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基础知识 > 词语 >

普通话的作文【精选5篇】

小编: 北巷以北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普通话的作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普通话的作文【精选5篇】

普通话的作文【精选5篇】一

“爸爸,妈妈不在,你过来帮我报一下听写吧!”我对爸爸说。“哦!”爸爸走到我身边,“准备好了吗?”“好了。”我说。
“清爽……”爸爸用不标准的普通话说。“恩,爸爸,标准一点。”我对爸爸说。“没办法,家乡话说多了,普通话说不清了。”爸爸一脸“委屈”地说。“好了,好了,就这样吧……”我无奈地说。“吟诵……”
“还有多少啊?”我不耐烦的问爸爸。“还多着呢,才第二单元的读读记记。”“啊,那快点吧,我都要没耐心了……”“哦,春节!”爸爸继续报了下去。“哦,春节……春节。”我喃喃地说。刚写完,一想:不对啊,我不记得有‘春节’这个单词啊。“爸爸,你确定你没有报错?”我疑惑的问爸爸。“恩,这里很明确的写着‘春节’啊!”爸爸立即反驳道。不对不对,我拿出修正带,把‘春节’两个字给擦了。“春节……好了没?”我急躁地说:“根本就没有啊,爸爸,你真的报错了!”“我真的没有,不信你看啊!”爸爸说完就要把书往我面前递。我急忙阻止:“算了吧,看了还算听写嘛!”我不耐烦的嘀咕道:“春节就春节吧……”
“哎呦,总算好了,累死我了……”我甩了甩酸痛的手臂,“爸爸,书给我,我检查一下。”我拿起书,检查起来:“清爽、吟诵、唱和……”“恩?爸爸,为什么我写的是‘春节’,而书上却是‘纯洁’?”“我怎么知道啊!”“肯定是你报错了喽!”“怎么会啊,我刚刚不是说‘春节’的嘛!”爸爸无辜的看着我。“爸爸,这个字不念‘春’是念‘纯’,你自己普通话不标准,害得我错了……”“好了,别生气了,我给你唱歌,作为补偿……”说完便径自唱起来,“女儿,女儿,我爱你,阿弥陀佛保佑你……”看着爸爸那滑稽样,不禁笑了起来。
大家一定要学好普通话,不然就会像我爸爸这样报词语都报不清!

普通话的作文【精选5篇】二

我教外婆学普通话作文

我们国家地大域广,各地的方言五花八门。比如我们宁波话,外地人听不懂,我有时也不能理解有些宁波老话的意思。而普通话是我国的母语,她把全国各地人们的表达联系在一起,成为彼此沟通的桥梁。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学习普通话,要是不会普通话,就会闹出很多笑话。

我的外婆因为年轻的时候只讲宁波话,也没有学过拼音。外婆写得一手好字,又清晰又整齐,她特别喜欢与我交谈,教会了我许多知识。我从牙牙学语起就接触普通话,宁波话反而不会说了。而外婆现在已有七十多岁,宁波口音怎么也改正不过来了。

有一次,我马上要去上学的时候,外婆叮嘱我说:“蔚蔚,放学后,你要‘顶头摸脚’回来。”我一听一愣,惊讶地问:“‘顶头摸脚’是不是让我最后一个回家?”外婆一听急忙说:“不是让你最后一个回来,是不能在路上‘荡’。”我一听:“‘荡’?‘荡’什么啊?是不是像荡秋千一样荡来荡去啊?”妈妈在一边乐不可支地说:“还宁波人呢,自己的方言都听不懂。外婆意思是让你放学后直接回家,不要在外面一路走一路玩,外婆会担心啊。”外婆在我家住了三个月,我也听懂了不少宁波话,这下子又长知识了。宁波话还真形象,“顶头摸脚”两点一线,还真直接明了啊。

但是有一次,外婆也跟我一样闹了笑话。那一天,妈妈不在家,外婆接到一个电话,外地口音、“儿”音很重。外婆听得懂标准的普通话,但听不懂北方味很浓的'普通话,而对方更加听不懂外婆的宁波话。两个人在电话里叽哩咕噜地讲了很久,外婆还是没有弄明白对方是谁﹑找谁﹑有什么事。外婆急得直流汗,把我叫过去做翻译。原来是妈妈的大学同学,山东人,要到宁波来旅游,还要来看看老同学。挂断电话后,外婆笑眯眯地夸奖了我。

