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自己的位置,摆正自己的态度作文【精选3篇】
认清自己的位置,摆正自己的态度作文【精选3篇】一
在现代社会,尊敬老人,讲礼貌在有些国家是必须的。中国,一直都有尊老爱幼,百善孝为先,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等许多优良传统,但是今天能做到的能有几人?
我在年初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是关于现代人的礼貌和态度写的一篇真实的事件,事件大概经过如下:
一天中午由于下雨,甲同学和乙同学相约一起吃饭,来到一家饭馆,当时是饭点人比较多,两位同学分工一人找位置,一人去买饭,甲同学好半天等到一个位子刚坐下,门口进来一位老奶奶双手搀着一位盲人老爷爷,她四下张望寻找座位,发现一位女士身旁有一个空位,于是走了过去,问:“姑娘,这儿有人吗。”女士说:“有人。”老奶奶又说:“我先坐一下,人来了就起。”女士忙说:“马上就来。”老奶奶和老爷爷便无奈的站在那儿等。这时,甲同学忙起身对老奶奶说:“请来这儿坐,并去搀扶老爷爷。”老爷爷刚坐下,乙同学端着两碗面回来了,看到了刚才的事,两位同学决定把这两碗面先让给老爷爷和老奶奶,当两碗面端到两位老人的面前时,老奶奶说:“我们已经坐了你们的位子,咋还能吃你们的面,你们先吃。”两同学说:“您二老先吃,我们年轻,再等一会儿。”这时,老爷爷突然说话了,“老伴啊,这里的服务好,人更好。”话音刚落,引的在场的人们一阵鼓掌,大家都为这两位同学的所作所为伸出大拇指。而那位女士却低下了头,一言不发,可能是她觉的自己对这件事的态度连两个小学生还不如,因为两位同学很无私,不仅让了座位,还让出自己的面,而自己却这么自私,坐一下都不行。
你看了这个事情,也一定会为这两个同学竖起大拇指的。这件事情发生后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人的评论?会的到这么多人的关注?
正是因为这两位同学在老师和家长的教导下,知道要尊敬老人,讲礼貌,不仅是个人品格的'提升,也是爱国的一种表现。
我们的社会正需要这样有态度的人,把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继续发扬下去,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认清自己的位置,摆正自己的态度作文【精选3篇】二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老夫子这句精辟的论述告诉我们,真不能与假不能全决定于一个人的态度。
态度往往直接决定了一件事的后果。大学里的一堂数学课上,教授在临下课时将一道数学题抄在了黑板上。这是一道他多年解不出的难题。他告诉学生,做不出就不要勉强。恰巧有一个学生迟到了,没听见他的话。只以为黑板上的题目是作业,就抄了下来。出乎大家的意料,这位成绩并不是很优异的学生第二天竟是全班唯一做出这道题的学生。是态度创造出了这位学生和其他同学的差异,这件事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正确的态度与坚强,自信,智慧一样,是一个人心中贮存的一种品质。为长者折枝时,不为与不能之间看出一个人敬老的态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以看出孟老夫子做人处世的态度,齐宣王虚心向孟老夫子求教治国方略,可以看出他治国的态度。
正确的态度既然是一种品质,它就不能靠一时兴起的冲动,更不能急于求成。它应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点一滴当中,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正确的态度是一个人成功所必备的一种品质。成功的人大多经历过一段瓶颈期,所谓瓶颈期就是一段看似无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准备就绪,等待时机的非常关键的过程。瓶颈期最要命的地方就是它不知何时是头。其实许多人都经历过这种时期,可只有那些成功的人在这种时期中总保持着勤奋向上的态度,酝酿着自己的实力,也酝酿着未来。而相反有些人在这段时期中,习惯了安逸的生活,追求与进取的精神被逐渐磨去,过去所掌握的技巧与学识也慢慢退化待一直寻觅的机会从天而降时,他已无力去迎接他,把握他了。
