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叙事 >

读后感【范文3篇】

小编: 北海有鱼

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问题来了,话题作文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后感【范文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后感【范文3篇】

读后感【范文3篇】一

继成功执导为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树碑立传的电视剧《海棠依旧》后,导演陈力马不停蹄,迎难而上,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献礼电影《血战湘江》中出任导演。夜以继日,奋战数月,用长征精神拍摄长征,向人民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众所周知,关于长征题材的影视创作,表现“湘江之战”是一大难题。此役因博古、李德拒听毛主席的正确建议,顽固执行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错误战略,导致红军伤亡人数惨重。如何忠于史实,用一部电影的有限容量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在这场悲壮的失败之战中所彰显的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和丰富意蕴?记得著名电影美学家钟惦棐先生曾言:“什么叫真正意义上的审美创造?艺术家勇于为自己设置难点,并善于用政治智慧与审美智慧征服并翻越难点,令难点转化为作品的亮点,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审美创造。”《血战湘江》正是这种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的审美创造。

首先,《血战湘江》以气势宏大、鲜明生动的电影语言,讲述了红军指战员为实现北上抗日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而血战湘江的动人故事,形象揭示出“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无论是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领袖人物,还是林大哥和他的三个儿子等普通战士,抑或是陈树湘率领的为保证红军主力渡过湘江而牺牲的几千名红34师将士,哪一个不是为理想信念而奋不顾身?《血战湘江》是一曲红军将士理想之美、信仰之美、精神之美的悲壮颂歌。

其次,《血战湘江》以曲折惊险、引人入胜的情节构思,讲述了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实事求是路线,与以李德、博古为代表的脱离中国实际、僵化执行国际共运指示的教条主义路线之间的较量与斗争,形象揭示出“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没有湘江之战惨重教训的实践检验,就不可能有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等越来越多的红军将领发现真理在毛主席一边,进而通过遵义会议实现了伟大的转折,开始在斗争中形成了以毛主席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再次,《血战湘江》把宏大叙事与底层叙事水乳交融般结合,既浓墨重彩地塑造了毛主席、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彭德怀、林彪和博古、李德等红军将领形象,又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有血有肉地虚构刻画出以林大哥和他的儿子们为代表的底层红军战士及老百姓的形象,从而形象地揭示出“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林大哥原本是一个民间裁缝,他义无反顾地带领三个儿子参加红军。通过长征,接受革命洗礼,全家人都成为坚定的革命英雄,连仅留家乡、负责传宗接代的老四,在父亲与三个哥哥都为革命捐躯后也找到毛主席,成为了一名红军英雄。影片精心设计了毛主席与林家父子之间充满真情挚感的动人故事,尤其是关于“军帽”“军装”等托物言志的细节表现和意象营造感人至深,令人久久难忘。影片的史诗品格,也由此奠定。

观看《血战湘江》,我深感正是伟大的长征和永恒的长征精神,孕育了《血战湘江》这样“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无坚不摧、艰苦卓绝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文化基因的集中体现。《血战湘江》的成功问世,大大增强了我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的高度自信,增强了我们对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自信,增强了我们对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自信。

读后感【范文3篇】二

《千字文》这篇文章向我们诉说了人生之道,思想之悟,无愧是我们的精神宝藏,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正在尝试着按照它的行为准则去做。四字涵盖了一句哲理,寓意深奥,但理解起来并不令人发忧,毕竟它是取源于生活。小文章大寓意,取其精华,传之美德。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它浓厚的文化底蕴,情与景,景与情相互交融,彰显出生活的乐趣!

“游鲲独运,凌摩绛霄”,鲲鹏独自高飞,直冲布满彩霞的云霄。学做鲲鹏飞千里,我们已经长大啦,并不需要事事依偎父母,独立意识带给我们勇气,心中已有一个高志向,为它去奋斗,坚定的信念带给我们动力,振开双翅,昂起头,面对湛蓝的天空,怎么不心生欲望呢!

“年矢每催,曦晖朗曜”,可惜青春易逝,岁月匆匆催人渐老,只有太阳光辉永远朗照青春期是我们的黄金时期,在青春期中,我们可以更快地进步,得到更多地锻炼,更好地发展自我,提升人格价值,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我们怎能轻易的放弃,不为此一搏呢?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和时间赛跑才能抓住青春期的手,时间总是不善待每一个人,悄然流逝无声无息,你不吝啬时间,它就会对你吝啬经得起时间考验,坚持到最后,必能成就一番事业。要做时间的主任,做一个青春无悔的人。不要为那过去的失败而懊悔,不要为那错误而谴责自己,不要为过去的事情而忧郁,正如大张伟《奋斗》中唱到的“过去将不会再有”,拍拍身上的尘埃,去继续追赶时间吧!不要向它臣服,争分夺秒,用我们的行动证明一切!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普照大地我们的生命力以运动做载体,越活跃越强劲有力。未来距我们还有一段距离,大可不必去做幻想的们,倒不如我们去创造今日的辉煌太阳光辉永远朗照,正如我们的潜力厚积薄发,只是我们过于疏懒了我们应懂得“年矢每催”,去学习“曦晖朗曜”的内涵。

这仅仅是它的一部分,却显露出这么多的杂合理,更何况是千字文呢!无论它的内容是多么丰富,但是真正的意义在于启迪我们,去付出汗水,去改变自我,最终以收获的甜蜜告别苦泪!相信它—没有付出就不会有收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读后感【范文3篇】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孔子留给后人的思想,他的言传身教被弟子所记录下来,形成了最有名的《论语》。每每诵读它,都能教人反省和深思。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最喜欢的是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为:“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这则对我启发很大。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也在时常在反省自己。在生活中为人处世的时候,有没有尽心去帮助朋友,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特别是在我们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所有的事情都是很快的解决,包括友谊,我悟到:在生活中诚心诚意对待朋友,有困难尽力帮助,这样的自己会很感到很充足也很愉悦;在工作上,我时常反思自己在上课时,有没有把重难点讲清,有没有关注学生,学生有没有掌握知识,有没有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当发现学生还学不懂时,我也会反思自己是不是备课没有认真,授课时没讲清楚,表达的方式是否准确,在课后辅导学生时,是否做到耐心细致讲解;在学习时我也时常反思,不管是校外培训还是校内教研,还是导师指导,在这些过程中我都能虚心学习,并多钻研复习,争取做一名合格的老师。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那个年代什么都很慢,古人们的人生也在慢慢规划,正如孔子所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每到人生的一个阶段就做这个阶段该做的事,而到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人急于成功,忽略了做学问的乐趣,也没有了古时悠闲的生活意境,每天匆忙的奔走在路上,幸福感却没有因此提升,快乐少了。

孔子留给后人的思想还有很多,现在,让我们不妨慢下来好好品读孔子留给我们的思想,虽然有些并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现在的思想,但经典永不会过期,值得我们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