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团结的书信【范文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民族团结的书信【范文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民族团结的书信【范文6篇】一
今天是星期天,我去姥姥家找小表弟毛毛玩。
到了中午,姥姥让我淘米做饭,我仔细一看,米里面生出很多白色的小虫子,于是我就先把米里的小肉虫捉出来。我边捉边数着”:一只,两只,三只……。”突然,毛毛拿了一个带盖的小塑料盒对我劈头打来,我躲闪不及,被打了一下。我凝视着这个小塑料盒,灵机一动:把肉虫和蚂蚁一起放在盒子里,是肉虫咬蚂蚁呢,还是蚂蚁吃肉虫呢?
我捉了三只肉虫和十多只蚂蚁,把它们一同放在盒子里,盖上盖子,默不作声地看着。只见十几只蚂蚁向肉虫爬去,肉虫也向蚂蚁挪去,看样子要有一场大战了。谁知,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它们在一起对望着,似乎在悄悄地说着什么,过了一会儿,蚂蚁和肉虫一起向上爬,小盖子被它们移动了一点。我站在那儿看出了神,情不自禁地佩服蚂蚁和肉虫,它们竟懂得互惠互助。
真是”人心齐,泰山移”,蚂蚁和肉虫是微不足道的,但它们互相帮助,力量却很大。人如果也能像这样团结一致,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呢?
关于民族团结的书信【范文6篇】二
颁奖仪式上,族长迈着稳健的步伐向我走来,他来到我面前,郑重无比地将写着“民族英雄”的奖牌挂到了我的触角上。而我身边站着几只羞愧地低下头的蟑螂。
想必,到现在,他也了解了。我是一只小蟑螂,叫清。几天前,我们的家族开始闹饥荒,因为这间屋子的主人新聘了个勤快的保姆,本来在地上我们能寻到许多能吃的人类所谓“脏兮兮”的食物残渣,可如今地面“光洁如新”,我们便只能饿肚子了。
都一个月了,我们没吃一点儿东西。别惊讶于我们顽强的生存能力,若不这样,我们怎能被称“小强”呢,哈哈。言归正传,因为我们太饿了,族长毅然挑选了四只强壮的大蟑螂,据说他们曾为保卫民族作过巨大贡献,有着极高尚的,族长令他们出去寻找食物。作为小蟑螂,我自然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要求一起去,族长见我有这般胆识,便让我为他们拿上用来装食物的空袋子,和他们一同出发。
路上,四个大蟑螂对我可谓是冷嘲热讽,这只挖苦我,那只嘲笑我。他们还在路上不断地提起自己当年为蟑螂家族做出的贡献,不断攀比着,也不知真的假的。不是说“英雄不提当年勇”吗?我不禁怀疑他们的了。
突然,似乎一个小女孩发现了我们,大叫着:“妈妈,有虫啊!快来啊!”我被惊住了,但很快清醒过来,对身边的大蟑螂说:“我们不能半途而废,应先躲一下子,呆会儿再走。”可他们四个却坚决地往回走,丢下我,奔回家族。我决定不走,担当拯救家族的大任。
就在此时,小女孩的妈妈手握苍蝇拍,出现在了我的视野中。我闭上了眼,在心中与亲人们告别,小小的泪滴溢出了我的眼眶,湿润了我的脸颊。只是……用苍蝇拍击打蟑螂也太残忍了吧!
“啪”一声在一片寂然之中蹦了出来。我用触角碰了碰脚,又碰了碰眼,啊!我居然还活着。向前一望,一只苍蝇笔直地坠了下来。
不知为何,我总觉得好像有些对不起这只苍蝇……
我历尽了险阻,来到饭桌前,我欣喜地将西红柿炒蛋碎沫使劲儿塞入嘴中,再次流下感动的泪。
我望见了袋子,对!我还要装好东西给蟑螂吃。我大把大把地装着各种食品,几乎将所有残渣都装尽了。于是,之后,我小心翼翼地将食物带回了家族。望见家人族人狼吞虎咽,我又流下了泪。
那四只大蟑螂对我的眼神中,有歉意,有感激,还有种羞愧。
于是,我便站在了领奖台上。可抱住奖牌了,我仍不解:为什么没有的人要丈着它耍威风,反而欺负族人们,难道是一种可以利用的工具吗?它应该用来引以为傲吗?
