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情况调查【精选3篇】
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情况调查【精选3篇】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的制度已在全国逐步推广。**县作为自治县实施"新农合"的试点县之一,经过几年的实践,现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使"新农合"得以在全县更好地推广和发展,提高全县农村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经县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办公会议研究,报请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同意,决定对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课题进行调研,乡卫生院、乡合管办组成联合课题组,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深入农村访谈等多种方式对**"新农合"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
一、我乡实施"新农合"的基本情况:
1、工作进展。青华乡于2011年9月开展筹资工作,11月20日完成了各项预定目标任务。全乡2012年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共人,共缴费万元(其中民政代缴45.31万元);各级套经费万元、已全部到位,并存入财政社保专用帐户,全年新农合可用资金万元。
2、具体措施。该乡自开展新农合以来,积极做好宣传、管理、运作和监督等各项工作,确保这项国家制度的全面落实。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任务。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乡党委书记、乡长担任主任,分管领导担任副主任,成员有卫生、财政、农业、民政等主要负责人,各乡镇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管委会,在卫生院指定2人负责具体工作;村委会也成立了领导小组,负责落实部分任务,并把任务层层分解落实。
二是摸清情况,建章立制。组织力量对全乡11个医疗卫生单位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抽查4个村和乡镇卫生院的1000多份住院病历,对3200多户农民家庭进行入户调查。制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试行)》,统一制订了新农合工作职责及就诊、转诊、报销、资金管理等制度,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不断完善。
三是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召开了全乡有关单位和村党总支部书记、村主任、副主任兼文书参加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对新农合的工作作了进一步安排和部署;采取了广播电视、版报专栏、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发动工作,把建立新农合制度的目的、意义、要求讲透,把参加新农合的好处讲清,力争让所有的农民都了解、认识。四是严格管理,强化监督。加强了对乡新农合办、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人员的学习培训,实行卫生系统全员培训和动员;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资格认定,实行动态管理;乡卫生院医疗机构建立质量管理监督小组,具体负责协调和工作质量的监督,努力做到按规定进行检查、治疗和用药;、乡农合办每月公布一次费用开支情况;各定点医疗机构设立由负责人掌管的投诉箱,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
3、效果。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有效地缓解了病人家庭的经济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促进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就医观念的改变,同时也提升了党和政府为民办事的形象。我们在西窑、中窑、新山、箐民对部分参合农民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收回的112张问卷中,对参加新农合是否出于自愿、新农合制度是否对农民带来了好处、明年是否将继续参加新农合三个问题全部作了肯定的回答,对乡镇医院的服务质量、新农合医疗报销的满意率达到了七成。新山村一名姓龙村民的经历和想法很有代表性。他在群众座谈会上说,参加之前他对新农合持观望怀疑态度,是随大流参加的,今年初他得病住院花去了4600元,获得合作医疗报销2600元,最近媳妇分娩又获报销986元,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他表示一定要现身说法,动员邻里和亲朋好友参合,并希望政府把合作医疗长期办下去。调查结果表明,新农合作为一项为民办实事的好政策,已初步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认可,农民的参合积极性正在逐步提高,部分未参合的农民表示要在明年参合。**新农合制度的有效实施为全市全面推行积累了成功经验,也为该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条件。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认识不够到位,农民参合率未到100%。
