我,一下子被老师夸奖了一番,这个星期真顺利,真幸运!

又是另一个星期五,我们依旧像上一次那样子,那么配合,早上,懒洋洋的太阳光从窗边射进屋子,姐姐已经在刷牙洗漱了,而我刚刚起床,被子还没有叠好就去刷牙洗漱了,后来都是姐姐帮我叠的,后来在吃早饭时对我说:“娇娇啊,你要为自己的生活做一个表格,这样生活才会规律才会过得充实。像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叠被子,如果有同学到你家里来作客,去楼上观看时,肯定会想怎么会这么乱,连基本的被子都没有叠好,还要每个星期至少打扫房间二三次,这样子的女孩才惹人喜欢吗?”“嗯!”我回答,“知道了,好姐姐。”果真有一次,一位有二年没来我家的舅舅到我家来作客,我干净整洁的房间得到了舅舅的夸奖。我早已习惯了早上起床一定要叠好被子,这是好姐姐教我的。舅舅很喜欢我的干净和习惯。

姐姐就是一直陪在我身边的活生生的好榜样,姐姐教会了我很多很多道理,她永远是我应该学习的榜样。

榜样的作文【通用10篇】二

小A和小B是幼儿园同学,可能是巧合吧,他们长大后在一家大公司担任相同的职位。

开始工作的那一天,小A和小B都很努力,争取给老总留下个好印象。可是,老总却好像忽视了他们,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于是,小B不高兴了,工作速度降了下来,平时要么捧着盒爆米花儿在电脑上看3D电影,要么在电脑上玩CF,完全没有把工作放在眼里。但小A不那样,他日日夜夜、勤勤垦垦地工作,把工作看成一件大事去认真地对待它。虽然老总没有关注他,但小A相信,只要把工作做得一如既往的好,总会得到老总肯定的。

果然,老总关注到了小A,但也“关注”到了小B。老总先把小A找来,说:“小A,你工作得很努力,真不容易!今天我找你来是要跟你谈谈提升的事儿……”当小A走出老总办公室时,已经是项目经理了,年薪提高了2万美元。然后,老总又找到小B,严厉地说:“小B啊,你整天不务正业,逍遥自在,你应该向小A学习。”小B听了,不服气,但为了不让老总生气,就装出“知道了”的样子……

十年后,A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而B呢,却失业正在找工作。

榜样的作文【通用10篇】三

说起榜样,很多人或许会说,“我的榜样是爸爸”,“我的榜样是雷锋叔叔”,“我的榜样是毛主席”……但我的榜样却是一个在路灯下苦读的残疾女孩。  

  记得在一个夏天的傍晚,太阳已经下山了,但天空还有几片血红血红的残阳,白天的余热还没有散去,世界似乎还是一个大火炉,让人汗流不止。我依依不舍的离开空调房间,外面没有一丝风,深绿色,茂密的树如木头人一般,一动不动地立在那里,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一声声“知了——知了——知了——知了”的知了叫声,惹人心烦。余阳渐渐散去了,余热却怎么也赶不走,所以路人拘大汗淋漓,有的甚至像从水里爬出来的一样。

  忽然,在昏黄的路灯下,我看见了一位女孩瘦弱的身影,她坐在自制的小板凳上,如获珍宝似的双手捧着一本陈旧,书面脱落的英语书专心致志地看着,还不时大声读出声来:“Look,cat,dog,pig”……这时,我纳闷她怎么会在这里背单词呢?啊!好奇心促使我走了上去,女孩仍旧埋头苦读,似乎没有发觉。我见她身穿一件破烂的深色上衣,穿着一条缝满补丁的黄色长裤。我忍不住与她攀谈起来:“你好!”那女孩似乎略微吃了一惊,抬起头来时,憔悴的脸上带着几分惊讶。“你好!”她低声地也说了一句,然后继续埋头看书,“你……你为什么不在家里读书,反而到这里来呢?”我忍不住开口问了,听到我突如其来的问题她似乎又吃了一惊,吱吱唔唔地答道:“是这样的,我家原本就很穷,父母靠微薄的薪水来支撑着家。可惜今年工厂效益不好,父母也都下了岗,而在这个时候父亲偏偏又得了重病天天卧床不起,所以家里现在突在很困难,为了节省家里的电费,我就只有到这里来看书。哦,对了我还要赶回家做饭,我要走了,再见!”说着,只见她扶着一根木棒,吃力地站起来,然后一瘸一拐地向着前方走去,我这才知道她原来是一个残疾人。