望着感激的四只大蟑螂,他们向我左握手,右点头,一改当初戏弄我的丑恶面貌。
我作为一只有的小蟑螂,对于的认识,更加迷茫了。
关于民族团结的书信【范文6篇】三
金色盾牌
“正义凛然壮警威,丹心一片为人民”。挂在兵团指挥部荣誉室的这面锦旗,正是官兵铲恶斗凶、救死扶伤正义之举的真实写照。
兵团指挥部绝大部分哨位伫立在水到头、电到头、路到头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夏季烈日下,哨位气温经常达到50多摄氏度,哨兵站一班岗下来,流三四次鼻血是常事。官兵们与天斗、与地斗,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据统计,在一次次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斗争中,有上百名官兵英勇负伤,有的甚至献出年轻的生命,为维护边疆稳定立下了赫赫战功。
2000年12月21日,3个歹徒刺伤两名群众,抢走80多万元巨款后逃跑。武警战士陈钢不顾个人安危,穷追不舍,将一名提着巨款的歹徒逼进一条地下通道。歹徒狗急跳墙,抡着匕首向陈钢狠狠刺来。陈钢一个闪身让过雪亮的匕首,左腿一个侧踹,将歹徒制服,巨款分文未失。
一个涉嫌杀人的歹徒作案后潜逃入茫茫沙海,兵团指挥部二支队战士王志军和公安干警李晓华奉命追踪。连续三天三夜,干渴、饥饿、疲劳不断威胁着他们。粮食吃完了,他们就靠红柳尖、骆驼刺苗充饥;断水了,他们就扒开沙包吸吮湿气……第四天中午,他们终于将歹徒抓获。当他们押着歹徒找到救援部队时,累得一下昏倒在地。
新疆阿尔泰山脚下的北屯镇,有个横行乡里的“斧头帮”。一天,“斧头帮”成员将一歌舞厅砸毁,并打伤多人。驻北屯武警中队官兵火速赶往现场围捕,抓获“斧头帮”成员8人,但是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畏罪潜逃。公安机关和指挥部联合指示:“捉拿首犯,铲除‘斧头帮’”。次日中午,围捕官兵在平顶山“点将台”附近的河沟里,发现了“斧头帮”残部。战士们与歹徒展开了殊死搏斗,将歹徒全部制服。
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
1935年5月20日,刘伯承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先遣部队到达冕宁,21日,红军先头部队在拖乌喇嘛房受阻。22日,红军先遣队宣传队队长肖华通过通司(翻译)向阻挠的彝族武装喊话:“红军是穷人的队伍,从这里经过是借道北上抗日。”
并反复阐明了红军的性质和政治主张,经过通司联系,双方进行交谈,小约达提出愿和刘伯承结为兄弟,于是双方便在秀丽的彝海边举行了结盟仪式,因为当时没有酒,便从海中取来两碗水,以水当酒,歃血为盟,刘伯承端起酒碗,大声发誓:“上有天,下有地,我刘伯承同小约达今天在海子边结为兄弟,如有反复,天诛地灭”。说罢一饮而尽。果基约达也举起酒碗说:“我小约达同刘司令员结为兄弟,愿同生死,如有反悔,和这鸡一样死”。亦一饮而尽。
刘伯承将随身携带的手枪赠给果基约达,果基约达把自己的黑骡子送给刘伯承,红军赠送了部分枪支和一面写有“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的队旗。果基约达派出4个彝族向导为红军带路,护送红军。红军大队人马顺利地通过了彝区,挥师北上,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赢得了极其宝贵的时间,粉碎了蒋介石妄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梦想,在党史、军史和民族团结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95年8月1日,冕宁县万余群众和中央、省、州领导以及刘伯承元帅、聂荣臻元帅的子女,在这里集会,隆重纪念红军长征过冕宁暨“彝海结盟”60周年,同时举行了“彝海结盟纪念碑”揭幕仪式。纪念碑的碑名是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纪念碑介绍碑文用彝、汉、英三种文字书写,纪念碑群体雕塑由刘伯承、聂荣臻、果基约达和参加结盟仪式的当地彝族群众代表沙马尔各4人组成。雕塑基座高3。5米,人像高5米,基座宽2。2米,台阶高6层,寓意着1935年5月22日结盟和60周年纪念活动,当你来到彝海,站在这座气势恢宏的纪念碑下,追忆60年前红军长征所走过的艰苦路程,你会体味到长征路上的那份壮美和艰辛,聆听到革命前辈们留给后人的谆谆教诲……
大脑里便浮现出红军走向陕北走向延安的那一幅幅激动人心的壮美画卷。
关于民族团结的书信【范文6篇】四
团结,对一些人来说,非常重要,但有些人认为,只要自己有实力,团结是可以不要的,认为自己单枪匹马就可以上战场,其实团结不但可以获得胜利,更能获得友情呢!
