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话题作文 > 动物作文 > >

四年级语文《鱼游到了纸上》说课稿

小编: LV_ZW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语文《鱼游到了纸上》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鱼游到了纸上》说课稿1

  【说教材】

  这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八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文章写了“我”在玉泉观鱼时认识的一位聋哑青年,他画鱼到了忘我的境界,把鱼画得又像又活。文章赞扬了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品质。课文叙议结合,情节生动感人。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可分四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讲“我”常到西湖的玉泉观鱼;第二部分(第三、四自然段)讲“我”在后院的金鱼缸边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第三部分(第五至八自然段)讲“我”看青年画金鱼;第四部分(第九至十四自然段)讲“我”对青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知道他是聋哑人,每个星期都来看鱼、画鱼。

  本文安排在第八组课文中的第一篇,对这一单元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本组训练的重点:在阅读中,能边读边提出问题,边阅读思考、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注意情感体验,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大胆提出新见解,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如何做事。为后面学习《全神贯注》、《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作些铺垫。

  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是: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学习作者和聋哑青年观察周围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语。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的具体表现。

  2、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先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难点:

  将理解课文内容和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同步进行,让掌握作者按一定的顺序来写的习作方法。并且学习作者的习作方法。

  【说教法学法及流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的训练和朗读感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线”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主导思想,它体现了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观点,因而在课堂中,我将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并将学法渗透到教学中去。

  1、出示挂图,听课文录音,让学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课文,画出自己不懂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3、学生分组讨论解决不懂的问题。

  4、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采用“以读代讲、反复朗读品词析句。”的方法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重点内容、难点和特点予以理解,以课后作业1、2、3题展开探索、学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聋哑青年是怎样观察事物和作者的习作顺序。

  1、以课后作业“青年的举止特别在什么地方?”展开讨论。

  2、抓住重点理解青年的勤奋、专注的精神。学习自读讨论,小组进行交流。

  3、师生抓住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展开汇报讨论。

  (三)美读课文

  这个阶段,重点在于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达到学生的情文统一,进一步地深入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课堂练习

  语文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掌握这种工具的关键还在于运用,学以致用,是语文教学的目的。通过对文章的重点词句的品析,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如下练习:

  1、比较下面句子的异同,说说句子的意思表达有什么不同,哪句更好,为什么?

  (1)他一个人站在金鱼缸边,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

  (2)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

  通过对句子的训练,体会重点词语“呆呆”、“静静”的含义,体会青年看鱼的专注、投入。

  2、细读课文第7自然段,填空,并说出填词的理由。

  青年画鱼画得真(逼真、栩栩如生)啊!

  通过这些试题的练习,考察学生对第7自然段的理解。

  3、选择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的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鱼游到了我心里,鱼游到了纸上。

  通过对关联词的选用,辅导学生对课文难点的学习,从而让学生理解因为把鱼形记得牢,所以能把鱼画得活。同时让学生知道作者平时注意观察,积累材料,才把文章写得如此生动。

  【说板书】

  板书设计是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服务,板书设计的合理,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路和层次,学习人物的品质,同时又能使学生感受到文章的结构,从而帮学生理清作者的习作顺序。

四年级语文《鱼游到了纸上》说课稿2

  一、说教材分析

  《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以聋哑青年“特别”的举止为主要线索,随着“我”对他的认识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课文在写法上有两个特点,一是人物描写细致入微,对聋哑青年的外貌、神态、动作刻画传神;二是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很有启发性,令人回味无穷。

  二、说学情分析

  《鱼游到了纸上》是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教学本组课文,单元导语中明确要求: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学习本篇课文,要让学生从青年人做事勤奋、精神专注中受到感染,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并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体会,掌握方法,积累语言,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因此训练点应放在: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对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启发学生理解文章说明的道理。

  三、说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抓描写青年看鱼、画鱼的句子,感悟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3.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 与“鱼先游到了心里” 的关系。

  4.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四、说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我采用“表达感受—想象叙述—感情朗读”的方法进行教学。想象说话,是培养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的有效方法。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学懂课文,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本册教材编写《说明》中指出:“特别要重视朗读的指导,教学时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并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我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按以上精神让学生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几种方法交替使用,不断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点,使学生在课堂始终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法: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用“划一划,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的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划”划文中的重点词句,“说”自己的感受,“读”文中的重点词句,“写”学习作者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写写小练笔,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动笔,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六、说教学过程:

  本课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解决字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青年在外貌、看鱼、画鱼、身份、语言方面的特别;对青年的初步印象等。

  下面我主要说的是第二课时,分五个环节进行。文章先写看鱼然后写画鱼,我有意将两部分颠倒顺序先体会画鱼再理解看鱼,让学生带着“鱼游到了纸上”的疑问去体会“先游到了心理”。

  (一)、 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先谈话交流: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初步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画鱼的青年,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课。(板书课题:鱼画到了纸上)

  学生看到我板书的课题会哗然:老师,您写错了,是鱼游到了纸上!不是画到了纸上!