  回到家后,我画了一幅残疾女孩在路灯下苦读的画,挂在墙上,让她作为我的榜样,让她时刻激励这我,鞭策着我。

榜样的作文【通用10篇】四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香。小头爸爸带着大头儿子在大街上转悠,他们想去荆紫荆公园玩。

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每个人都忙着做自己的事情。对面就是紫荆公园了,小头爸爸想过马路,但离人行横道还很远,汽车也一辆接着一辆飞驰而过,似乎没有想让人过马路的样子。小头爸爸着急了,他抓耳挠腮,双脚直跺地。突然,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马路上,其他行人都遵守着交通规则,看信号灯,走斑马线。这时,路中间却出现了一大一小两个不和谐的身影。小头爸爸趁着跟前的一辆汽车停下来的间隙,一个闪身,带着儿子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穿梭,来到了马路中间的护栏旁。小头儿子奇怪地问:“爸爸,我们要干嘛?”小头爸爸轻描淡写地说:“当然是到马路对面去呗!来,儿子,我教你一下要领,举起双手,脚用力一跳就过去了,这没什么难的。”大头儿子听得迷迷糊糊,小头爸爸只好亲自做起了示范。只见,小头爸爸大喊一声,摆动着双臂,一副一本正经的样子,然后他运足力气,使出吃奶的劲,双脚猛得一蹬,举着双手像飞人一样顺利翻越了护栏。大头儿子挥舞着双手,蹦蹦跳跳地为爸爸喝彩:“老爸真棒,好厉害哦,真是飞人老爸!”小头爸爸正陶醉在大头儿子的赞美声中,觉得自己给儿子做了一个好榜样。

这一切都被一位正在值勤的警察叔叔看见了,他马上走了过去,在小头爸爸的肩头重重地拍了一下,严厉地批评道:“你都这么大年纪了,难道还不知道要遵守交通规则吗?过马路要看信号灯,走人行横道,不能图省事,违章跨跃栏杆,这种行为是很危险的,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更重要的是你给小朋友做了一个错误的示范!”小头爸爸听了连连点头,心里充满了惭愧。

小头爸爸思考了片刻,知道自己真的错了,而且错得很厉害。自己不仅没有遵守交通规则,还做了一个坏榜样。大人的一言一行小朋友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知不觉中就会模仿大人的动作或语言。因此,大人的言行举止必须每时每刻都符合道德和礼仪规范。让我们一起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珍惜所有,记住生命中每一个幸福快乐的瞬间,和家人长长久久、健康平安地生活在一起。

榜样的作文【通用10篇】五

生命之花绽放最绚烂的时刻,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美丽的花儿摧残的惨不忍睹。我在想如果我是那朵花儿,可能承受不了命运如此沉重的打击,于是慢慢地枯萎、凋谢。生命中美好的时刻昙花一现。

最近看了一期刘岩的访谈节目,刘岩是中国青年舞蹈家。刘岩是2008年奥运盛宴中惟一的独舞《丝路》的A角表演者,但很不幸,在北京奥运会排练中严重受伤致残,因此她与万众瞩目的奥运会开幕式就这样擦肩而过。在这期访谈节目中她的脸上始终挂着暖暖的微笑,坦然的讲述着自己的经历。她说受伤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接受不了自己不能再站起来行走的事实,我试着理解刘岩的那种绝望的心情。有谁能体会到一个女孩在生命最美好的年纪身体突然受伤致残,她最心爱的舞蹈从此也可能退出她的生活。这样的经历是一个人面对生命时最深的绝望,绝望到看不清坠入了多深的悬崖。后来她在父母的帮助下慢慢走出了生命的困境。现在的她成为一名舞蹈老师,专心研究手舞。