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部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高。部分村干部甚至个别乡镇干部对推行新农合的目的、意义缺乏了解,对开展工作信心不足、热情不高。二是许多农民对新农合不信任。这些农民对新农合制度能否长久执行下去,各项政策能否真正兑现,经费会不会被截流、挪用、贪污或私分,实施过程中有没有凭关系、走后门,在报销范围和额度上是否因人而异等都有顾虑,采取观望、等待的态度而不参合。三是一些农民自我保健和互助共济意识不强。他们认为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低,参加的意义不大,或认为全家人身体都好,交了钱也不会花在自己身上,只是白作贡献。
2、补偿规定不尽切合实际,服务质量欠佳。
目前正在执行的新农合制度中,一些补偿标准还不尽合理,主要是自费药品过多,起付线偏高,致使统筹资金沉淀过多,受益患者得到补偿的金额有限,与广大农民的期望相差较大,各卫生室医疗技术落后和服务态度差,值班制度落实不到位。村民宁可在个体诊所处看病而不愿去大医院(指乡镇以上医院,下同)治病的原因:一是所获得的补偿与支出相差太大。普通小病,在个体诊所那里一般只需几元至十几元钱,而到医院则要花费数十元,甚至一百几十元,还要来回车费,扣除报销补偿外自己所花的钱仍然要比在个体诊所看病多得多。一些比较常见的小病,到大医院治疗常被医生要求做各种检查、化验,小病当大病看。二是个别医生开药不负责任。个别医生对开自费药的规定不熟悉或解释不到位,不告知农民能否报销,有的甚至不负责地把一些不能报销的药都说成能报销。三是不住院得不到报销。一些慢性病或"小病"患者,需要经常服药治疗、开销大,在门诊治疗就可以了,并不需要住院治疗,若要获得较高比例的报销就必须住院,但住院花费又太大,也很麻烦。四是部分医院或医生的服务态度不够好。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在问医时难免词不达意,个别医生表现得很不耐烦,有的甚至还很粗暴,比起个体诊所医生的服务态度来相差很远。
3、程序不够简便,转诊制度烦琐。
在调查中了解到,农民群众对两项报销规定反映相当强烈。一是所有报销只限于户口所在地的乡镇合管办办理。如果不是在本乡镇卫生院看病,必须在看病医院和乡镇合管办来回跑好几趟,报销得到的钱还不够来回的路费。**是农村劳动力输出大乡,外出经商务工农民异地住院治疗,办理报销比较困难。二是转院治疗困难。一些病人希望到条件较好和医疗水平较高的上级医院治疗,但转诊手续很难办理。许多农民为了不延误病情,只好自费转诊治疗。转诊规定缺乏灵活性,加重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三、加快推进"新农合"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加快推进。
新农合是涉及千家万户、维系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是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必须充分认识新农合的重要意义,把加快实施新农合制度列入全县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推进的进度和目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落实,使全市广大农民群众尽快享受到新农合政策的惠顾,提高广大农民的健康水平。
2、强化宣传,优化服务。
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改进宣传方法,提高宣传效果。以多种方式宣传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报道农民受益事例;组织受益农民现身说法。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农民进行传统美德和思想道德的教育和渗透,提高农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互助共济意识,提高农民参加新农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坚持按期公布收支账目,增加透明度,提高农民对新农合的信任度。要改进筹资方法,降低筹资成本。要加强对管理人员和医务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改善服务态度,向参加新农合的农民提供便利、快捷、周到的服务。
3、明确职责,扎实工作。
第一,要把推进新农合制度实施、改善农村基本卫生条件、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减少本地区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人数、保证农村卫生支出经费等列为职能部门岗位目标责任制管理,作为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二,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做好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推进和监督工作;宣传、财政、人事、计划、农业、民政、科技、药监、扶贫以及纪检监察、物价、审计等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共同推动工作的开展。
第三,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职能作用,加快职能转变,不但要成为出色的管理者,还要成为有水平的服务者。在推动新农合制度实施的过程中,要主动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和当地实际,调节和平衡好各方的利益,不断完善各项实施制度、操作措施和服务体系,不断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广大农民群众真正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新农合制度带来的好处。
第四,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支持新农合制度,争取企业家、致富能手的捐赠,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
4、加强研究,完善制度。
在实施新农合制度的过程中,要及时了解上级的新政策、新规定,搜集各种新情况、新信息;及时掌握和分析农民群众的疑虑,采纳合理的要求和意见建议,不断地深入总结经验,完善相关制度。