我决心一定要教外婆学说一些普通话,先从数字开始学:“一﹑二﹑三﹑四﹑五。”我说。外婆认真地学:“衣﹑泥﹑散﹑四﹑我。”外婆发不好“er”和“wo”音,宁波话把“二”也读成“ni”。“wo”也不太好发音。我一遍又一遍地教,因为没有时间教外婆拼音,外婆说得还不太标准,但也已经渐渐正确了。二个月过去了,外婆也要回自己的家了。我对外婆说:“外婆,你以后来我家,一定不能忘了我教你的内容。”外婆说:“知道了,蔚蔚,这次国庆节,你来外婆家,我会把你教我的普通话说一遍给你这个小老师听的。”

外婆回家了。我想:“不学普通话的人会给别人许许多多误会,只有学过普通话的人,才是标准的中国人。我还是一个宁波的小学生,宁波话有我们宁波人的传统含义,我也要学听﹑学讲宁波话。宁波话也是我们宁波人的母语嘛。”

普通话的作文【精选5篇】三

我的祖国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居住着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同时还有许多地方语言。大家都知道,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普通话,看似很平凡,可其中的作用却是很大的,它可称之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桥梁,语言不通必定会妨碍人们的正常交往,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闹出许多笑话。

那是一天早上,我和妈妈在一家面馆里津津有味地吃着面,当我正陶醉在面的美味之中时,突然,一位皮肤黝黑,浓眉大眼的农民大妈,急急忙忙地走进了面馆,她带着一腔浓厚的荣县口音大叫:“老板,我要你的命(面),我要一大碗命(面)!”我们听后都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她,老板大吃一惊,结结巴巴地说:“你说什么?再说一遍。”农民大妈仿佛在想:难道我还没有说清楚吗。然后又疑惑不解地说:“我要吃你的命(面)呀!。”然后用手指了指我的碗,老板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荣县方言中的面和命的读音一模一样,命者面也。然后笑着给饥肠辘辘的她上了一大碗面,让她大饱“命”福。

你看这就是不说普通话的结果,而且生活中不说普通话而闹笑话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不信你往下看!

有一位中年人到成都郊区游玩,在路过一条大河边时,他被河边美景迷住了——温柔的河流慢慢流动,少女似的柔柳随风飘舞,一切都那么和谐。忽然他被一块坚硬的石头给绊了“人仰马翻”。站起来时,发现自己的一只名牌牛皮鞋掉进了河里,他大叫:“啊,我的孩(鞋)子,掉进水里了!”旁边的人一听大吃一惊,以为他的孩子掉进了水里,因为人命关天,大家奋不顾身地去救人。有的用渔网打捞,有的游泳下水。人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只在水中捞出了一只鞋子,人们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纷纷质问他:“为什么骗人?”可小伙子一脸迷茫无辜地说:“没错呀?这就是我的孩(鞋)子!”

普通话是通俗易懂的,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用它来解决沟通上的问题是再好不过的了。方言则往往会令人变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总之——学好普通话,走遍中国都不怕!

普通话的作文【精选5篇】四

这一周是普通话宣传周,我还被学校评为“普通话宣传员”了呢!

在家里面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说着不同地方的方言,只有我还能说着相对标准的普通话,所以我总是要求大家说普通话。

星期天,妈妈带我去商场,乘车的时候我听见售票员阿姨用辰溪话招呼大家坐车。于是我上去对阿姨说:“阿姨,您好,我认为您说辰溪话不太好,应该用普通话。”阿姨说:“普通话说有什么好处吗?”

“普通话有很多好处,如果您用普通话来招呼大家买票,许多外地游客就能清楚明白的听懂您的话了。如果您用普通话来招呼人家来买票,别人自然而然的就会来买票,自然您的效益也就提高了。”

售票员阿姨高兴地说:“既然普通话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一定要天天说普通话。”

我以前在学校说普通话,在家里却不说普通话,现在我是普通话宣传员,要天天说普通话。在家里,爷爷奶奶每天练习普通话,爸爸妈妈与同事交流也说普通话了。

我要大声地宣布:让我们讲好普通话吧,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好的声音,也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普通话的作文【精选5篇】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用普通话来交流,它学起来十分方便。可在有的地方,还有些人说的都是家乡语言,外地人就很难听懂。有一次,我和爸爸在散步。忽然走过来两个外地人问路,他们不会说普通话,说得我们一句都没听懂,大家都很着急。后来,在他们的比划和旁人的帮助下,我们终于明白了,给他们解决了难题。你看,不会说普通话就是不方便与人沟通吧!所以人人都要会说普通话。

如果大家都说普通话,那么互相之间就可以顺利地交谈,节约了时间。如果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既不方便交流,也浪费时间,而且还会造成误会,闹矛盾呢。为了大家都会说普通话,学校的语文课教大家学拼音、读准字,还要说得顺畅,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我们要从小学起,从平时说起,让普通话成为大家的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