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话题 >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2017【精选3篇】

小编: 北海有鱼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2017【精选3篇】一

xx年7月16日17日这两天,我参加了潍坊市教育局教科院在潍坊市北海学校组织的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会议。会上,我们观摩了王俪珺、王欣香等六位老师的展示课,并听取了刘福香、王丽等四位教师的精彩讲座。这些课与讲座,浸润着她们对语文执着研究的心血。通过本次的学习,不仅使我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有了更新的认识,也为我在以后的教育之路上,立起了一盏指明灯。下面就本次的培训收获略谈一二。

收获一,走进绘本,回归生活。在这六节公开课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第一堂由奎文区德信现代学校的王俪珺执教的二年级《走进绘本》课。对于绘本,我只在电视中或图书馆里见到过,但没有想到它还能用于学生的学习教材。在课堂上,王老师能以绘本内容为载体,配以动情的音乐和教师生动的语言,将图片、文字精美的融为一体,烘托造势,营造出了一种浓浓的绘本故事的氛围,让孩子们全身心的完全沉浸在其中。一堂课下来,孩子们有的早已泪流满面。她让学生连贯的读,对于情节的理解掌握有好处,深深的抓住孩子们的心,而王老师的设问、旁白也很有讲究:在故事中,最感动你的是什么?大树在一次又一次的失去中,为什么还会高兴呢?每个同学的感悟都是不同的,却又是真实的……如此深刻的思想教育,不但使孩子们深浸于爱的洗礼中,更让听课的老师感动、学习、思考。而这正是绘本的魅力所在。

收获二,写字教学新感悟。会上,听取了刘福香和王爱红两位老师关于写字的讲座后,可谓受益扉浅。对于写字的训练,我在课堂上也经常指导,可还是对孩子们的汉字书写水平有所堪忧,听完报告后,我才深知,原来写字教学也是需要策略和方法的。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不光是一年级老师的专属,它贯穿于整个语文学习阶段。“师者,人之模也”,而一个语文教师的书写水平对学生的写字能力培养也会有积极的影响。都说,教师是学生的镜子,每天孩子们有一半的时间与教师共度,教师的言行时刻左右着孩子的成长。作为教师许多重要知识都需要用文字表述在黑板上,作业本上,教师自己的书写对学生而言无疑就是一块无声的样板,俗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久而久之,教师一手漂亮的好字必然对学生书写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写字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而普实的王老师正是如此做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每节语文课,她的字都端端正正的,这无疑给孩子们的练字起到一个榜样效应。另外,练字过程是个循序渐进耐力持久的过程,并非一年级练好了就可以了,这就需要教师的策略了,王老师在讲座中还谈到要对学生的写字水平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因为只有建立长效地评价机制,才会为学生的写字过程树立自信心,才会让孩子爱上写字,从而让学生坚持下来,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能力。

当然,王丽的识字教学与王丽杰的阅读教师,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薛老师所说,这次培训会,虽没有名师大家的亲临,却普实而深刻。这也正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的,它同样带给我沉甸甸的收获,带给我众多的思考,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我会以这次学习为契机,在自身的课堂上去实践研究,努力作有效教育改革的弄潮儿。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2017【精选3篇】二

通过这次在盐城培训班的学习,感觉收获很大,一些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现象,有了理论的支持,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印象深刻的主要有:

戴斌荣老师的讲座《教学中的心理学》中球笼实验,印证了我教育教学中的案例:我去年教的学生里有一位是六年级考进我们区里的华杰双语学校,应该是成绩较好的学生。但在那个学校一年后,孩子不想在那里上学了,就转到我们学校里,初三的时候分到我任教的班级里,虽然我不做班主任,但我认为他还是有一定基础的,让学生在课堂中好好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努力希望提高他的成绩。但后来发现,他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做,练习不能很好的完成,让他到办公室来辅导都不来,理由是要上厕所。最后养成了只要一下课,就开始慢慢的走向厕所,或者真的上厕所,或者就在厕所门口站一会儿,也非常准时的踩着上课铃声进入班级。我经多次的多角度的引导教育,最终也没能有明显成效,反而上厕所的队伍人数增加了,负面的影响增大了。我一直不能理解这个学生的这种行为,很感到惋惜。直到学习了戴斌荣老师的讲座,从球笼试验中认识了这个学生的心理本质,非常深刻的感受到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共鸣。

同时,在戴老师的讲座里,苍蝇和蜜蜂逃生实验,我的印象也非常深刻:

先把几只蜜蜂放进一个瓶子里,然后把瓶子平放,瓶口敞开,但在瓶底点上亮光。这时,几只蜜蜂不断地向着有亮光的地方飞去,想要飞出瓶子。一次次的碰壁让它们明白,自己永远无法穿越这个透明的墙壁,于是放弃了努力,开始停在原地,静静地等待死亡的来临。

接着,心理学家在同样的瓶子里放几只苍蝇,按照同样的方式放置,不一会儿,所有的苍蝇都飞出去了。原来,虽然屡次碰壁,苍蝇们并不气馁,而是朝着多方面尝试,或向上、或向下、或向光、或背光,某个方向飞不出去就立刻改变方向,经过积极努力,最终成功飞出了瓶子。可以通过这两个案例,给学生很好的发散思维教育和坚定的意志教育。

