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公文 >

修建红旗渠的过程 修建红旗渠的故事

小编: HYH何

修建红旗渠的过程,1960年,为解决河南林县人民喝水难问题,红旗渠动工。10年间,这条绝壁上的“人工天河”修成。关于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的故事你知道多少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几篇关于修建红旗渠的过程的优秀范文,有需要的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接下来就让小编带着大家去具体看看修建红旗渠的过程吧!

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一

1960年,林县(今河南省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开山修渠,从太行山山腰修建引漳入林工程,结束了当地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这就是被人们称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

今年4月5日,是红旗渠通水五十五周年纪念日。党中央历来都非常关心红旗渠、重视红旗渠精神,很多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有着深深的“红旗渠情结”。

20世纪60年代,地处中国南太行山东麓的河南省林县(1994年后撤县设林州市),30万群众靠着一双双布满老茧的手,在太行山上劈山修渠,一锤一钎,以战天斗地的豪情和舍生忘死的气概苦战10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终于修成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将一面“顽强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之旗插在太行山巅。

历史上的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红旗渠修建前,林县550个行政村中,有307个长年人畜饮水困难,有100多个村要跑5公里以上取水吃。新中国成立后,林县县委着手改变当地生存环境,经过反复考察论证,认为必须谋划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劈”开太行山将邻省山西的漳河水引进来。

一声号召,全县齐应。1960年2月11日,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开工。37000名群众,自带工具奔赴修渠工地,拉开了向自然宣战的序幕。

要通渠,必须在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建起一座拦河坝,拦腰“斩断”漳河,抬高水位让河水进入渠道。任村公社的500多名修渠群众组成突击营,接下了这项艰巨的任务。当大坝合龙只剩下十几米宽时,河道变窄,水流湍急,沙袋、巨石投下去,转瞬即逝。关键时刻,群众跳进河里,排成三道人墙,用血肉之躯抵挡住冰冷刺骨的河水,助大坝最终合龙。红旗渠总干渠修筑在“飞鸟不能驻足,猿猴难以攀援”的太行绝壁上。群众就悬挂在半山腰上,挥锤打钎、装药放炮,炸出一个个小平台,再在这个平台上作业,开凿渠线,垒砌渠墙,对接起来就形成完整的渠线。

红旗渠修建过程中,81名修渠群众献出了宝贵生命,其中,年龄最小的才17岁,最大的60岁。红旗渠修建历时10年,全县50万人,有30万人参加了修渠工程。

提到红旗渠不得不说杨贵书记,1954年4月,26岁那年被任命为林县县委书记。当时就下了决心,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非得把林县贫穷落后的面貌给它改变了不可,他当年在林县整整工作了21年。林县位于河南正北靠近山西、河北两省交界的地方,是个山高坡陡、土薄石厚、水源奇缺、十年九旱的贫瘠山区。面积2046平方公里,其中一半是荒山。他率领林县人民,历经数载,修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创造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工程动工于1960年2月,参加修渠的干部民工每天每人只有0.5公斤原粮,1.5公斤蔬菜,在艰难的施工条件下,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没有款项、物料自己筹,不会技术干中学,知难而进,坚持苦干10个春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硬是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凿通了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共挖砌土石垒筑成宽2米、高3米的墙,可以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和哈尔滨连起来。红旗渠的建成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我国水利建设上的一面旗帜。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省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中央党史研究室出版的《党史》二卷将红旗渠精神概括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或许人们亲眼目睹红旗渠在太行山腰劈山成渠的英姿,亲自踏勘红旗渠经过的涵洞,看看几十万林县人民是怎样用一双双粗糙的手和非常简陋的工具建造这一人工天河,就可以理解红旗渠精神为何永驻人间。

红旗渠是在1960年2月动工的,当时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虽然林县此前也修过一些水库,但对于红旗渠这么大的工程,就显得“三无一少”了:一无技术,二无经验,三无材料,经济物资又短少。不但资金缺乏,物资缺乏,甚至连钢钎、镐头、抬筐、抬杠等简单工具也很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工地党委提出了勤俭建渠、艰苦创业的方针:“自力更生是法宝,众人拾柴火焰高,建渠不能靠国家,全靠双手来创造。”

