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小学作文 > 四年级作文 >

四年级平均数教学设计【精选3篇】

小编: 甜味拾荒者

四年级平均数教学设计【精选3篇】一

《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有以下3点:1、让学生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平均数的概念,了解平均数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估算和说理能力。3、渗透统计初步思想。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是本课的重点。学情分析:

学生的数感是从生活中得来的,所学的知识也是为了解决问题。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之后,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成功的喜悦。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学目标:1、感悟平均数的意义,建构平均数的概念。

2、探究平均数的多种方法,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感受平均数概念所蕴涵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能

针对数据分析结果做出简单推断和预测。

4、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逐步具有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师:元旦快到了,为了庆祝新年的到来,我们将举行元旦晚会,你们准备怎样布置教室呢?生:挂彩带、画画、挂气球……

2、师:那我们就举行一场吹气球比赛,你们看怎么样?男女生每个组派出4名同学,限时20秒吹气球。比赛开始……

二、解决问题,探究问题。1、感受平均数的产生

(1)每对先推选一名队员参赛,比赛的结果:女队的成绩:4个

男队的成绩:7个,男队获胜。

生:不行,一个人不能代表大家的水平……

(2)学生讨论后要求所有的队员参赛,继续比赛……

(3)女队的成绩:2、3、5,,男队的成绩:5、8、4,男队获胜,女生情绪低落。

(4)师:我看你们玩得那么高兴,我也想参加欢迎吗?我是女生就加入女队,师吹了6个后,让学生重新计算女队的成绩,最后的结果是女队获胜。

(5)生:这不公平,男队4人,女队有5人……

(6)师:看来人数不相等,就没办法用比较总数的方法来比较哪队的水平高,这可怎么办呢?

生:把这几个数匀一下……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1)师:我们怎样求平均数呢?(2)生讨论并交流方法。

(3)小结:女队:(4+2+3+5+6)/5=4,男队(7+5+8+4)/4=6.通过求平均数,得出男队获胜。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1)师:男生队的平均数是6,你怎样认识理解6这个数?(2)生:6是它们的平均数

有的人成绩比6大,有的人的成绩比6小……

(3)师:平均数不是一个人具体的吹气球的数量,它代表的是几个人吹气球的平均水平。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比最小的数大,比最大的数小些,在它们中间4、学生举出生活中平均数的例子。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1、课件出示宁夏科技馆十一期间的门票统计图,让学生讨论两个问题:

(1)师:估算一下,这7天中平均每天售出门票大约多少张?(2)师:如果你是馆长,看到这个信息,你会有什么想法?2、小强会遇到危险吗?

(1)课件出示图中的平均水深和小强的身高。(2)讨论:小强会遇到危险吗?为什么?3、课件出示小明家去年4、5、6三个月用电量的统计表

(1)求出平均每月的用电量。(2)请你们估计出下个月小明家的用电量,并说明理由。四、全课小结。

四年级平均数教学设计【精选3篇】二

平均数

教学内容:体会平均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平均数、求平均数以及讨论平均数意义的过程。2.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3.通过创设情境和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4.能正确、全面看待问题,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积极地数学学习情感。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简单统计图表的知识,认识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2.学生已经学习了平均分,会把物品和数字平均分。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平均数”。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教师出示课件

师:你们喜欢运动吗?你最喜欢哪种运动?四(1)班的孩子也很爱运动,他们将进行踢毽子比赛,请你们来当裁判。

请一个同学宣读比赛方法:分组男女团体赛,半分钟,按技术高低判定输赢。来看看他们的成绩,左边是女生成绩,右边是男生成绩。女生派出4人,男生派出4人。好巧,女生每人都踢了6个,男生每人踢了7个,男生赢,还是女生赢?怎么看的?

比总数,再引导看一般水平,女生每人6个,女生的一般水平就是6个。男生每人7个,男生的一般水平就是7,男生的一般水平比女生高。女生敢不敢再赛一场,让我们快来看看第二轮成绩。各位裁判,这一场,谁赢了?你怎么想的?女生:6+9+7+6=28男生:10+4+7+5=26在黑板上列式。

这一场女生胜利了。这一组一个请病假的男同学来上学了,正好赶上了这场比赛,他也要参加,你们同意吗?说说你们的看法。

四(1)班的女生商量了一下,同意了,看到成绩后,就得意地笑了。女生为什么会得意地笑了?女生总共28个,男生总共30个呀?生:因为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比的是一般水平。

师:一般水平,就是原来不相同的几个数,最后变得同样多了。求一般水平的这个数,我们现在就是求平均数。今天我们研究的就是平均数,从字面来看,就是把原来不平均的,变得平均了。女生

6、

9、

7、6个,平均每人踢几个?怎么变得每人一样多呢?