团结之中,大家同心协力.互相鼓励,能使友情种子更容易播下,但如果不团结,成为害群之马,不但令大家讨厌,要在获得大家的认同,一定要再加倍努力了。
有一次,班上参加大队接力,虽然有人因为紧张失误,但经过大家的补救,一棒接一棒,我们跟一个班级不相上下,终于,我们的最后一棒超过了他们,获得了第一名,大家都雀跃不已,连平常严肃的老师也露出了笑容,笑着说要请我们喝饮料。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必须大家一起完成,大家一起完成艰难的任务,大家的心连在一起,训练也没有任何怨言,都是为了同一件事执着,这就是团结。
关于民族团结的书信【范文6篇】五
张骞_
张骞, 汉中 城固人。他是一个意志力极强、办事灵活而又胸怀坦荡、善于待人处事的人。他出使中途即被匈奴截留下来,在匈奴生活十多年,始终保持着汉朝的特使符节, 匈奴单于 硬叫他娶当地人作妻,已经生了 儿子 ,也没有动摇他一定要完成任务的决心。他住在匈奴的西境,等候机会。
张骞终于找到机会率领部属逃离了 匈奴 。他们向西急行几十天,越过葱岭,到了大宛(今 乌兹别克共和国 境内)。由大宛介绍,又通过 康居 (今哈萨克共和国东南),到了大夏。大夏在今 阿姆河 流域。张骞这才找到了大月氏。十多年来,大月氏这个“行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在 伊犁河 畔受到 乌孙 的攻击,又一次向西远徙。乌孙,63万人,也是个“行国”,曾在敦煌一带游牧,受过大月氏的攻击。 后来 匈奴支持乌孙远袭大月氏,大月氏被迫迁到 阿姆 河畔,而乌孙却在伊犁河留住下来。自从大月氏到了阿姆河,不仅用武力臣服了大夏,还由于这里土地肥沃,逐渐由游牧生活,改向农业定居,无意东还,再与匈奴为敌。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结果,只好归国。回国途中,又被匈奴拘禁一年多。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脱身回到 长安 。
张骞出使时带着100多人,历经13年后,只剩下他和 堂邑父 两个人回来。这次出使,虽然没有达到原来的目的,但对于西域的地理、物产、风俗习惯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为汉朝开辟通往 中亚 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张骞回来以后,向武帝报告了西域的情况。这就是《 汉书·西域传 》资料的最初来源。之后,由于张骞随 卫青 出征立功,“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被武帝封为“博望侯”。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奉派出使西域。这时,汉朝业已控制了河西走廊、积极进行武帝时对匈奴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几年来汉武帝多次向张骞询问大夏等地情况,张骞着重介绍了乌孙到伊犁河畔后已经与匈奴发生矛盾的具体情况,建议招乌 孙东 返敦煌一带,跟汉共同抵抗匈奴。这就是“断匈奴右臂”的著名战略。同时,张骞也着重提出应该与西域各族加强友好往来。这些 意见 得到了汉武帝的采纳。