万事开头难。从2月11日起,全县15个公社3万余民工,翻山越岭,在140华里长的战线上向穷山恶水开战。山西境内的工程十分艰巨,整条渠线完全处在悬崖陡壁之上。民工们开始不懂怎样拴绳下山,各个单位就组织突击队,每天练习爬大绳。手磨破了,就用布包上继续学,学会以后,就整天腰拴绳索,悬在半空,打锤打钎,装药放炮,没有一丝一毫的畏惧,更别说什么恐高症了。

青年洞是红旗渠的咽喉工程,洞口在金鸡岭下狼牙山悬崖绝壁上,狼牙山全部是绛紫色石英砂石,坚硬如钢,要凿通长616米、宽6.2米、高5米、纵坡1/1500的青年洞,没有大型施工机械,真是难上加难。横水公社300余名青年,勇挑重担,担当起了钻挖青年洞的艰巨任务。他们在岩石上挥毫泼墨:“红军不怕远征难,我们修渠意志坚,为了实现水利化,再苦再累心也甘!”他们乐观豪迈地提出:“石头硬没有我们的决心硬,就是铁山也要挖个窟窿!”他们苦干加巧干,发明了“主攻三角炮”等方法,提高了钻洞速度,日进度由原来的0.3米提高到2米以上。在生活最困难的时期,他们提出:“修自己的渠,流自己的汗,不能靠天靠神仙,渡过困难就是胜利。”靠着17个月坚忍不拔的蚂蚁啃骨头式的苦干硬干,终于在1961年靠着17个月坚忍不拔的蚂蚁啃骨头式的苦干硬干,终于在1961年7月15日凿通了青年洞。

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二

修建红旗渠的过程,是林县人民改变命运的过程,也是锻造英雄的过程。

为了修建红旗渠,共有189名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256人重伤致残,他们用血肉之躯乃至生命的代价,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英雄主义的壮歌。

神炮手常银虎,腰系绳索,凌空作业,在崖壁上放炮爆破,他置生死于度外,一马当先,排除瞎炮,清扫安全隐患;舍己救人的女英雄李改云,当崖石就要坍塌的紧要关头,她奋不顾身地推开自己的战友,自己却永远失去了一条腿;凿洞英雄王师存,为了凿开曙光洞,不畏难险,七次塌方陷于洞中,九死一生,仍然不下火线;风华正茂的工程技术骨干吴祖太,一心扑在建设工地,精心勘测设计出一张又一张施工图纸,当王家庄隧洞施工出现塌方时,他冒着生命危险入洞查险,不幸被坍塌夺去了年轻的生命……

排险英雄任羊成

任羊成是林县任村镇古城村人,他是在贫困中来到这个世界的。

他出生后家为断炊母亲没有奶水喂他,不久母亲又因贫病离他而去,他靠着吃羊奶长大,故取名“羊成”。

红旗渠开工时,任羊成已在南谷洞水库建设工地摸爬滚打了两三年多,由于苦干实干,他连年被评选为劳模,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红旗渠动工后,他被借调到红旗渠工地当炮手。

为了争时间、抢进度,红旗渠工地开山的炮声不断,山石被炸得酥松,大小石块经常从天而降,给修渠人带来很大的危险。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施工安全,建设指挥部决定成立凌空除险“排险队”,任羊成第一个报了名,并被推举为“排险队”队长。