男生

10、

4、

7、

5、4,平均每人踢几个?怎么变得每人一样多呢?和同桌讨论。汇报。

师小结:平均数常用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和平均水平,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

二、巩固新知谈谈对平均数的理解生活中你有听过哪些平均数?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平均数的信息,咱们来看看。例子1:903路公交车,乘客平均等候时间是10分钟。例子2:长沙黄花国际机场2020年日均起降700架次飞机。

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讨论:水塘平均水深110厘米,小明130厘米,下河游泳会不会有危险。北京自然博物馆门票信息,估平均数,求平均数。谈建议。

三、拓展

如果男生再加一人参加比赛,这名队员踢几个就能和女生打平手?思考并汇报。

四、课堂总结谈谈收获。

作业:书93页第

1、

2、3题。板书:

平均数

移多补少

同样多

一般水平

求和平分

四年级平均数教学设计【精选3篇】三

《平均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90-92页《平均数》例

1、例2.【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理解平均数的具体含义。

2、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学生能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1)移多补少;(2)先求总数再平均分等。

4、学习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在情景中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求平均数的作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一、情景导入,初步认识感受平均数的产生

1、创设情境:整理商店货架

问:怎样才能让每层的瓶数一样多?

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主动探究出“移多补少”“总数/份数”的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板书课题:平均数)

【设计意图:从现实生活导入,自然引出平均数概念,以已有平均分的概念的理解为依托了解移多补少,加总数除以份数,渗透学习方法,为后面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作好预设。】

2、出示踢毽子3人小组赛

(1)(出示课件)人数相同的小组赛.问:他们通过每人20秒的比赛,成绩终于揭晓,大家能给他们当当裁判么?(让生明白可以比总数就能判断胜负)

(2)(出示课件)创设情境,老师加入到比赛中,巧设矛盾,比较人数不同的两个队成绩。

问:比赛时,老师就在场,老师向他们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能加入男生队,

同学们同意了,结果老师踢了4个。男生队也变成了24个,我开心啊!男生队和女生队平了。大家对这样一个结果有自己的看法么?

问: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存在很多这类似的问题,比如:四(1)班和四(2)班学生人数不同,我们就没有办法比较出他们某一项水平的高低了么?就刚才比赛的问题,同学们思考思考,有没有好的办法呢?

小组讨论。。。。。。汇报

(制造矛盾冲突,启发思考,运用平均数去解决问题,感受平均数的意义和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平均的意义和产生的必要性,使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更为深刻)

(3)教学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问:我们以女生队为例,来看看我们求出来的这个数,它是谁呢?

(通过平均数与同学们踢的个数之间的对比,引导生明白平均数不是代表某一个人的水平,而是代表整队的水平,是一个统计量,是为了代表这组数据的总体水平而创造出来的一个“虚拟”的数。)

3、教学平均数受最大数和最小数的影响

问:要是陈老师加入踢毽子的时候怎么样?男生队就会获胜呢?

(结合情景,以谈话的方式,在教学中自然渗透平均数受最大数和最小数影响的数学思想。)

4、教学平均数的取值范围

以男生队踢毽个数统计图为例,老师将男生队同学踢毽子的个数制作成了一个条形统计图,我们以他们为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男生队的平均数和同学们踢毽子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生:平均数比有的同学踢的个数多,比有的同学踢的个数少。师:也就是说,平均数介于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师:(出示体重情况统计图)我们带着刚才的思考来看看这个体重情况统计表,从图中我们知道了哪些信息?我们能不能估一估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多少呢?

生估计,

师:要验证大家估计的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办呢?生本子上计算,一同验证结果

生汇报

(感受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并懂得在学习中合理的运用,通过验证结果的过程巩固平均数的求法。)

三、练习巩固

1、教学生活中出现的平均数。

引导生理解:四(2)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

爷爷的疑虑:据调查,中国老年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爷爷今年71岁,他伤心的对着孙女说:“宝贝孙女,爷爷还有1年就快死了。”(通过此环节让生进一步认识平均数在生活中的运用,能通过实例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完成套圈情况统计表。

兰兰和东东套圈情况统计表,两人套的次数不同,如何判断谁的水平高些?引导观察数学信息------生汇报-------理解提出的数学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此环节让生明白:在生活中什么时候该使用平均数,打开生的学习和探究的空间,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完成水深问题

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10厘米,雷树涛同学身高125厘米,下去会有危险么?(通过水深问题,进一步让生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运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提升对平均数的认识,同时向生渗透安全教育,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习到了什么?

(生小结学习内容,培养生认真思考学会总结知识的好习惯,长时间培养,有利于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建构学习模型)

五、作业布置

测量家人的身高和体重,并计算出全家人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通过亲自实践操作,在实践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及产生,巩固平均数的求法,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

最小数<均<最大数

代表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移多补少

总数÷份数=平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