我想如果我是刘岩,可能没有足够的勇气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我真的很佩服刘岩,一个人从生命的低谷里爬了出来,即使摔得满身是血、伤痕累累,可是她仍选择包扎好伤口,收拾好自己的心情继续上路。

我承认自己天性有些懦弱,我害怕生命中出现的挫折。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像个手无足措的小孩,困在原地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其实现在回头看看我知道自己有足够的能力解决这些生活中的难题,可能是在心里把困难给无限放大了。

榜样的作文【通用10篇】六

近日,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两优一先”“两学一做”特别节目《榜样》,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受到表彰的全国先进党员和先进基层组织的鲜活事迹搬上了大荧幕,从直观上给广大党员干部带来了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大国工匠”李万君,坚守电焊工岗位29年,用手中的焊枪诠释“工匠精神”;"天麻主任"罗官章,退休19年来带领村民种植天麻等经济作物,解决了乡亲们的“钱袋子”问题;扎根大山三十余载的教师支月英、侠骨柔情的“最美警花”李贝……一个个响亮的名字是一面面鲜艳的党旗,是一座座伟岸的丰碑,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员,他们是全国党员干部的榜样。

榜样在前,重在学、做。学坚守,做默默无闻的“螺丝钉”。作为基层的青年组工干部,要甘做一颗“螺丝钉”,组织需要我们去哪里,我们就钉在哪里。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不仅要钉,更要钻,扎得越深,越能负重,越能担当,越能无愧于组织的信任。学用心,做辛勤耕耘的“老黄牛”。党的事业离不开群众,党的事业最终的落脚点亦是群众,要时刻心系群众,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埋头干事,低头服务,做一头任劳任怨的“老黄牛”,默默无闻但不碌碌无为。学创新,做引领时代的“弄潮儿”。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吾辈青年是创新的生力军和先锋队,要发扬新时期长征精神,勇于开拓,敢为人先,创新工作思路,创优工作方法,创造工作成果,在平凡的岗位上但不甘于平庸,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

榜样的作文【通用10篇】七

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少年儿童要发扬这种美德。

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坐公交车去逛街,公交车上的人可多了。不一会儿上来了一位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老奶奶。这时,一位姐姐看见了,立刻站了起来对老奶奶说:“老奶奶,您到我这里来坐吧!”老奶奶说:“还是你自己坐吧!”姐姐笑着对老奶奶说:“老奶奶,我马上要下车了,您请坐!”于是,老奶奶就坐到了那位姐姐给她让的座位上,并高兴地对那位姐姐说:“谢谢你,你真是个好孩子。”

那位姐姐是我学习的好榜样,我也要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榜样的作文【通用10篇】八

我的榜样是刘淑冰。因为她在我们班级得的红花最多,还有她是我们班的卫生委员。我以后要向她学习。因为她学习好,我经常和她玩,和她玩的时候我非常高兴。她非常爱劳动,经常帮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她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以后我要向她学习,作一个老师喜欢的乖孩子。

榜样的作文【通用10篇】九

1.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颁奖词】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

【优秀事迹】

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2."移民第一责任人"赵久富

【颁奖词】

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他是湖北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赵久富,带领村民重找致富路。

【优秀事迹】

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省有18.2万移民离别故土,赵久富是中线一期工程40多万移民的杰出代表。50年前,为修建丹江口水库,7岁的赵久富随父母搬迁到了郧县安阳镇余嘴村。2008,该省试点移民开始,在余嘴村当了26年村支书的赵久富主动选择外迁,积极配合库区、安置区工作。于4月,与61户村民一道,由十堰市郧县迁往黄冈市团风县。