张骞率领300人组成的使团,每人备两匹马,带牛羊万头,金帛货物价值“数千巨万”,到了乌孙,游说乌孙 王东 返,没有成功。他又分遣副使持节到了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回来,乌孙派使者几十人随同张骞一起到了长安。此后,汉朝派出的使者还到过安息(波斯)、 身毒 (印度)、奄蔡(在咸海与里海间)、条支(安息属国)、犁轩(附属大秦的埃及亚历山大城), 中国 使者还受到安息专门组织的二万人的盛大欢迎。安息等国的使者也不断来长安访问和贸易。从此,汉与西域的交通建立起来。
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回到汉朝后,拜为大行令,第二年死去。他死后,汉同西域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乌孙王以良马千匹为聘礼向汉求和亲,武帝把 江都公主 细君嫁给乌孙王。细君死后,汉又以楚王戊孙女 解忧公主 嫁给乌孙王。解忧的侍者冯镣深知诗文事理,做为公主使者常持汉节行赏赐于诸国,深得尊敬和信任,被称为 冯夫人 。由于她的活动,巩固和发展了汉同乌孙的关系。神爵三年(公元前60年),匈奴内部分裂,日逐王先贤掸率人降汉,匈奴对西域的控制瓦解。 汉宣帝 任命卫司马郑吉为 西域都护 ,驻守在乌垒城(今新疆轮 台东 ),这是汉朝在葱岭以东,今巴尔喀什湖以南的广大地区正式设置行政机构的开端。
匈奴 奴隶主 对西域各族人民的剥削、压迫是极其残酷的。西汉的 封建制度 ,较之匈奴的奴隶制度要先进得多。因此,新疆境内的各族人民都希望摆脱匈奴贵族的压迫,接受西汉的统治。西汉政府在那里设置常驻的官员,派去士卒屯田,并设校尉统领,保护屯田,使汉族人民同新疆各族人民的交往更加密切了。
民族团结大爱擎起“维汉一家”_
宋柏艳,今年43岁。22年前,大学刚毕业,为了心中的爱,随丈夫买买提·伊明,从祖国最东边的哈尔滨,奔赴祖国最西边的偏远乡村—新疆于田县兰干乡安家落户。由于宋柏艳的出色表现,再经过层层考验,被地委特批在于田县兰干乡小学任教。十几年来,她在“双语”教学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树立了维护民族团结的“标杆”,她用真挚的爱情抒写了一曲曲催人奋进的民族团结赞歌,用无私的爱把民族团结升华到新境界,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全县各族群众的充分认可和一致好评,连续几年被评为地区、县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1990,“缘分”让宋柏燕和她的丈夫买买提·依明相识并相恋。买买提·依明是一个当过兵的人,在当兵期间,他积极上进,学会了汉语,而且说话坦诚、幽默,是个头脑非常灵活的人。1986有经济头脑的买买提·依明到哈尔滨做葡萄干生意,和宋柏艳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缘分一直伴随着宋柏艳度过了二十二个春夏秋冬,在新疆这片热土上深深地扎下了根。
那是3月9日,天气阴沉,行人都蒙着面纱,风沙弥漫,宋柏艳跟随她的丈夫买买提·依明,经过漫长的旅途,一路颠簸,千里迢迢来到了和田。为了献上儿媳的一片心意,打算给艾加汗妈妈送上一块最好的丝绸,及他的兄弟姐妹和孩子们带些礼物,决定在和田呆上一天。没想到就这么一天,却让买买提·依明再也没能见到日思夜想的妈妈。当宋柏艳和她丈夫知道这个噩耗后,赶紧赶往买买提·依明家里,可是买买提·依明的母亲却永远地埋在了地下!没能见上慈祥母亲最后一面是这对新人最大的遗憾!
