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作文素材【范文3篇】
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议论文作文素材【范文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议论文作文素材【范文3篇】一
(1)引言
历史证明:教育乃国家昌盛,民族兴旺发达之本,是世界人类进步之本。所以全社会都应重视教育弘扬师道。
(2)事实论据
岳飞祭师
宋代民族英雄岳飞,幼年丧父,家庭贫寒,无钱上学。岳飞少年时十分好学,常在私塾窗外听课,无钱买纸笔,就以树枝为笔,大地为纸。塾师周侗十分喜欢这个勤学的寒门之子,免费收岳飞为学生。
周侗老师看出岳飞是个好苗子,着意培养他,教育他如何做人,帮助他树立忠君爱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还向他传授武艺,教会他射箭绝技,岳飞后来终于成为使金人闻风丧胆的一代英豪。
周侗去世后,岳飞以父礼葬之,且朔望(初一、十五)之日,无论在外行军打伏,还是驻孔营中他都要祭拜自己的恩师。
朱德元帅敬师
张澜老先生是朱德元帅上中学时的老师。张先生才学渊博,人品高洁,极受学生尊敬,他常常教导学生,当立志为国为民。朱德年青时就牢记张老师的教诲,收益颇大。后来他为国为民奋斗大半生。这是与青年时期受张澜先生的教诲是分不开的。
革命成功以后,朱德对老师关怀备至。1949年张老至京,朱德亲赴车站迎接。1955年张老病逝,朱德元帅亲自担任治丧委员会主任,真正做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叩之以礼”。
(3)理论论据
不但学生应当尊重老师,整个社会都应当尊重老师。 邓小平
人不能生而知,必待学而后知;人不能皆好学。故作之君,作之师,所以教养之也。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不愿向小孩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
择其善者以为师资。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
教育儿童的教师应得到比父母更多的尊敬。父母只是生养了儿童,只是给予了他的生命,而教师则将赋予他有益的人生。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引自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
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陶行知《我们的信条》
教师力量的全部秘廖在于深信人是可以改造的。 [美]爱默生《目记》
教师当然须教,而尢宜致力于“导”。 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
教师的严厉比父亲的溺爱更有益。 [波斯]萨迪《蔷薇园》
教师应该严格,不要严厉。 徐特立《各科教学法讲座》
教员的天职是变化,自化,化人。 陶行知《湘湖教学讨论会记》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 陶行知《创造宣言》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 康有为《在浙之演说》
当教师的实在需要园丁的智慧。 陶行知《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
中国的青年不要高帽皮袍,装腔作势的导师;要并无伪饰,——倘没有,也得少有伪饰的导师。 鲁迅《我还不能“带住”》
议论文作文素材【范文3篇】二
议论文素材:攻坚
事实论据
1.在困境中著书
我国清代杰出文学家吴敬梓,生活贫困。在他创作《儒林外史》时,经常因为家中无米下锅而挨饿。有一次一连两天吃不上饭,饿得头昏眼花,躺在床上喘气,还向妻子要笔继续写书。妻子流着泪劝阻他。恰好此时,有亲戚送来三斗米、两千文铜钱。吴敬梓吩咐妻子点火做饭,自己立即从床上爬起,走到桌前奋笔疾书。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捷克作家伏契克被德国法西斯关在牢房里,他受尽酷刑,遍体鳞伤。昏迷几个星期,刚一清醒,他就向同情他的狱座克灵斯基要来纸笔,趴在床板上写文章。每写好一章就托克灵斯基秘密带出监狱。他忍受着浑身伤口的疼痛,额上黄豆大汗珠,滴湿了稿纸,浸湿了床板,仍坚持写下去。他牺牲后,他写的书出版了,就是现在人们读到的名著《绞刑架下的报告》。
2.受挫不馁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意志坚强,演艺精湛。一次演《花蝴蝶》折断左臂,演《狮子楼》又跌折右腿,后来又接错断骨。他在一连串挫折面前,毫不气馁,为了艺术,他毅然把接错的腿骨打断,重新接人事。他这种不怕挫折,通往直前的精神,终于铸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流派。
3.奥斯特洛夫斯基不向噩运低头
前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不向命运低头,决心写长扁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开始时,他口授,让人记录。后来他想老是让别人代劳总不是个事。于是,他用硬纸做成一个框子,放在稿纸上,用手摸着框子写。他忍受着疾病的折磨,咬着牙一页一页地坚持写下去。用了将近五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部世界名著。
议论文作文素材【范文3篇】三
【适用文题】:放下、淡泊、选择、名利
【人物】:华盛顿
华盛顿是美国历史上首任总统,由于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突出贡献,以及缔造美国作出的伟大功绩,他被尊称为美国国父。以华盛顿无可比拟的政治地位和历史贡献,想在连任两届总统后继续任职,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但是,他却没有这样做,而是在发表了告别演说后彻底放弃权力归隐庄园。华盛顿不贪恋权力,能上能下、能官能民的政治风范,避免了独裁的出现,使民众意志得到根本尊重,为后世之垂范,可谓功德巍巍。
【适用文题】:忧患、责任、大爱、担当
【人物】:彭德怀
历史早已告诉我们,一团和气的清明局面之下,弥漫的是虚假的爱,真正包藏的是不怀好意的祸心。没有那戳破假象的忧虑的诤言,爱的阵地迟早失守。很自然地,我们会想到为人民鼓与呼的彭德怀,他的铮铮铁骨与理性思考似乎戳破了大跃进一派繁荣假象,恼人的诤言却真正把新中国拉回悬崖边,他的不和谐的忧虑中,蕴含着柔情似水。
PS:“一团和气”我不知道有没有用错,因为当时讲的是“态度温和,没有原则,贬”这意思只能用人吧,局面不大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