凌空除险,就是用绳索捆住腰,手持长杆抓钩,身上背着铁锤、钢钎等工具,飞崖下崭,凌空作业,排除险石。

它起源于当地山民为了谋生,不惜冒着生命危险采集中草药的一种方法。

是任羊成最早把这种法儿移花接木用到了南谷洞水库建设上。

除险者的生命就系在那根粗绳上,既艰苦又危险。

就如同战场上扫雷清障的工兵一样,任羊成和他的除险队员们置生死于度外,每天在悬崖边飞来荡去,排除险石,为建渠大军开路。

一次,任羊成正在下崖除险,上边掉下一块石头,迎面砸在他的嘴上,顿时血流满面,三颗门牙被打在了嘴里。

但他坚持轻伤不下火线,直到完成任务。

领导和工友们都劝他休息治疗,他却豪迈地说:“我死都不怕,打掉三个门牙算什么!我个人受伤是小事,工地民工安全是大事!”第二天,他戴上口罩,背着大绳,带着工具又攀上了山崖。

人们见他为了修渠不顾生死,便编了两句顺口溜送给他:“除险队长任羊成,阎王殿里报了名。”把生命交给阎王爷的任羊成,有几次真得差点到阎王爷那去报到。

一次,正在半山腰除险的任羊成所系的下崭绳忽然脱落,他从几十米高的峭壁上掉了下去。

所有看到险象的人都被惊呆了,大家以为任羊成这次必死无疑,甚至连个囫囵尸首都落不下。

出人意料的是,任羊成又一次从峭壁下一片荆棘中站了起来……

为了修红旗渠,任羊成不但失去了四五颗门牙,还折了两次腿,受了四次重伤。

他修渠10年,又护渠25年,直到退休回老家定居;但人离开了渠,心却永远留在了渠上,并且每年都要几次回到渠上巡看一番;后来,他干脆把家安在了红旗渠管理处。

其实,红旗渠早已进入了他的生命,这渠上不仅留下了他的青春、血汗,还有人生的辉煌,更浸入了他的生命之魂,他哪能离得开呢?2003年,为了将红旗渠建成响当当的青少年教育基地,为了将“红旗渠文化”传承下去,红旗渠管理局决定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像当年除险队员那样表演凌空除险。

为了再现当年的凌空除险的场面,老英雄任羊成不顾年老体弱,又一次出山,承担了组建和训练“任家军”的任务。

为了教会徒弟,74岁的任羊成还几次将自己绳捆索绑,在悬崖间飞来荡去。

2005年“五一”黄金周期间,“任家军”正式亮相景区,在任羊成的指挥下,每隔30多分钟表演一次凌空除险的绝技,队员们在山崖间展转腾挪,矫健如鹰,尽显红旗渠传人的风采。

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三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被称为“人工天河”、“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艰难条件下,在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红旗渠总干渠长70.6公里,渠底宽8米,渠墙高4.3米。全部开凿在峰峦迭嶂的太行山腰,工程艰险。

当时修建该工程时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挖砌土石达1515万立方米。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林县(今林州市)处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该地区水源有限,不能解决大面积灌溉问题。为了解决水源灌溉问题,必须寻找新的可靠的水源,修渠引水入林县,在这样的背景下林县人民开始修建红旗渠。

修建红旗渠要穿越太行山的悬崖峭壁,这里地势高耸、险峻,当时修建这项工程也没有什么现代化的工具。

当年修渠民工就是从这峭壁高耸的山顶,腰系大绳,下到山腰,再用荡秋千的方法到达渠线,并在坚硬的石英岩构成的悬崖上抡锤打钎,劈山凿石。

当时修渠工吃睡都在工地上,晚上就住在山崖下、石缝中,有的垒石庵,有的挖窑洞,有的露天打铺,睡在没有房顶、没有床、更没有火的石板上,薅把茅草当铺草,真是铺地盖天。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民工们用铁镢、铁锹、小推车,这些原始的劳动工具,开始了修建红旗渠这样的大工程。

当时参与修渠的群众有7万多人。红旗渠修建10年当中,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中年龄最大的63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

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善了林县(今林州市)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当地吃水问题,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红旗渠被林州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红旗渠的修建更代表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这种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修建红旗渠的过程四

红旗渠,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中国的水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在航天飞机上腑瞰地球,能够看到中国的两大地标性建筑物,一是万里长城,再就是林县红旗渠。