  我故作惊愕:不会吧,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小情景,引起学生的争论,大家各持己见,过渡到下一环节。)

  (二)、品“画鱼”,理解“鱼游到了纸上”

  同学们,鱼究竟能不能游到纸上呢?让我们认真读完课文之后再下结论。阅读后同学说出:“鱼能游到纸上”,因为课文中的青年画的太逼真了,给人的感觉就像鱼真的游到了纸上一样。(板书:游)

  接下来请同学快速浏览全文,画出青年画鱼的词句,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谈感受时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青年画鱼时的认真和画技高超。根据学生谈感受的情况相机解释“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再结合分别用工笔和速写画的鱼图让学生进行分辨,真切的感受两种画法的区别,为感知青年精湛的画技做铺垫。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一丝不苟”,并用造句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抓住“一丝不苟”、“细致”、“很快的”“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等关键词感受青年画鱼认真细致、技艺高超,进而理解“鱼游到了纸上”。

  结合以上感受,想象青年画的鱼会有哪些动态,想象当时周围的人会如何赞叹青年的画。主要从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去想。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青年画技高超,体会“鱼游到了纸上”,也为之后的小练笔做铺垫。)

  感情朗读,采用男女分读、配阅读、老师泛读等形式。比如,让女生用缓慢的语速读工笔细描部分,体会青年的一丝不荀;让男生用稍快的语速读挥笔速写部分,感受青年画技的娴熟。

  (设计意图:在于通过读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以心感悟文本,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以达到与作者产生共鸣的效果。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读出感情,加深印象,提高阅读能力。)

  (三)、悟“看鱼”感受“鱼游到了心里”

  聋哑青年之所以能够将金鱼画得栩栩如生,正是因为他能做到长年累月、坚持不懈地“静静地看”。这一部分教学,采用了划、悟、读三步教学策略:

  划,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能够表现聋哑青年看鱼到了“忘我”境界的语句。

  悟,紧扣文本语言,体会聋哑青年那份专注、认真,感受青年已经完全沉浸在“忘我”的境界里。引导让学生从“老是”、“呆呆地”、“静静地”、 “从来不说一句话”、“每个星期天”、“常常”等词眼中进行感悟。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中年级阅读教学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所以,教学中让学生抓重点词句感受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品质,又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读,可安排两种形式的朗读:

  一是感悟后的朗读:在学生感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对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这一品质的理解表达出来。

  二是设情境读:如果按一年 365 天算,那么他观察了五十来天!这五十来天不管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他从不间断,教师引读

  这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如果你来到玉泉边,会看到(生解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这是一个烈日炎炎的星期天,如果你来到玉泉边,会看到……

  这是一个大雨滂沱的星期天,如果你来到玉泉边,会看到……

  这是一个寒风凛冽的星期天,如果你来到玉泉边,会看到……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一个回环句势的引读,让学生体会到聋哑爱鱼如痴、观鱼似醉,使学生增进了感悟,深化了情感,又更好理解鱼游到了心里。)

  (四)、理解“游到心里”与“游到纸上”的关系。

  1、通过前面悟“看鱼”和品“画鱼”,学生感受到了青年的忘我,从而理解了青年的话“鱼先游到了心里”,并借助“胸有成竹”的故事加深理解。

  2、用一组关联词把鱼游到了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连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填关联词,辅导学生对课文难点的学习,把鱼形记得牢,所以能把鱼画得活。)

  (五)、拓展延伸

  1、交流:同学们还知道哪些人具有这样的`精神?教师相机播放千手观音录相,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设计意图:这不仅让他们体会到残疾人身上那种身残志坚的精神让人敬佩,更要让他们认识到,一个人只要瞄准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

  2、谈启发,从这些人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课堂小练笔。

  (设计意图: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是要为学生的读写结合训练创造有利条件,为此我把课后的小练笔引入到教学中来,利用课文插图,这样随文练笔的方法,促进了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体现学以致用。)