第一,要及时调整补偿标准。以"以收定支、量入为出、逐步调整、保障适度"为基本原则,及时调整补偿标准。针对目前统筹资金沉淀过多的情况,应适当提高补偿比例,降低起报线,提高封顶线,减少自费药品及其比例,使更多的农户受益、得到更多的补偿,提高制度的吸引力。
第二,要扩大救助范围。
除患精神病、结核病可增加门诊报销额外,胃溃疡、心脏病、高血压等常见慢性病也应提高门诊报销额;要适当增加救助受益面,着力提高对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力度,切实缓解弱势群体看不起病的困难,建议把贫困救助与新农合结合起来,把一些在城镇居住的低保户、五保户、残疾家庭等生活特别困难又无自救能力的弱势群体列入可参加的对象。
第三,要简化报销程序。
要简化报销手续,允许在就医的定点医院报销,并尽可能在看病交费的同时就能报销,这样既可降低成本,也可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第四,要完善转诊制度。
建议简化逐级转诊制度。允许参加新农合的农民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可以在全市范围内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尽可能简化在市外医院就医的报销程序,提高在外地工作生活或需要经常外出的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
第五,提高乡镇卫生院就医报销比例和医疗水平。
要进一步提高门诊报销比例,一些小病根本不用住院,用高比例报销和优质服务吸引农民到乡卫生院就医,减轻农民到上级医院就诊的负担。
5、增加投入,规范管理。
各级政府要根据国家财政部、国家计委、卫生部《关于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意见》"原则上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的要求,扩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比例,增加对新农合的投入,确保资金的足额按时到位。要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国家卫生基金及自治区医疗保障经费等对我乡实施新农合的投入。要健全管理监督组织,建立完善资金封闭运行体系,实行筹钱、管钱、用钱的分离和有效监督。要建立健全各级经办机构,选好用好培训好管理人员,并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要解决好经办机构的人员、编制和经费,改善经办机构的办公条件,提高工作效率。
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情况调查【精选3篇】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
调研人:星光村支部书记蒋熠
经过一段时间对全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动作情况深入细致的考察和调研,现对全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对存在问题进分析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切实缓解广大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重要途径,这一制度在我村更好的推广和发展,是促进社会和谐、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我村合作医疗的基本情况
我村共5623人,现已交合作医疗3710人,参合率66%。
二、征收合作医疗主要做法及措施
1、村及镇部门抽调人员包组到人,责任到人,每人一个组,下乡到群众中去征收。
2、加大宣传,把知情权交给农民,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更加深入人心,让农民一开始就明确参合后应尽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利。对今年增加到每人50元的新的政策给群众做详细的解释。
三、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新农合是一件惠民的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取得不小的成绩,积累了许多经验,但由于诸多因素的错综复杂和一些不可预见性,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冷静对待。
1、宣传引导工作不够深入,影响农民参合的积极性。主要表现在部分村组干部没有经过专门的系统化培训,对新农合政策了解不够,对农民提出的相关问题不能很好解答,村干部少精力有限,不能面面俱到,使农民对新农合的相关政策不够了解,进而出现不信任、等待观望和被迫参合现象,致使部分农民的主动参合积极性不高。
2、外出打工人员多,部分农民参与意识不强,筹集难度加大,筹资成本增高。人均资源不足,劳动力素质偏低,收入来源单一,农户家计薄弱,导致收入的不稳定性,农民实际支持能力不高,筹资能力明显不足,潜在着参合危机。部分外出打工者的参合自筹部分靠其亲戚代交又为新农会的运作带来隐患。部分农民健康的投资观念,共济观念以及风险观念淡薄,在农村经济条件不富裕的地方,农民希望有新农合,但对医疗消费又存在侥幸心理,与吃饭、穿衣、孩子上学等钢性支出相比,看病花钱是次要的,随机的,对潜在的医疗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同时又存在农民对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农合缺乏经验体会。这些都会加大资金的筹集难度,进而导致农民个人负担部分的征缴每年都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去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动员群众。