所以周总理上世纪70年代曾自豪地对外宾说:“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1971年至1980年之间,到林县参观红旗渠的外宾就达11300多人次,涉及5大洲的11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许多是外国元首。

红旗渠不仅仅是中国的奇迹和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奇迹和骄傲,它为人类,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改变生存状态的样板。时至今日,许多参观或听说过红旗渠的外国友人,仍然在记忆中珍藏着对红旗渠由衷的赞叹和深刻的印象,红旗渠对人类心灵的震撼太大了。

如果说红旗渠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话,那么她对人类的贡献要远远超越原来的“七大奇迹”,甚至是它们的总和,因为只有红旗渠真正属于人民,只有她是人民为自己而建造,只有她给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对人类而言,红旗渠不但是丰厚的物质遗产,更是巨大的精神财富,必将以光辉的篇章载入史册,彪炳千秋,永世传颂!

工程浩大的红旗渠,始建于1962年2月,全长1500余公里,共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沿渠兴建“长藤结瓜”式一、二类水库48座,塘堰346座,提灌站45座,小型水力发电站45座,各种建筑物共12408座,挖砌土石方2225万立方,如果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以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和哈尔滨连结起来。

更惊人的是主干渠坡度落差仅有1∕8000,设计和测量技术人员的最高学历是一个刚从水利专业学校毕业的中专生,测量工具只有2台水平仪和一些水盆之类的土设备。红旗渠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的吃水问题,可灌溉农田60万亩,可满足全县工业、林业及各项事业用水,粮食亩产由解放初的100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476.3公斤。

十万双长满老茧的手,用一锤一钎,苦干十年,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人工天河”,把一个“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穷乡僻壤,变成一个绿水绕山、林茂粮丰、百业兴旺、瓜果飘香的塞上鱼米之乡,一举建成全国著名的大寨县。

这一串串惊天动地的数字和一幕幕翻天覆地的变化背后,究竟蕴藏了什么样的神奇力量?这移山倒海之力又源自何种精神的支撑?红旗渠究竟是靠什么建成的?这是当代关心国家命运的人们有必要、有责任加以探寻和解读的。

一、红旗渠是毛泽东时代的产物,社会主义制度是建成红旗渠的前题条件。

纵观林县历史,封建统治者从来不关心老百姓的死活,从来不关注老百姓饱尝干旱的苦难,即使逃荒要饭、卖儿卖女、饿殍载道、人自相食,也无动于衷。

其间某些开明的“清官”大老爷,诸如元代潞安巡抚李汉卿曾率众修了“太平渠”,明万历年间,林县县令谢思聪曾率众修了“谢公渠”,这只是他们个人比较清廉,同情百姓疾苦,只具有历史的偶然性,而非必然现象,其目的也是维护统治阶级政权的稳定。

再是规模极小,与红旗渠有天壤之别,只能在局部乡村解民难于一时,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林县人民的生存状态。当时,修不修渠,老百姓作不了主,不修很正常,修也是“清官”大老爷的恩赐。

而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有史以来人民群众第一次真正当家作了主人,可以自己作主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有权作主改变自己的命运,而解决水的问题,正是千百年来林县人民最迫切的愿望,修不修渠,广大人民群众说了算,所以,修建红旗渠必然凝结成人民群众与革命干部共同的决心和意志,修建红旗渠必然顺理成章地提到党和政府的办事日程上。

为什么?只有一种解释: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其它任何制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以集体经济为纽带组织起来的农民,是一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钢铁团队,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社会主义制度还给修建红旗渠提供了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社会主义协作精神。公有制下“全国一盘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林县修红旗渠要垮省从山西引水,山西人民全力支援,不但支持劈山开渠,而且提供住房,提供土地,提供水源。为了支援林县修建红旗渠,山西平顺县委毅然更改了修建两座水电站的规划;平顺县石城和王家庄两个公社让出了近千亩耕地,迁移了祖坟,砍掉了一批树木。石城大队贫农社员孔东新说:“咱天下农民是一家,不能看着林县阶级兄弟受干旱的害,过苦日子,咱平顺毁几百亩地,就能救林县几十万亩地,这是一步丢卒保车的好棋。”王家庄大队的王伦说:“毁了树可以再栽,咱少吃点花椒和水果是小事,让林县几十万人喝上水是大事!”山西平顺县的群众让出最好的房子让民工住,拿出自家的毯子让民工铺,甚至拿出自家准备过年的白面和鸡蛋慰问生病的民工。