赵久富是移民搬迁的带头人。2010,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十堰市郧县余嘴村被定为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家园难舍,故土难离,乡亲们户看户、村看村、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谁也不愿意主动搬迁。村支书赵久富是党员,又是村干部,还是一名退伍军人,尽管他的家没有被划进移民版图,但他必须带好这个头。他说服自己的爱人:“说话办事乡亲们都看着咱,为了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我不能拖后腿。”

4月30日,搬迁的这天,赵久富含泪告别80岁高堂,带61户村民前往600公里外的黄冈。赵久富本打算把新家安顿好之后就接父母过来一起住,然而这却成了他一生的遗憾。2013年,老父亲突发疾病,当赵久富从黄冈赶回老家时,父亲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

搬迁后,赵久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乡亲们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逐渐融入当地;从依赖依靠政府,到主动参与、主动建设的巨大转变,移民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浓,建设新家的热情越来越高,涌现了一大批带头致富、带头创业的先进典型。由于工作出色、贡献突出,赵久富被任命为黄湖新区党总支书记,也是该省7.7万外迁移民中唯一的省人大代表。

“感动中国”组委员会评价赵久富:量与江海宽。赵久富在颁奖现场表示,自己父母也曾经历过一次移民,我们是二次移民。南水北调40多万移民付出的太多、太多。但看到这么大的工程,我们国家能做,很震撼。

3.好心人“炎黄”张纪清

【颁奖词】

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他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为我们点燃。他是江苏江阴市民张纪清,27年署名“炎黄”捐款,建敬老院、希望小学。

【优秀事迹】

在“感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两个代表城市良心的符号,一是2006青岛的“微尘”,二是这一届的“炎黄”。

1987,江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用于敬老院建设的捐款,捐款人署名“炎黄”,1000元的捐款金额几近于当时一个人一年的工资。此后27年间,贫困学生、希望小学、敬老院、地震灾区都陆续收到了署名“炎黄”的捐款。

“炎黄”到底是谁呢?当人们在大街上举着“寻找炎黄”的牌子,当“炎黄”渐渐成为江阴的慈善符号,当代表爱心的“炎黄陈列馆”落成,“炎黄”本人却千呼万唤不出来。

11月,有位叫张纪清的老人在邮局汇款时突然晕倒。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炎黄”!

今年74岁的张纪清出身清苦,曾是改革开放后镇上的首个万元户。这些年,为了多做善事,他的房子越换越小,从3间变成2间,又从2间变成1间。

“一不小心”暴露了身份,他还有点苦恼,“唉!没有隐藏好。”当别人为他的善举点赞时,他摇摇头:“这都是小事,能帮就帮一把吧。”

4.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

【颁奖词】

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

【优秀事迹】

10年前,退休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并没有选择在北京的安逸生活,而是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

他们将义务支教作为新生活的支点,也是圆了自己未圆的梦--1965年从贵州大学英语系毕业时,朱敏才填写的志愿是到贵州山区当一名英语老师,而国家的统一分配让他成了一名外交官。本来是小学教师的孙丽娜,因为跟随丈夫常驻外国使馆而不得不放弃心爱的工作,她总觉得当老师还没当够。

把光鲜靓丽的西装和礼服留在北京,背上简单的行囊,他们来到了偏僻的尖山苗寨。寨里有200多个孩子,在他们之前,这儿只有一名代课老师。

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条件之艰苦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他们的卧室跟男厕所共用一面墙,夏天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要戴着两层口罩才能睡觉。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让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3。朱敏才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疾病,山区湿冷的气候又让他得上了风湿病。这里缺医少药,朱敏才干脆硬扛着。为省下钱购买教学器材和孩子的学习用品,那条大窟窿连着小窟窿的秋裤,他们都不舍得扔,缝缝补补接着穿。

这些年,夫妇俩行了上万公里,支教了5所乡村小学,不仅为学校新开设了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还募集善款350多万元,为孩子们建了电脑教室和学生食堂。偏远的山寨因为他们的出现而看到了希望,他们也因为孩子们的面貌一新而感到莫大满足,“整个寨子都飘着他们朗读的读书声,那声音太美了。”

2014年9月,在支教的第9年,扎根贵州山区的朱敏才第一次回到北京,他和孙丽娜一起,接受“最美乡村教师”的颁奖。谈起未来的打算,年逾古稀的他表示“只要还能动,就在那里教下去”。但让孙丽娜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一个月之后,丈夫就因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遵义县人民医院。突然见不到朝夕相处的朱老师了,孩子们总是问:“朱老师什么时候回来呀?朱老师您快点好起来吧!”