李为才老师的实验仪器的创新的介绍,也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一名优秀教师的铸造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一个实验仪器的创新过程,也是不断完善的过程。使我感受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初中化学老师,要敢于担当要担,努力做好实验室的“建、配、管、用,研、制、考、效”八项工作,以“实验室是我的实验室,学生看不全演示实验,观察能力差是我的责任”的主人翁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才能有动力去创新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才会有:多种多样的储气装置的创新、高温酒精灯的创新、同一个实验的多种做法的创新……

缪徐老师的《在教学和反思中成长》也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了自己认识的反思:反思就是对自己以往的经历、经验或教训进行重新梳理、重新审视,以达到提升经验、总结教训、改变策略、获取成功等多重目的的一种思维过程。并可精简为:站在当下,思考过去,面向未来。指出研读文本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使我感觉到:无论读书还是培训学习,都是非常有用的,尤其一些对自己适合的书、如果要是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就更好了,可以很有效的提高我教育教学的思想意识。用一定高度的理论来指引自己的教学,能使自己对问题和事物看的更加清晰,引导自己走向高处。

杨玉琴老师《初中化学教学改革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给我专业提升指引了很好的发展方向。通过细致、精确的目标定位,运用具体的教学案例,解析了探究实验等教学活动的设计策略要依据知识、学生认知、学习内容特点形成规律。印象最为深刻的两点是:一是运用青蛙和鱼的不同视角,阐述同一事物的不同效果,可以很好的作为教育学生的生动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是举例,让你吃食盐,肯定吃不下,但将等量的食盐放入鸡汤里,就能吃的下,让我深刻理解到:情境是鸡汤,知识是食盐,利用身边的或者学生都熟悉的真实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最终能够有很好的学习效果。

培训期间在盐城中学听了两节课都非常值得我去学习的。

季老师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逐步深入领会氧气的制取原理以及催化剂的概念,重视探究活动的设计;

卞老师通过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结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习用化学语言描述现象、书写文字表达式,并从实验现象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从整体的教学架构以及教学手段的运用上符合此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化学知识的形成规律。

个人觉得,既然是场面非常宏达的公开课,由于讲台的局限,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坐到台上,那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眼神去关注这部分学生,而不需要非要提问他们,让他们从台下到台上来,虽给予充分的关注,面向全体学生,有些减缓了上课的节奏。

为期五天的省级培训,无论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座,还是深入到真实课堂的教学观摩,从资深的理论专家到最基层的教师课堂教学展示和基本实验的讲解及改进,多角度多层次的培训内容,使我受益匪浅,我将以此为起点,通过专家的指引、自己对本次培训内容的再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美中不足的是,这次培训本来安排省教研室倪娟老师的讲座《化学校本教研与教师能力提升》,由于省里突然有别的活动,没能参与本次培训活动……(当然,我相信以后还有很多跟专家学习的机会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2017【精选3篇】三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有几位好同伴,将会成就你的一生。“当我听了咸慧老师的精彩报告心中不由地涌起了这句话。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收获颇丰、感想颇深。在新课改的精神就像阳光一样,普照到了与之相关的每一人。下面我就从两点谈一下我的体会:

一、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以前在学校时,我们学习了各科教法,并且老师还告诉我们:在你们以后的工作中,应当理论结合实践,才能把所学的教法运用于实践当中。但当上班后,似乎觉得学习的教法基本运用不上。于是我找出各科教法书,通透的看了一遍,想温故而知新。温故后的头脑中也是理论一套套,可上出的课还是不能让自己满意,真是苦恼极了。

新课改后自己突然觉得,观念、理念一下子变了,新《纲要》既充分肯定了教师在教育、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与挑战。能否对学生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生动地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

通过学习使我明白,每个学生都能够学习,并且能够学好,成为优秀的儿童和未来社会的成员。正象名师孙力全老师所说“老师的能耐是让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爱学习了。所以,教师就应着力于将经验内容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与形式,什么是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与形式呢?我觉得就是《纲要》指出的: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为主导,而学生是主体。这就凸现了一个巨大的变化:教师角色的转变。

1、困惑中的引导者

学生学习生活中,经常会有困惑,面对学生的困惑和问题,像以前一样干脆的告诉他答案,还是引导他走出困惑,找到光明,体验努力的快乐?不容置疑当然是后者。在老师的引导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答案,而且在找答案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但体验到过程的快乐,而且从中也获得了更多的知识。

2、探索中的支持者

学生的学习生活,是一个研究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或是提供材料,或是精神上鼓励学生,都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支持。

3、学习过程的合作者

孩子有无数的好奇心,但他们的能力确是有限的,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探索学习,老师这个主导者要起作用。我想,在孩子探索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孩子的能力有所不同,对于孩子能力所达不到的,就应该帮助他,一起合作,共同完成。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难发现,其实这三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记得宋胜杰主任在课上说过“平庸的教师在说教,好的教师在解惑,更好的教师在示范,卓越的教师在启迪。我们老师应不时适地的对学生进行解惑,示范,启迪,教育。

通过此次培训,我在教学观上有了一定的转变,不能为了教书而教书,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教学不光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要重在教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不能只让学生“学到什么”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掌握了方法,终身受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除了学习,还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时间,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必须积极加强课程改革,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经过这培训,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身为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己,我会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并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有目的地总结教育经验,反思教学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工作中起到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