二、毛泽东思想是修渠人的精神支撑。建成红旗渠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建渠工地就是一个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大课堂。《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等光辉著作是民工的主课。

正确的理论一旦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就会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读了毛主席的书,民工懂得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修渠是人民改变自己命运,自己解放自己的一场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壮举;读了毛主席的书,懂得修渠是为了壮大集体经济,巩固人民政权;读了毛主席的书,懂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保证;读了毛主席的书,懂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读了毛主席的书,有了全局观念,有了无私奉献精神,有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有了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勇气;读了毛主席的书,胸怀宽了,眼光远了,信心足了,斗志强了。

毛主席的哲学思想唤发了人民群众巨大的智慧潜力。民工们运用毛主席“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变全线开工为分段施工;运用毛主席“抓主要矛盾”的思想,调集精兵强将,一举打通了红旗渠咽喉通道——青年洞,为全线通水奠定了基础;学习毛主席“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等哲学思想,用打竖井的方法,扩展工作面,为提前建渠通水作出了重大贡献;学习毛主席“实践出真知”、“卑贱者最聪明”等唯物辩证思想,大胆依靠学历不高的工程技术人员,土法上马、因陋就简,解决了工程设计、测量、施工中的技术难题。

毛主席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创建的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净化和提升了民工的思想境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勇于奉献、大公无私、舍己为人、不为名利、不怕牺牲、顾全大局、团结一致、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爱党爱国爱社、热爱社会主义,敢于和腐败现象作斗争,敢于同错误路线作斗争……这些昂扬向上的革命精神,成为广大民工的价值取向,铸造为他们的灵魂,成为他们的行动准则。工地上充满了欢声笑语,燃烧着奋发图强的革命激情,每日每时创造着奇迹,每日每时涌现着英雄模范事迹。

以身作则、真抓实干的指挥长马有金;舍小家为大家,为红旗渠而献身的吴祖太;舍身忘死,把生命交给革命事业的除险英雄任羊成;哪里有危险就在那里干的钻洞能手王师存;因陋就简,知难而上,为红旗渠测绘工作做出重大贡献的土工程师路银;舍己救人的李改云;;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神炮手常根虎;踏着父亲的血迹,完成父亲遗志,13岁投身红旗渠工程建设的“小黑豆”张买江;迎险而上,专捡重担挑的王磨妞;著名红旗渠劳模,“铁姑娘”郭秋英、韩用的……

这些著名的红旗渠英模,犹如一组光芒闪耀的群雕,永远镌刻在太行山的崖壁上,他们的英雄事迹,无处不闪耀着毛泽东思想的光芒!红旗渠的诞生,用铁的事实证明: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民,可以使男人变成铁汉,可以使女人变成铁姑娘,可以让一切不可能,转化为成功,可以使一切恶劣的环境和条件转化为动力,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可以赋于“奋斗”、“苦干”、“奉献”等优美词汇以崇高而神圣的含义。

三、党的坚强领导是建渠的根本保证。中共林县县委坚持毛主席革命路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与人民同甘共苦,正是这样一个共产党的县级领导核心,加上红旗渠的决策者杨贵同志这个核心中的一员,才给建渠提供了根本保证。

2005年,在红旗渠精神巡回展的北京展厅里,一位来自大连水产学院的日本籍教师,长时间凝视着一幅巨型照片,这是40年前成千上万人聚集在红旗渠岸上欢庆通水典礼的场景。他指着一位老人的笑脸说:“中国有条成语叫‘心花怒放’,就是这样吧?可以看出,这个工程是深得民心的,要不然,完成这样的工程是不可能的!”