穿一件充满生机的绿色上装,孙丽娜来到“感动中国”的舞台,含泪接过属于他们夫妇俩的荣誉。她带来了丈夫的近况:“他右半边还没有知觉,但神智开始清醒,可以连着说两三个字了。”回到孩子们中间,这是朱敏才最大的心愿。

“感动中国”为他们写下的颁奖词是:“你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你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当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将大爱洒向山间的时候,江苏江阴的村镇和河南郑州的陇海大院同样因为超越亲情的大爱而温暖如春。

5.同桌的妈妈陶艳波

【颁奖词】

“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48岁的陶艳波,辞职陪着失去听说能力的儿子一起上学,12年苦读,儿子如愿考上了大学。

【优秀事迹】

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即使是出于天性的母爱,也会因为她的非凡坚韧及创造的奇迹而深深震撼观众的心灵。继往年割肝救子的暴走妈妈陈玉蓉和为儿女留下巨幅十字绣作为未来学费的癌症母亲姚厚芝之后,这回,陶艳波母子的故事,再次成为全场的泪点。

儿子杨乃彬8个月大的时候因病失聪,从此,这个黑龙江的三口之家,为儿子的明天,走上了一条异常艰辛的路。

陶艳波本不敢眺望太遥远的未来。她先是去北京学习唇语,回来后不厌其烦训练儿子。整整3年,当那一句含混不清的“妈--”从儿子嘴里说出时,陶艳波和丈夫相拥而泣。儿子7岁那年,她毅然辞掉工作,随儿子一起走进了小学校园。她决心以自己的陪读,为儿子赢得与健全孩子同样的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整整16年,陶艳波成了杨乃彬的“同桌的你”。

小学的课程相对容易,陶艳波面临的考验在于体力。课间,她得陪着孩子们蹦蹦跳跳。上课时,为了不影响后面的孩子听讲,她坐在一张很矮的凳子上,一堂课下来,累得腰酸背痛。乃彬看不清老师的口型,急得满头大汗。为了让儿子跟上进度,陶艳波必须把上课的内容全部记下来,课后,放慢速度再给儿子讲一遍。

乃彬小学六年级时,陶艳波和丈夫倾尽家财,为他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初中三年,陶艳波既要学习越来越难的功课,还要给儿子进行声音训练。2008,乃彬收到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天,陶艳波笑了,班主任却抱着她哭了:“这3年你太不容易了!”

更不容易的是接下来的高中三年。复杂的方程和定律,让年过40岁的陶艳波学得异常吃力。“如果我不懂,他就更不懂了。”为了让儿子考上大学,陶艳波成了全班最用功的学生,“一下课就缠着老师问问题,有些题目一想就是一宿。”

2011,失聪的杨乃彬终于走进了大学校门。“别家的孩子19岁考入大学,我家的孩子也是19岁考入大学。”说起自己的儿子,陶艳波充满自豪。

如今,乃彬已经是个懂事的男子汉,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他勤工俭学,为同学提供快递服务。他那青春的脸庞,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当道路越走越宽,48岁的陶艳波会在今后的日子里,给自己订立什么规划么?“感动中国”的采访环节,主持人敬一丹提醒陶艳波:“比如旅游啊,美容啊……”陶艳波并不接茬,又把话题回到儿子身上:“我的希望就是,他以后能够融入社会。儿子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母子俩一起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听力受限的乃斌无法找准音调,但这依然是最让人动容的演唱。在舞台上唱歌,这是乃彬打小的心愿,也是妈妈帮他圆了又一个梦想。

