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教案及反思【精选3篇】
种子教案及反思【精选3篇】一
初春的夜晚,北风呼呼地吹着。刚刚温暖的天气一下子变得寒冷起来。刚刚苏醒的种子,瑟缩着,放慢了冲出泥土的速度,希望赶快见到阳光的冲动也随之泠却下来。大地妈妈用逐渐变得温暖、柔软的怀抱,轻轻的拥抱着它。种子又昏昏然的睡着了。
它作了一个香甜的梦,在梦里,肆虐的北风被温情的春风送走了。干枯的草地变成一片嫩绿,光秃秃的枝头上,嫩黄的,粉红的,数也数不清的嫩芽正相继长大。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朵争先开放。采蜜的蜜蜂,飞舞的蝴蝶,唱歌的小鸟,流动的人群和人群中孩子脸上鲜花般美丽、灿烂的笑容。种子在梦里笑了。
含笑间它又仿佛看到自己冲破了最后的束缚,终于破土而出了。嫩白的新芽在阳光的照耀下飞快的长大。先是淡黄,继而是嫩绿,最后,翠绿的枝叶随风飞舞起来,开去了美丽的、鲜艳的花朵。蜜蜂来了,蝴蝶来了,很多昆虫都来了。
赏花的人一群接着一群,大家不由自主的发出赞叹:“真美呀!”当天渐渐变热的时候,种子开的花也调谢了。美丽的花瓣落入泥土里,留下的是一个绿色的,饱满的新的种子。一个新的希望。睡梦中的种子觉得幸福极了。
虽然没有了鲜花时夺目的美丽,但更多了一份成熟的怡人的妩媚。种子在睡梦中,感觉到了梦中种子的成长与渴望。当成熟的季节来临的时候,梦里的种子也会像它那样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美美的、沉沉的睡上整整一个冬天,等候春天的来临。
种子是在小鸟的歌声中醒来的。它惊喜地发现自己已经冲出了大地妈妈的怀抱,嫩白的新芽正畅快地享受着阳光与新鲜的空气。种子高兴地笑了,它清楚的知道这一切是多么的不容易。经过了一个寒冷的、漫长的冬天的等待,种子终于迎来了它全新的生命。梦里的一切是那么清晰的印在了种子的心里,它看着正逐渐变成淡黄色的嫩芽,一种梦想成真的喜悦充满了种子的全身。
种子教案及反思【精选3篇】二
《种子的梦》是当代作家、诗人柯岩在文革后期写成的一篇诗歌。诗人用“种子的梦”为题,抒发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新生的寄托。
要使学生充分理解诗歌内容,从而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必须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内容。因此,我在教学《种子的梦》时,通过不同的形式指导学生朗读,以读促理解。例如,自由读、默读、教师范读、师生评价读读、指名读、配乐朗读、“情感迁移”读、“创造情景”读等等。另外,在学生体会完一个小节的诗歌之后,让他带着理解再读诗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每一小节的诗歌,从而整体把握全篇诗歌内容,体会感情时,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应用了“变序”的方法,让学生对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个小节进行分析,并说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最大限度的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思维,有利于他们积极主动的思考,对诗歌进行探究。
在理解内容时,必须要结合作者及作品的背景资料,才能更深入地体会诗歌的内涵和表达的感情。我课前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在课堂上也对资料进行了补充,大大提高了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使得资料的应用不流于形式。
本课的不足在于:原来教案设计的内容过多,以至还有两个环节:
1、对种子的精神进行小结板书。
2、说说你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你该怎样去面对呢?
还没有来得及进行,下课的时间就到了,最后只好草草小结了一下。显得比较仓促,没有升华主题。
种子教案及反思【精选3篇】三
《种子的梦》是柯岩写得一首小诗,在诗歌创作的背后蕴含着诗人不平凡的经历,写出了诗人不屈服于恶劣的环境,在逆境中顽强追求理想的精神。结合教学实际,我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以“种子的梦是什么?种子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梦?”为课堂研究主线,借助学生对文本的品读,来完成与“种子”的心灵对话,从读中感悟,体味作者的情感,再用读的形式体现出自己的理解。
课堂上,通过学生小组交流的方式,学生发现了“种子遇到的困难”:“冰冷冰冷的世纪”、“土层的压力”、“冰雪的妒嫉”;也找到了外界事物帮助;“水分、春风、阳光、蜜蜂、大地”,以及种子自身的努力“积攒力量、冲破压力、挤碎冰雪、倾心交付”,在读中引导学生悟情悟境,借助自由读,对比读,师生对读,齐读等形式体现对诗歌理解,表达诗人乐观、积极向上、不懈追求的情感。
在教学中,还应注重借助文本的力量,让学生在读中体味诗人写作表达的手法,如比喻、拟人的手法及作用,通过揣摩作者人性化的语言,更好的感悟种子的梦的内容,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获得更多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确保阅读质量与课堂教学的实效,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