态度决定命运。如果我们苦苦追寻的目标是一座导航灯,那么态度就是我们的交通工具。只有靠他,我们才能冲破重重困难,抵达我们心中的伊甸园。
认清自己的位置,摆正自己的态度作文【精选3篇】三
汉高祖刘邦死后,太子刘盈即位,是为惠帝,惠帝年幼,懦弱无能,导致大权旁落,吕后专权,大量安插吕氏亲族入朝为官,大力培植党羽,渐渐把持了朝政,排挤刘姓势力,一些刘氏子孙深为不满,但鉴于吕氏根基太深,这些人也无可奈何,敢怒不敢言。
朱虚侯刘章是刘氏宗亲,年方二十,孔武有力,血气方刚,常常为刘氏失去权位而愤愤不平,一心要为恢复刘氏的势力而出力。一天,刘章入宫侍奉太后宴饮,太后让他担任监酒官,刘章说:“我是将门之子,请求太后允许用军法监酒。”太后不知是计,欣然答应。当酒宴进行了一段时间,众人都喝得有了点醉意时,刘章提出要给太后唱支耕田歌以助酒兴,太后只把刘章当做一个胸无城府的毛头小孩子来看待,笑着说:“你的父亲倒还知道耕田之事,至于你,生在富贵之家,怎么会懂得耕田种地的事呢?”刘章说:“微臣知道。”太后说:“那就唱试着唱一首种田歌吧!”刘章就唱道:“种田要深耕,种田要密植,不是庄稼的杂草,一律要铲除!”太后本来就对刘章在宴饮时提出唱耕田歌起了疑心,现在一听这歌词,似乎听出了弦外之音,歌外之意:这是对我吕家人在朝当官不满呐!但没有什么证据,太后只是默不作声,没有当场发作。
过了一会儿,吕氏家族中的一人喝醉了酒,不辞而别,刘章便追了上去,拔剑杀了这个人之后,才来向太后汇报:“刚才有一人无故逃离酒席,我按军法处死了他。”太后和左右的人都大吃一惊,吃了哑巴亏,不便发作,也没有加罪刘章的理由,按军法监酒是经太后同意的。
此后,吕氏家族的人都不敢小觑刘章,刘氏的势力逐渐增强起来。
今天,让我们有态度地呼吸
20xx年冬天,北京城里一场灰霾天引发民意汹涌。生活在首都的人们第一次感受到大气污染的危害原来已经如此剧烈。灰霾的主要组成部分是PM2.5(可入肺颗粒物),其对人体健康的严重伤害一时间让人们谈雾色变。
华灯初上的北京城,整个儿被混浊的灰霾封锁,于阳台上极目眺望,视线受困于天地之间一片灰蒙蒙的暮色,不能及于远方。
“天气好的话,晚上可以看到国贸和中央电视台,今天这种天气是看不到的。”每天上班,王一坤都会打开阳台上的窗子,拍一些照片存入电脑,隔两周在微博上发布一次。他为此起了个名字叫“环境监测双周报”,至今已经进行了十几周。
王一坤意欲通过不间断发布照片,吸引更多人将注意力集中到城市环境问题上来。像他这样以实际行动对周边环境表达关切的个体,目前正陆续出现。他们对日益不佳的城市空气怀有不安,遂主动发起了个人视角的环境评价。
“每个人能起的作用,确实很微小,但是不能因善小而不为。每个人都做一点点,加在一起也是很可观的,就像每个人去污染一样。”卢为薇说,“我觉得污染就是靠每个人累积出来的,所以你有责任和义务去替自己赎罪。”
卢为薇是《北京蓝天视觉日记》的作者之一,和王一坤一样,20xx年她坚持完成了为期一年的用镜头记录北京蓝天数量的工作。从他们的微视角中投射出来的信息是明确的:污染的威胁,或使我们今后的每一口呼吸都将变得奢侈。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是时候拿出自己的态度了。
为了一个共同目标
以影像方式呈现城市天气,在王一坤看来是件有趣的事。通过固定在同一角度同一时段的长周期拍摄,给受众造成一种视觉刺激,让他们直击到原来自己每天竟是生活在那样一种混沌之中。
拍摄几张照片虽是举手之劳,但也挺考验毅力。王一坤把拍摄时段设定在每天上午九点半到下午一点之间,每天都拍,一次不落。某次到唐山出差,当天去当天回,匆匆忙忙,就为了赶回阳台上拍照。还有一次因事去798,回程发现相机没电了,就赶紧借上电池打个车回来拍。