母子俩能收获今天的成功和荣誉,离不开一个人--乃彬父亲的全力支持,“感动中国”也把他请到了现场。“既然生下他,就要对他一辈子负责。”陶艳波和丈夫的坚定共识,支持着他家走过风雨,走向阳光。

6.大漠“猎鹰”木拉提•西日甫江

【颁奖词】

钢的意志,铁的臂膀,每天都在与死亡的狂沙较量。危险无处不在,他用胸膛作盾牌;为了同胞的安宁,他选择了翱翔。高飞的猎鹰,他绝不孤独,因为身后是人民!他是新疆和田地区公安局民警木拉提•西日甫江,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打击在预谋之中。

【优秀事迹】

木拉提·西日甫江是新疆和田地区一名公安民警。和田是暴力恐怖斗争的前沿阵地,面对艰巨繁重和复杂危险的维稳任务,木拉提·西日甫江与犯罪分子机智周旋、斗智斗勇,先后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粉碎在预谋之中,他也因此被当地群众誉为“猎鹰”(维吾尔语的尊称,传说中老百姓的守护者)。

4月,木拉提获得重要情报,一伙隐藏在和田农村的暴恐分子,正在秘密制造大批炸弹,准备实施多点连环袭击。秘密侦查发现,暴恐分子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布置了大量机关,还在制爆窝点的内部和周边预埋了遥控启爆的炸药,事情一旦败露,就打算和警察同归于尽。情况紧急,木拉提和战友们没有犹豫,在摸清位置、确定时机后,果断行动,击毙了歹徒。当场搜出了200多枚自制炸弹的成品和半成品,其中包括杀伤力巨大的汽油炸弹和人体炸弹。

“你当时怕不怕?”“感动中国”主持人白岩松问木拉提·西日甫江。

“也怕。”

“那你为什么冲在前面?”

“因为我已经有老婆有孩子了,可很多年轻人还没有成家,还没有自己的孩子。”这个38岁汉子的朴实回答,令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木拉提”在维语中是“梦想”的意思。木拉提·西日甫江的梦想有两个:一是当一名优秀的警察,这是他一生要追求的目标;二是让和田更加祥和,大家都去那里旅游。

4月,木拉提获得重要情报,一伙隐藏在和田农村的暴恐分子,正在秘密制造大批炸弹,准备实施多点连环袭击。秘密侦查发现,暴恐分子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布置了大量机关,还在制爆窝点的内部和周边预埋了遥控启爆的炸药,事情一旦败露,就打算和警察同归于尽。情况紧急,木拉提和战友们没有犹豫,在摸清位置、确定时机后,果断行动,击毙了歹徒。当场搜出了200多枚的自制炸弹的成品和半成品,其中包括杀伤力巨大的汽油炸弹和人体炸弹。

和田是暴力恐怖斗争的前沿阵地,面对艰巨繁重和复杂危险的维稳任务,木拉提•西日甫江与犯罪分子机智周旋、斗智斗勇,先后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打击在预谋之中。

7.麻风病医生肖卿福

【颁奖词】

偏见如同夜幕,和大山一起把村庄围困。他来的时候,心里装着使命,衣襟上沾满晨光。像一名战士,在自己的阵地上顽强抵抗;像一位天使,用温暖驱赶绝望。医者之大,不仅治人,更在医心,他让阳光重新照进村庄。他是江西赣州于都县皮防所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肖卿福。

【优秀事迹】

肖卿福,男,66岁,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皮防所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一位麻风病医生。

一说到极具传染性的麻风病,许多人都会心生畏惧。42年前,当他第一次走进了江西唯一一个麻风病康复村——于都县安背村时,他一夜没睡,连床都不敢碰,蹲在地上一直到天亮。