3、农民医疗服务需求增长,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强。一是镇卫生院正处在改革变动的情况下,药品不全,一些医务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很大程度的打击了农民的参合积极性,二是村卫生室设备仍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三是村卫生员的待遇有待提高。
4、定点医疗机构药品价格偏高。在调查过程中并没有发现定点医疗机构违规购进药品的现象,但相当一部分药品价格高于市场药店却是不争的事实。另外自费药品过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参合的积极性,农民抱怨“药费太高”是
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之一。农民认为参加新农合后住院报销的那点钱被医院赚去了,自己负担的医药费跟没参合前没啥差别。
5、真正的穷人还存在看不起病。对于那些尚处于温饱边缘徘徊的农民,不仅无钱参加合作医疗,即使已经参合,但具体看病时还得先自己垫付,过后按比例报销,农民自己需要承担的数额仍然不少,真正的穷人依然看不起病。
6、新政策规定参合资金不能累计,且每次只能下12元。很多群众对此表示不理解,特别是外出务工的人员,因长年在外,每年缴的合作医疗基本上都没用,每年缴的合作医疗只能管一年的规定严重打击了这些参合的群众的积极性。
四、对策与建议
1、切实加强医疗救助体系建设,提高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力度。一是制定出台医疗救助实施办法,适当扩大救助对象,提高救助标准,降低救助门槛,增大救助受益面。二是积极争取企业家、致富能手等的社会救助,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建立医疗救助专项基金,弥补现阶段新农合医疗保障的不可及性,积极稳妥地提高保障水平。
2、切实加大对农村医疗机构的资金投入,一是最大限度地逐步增大乡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修建力度,为其添置更新医疗设备,稳定卫生队伍,同时加强其素质建设,不断提高乡、村医疗卫生诊疗水平,给乡村卫生室创造生存发展的空间,真正实现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为农民提高方便、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3、强化药品管理,降低药品成本。继续推行药品招标采购制度,采取药品集中采购、公开询价、竞标和区域配送等办法,减少购销环节,降低药品购销成本。同时组织药监部门加大对农村药品市场的整治力度,严格农村药品批零企业的经营准入,打击非法经营,净化农村医药市场。
4、规范医疗行为,控制目录外用药。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坚持定期考核和动态管理制度,严格规范诊疗程序和用药行为,各定点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全省统一制定的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对于同一管理、药效相同或相近而不同药名的药品,医疗机构必须采用目录内用药,若采用目录外用药,其药品费用一律由医疗机构承担。有效控制农民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
5、建立管理监督机制,真正做到取信于民。一是充分发挥合医办职责,切实履行组织、协调、管理和指导等工作,对医疗定点医院实行不定期查房、查病情、查病历、查处方、核实患者是否符合补偿规定,医嘱执行是否真实,用药是否符合要求,各项收费是否符合标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促使定点医院对患者做到入院一张告知书,出院一份结算单,补偿一张明白纸。二是加强经办机构建设。改善经办机构的办公条件,尽快提高信息化水平,完善工作制度,加强规范管理。
6、明确职责,扎实工作。一是要把推进新农合制度实施,改善农村基本卫生条件,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减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人数,保证农村卫生支出经费列为职能部门岗位目标责任管理,作为党政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二加强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做好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推进、监督工作。三是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职能作用,加快职能转变,不但要成为出色的管理者,还要成为有水平的服务者,在推动新农合制度实施过程中,主动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和当地实际,调节和平衡好各方的利益,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操作措施和服务体系,不断规范各项实施制度。
7、增设医疗点,我村人口多,面积大,群众看病远,有些地方要走几个小时,目前我村的医疗点不能满足现有人口的需求。
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情况调查【精选3篇】三
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
调查单位: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辛店乡
调研时间:2011年2月8日至2月13日
一﹑调研目地:为了深刻了解新农村建设给农民带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改变,了解新农村人们的精神面貌,了解新农村建设有没有落到实处,了解新农村建设有没有日新月异,了解新农村合作医疗是不是落实到每家每户,每一个人,是不是让农民受益匪浅。