之前的卢为薇倒没有这种困扰,拍了两个月,感觉就很习惯了。每一天,他们会出现在不同地点,平时外出拍摄,见人就讲在这件事上自己将坚持一年。这用意既是在向别人作庄重承诺,也是在自我策励。
“坚持一年,这话我甚至对100个人说出来了,我肯定要做到,拍了364天都是没有意义的。”户外拍摄,需要许许多多路人当主角,要求别人照自己的意图来合作,这涉及与陌生人的沟通,技术要求稍微高一些,难免屡遭拒绝,即便有忐忑,卢为薇也不曾退缩过。
“太赶时间的人会缺乏对生活的思考。很有必要哪怕是被迫停下脚步去思考一些事情,去想一下所生存的这个环境是什么样的,又变成什么样了。”
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在卢为薇的记忆中,上世纪80年代末北京的空气质量已经不理想,虽然当时并不懂得污染不污染,但一个很深的印象是冬天里咳嗽会很厉害。随着城市发展,北京这些年新增人口规模不断膨胀,大趋势面前她也是心灰意冷,觉得这个城市的环境是好不了了。不愿意提心吊胆坐在那里被动呼吸,这两年冬天,她会“逃”出去进行一次时间较长的旅行,避开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段,清一清肺部。
“我觉得环境意识大家都有,因为每个人都是被迫呼吸这样的空气,没有人舒服得了。但你让他做点儿什么,他可能感到很绝望,觉得自己停下来也于事无补。”
贵在坚持。他们的行为最终产生了良好的舆论反馈。《蓝天日记》完成之后,北京本埠一份报纸将当年“最感动社区人物”荣誉授予他们,据说北京环保局的一位领导也投了他们一票。官方态度比想象中要好,尽管他们的记录显示北京的蓝天数比同期官方承诺的要少,担心会弄得对方尴尬,但与环保局经常性的沟通也让他们把心放宽了,意识到希望空气越来越好,这个目标是一致的。
“谁也不是说为了刁难谁,而是为了更多的蓝天,互相提醒互相监督,往共同一个方向努力。只是大家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大环境与小环境
有关PM2.5的争议由于官方将之圈入适用标准而平息,但是经此一事,社会环境意识的提升与诉求却越来越无可避免。
“花这么多精力去争这个事儿,不如真正行动起来,做点儿对环境认识有帮助的工作,能为老百姓做点减少空气对健康损害的事儿,比如公布一些空气净化器方面的研究信息。空气污染格外严重时,提醒老人不要外出散步,孩子不上操,这些东西都是值得研究的。”
每一个人的呼吸,都是在具体环境中发生,信息预警服务在局部环境中因其具有高度指向性而相对实用。也正因为此,早在20xx年就有人尝试去填充这一空白。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的王忠君副教授当时就四下动员,想在户外推动一套“游憩机会谱”的建设,但进展微弱。
时间会怎样对待你我
一锅米饭,放到第二天,水汽就会干一些;放到第三天,味道恐怕就有问题;第四天,我们几乎可以发现,它已经变坏了;再放下去,眼看就要发霉了。
是什么使那锅米饭变馊变坏的——是时间。
可是,在浙江绍兴,年轻的父母生下女儿,他们就在地窖里,埋下一坛坛米酿的酒。十七八年以后,女儿长大了,这些酒就成为女儿婚礼上的佳酿。它有一个美丽而惹人遐思的名字,叫女儿红。
是什么使那些平凡的米,变成芬芳甘醇的酒——也是时间。
时间到底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魔术师呢?都不是。时间只是一种简单的乘法,使原来的数值倍增而已。开始变坏的米饭,每一天都不断变得更腐臭;而开始变醇的美酒,每一分钟,都在继续增加它的芬芳。
在人世间,我们也曾经看到天真的少年一旦开始堕落,便不免愈陷愈深,终于变得满面风尘,面目可憎了。但相反的,时间却把温和的笑痕,体谅的眼神,成熟的风采,智慧的神韵,添加在那些追寻善良的人身上。
同样是煮熟的米,馊饭与美酒的差别在哪里呢?就在那一点酒曲上。
同样为父母所生,谁堕落如禽兽,而谁又能提升为完美的人呢?是内心深处,紧紧怀抱不放的,求真求善求美的渴望。
时间将怎样对待你我呢?这就要看我们自己是以什么态度来期许我们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