这位眼光独到的日本人一语中的。可以说,红旗渠是真正的民心工程!也可以说,不能知民心、得民心,共产党干不成任何事业。换个角度说,人民群众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只能是一盘散沙,也是干不成任何有利于自己的事业。

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同志说:“我是为了人民修渠,依靠人民修渠。”可以说,没有一大批杨贵这样的党员领导干部作中流砥柱,红旗渠是建不成的。

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共产党员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风雨同舟,处处以身作则,处处起带头作用,哪里有困难、有危险,那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

这种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精神,这种冲锋在前的带头作用,深得民心,形成了一种无声无形的、最有效、最强大的组织管理能力。事实证明,只要有一条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路线,就能具备无坚不摧的领导能力,就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党组织的决心,就能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杨贵同志讲话十几分钟,群众流着热泪鼓掌27次,长达半个小时之久,如果不是会议主持者善意制止,恐怕会议难以收场。这种台上台下心灵共振的场面,使在场的现任省、市委官员感到震惊和汗颜。欢迎会结束之后,群众并没有散去,又跟随杨贵同志来到修渠死难烈士墓前。

杨贵同志流着泪,跪在地上,每个坟头添一捧黄土,以示祭奠。在场群众无不泪流满面。如此动人的场景,折射出一个县委书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同时也反证了当时林县县委和大批党员、干部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红旗渠备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和厚爱,江泽民、胡锦涛、李先念、刘云山、乔石、温家宝、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莅临红旗渠视察,并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给予高度评价。

当代红旗渠精神为: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

难而不惧,在理想召唤下排除千难万险;

富而不惑,在物质大潮中坚守精神家园;

自强不已,在激烈竞争中壮大发展,不断超越;

奋斗不息,在复兴道路上奋力拼搏,永不停步!

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五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人工天河”之称。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

上世纪60年代,林县(今河南省安阳市林州)人民靠一锤、一钎、一双手,苦干10个年头,硬是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斩断1250个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林州人民亲切地称红旗渠为“生命渠”、“幸福渠”。

林县(现林州市),位于河南省最北部的太行山东麓,地处豫、晋、冀三省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

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即1436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共514个春秋,林县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有时大旱连年,河干井涸,庄稼颗粒不收。

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干旱严重到"人相食",在这514年里人相食5次。

1949年林县全境解放,随后县政府组织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水困难的问题。

但是在林县境内没有这样的水源,县委把寻水的目光移向了林县境外,想到了水源丰富的浊漳河。

经过多次讨论,要解决水的问题,必须寻找新的可靠的水源,修渠引水入林县。

1957年起,先后建成英雄渠、淇河渠和南谷洞水库弓上水库等水利工程。但由于水源有限,仍不能解决大面积灌溉问题。

1959年,林县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干旱。境内的4条河流都断流干涸了,已经建成的水渠无水可引,水库无水可蓄见了底,山村群众又得远道取水吃。

1959年10月10日,林县县委召开会议作决定把浊漳河的水引到林县来

时任中共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发出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专门研究"引漳入林"工程。

工程决定于1960年2月开工。当时正逢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县只有150亩耕地、300万元储备金、28名水利技术人员。

杨贵走在修渠大军前列

千军万马战太行

穿着大花棉裤的铁姑娘们

1960年,毛主席多次指示杨贵同志林县必须大兴水利,给后来林县人民开凿红旗渠奠定了基础。

1960年2月,林县人民开始修建红旗渠,经过豫晋两省协商同意,后经国家计委委托水利电力部批准。1960年3月6日到7日, 林县引漳入林委员会在盘阳村召开全体会议,会上把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命名为"红旗渠",意思就是高举红旗前进。

在建设红旗渠的过程中,杨贵和县委一班人不但迎难而上,负重前行,做出了一个又一个改变林县历史的重大决策,而且“干”字当头,身先士卒,在工地与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克时艰,真正同群众风雨同舟,血肉相连。