但医生的职责让他留了下来。42年间,他独立确诊、治疗麻风病新发、复发患者300多人,矫正康复手术100多例,从未出过医疗事故。经过肖卿福和他的同行的共同努力,麻风病患病率从1966的每10万人中23.5人下降到2009的十万分之0.5。2010,贡献突出的肖卿福荣获了麻风病防治领域的最高奖——马海德奖。

退休后,肖卿福依然闲不下来。他坚持每周到镇上出诊一次。“只要病人需要,我就要帮他们。”

8.守护父亲朱晓晖

【颁奖词】

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命运百般挤兑,她总咬紧牙关。寒风带着雪花,围攻最北方的一角。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宫殿。她病中的老父亲,是那幸福的王。她是朱晓晖,为给父亲治病,她辞掉报社的工作,欠下一身债务,周末还给"债主"的孩子补习。

【优秀事迹】

本年度“感动中国”的另一则亲情故事同样发生在黑龙江这片黑土地上,与陶艳波的舐犊之情所不同的是,女诗人朱晓晖为我们讲述的是反哺之恩。

刚过40岁就头发灰白、十几年没买过新衣服、整日洗洗涮涮……这样的朱晓晖很难让人将她和诗联系在一起。

但她又确实是诗人,16岁起发表诗歌,大学毕业后在报社工作。2002,父亲突患脑梗瘫痪在床,从此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

“父亲最疼我,我一定要让父亲活下去。”为了悉心照料父亲,朱晓晖辞职、借债、卖房卖车。不堪重负的丈夫带着孩子离开了这个家。生活的苦难全压在了朱晓晖的肩上。

父女俩在社区的一个车库里安了家,一住就是13年。女儿天天给父亲擦身、翻身,父亲从未得过褥疮。两人生活的唯一来源是父亲每月1000多元的养老保险,除去治病的开销所剩无几。为维持生活,朱晓晖放下面子去菜市场捡拾别人不要的菜。

“刚开始也有一点点委屈的感觉,但是一看见我爸活着,每天还能跟我爸爸聊聊天,我就觉得很快乐。”夜深人静时,朱晓晖会在灯下铺开一张纸,写写诗,一年也能写个百十首,父亲常常是诗中的主角。

“每天看着东升西落的太阳在守望着父亲让我明白这样的日子会久久的存在不能让坚强的身体倒下要勇敢的寻找生命的活力”诗歌赐予她力量,让她抬头面对生活的所有赠予。

在“感动中国”之前,朱晓晖的孝心故事感动了当地一家孔子学堂的师生。每个周末,朱晓晖在这里当志愿者老师。师生们随她来到那间车库,孩子们背着《三字经》,唱唱跳跳表演节目,还排着队,仰着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凑到病榻前亲一亲爷爷那张沟壑纵横的脸。当一老一少两张脸庞在短片中定格时,其带来的心灵冲击胜过任何言语和教材。

9.科学先驱师昌绪

【颁奖词】

忧国不谋生。八载隔洋同对月,一心挫霸誓归国,归来是你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有胆识,敢担当,空心涡轮叶片,是你送给祖国的翅膀,两院元勋,三世书香,一介书生,国之栋梁。

【优秀事迹】

两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被评为同一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这在“感动中国”长达13年的历史上还是头一回。

其一是2010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材料科学先驱师昌绪。

在“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现场,属于他的那尊奖杯被放在烛光和白玫瑰花前--于11月10日仙逝、享年96岁的他,将在天堂里接过这份荣誉。“这让我觉得很欣慰。”师昌绪的夫人通过短片替老伴儿发来获奖感言,“我们每个人,能够一心为国,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事,将来都可以感动中国。”

“一心为国,兢兢业业”,这是师昌绪一生的写照。1月12日,本报记者曾来到他的居所,记录下这位耄耋老人的音容笑貌。坐在一幅“九旬创得千秋业,百岁更庆万世功”的书法对联前面,他目光如炬,中气十足:“哪里需要发展,怎么发展对中国有利,我就敢干!”