宋柏艳和买买提·依明不是同一个民族但却组建成了一个家庭,这成了维吾尔乡亲经常讨论的话题,针对这对新人的闲言碎语不断增多,这时让宋柏艳感觉到压力很大,但在这时,她的丈夫买买提·依明却一个人默默地扛着。宋柏艳和买买提·依明彼此心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但谁都不愿提起这个问题。买买提·依明笑着对宋柏艳说,脚上的鞋穿得舒服不舒服自己心里最清楚,不必想那么多。他还对宋柏艳唱起了汉语歌: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这样的安慰,抹去了宋柏艳的担忧。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宋柏艳的“不习惯”也越来越多,天啊!喝涝坎水,点油灯,想都没想到,中国还有这么落后的地方,面对一系列的困难、窘况,宋柏艳病倒了,但是,买买提·依明总是搞点新鲜吃的、说逗人的话,想法设法让宋柏艳高兴。在这个偏僻、落后的西北沙漠小村,语言的障碍,恶劣的生活环境,陌生的风俗习惯,几乎让宋柏艳感觉像掉进了深渊一般。周围封闭的村民排斥、歧视的目光看着宋柏艳,宋柏艳的精神快崩溃了,这时,宋柏艳突然想起了她的母亲,宋柏艳下定决心要像母亲一样坚强,用“青松傲雪”的风格来激励自己,于是宋柏艳顽强地生活了下来。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宋柏艳没有回老家,是“爱”创造了奇迹,把宋柏艳留在了新疆。
1996,经地委特批,宋柏艳被分到兰干乡小学担任双语班班主任,兼任语文老师。从此,在她的教师生涯中“奉献全部的爱”成为她的从教目标。十几年来,基本放弃休息日坚持给孩子补课,希望自己的学生茁壮成长,考上好的大学。
十几年的艰苦生活,宋柏艳不但没屈服,反而更加坚强,因为宋柏艳对自己说过人要活就要活的有尊严。
付出总有回报,2001、2008,被地区评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也先后被县评为民族团结模范个人5次,连续6年评为优秀双语教师;宋柏艳选为县政协委员,她的丈夫买买提·依明被选为自治区人民代表,县政协代表;通过他们的付出和努力,他们一家被评为县科技致富示范户、五好文明家庭、葡萄营销示范大户。
教育工作,是阳光底下最光荣的职业,宋柏艳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呕心沥血,兢兢业业,甘于奉献,乐观向上,全身心地投入到党的民族教育事业。为了工作,为了民族团结,宋柏艳做到了无私奉献,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是默默地付出。
有人问他,你这样做值得吗,她只是微笑的回答:“我觉得这样挺快乐,没有了这些孩子,离开了乡亲们,反而感觉到不自在。”一句朴实话语,道出了宋柏艳和乡亲们之间的感情,道出了与学生之间的友情,是“爱”把宋柏艳和维吾尔族乡亲紧紧拴在了一起;是“爱”让宋柏艳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是爱把“民族之情”变得更加血浓于水!
