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话题 >

2021年86岁科学家赵焕庭事迹 科学家赵焕庭简介

小编: HYH何

2021年86岁科学家赵焕庭事迹,每天凌晨4点多起床,每天工作10至12个小时,没有节假日和周末……这样的工作节奏,来自86岁高龄的科学家赵焕庭。关于86岁科学家赵焕庭事迹你了解多少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几篇关于2021年86岁科学家赵焕庭事迹的优秀范文,有需要的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接下来就让小编带着大家去具体看看2021年86岁科学家赵焕庭事迹吧!

2021年86岁科学家赵焕庭事迹一

每天凌晨4点多起床,每天工作10至12个小时,没有节假日和周末……这样的工作节奏,来自86岁高龄的科学家赵焕庭。尽管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等荣誉,但他从不愿松懈。他说:“最欣慰的是看到自己的成果有助于国家,感到自己没有白来这世界一趟。”

2021年86岁科学家赵焕庭事迹二

合作华南港口航道水文泥沙调查研究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主持黄埔港通海航道研究成果。获1979年广东省科学大会奖;负责珠江口伶仃洋地貌与泥沙调查研究成果,获1979年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三等然;合作广东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成果,获1987年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著《珠江河口演变》专著,获1992年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合作“七五”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综合科学考察成果,获1993年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主编《南沙群岛永暑礁珊瑚礁第四纪地质》专著,获1994年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合作华南湖汐汊道现代过程研究成果,获1996年中科院自然科学三等奖;合作“八五”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综合科学调查研究成果,获1997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主编《南沙群岛自然地理》专著,获1997年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合著《南沙群岛水道、锚地与港口选址研究》专著,获1998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从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2021年86岁科学家赵焕庭事迹三

每天凌晨4点,开始工作,晚上10点半,离开办公室,没有节假日与周末。近日,86岁科学家赵焕庭的工作时间表令众多网友心生敬意。他说:“现在是科学报国的最好时期”。

科研“永不停歇”

退休后,他每天凌晨4点开始。

在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有一间老式办公室,绿铁皮的资料柜、发黄的科研资料,这就是原中科院南海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赵焕庭工作的地方。

自从2003年退休后,赵焕庭保持着一天4个时段的工作节奏:凌晨4点到清晨7点30分,清晨8点到11点30分,14点30分到18点,20点30分到22点30分。

谈到自己的作息,他说:“我感觉自己的身体还行,所以早上来得比较早,但我很注重午睡和散步。”

正因为这份永不懈怠的热情, 赵焕庭在77岁和78岁之际获得广东省和国家科技进步奖。 他说,“自己经历过国家羸弱的阶段,现在正是科学报国的最好时期。”

幼年曾在战火中逃难

立志科学报国

赵焕庭2岁时,日军占领了他的家乡广东江门市新会县。年幼的他随亲人辗转逃难到香港、澳门,直到1942年,他们回到家乡。

上小学时,赵焕庭从课本上读到詹天佑建设京张铁路的事迹,被科学家报国的精神深深打动。1955年赵焕庭高中毕业,此时国家正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填报大学志愿时,他听老师说国家急需能做勘测工作的工程师,就报考了中山大学的自然地理专业,立志科学报国。

就这样,原本希望像詹天佑一样为国修建铁路的赵焕庭,与海洋打了一辈子交道。1956年8月,赵焕庭加入中国共产党,写下了为之奋斗一生的誓言:

“当我成为共产党员的时候,我决不骄傲自满,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衡量自己,掌握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锻炼好身体,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全部力量乃至生命献给党!”

赵焕庭的入党志愿书

“抓紧一切时间

为党和国家建设多做贡献”

1973年,因为有地质地貌学的基础,赵焕庭来到中科院南海所地质室海岸组工作,负责海岸港湾港口航道的工程泥沙回淤调查研究及珊瑚礁、红树林的研究。

他参与了历时5年的黄埔港通海航道分段调查研究,为航道整治提供了科学依据。赵焕庭说:“如今我们看到黄埔港航道十几万吨的船都能进来,而过去只能进7000吨的船,我非常高兴能够参与前期的工作。”

黄埔港

现在,赵焕庭的研究成果已应用到临海石油化工基地、核电站和港口建设。此外,他还开拓了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

如今,赵焕庭正马不停蹄地编纂《南海国土环境资源与开发》一书。谈到工作,他仍然热忱:“我有多年驻海工作的经验,对这项工作越做越有兴趣。我要抓紧一切时间,为党和国家的建设多做贡献。”

与时间赛跑,是因热爱工作,更因心怀使命。以振兴中国为己任,是他的初心向矢志奋斗的科学家致敬。

2021年86岁科学家赵焕庭事迹四

每天凌晨4点过起床,每天工作10至12个小时,没有节假日和周末。这样的工作节奏,86岁的老科学家赵焕庭已经坚持了接近20年。因为研究成果丰硕,赵焕庭在77岁和78岁高龄之际分别获得广东省和国家科技进步奖,84岁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现在,他正写作学术著作《南海国土环境资源与开发》,已完成100万字。

2021年86岁科学家赵焕庭事迹五

赵焕庭每日坚持凌晨4点开启自己的工作

赵焕庭喜欢如此有“年代感”的办公室,他的科研热情也依旧不变。自从2003年退休后,他保持着一定4个时段的工作节奏:凌晨4时到清晨7时30分,清晨8时到11时30分,14时30分到18时,20时30分到22时30分。他没有拿过返聘费用,也没有节假日与周末。“我感觉自己的身体还行,所以早上来的比较早,但我很注重午睡和散步,”他说道。

耄耋之年为何还这样拼?赵焕庭说,自己经历过国家羸弱、人民遭殃的痛苦阶段。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百年来中华民族复兴之梦正逐渐变为现实。“在党多年的培养下,让我掌握很多专业知识。我想燃尽自己,继续实现科学报国的梦想。”