正是这样的赤子情怀,他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不畏艰辛,从大洋彼岸的美国留学归国,于60年代立下军令状研制出航空发动机最关键的空心涡轮叶片,成为中国高温合金的开拓者。他于2000组织两院论证,将制造大飞机列入中长期规划。九十多岁了,他还天天去自然科学基金委上班,编辑《材料大词典》,并为国家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献计献策。

那天,他好几次强调:“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生来就得为国家作贡献,这是我唯一的目的。”他把最后的光和热全部奉献,不折不扣达成了他唯一的目的,尽管没有等来那副对联所说的“百岁更庆万世功”,但他的人生同样因为纯粹而没有遗憾。

10.陇海大院

【颁奖词】

和风春满园。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三十九年,没有终点,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鸽子飞走了还会回来,人们聚在一起,就不再离开。

【优秀事迹】

陇海大院精神被发现有些偶然。2008,一位下基层采访的记者无意中得知高新海的故事,在挖掘这个故事时,陇海大院的爱心事迹方为外人所知。

陇海大院原本称作陇海院。据《郑县(注,郑州以前叫郑县)志》记载,陇海院建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是为了分段修筑陇海铁路而筹建的办公大院。

院内环境优美,青砖铺设的一条条甬道通向一座座小楼,每幢楼房周围都种植有整齐的冬青和常青的松柏、翠竹。幢幢典雅的楼房全是西式的,木质结构和红砖、红瓦或红灰相间的砖瓦搭配,相得益彰。

解放后,陇海院被改为铁路老干部宿舍,之后成为陇海院社区、陇海宾馆所在地和铁路职工集中居住的楼房大院。

一位老人回忆多年前的陇海大院,“夏季,陇海院内培植的花木争奇斗艳,特别是满院里到处都是一片片、一丛丛的丁香花木。”

就是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陇海大院,近年来以另一个传奇—“陇海大院精神”再次引起关注。

5月16日,电影《好好的活着》在郑州市奥斯卡升龙国际影城举行了首映式。

影片就是以陇海大院的大量真实故事改编,再现了获得“感动中原十大新闻人物”、“中国好人榜”的“陇海大院爱心集体”数十年接力照顾高位截瘫者高新海的感人事迹。

著名编剧孟宪明谈电影剧本创作时感慨,他在陇海大院看到了中国传统美德的影子,他要以这部片子向陇海大院致敬。

陇海大院精神是什么?“邻里互助、扶残助残、扶危济困。”

榜样的作文【通用10篇】一十零

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一个翘起来的马尾辫,说起话来像悦耳的铃声,她还是我们三班的“撑天柱”。

有一肚子“墨水”,可是一点也不假。每节作文课,老师刚留完作文内容要求,她马上动笔就写,脑子里好象有写不完的材料,在别的同学还在思考的时候,她已经写完五六行了。

她不止作文写得快,而且语句也非常优美。写人,惟妙惟肖;写事,妙趣横生;写景,另人陶醉;写物,生动形象。作文常常被推荐在全班选读。很多同学都伸出大拇指,发自肺腑的赞叹。读她的作文,真是一种享受。大家都说她是未来的大作家!

她的作文好,品行更好。在四年级的时候,老师在全班选五名“环保小卫士”,而她却坦然拒绝了,她说:“三年级我丢了一张纸,不够环保,选别人吧!”。我们一直推荐她,最后她还是被选上了。她很激动,眼睛里写满了感激之情。说实话,她不用谢我们,因为这是她自己用良好的品德换来的结果。

她在班里的“官儿”可不算小,但她重来不骄傲,总是默默地干着她该干的活儿,她也从来没有在谁面前摆过架子,从表面上看,她只是班里最普通的一员。

她的学习成绩非常棒,十次考试八次前五。在老师眼里,她是个幽默、待人和善,值得交朋友的人。同学们都很佩服她,都愿意成为她的朋友。

这个“墨水”多、品德好、成绩棒的人究竟是谁啊?她呀,是我们班同学学习的榜样,她的名字大家都很熟悉,一起喊出来吧!完美的大姐姐——聂雅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