让我们秉承“宋柏艳精神”,把她的那种无私奉献、博爱无疆,把她那种视各民族为一家的精神,播撒到世间的每一个角落,让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成为推动民族团结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
金色盾牌 _
“正义凛然壮警威,丹心一片为人民”。挂在兵团指挥部荣誉室的这面锦旗,正是官兵铲恶斗凶、救死扶伤正义之举的真实写照。
兵团指挥部绝大部分哨位伫立在水到头、电到头、路到头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夏季烈日下,哨位气温经常达到50多摄氏度,哨兵站一班岗下来,流三四次鼻血是常事。官兵们与天斗、与地斗,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据统计,在一次次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斗争中,有上百名官兵英勇负伤,有的甚至献出年轻的生命,为维护边疆稳定立下了赫赫战功。
12月21日,3个歹徒刺伤两名群众,抢走80多万元巨款后逃跑。武警战士陈钢不顾个人安危,穷追不舍,将一名提着巨款的歹徒逼进一条地下通道。歹徒狗急跳墙,抡着匕首向陈钢狠狠刺来。陈钢一个闪身让过雪亮的匕首,左腿一个侧踹,将歹徒制服,巨款分文未失。
一个涉嫌杀人的歹徒作案后潜逃入茫茫沙海,兵团指挥部二支队战士王志军和公安干警李晓华奉命追踪。连续三天三夜,干渴、饥饿、疲劳不断威胁着他们。粮食吃完了,他们就靠红柳尖、骆驼刺苗充饥;断水了,他们就扒开沙包吸吮湿气……第四天中午,他们终于将歹徒抓获。当他们押着歹徒找到救援部队时,累得一下昏倒在地。
新疆阿尔泰山脚下的北屯镇,有个横行乡里的“斧头帮”。一天,“斧头帮”成员将一歌舞厅砸毁,并打伤多人。驻北屯武警中队官兵火速赶往现场围捕,抓获“斧头帮”成员8人,但是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畏罪潜逃。公安机关和指挥部联合指示:“捉拿首犯,铲除‘斧头帮’”。次日中午,围捕官兵在平顶山“点将台”附近的河沟里,发现了“斧头帮”残部。战士们与歹徒展开了殊死搏斗,将歹徒全部制服。
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_
5月20日,刘伯承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先遣部队到达冕宁,21日,红军先头部队在拖乌喇嘛房受阻。22日,红军先遣队宣传队队长肖华通过通司(翻译)向阻挠的彝族武装喊话:“红军是穷人的队伍,从这里经过是借道北上抗日。”
并反复阐明了红军的性质和政治主张,经过通司联系,双方进行交谈,小约达提出愿和刘伯承结为兄弟,于是双方便在秀丽的彝海边举行了结盟仪式,因为当时没有酒,便从海中取来两碗水,以水当酒,歃血为盟,刘伯承端起酒碗,大声发誓:“上有天,下有地,我刘伯承同小约达今天在海子边结为兄弟,如有反复,天诛地灭”。说罢一饮而尽。果基约达也举起酒碗说:“我小约达同刘司令员结为兄弟,愿同生死,如有反悔,和这鸡一样死”。亦一饮而尽。
刘伯承将随身携带的手枪赠给果基约达,果基约达把自己的黑骡子送给刘伯承,红军赠送了部分枪支和一面写有“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的队旗。果基约达派出4个彝族向导为红军带路,护送红军。红军大队人马顺利地通过了彝区,挥师北上,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赢得了极其宝贵的时间,粉碎了蒋介石妄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梦想,在党史、军史和民族团结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8月1日,冕宁县万余群众和中央、省、州领导以及刘伯承元帅、聂荣臻元帅的子女,在这里集会,隆重纪念红军长征过冕宁暨“彝海结盟”60周年,同时举行了“彝海结盟纪念碑”揭幕仪式。纪念碑的碑名是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纪念碑介绍碑文用彝、汉、英三种文字书写,纪念碑群体雕塑由刘伯承、聂荣臻、果基约达和参加结盟仪式的当地彝族群众代表沙马尔各4人组成。雕塑基座高3。5米,人像高5米,基座宽2。2米,台阶高6层,寓意着5月22日结盟和60周年纪念活动,当你来到彝海,站在这座气势恢宏的纪念碑下,追忆60年前红军长征所走过的艰苦路程,你会体味到长征路上的那份壮美和艰辛,聆听到革命前辈们留给后人的谆谆教诲……
大脑里便浮现出红军走向陕北走向延安的那一幅幅激动人心的壮美画卷。
关于民族团结的书信【范文6篇】六
王石歇菜了,万科没啥前途了,谁叫他真的一毛不拔呢?他与突然变得明显的社会整体的高尚情绪格格不入,他遭批判是人心和社会的选择,是民族道德借人民之笔所写的判决。