在赵焕庭两岁之时,日军占领了他的家乡江门市新会县。年幼的他随亲人逃难到香港。在香港,他亲眼感受了列强的船坚炮利。1940年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攻打香港,赵焕庭一家继续转移到澳门租住。直到1942年,他们才回到家乡,却看到老宅全部毁于战乱。在1943年珠江三角洲遭遇大旱,他亲眼看到路有饿殍。

1944年,入读小学的赵焕庭从语文课本上读到詹天佑建设京张铁路,国人的自强精神和工程师的设计技巧给他留下深刻印象。1955年,国家正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此时赵焕庭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时,老师说国家急需能做勘测工作的现场工程师,我当时就报考了中山大学的自然地理专业。”他说。

赵焕庭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后所接受的教育让他逐渐明白,像詹天佑等多批科技人才,就未能实现科学救国,所以旧中国不可能科学救国。“”中国共产党所建立的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颗立志“科学报国”的种子在我心里悄悄发芽。”他说。

1956年8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写下了“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全部力量乃至生命献给党”的誓言。大学毕业后,赵焕庭因为成绩优秀留校当助教,此后派往南京大学进修地理、外语等学科。他原本希望像詹天佑一样为国修建铁路,却与海洋打了一辈子交道。

迎接“科学的春天”,科技报国梦成真

1973年,因为有地质地貌学的基础,赵焕庭来到中科院南海所地质室海岸组工作,负责海岸港湾港口航道的工程泥沙回淤调查研究、珊瑚礁、红树林的研究。

他在该年参与了历时5年的黄埔港通海航道分段(狮子洋段、伶仃洋段)调查研究,釆集了大量地质、地貌、沉积、水文等实际数据和得出了河口河床演变研究规律,为航道整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如今我们看到黄埔港航道十几万吨的船都能进来,而过去只能进7000吨的船,我非常高兴能够参与前期的工作,在国家经济困难的时候打开了港口的门户。”他说。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赵焕庭参与的“华南港口航道工程水文泥沙回淤研究”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他也前往北京参会,深刻感受到国家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

当时的南海所只有一艘“实验号”科考船。这艘船是当年英国的运牛货船,曾因台风而沉没在中国领海。而英国客商主动放弃了该船,中国在打捞之后将其改造成为科考船。因为该船吨位极小,无法承受大风大浪,船身的摇摆极为厉害。不过因为年幼时乘船逃难的经历,赵焕庭练就“不晕船”的本领,也开启了海上科考之路。

“有一次海上科考途中,前行的路线遭遇外国军机的扫射。电报传回国内,家属们都抱头痛哭,最后我们调整了路线。”赵焕庭向记者回忆道。

实验3科考船

全国科学大会召开,让“科学的春天”润泽了神州大地。1980年由上海沪东造船厂建造的“实验3”号交给南海所。“实验3”当时是先进的综合海洋调查船,能适应多种海上科考项目需求。赵焕庭等南海所科学家的研究也从浅海走向深海。

赵焕庭详细研究了处于热带和南亚热带的华南海岸与南海诸岛的珊瑚礁、红树林海岸、河口三角洲、沙坝-潟湖-潮汐通道体系、基岩港湾式海岸等几大类地质地貌体,全面总结各类地貌形成演变规律,系统揭示区内第四纪环境变化(海侵及其间的海退),详尽展示区内地跨约20个纬度的广大低纬度海陆空间的现代自然环境的利弊与自然资源,提出了可持续开发的方针、原则、布局、区划与保障。成果已应用到临海石油化工基地、核电站和港口建设,促使牙龙湾、柘林湾、广澳湾、茂名港和湛江港等万吨级港口或新港区的建成。

赵焕庭还组织和考察了南海诸岛的珊瑚礁,全面发展了我国珊瑚礁地质研究,建立了我国第四纪珊瑚礁地质研究的典型剖面,开拓了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

“看到祖国因我们的研究成果变得更好,我为此感到自豪。”赵焕庭说。

退休后初心不改,助力岛礁建设

退休之后的赵焕庭依然坚持科研,他参与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工作委员会“南海资源环境与海疆权益”咨询项目、中国工程院“南海岛礁开发建设重大战略问题研究”重大咨询项目。他在专著中对南海岛礁地形、地貌、地质、地理、海洋环境、工程地质的论述,极大推进了南海岛礁建设。

2014年,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南海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完成的“南海及周边地区遥感综合监测与决策支持分析”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突破了复杂环境下海岸海洋遥感信息精细获取、专题目标遥感监测模型、区域情势动态推演等关键技术。赵焕庭负责南海岛礁地貌遥感综合调查以及验证,为项目研究提供咨询,在研究成果完成人中排名第七。

2019年9月,赵焕庭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他感到非常鼓舞,也正在马不停蹄地编纂《南海国土环境资源与开发》一书。他电脑上的数百页的书稿文档上充满了红色的修改印记。工作量很大,他会坚持下去。

“党和政府给了我很多信任,我有多年驻海工作的经验,对这项工作越做越有兴趣。我要抓紧一切时间,为党和国家的建设多做贡献。”赵焕庭对记者说道。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有关2021年86岁科学家赵焕庭事迹的相关资料信息,希望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2021年86岁科学家赵焕庭事迹 科学家赵焕庭简介】相关推荐文章:

张定宇事迹 人民英雄张定宇抗击疫情的故事

陈清洲事迹心得体会 全国时代楷模陈清洲心得体会4篇

2021陈清如院士事迹 陈清如院士素材

2021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心得体会(精选5篇)

2021彭士禄简介和主要事迹 彭士禄的事迹简介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