难能可贵的是,县委一班人带领林县人修渠10年,动用了大量的资金和物资,但从没有发生过一宗请客送礼、挥霍浪费的情况,也没有一个干部贪污挪用一丝一毫的钱粮物资。

穿着大花棉裤的铁姑娘们

开凿曙光洞

红旗渠是毛泽东时代林州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创造的一大奇迹,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

经过十年奋战,先后于1965年4月5日总干渠通水。

1966年4月三条干渠同时竣工。1969年完成干、支、斗渠配套建设。

至此,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基本形成。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7月工程全面竣工。

在红旗渠修建的10年中,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红旗渠总设计师吴祖太,在接到设计红旗渠的任务后,不畏艰险,翻山越岭,进行实地勘测。期间他遭遇了母亲病故和妻子救人牺牲的巨大变故,仍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坚持奋斗在红旗渠建设的第一线。

修渠就要施工放炮,为了不影响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和生产,降低工程危险隐患,要尽量远离村庄,绕开耕地,所以,在太行山腰修渠是最佳选择。这样高的要求,这么重大的事情,谁能保证不出差错,谁敢担当?

1960年3月28日下午,吴祖太听说王家庄隧洞洞顶裂缝掉土严重,深入洞内察看险情,却不幸被洞顶坍塌掉下的巨石砸中,夺去了年仅27岁的生命。

红旗渠修建10年当中,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中年龄最大的63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

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

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粮食亩产由红旗渠未修建初期的100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476.3公斤。

凌空除险

红旗渠工程总投工5611万个。总投资1250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625万元,占37%,社队投资7878万元,占63%。参与群众7万人。

除险队长任羊成

在修建红旗渠的人群当中,一支专门负责除险的队伍组成了。

共产党员任羊成担任除险队长。他们每人身上系着几十斤重的绳索,手上拿着特制的铁钩,像荡秋千一样在悬崖上荡来荡去,除去险石。

如果稍有闪失,身体与崖壁撞击,后果将不堪设想。除下来的石块又往往是顺着手中的铁钩往头上走的,所以,一不留神,很容易砸着他们自己,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工友们跟他开玩笑说:“羊成啊,你这是在老虎嘴里拔牙啊!”一次除险时,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块掉下来,正好打到他的嘴上,当时只觉得眼前一黑,昏了过去。一会儿清醒后,嘴里却鲜血直流。他张了张嘴,却不会说话了,原来是石块砸在他的嘴上,三颗门牙横在嘴里,卡住了舌头。

在进行凌空除险作业时,喊不出话来就无法跟上面拉绳子的人配合。他们之间互相是看不见的,只能顺着绳子喊,靠绳子传递声音。“呜……”的一声是放绳子,再喊就是停,喊不出来就无法施工。

任羊成情急之下,就拿起腰间随身携带的一把钳子,将三颗牙硬生生的连根拔了下来,不顾鲜血直流,在悬崖上又连续作业长达6个小时。

红旗渠的建成,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州的生产生活条件。

红旗渠主要景点青年洞

青年洞是红旗渠上的咽喉工程,也是总干渠上最大的隧洞之一。长616米,宽6.3米。1960年2月,当总干渠修到狼牙山“小鬼脸”上时,正遇一边高山挡道,一边悬崖峭壁,崖下深处是漳河,除了开山凿洞,别无办法。

红旗渠工程指挥部当即决定,组织一支青年突击队来征服这个天险。300多青年,经过17个月的英勇奋战,终于凿通了这个岩石隧洞。

有人做过计算,如果把修红旗渠所挖砌的1696.19万立方米土石垒成宽2米、高3米的墙,可以将哈尔滨和广州连接起来。

20世纪70年代,周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更是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修建红旗渠的过程的相关资料信息,希望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修建红旗渠的过程 修建红旗渠的故事】相关推荐文章:

成长的过程作文500字 成长的过程优秀作文8篇

捕鱼的作文400字左右素材 捕鱼过程作文精选4篇

仙人球的生长过程观察日记

关于运动性疲劳恢复过程与促进方法的论文

传承红旗渠精神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