民族道德不是一个一个人的道德,是一个民族整体的情操。
曾经看到过关于王石的评价,作者给出的观点是“不要用伟岸的道德绑架了卑微的人性”,或许很多人看到这儿觉得挺有道理。但问题在于“人性”一定是“卑微”的吗?当然不是。
人性在很大程度上符合道德的层面,我绝不否认“性相近,习相远”,但也充分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所以,首先可以肯定,道德可以来自每一个人,那么,民族道德就有了根基。
在我看来,民族道德至少有以下三个特征。
潜移默化性。漫长的时间和极广的空间让我们很难感受到整个民族所拥有的极其抽象的善良,而就在“五·一二”之后,借地震的能量,让一个民族的道德像火山大喷火一样,叫人震惊,叫我们感到底气十足,叫敌人闻风丧胆。
扎根整个社会,老乞丐将泥兮兮的钱递给收款人员,国家总理将孩童的鞋捧在手心,献血排的长队伸展到我们心灵最柔弱却最坚强的地方——善良,这便是社会整体的道德来源,他催生出一种更强大的力量,这才是社会生存的老本。
影响深远。可以说如果没有“五·一二”让全民族动容,让民族道德像山洪一样漫灌整个山麓,那么随后的护火炬事件,反家乐福事件就不会爆发得那么迅速果断,那么理所当然。
既然有这些性质,那么我们来看看为什么民族道德会成为一种如此深刻的集体化的思想。
也许吧,就像很多人说的,这与中国的文化背景有关,但我要说的是,民族道德的深厚积累更与历史现实有关。
我们从1840年说起,因为之前的实在是离我们太远,而且很模糊,说不出关于民族道德的道道来。
从1840年开始,中国社会开始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屈辱和战争。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民族利益的思考,沉淀了一部分民族道德,那时候我们多谈阶级性,各个阶级都以不同的方式先后加入了解救中国的洪流。那几代人吃过太多的苦,而且他们不再有多少封建社会的等级态势。所以,民族道德作为一个整体性价值有了存在的社会历史条件。或许有一句话可以解释吧“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不记得哪位名人说过,“灾难是催生一个民族新的飞跃的最强大的助力之一”。于是,100年后,旧中国灭亡了,获得新生了。
从1949年到1978年,这30年,是中国持续高温了几十年的民族道德的一个降温、平缓和总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热过头的地方,但也有余热力量的发挥。比如我们的社会性质的转变的胜利,这段时间,我们的民族道德慢慢冷静,于是我们不再冲动,这边有了接着的二十年。
从1978到1998年,这段时期,我们一心一意搞建设,满打满算谋发展,民族道德没有太大的爆发,更多的我们着手于理性的世界,打通经济脉,因为我们明白,有精神还得有物质,这样一个民族才不会在挨打的时候痛苦地挖掘精神财富以维持发展或寻求突破。
之所以划到98年,是因为在98年,我们的民族道德又一次大规模地爆发。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洪水将亿万颗的中国心系在一起,构筑成了坚不可摧的堤坝,紧接着是1999的贝尔格莱德,与北约轰炸之声想抗衡的是整个民族的呼声、呐喊声,我们的民族在50年后又一次吓到了世界。
直到2008年,这个多事之秋,东方的巨龙接受了又几次的洗礼。我们看到了,先辈们苦苦积攒下的精神财富并不会被后代抛弃。80后90后虽有幸福的生活缺依然承袭着那些字眼:爱国、坚强……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华夏将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自豪地挺立!
回到开始的议论,“人性”到底是否卑微,我们也许可以用反证法,如果人性是卑微的,那么民族道德爆发的时候,在社会意识这个浩浩荡荡的队伍中,每一个士卒难道不是每一个高尚的人性,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王石错了,社会价值不由他来决定,民族道德不由他来影响。
天灾和人祸让我们看到了民族道德强大的生命力,当我们看到我们身后站的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当然能够走的更加地稳健,更加昂首挺胸。
民族道德或许只是杜撰,也可能只是“中国精神”的翻版,但换汤不换药,其内在价值值得我们反思思考和挖掘。
同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一次次不同民族的交流和融合过程中,“世界道德”将成为全人类的财富,每个人类的财富,每一种生物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