  (六)板书设计

四年级语文《鱼游到了纸上》说课稿3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鱼游到了纸上》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成功的故事;语用主题是留心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精读课文,描写了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

  选编本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青年人做事勤奋、专注中受到感染,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二是学习作者对人物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二)教学目标

  根据学段目标和本单元教学要求,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特点,遵循“主题明确,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关键语段的品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学习通过动作、神态描写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抓描写青年看鱼、画鱼的语句,感悟青年品质;学习抓人物神态、动作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四)课时安排

  根据“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教学理念,实行“单元整合式”授课。通过“单元整合预习课”,学生解决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并能正确流利地读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本课作为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我以“精读悟法课”的课型进行教学,一课时完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和自学能力,根据本文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本课我采用让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综合表达—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抓重点段落、关键字词以及图文结合、感情朗读、拓展阅读、读写结合等形式的学习,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青年人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学习通过动作、神态描写人物的方法。

  三、说学法

  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才会逐步具备自学的能力,也就是学习力。本课我教给学生运用“问、读、思、说、写”的五步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质疑、品读、思维、听说、习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五步教学法:

  问(读题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读(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对比阅读)

  思(围绕主问题,抓关键词,有效思维)

  说(理清思路,综合表述)

  写(读写结合,依法仿写,当堂训练)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时共有四大环节:

  (一)课题质疑,整体感知(问)

  1.板书课题,自读课题,提出疑问;

  2.梳理主问题:

  (1)鱼为什么游到了纸上?

  (2)鱼是怎么游到纸上的?

  【设计意图: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它可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发现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带着问题学习目的性、针对性更强,更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二)品析词句,精读悟法(读、思、说)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从哪儿看出来的?

  (重点有三处:①小女孩的惊叫:“哟,金鱼游到他的纸上来啦! ②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③大家赞叹着,议论着……)

  2.再读课文,思考:鱼是怎样游到纸上的?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描写青年看鱼和画鱼的词句,读一读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要求:先自读自悟,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展示。

  3.用一个关联词语说一说:鱼“游到了纸上”与“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重点品读第四、七和十二自然段,抓关键词语“呆呆地、静静地、工笔细描、挥笔速写、忘了、忘了”这些描写青年人神态动作的语句,深入体会青年人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同时学习作者抓人物神态动作进行细致描写的表达方法。

  集体交流时,引导学生理清思路,综合表述“鱼是怎样游到纸上的”这一问题,训练学生的综合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指名读、范读、导读、男女生PK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地朗读,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达到能当堂背诵第七自然段,积累语言。

  【设计意图: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用好课文这个例子,教给学生某一方面的知识或技能,重点突出,一课一得。本环节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我重点引领学生研读青年人看鱼画鱼的段落。

  1.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青年人看鱼画鱼的专注、勤奋,这是学生“得意”的过程。

  2.通过情境演示,学习作者抓人物神态动作细致描写的表达方法,这是学生“得言”的过程。】

  (三)总结写法,依法自学

  阅读是语文教育的核心。新课标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要实现这一目标,课内大量阅读是必由之路。所以,在学习了《鱼游到了纸上》之后,我设计了拓展阅读《全神贯注》。选学这篇文章,一是利用“1+1”的课型,课上增加学生对同主题文章的阅读量;二是依法自学,学以致用,一课一得,当堂检测。

  (四)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小练笔:

  准备:教师坐在椅子上,面前摆放着一摞作业本,专注地批改学生作业。

  要求:认真观察老师的神态、动作,运用今天学习的表达方法,写出老师专注的品质。(提示:可以运用“有时……有时……”或“一会儿……一会儿……”这样的句式。)

  【设计意图: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学生只有知行合一,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这是学生“得能”的重要途径。】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突出重点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27 鱼游到了纸上

  呆呆地

  勤奋 静静地 神态 表达方法

  专注 工笔细描 动作

  六、说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依据本单元的两大主题:成功的故事(人文主题)、描写方法(语用主题)制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整合了《鱼游到了纸上》和《全神贯注》两篇课文,在抓重点段落和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使学生领悟通过神态、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主题明确,一课一得。小练笔环节,通过读写结合,达到学以致用。学了就要会用,“学会”才是最终的教学目的。学生课堂上表现很好,方法掌握扎实,运用所学方法片段描写具体形象,达到了预设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