二﹑调研内容:我们的调研安排在2011年2月8日至2月13日,因为这段时间大部分人都在家,便于我们展开调查,而地点我选择在离我们都比较近的榆林市绥德县辛店乡。2月8日至2月11日,我们挨家挨户的调查,有的时候会在农民辛勤工作的农田里,询问一些关于参加合作医疗亲身经历过合作医疗报销的人,真正了解关于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情况,农民们大都都是热情好客的,对于我们提出的问题都能够耐心的回答,而且从和他们的交谈中了解到许多调研课题以外的事情,也让我们受益不尽,让我们更加了解农民的生活,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近些年来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精神文明的丰富。2月12日和13日我们到当地的村政府了解关于农村合作医疗的一些具体情况。主要内容包括:当地所居住的总人口,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以及村民对合作医疗的反应情况。在调查过程中选择调查对象是很重要的,我按照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性别,居住地方不同的人来展开调查,这样提高了调查的准确性。通过为期六天的调查,我们了解到榆林市绥德县辛店乡新农村合作医疗的以下情况:
前不久,绥德县辛店乡白家硷村村民郝润润以正常分娩入住县妇儿医院,总花费780元,后经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稽查并按有关规定,该院给郝润润退还了超出自付定额费用的680元。原本要花费780元分娩而今只用100元,缴了10元参合费,省下680元,郝润润家自然乐得合不拢嘴,直夸合作医疗好。这是绥德县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带来的喜人现象。目前,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261642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87.8%。并已对出院的83例参合患者报付了41931元补助,大大缓减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绥德县有人口3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78万人,属国家级贫困县。经省政府批准,该县被确定为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为了确保这一政策真正惠泽千家万户,该县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上成立了由县长任主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由人大、政协、纪检、审计、监察、财政、民政等部门组成的监督委员会,还抽调10名精兵强将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各乡、村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并把合作医疗工作纳入乡镇年度工作考评中,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各乡镇和定点医疗机构采取印发传单、张贴标语、悬挂横幅、设立宣传专栏、出动宣传车等形式广泛宣传,营造人人说合疗,户户谈参合的舆论氛围,排除农民“等等看”的观望心态。二是制定政策,完善制度。为了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科学实施,有序运
转,他们积极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下发了《绥德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暂行办法》、《绥德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细则》等15个文件和合作医疗运行配套的表、卡、册、图等27种材料,统一印制了专用处方和病历材料。三是统筹兼顾,配套改革。成立了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技术委员会,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建立医疗管理信息系统,举办了各级各类培训班,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全面培训。在资金筹措方面,县合疗办每天通报筹资进展情况,勉励先进,鞭策后进,采取灵活多样的多渠道筹资办法,民政部门为“五保户”、贫困户代缴了52910元,计生部门为独生子女户、双女结扎户代缴了159080元,目前共筹资2616420元,使全县农民参合率达87.8%。
合作医疗的报销标准如下:
1、省级定点三级医院设置起报点为5000元,省级定点二级医院设置起报点为3500元,
统一按40%比例予以报销;
2、省外医院住院报付补偿按照省级定点医院,降低10%的补偿比例予以报销(外出务工人员除外)。
3、纳入可报付范围的费用不满起报点的,参合患者全部自付,合作医疗不予报销;纳入可报付范围的费用达到起报点及以上者,全部纳入报销核算范围,按比例报销。起报点费用为一所定点医院的连续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医院间费用不能累计。
4、小儿科(14周岁及以下)患者,在省级定点医院住院起报点按上述规定的60%执行;
5、市级定点医院设置起付线为800元,按45%予以报销;
6、县级设置起付线为300元,按65%予以报销;
7、乡镇卫生院设置起付线为80元,按75%予以报销。
8、封顶线:每户每年新农合补助不超过20000元。对达到封顶线的家庭,当年新农合不再进行二次补偿,不再设定针对达到封顶线的特殊病例的再补偿规定。确有较重医疗负担的,通过医疗救助政策补偿。
三.实践结果:通过实践,我了解到了该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一些情况,但是主要还是存在以下问题:1.保障水平低,我了解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救助农民的疾病医疗费用,门诊及跌打伤不再保护范围内。2.宣传不到位,现有宣传对不参保农民调查了解不够,没有树立起健康意识,年轻与身体健壮的农民认为是在拿钱给别人看病,不参保导致新农合医疗成本提高,补偿水平降低。3.异地打工及外地医疗补偿困难。转诊外地与农民外出打工不能实行医院直补,农民对政策理解有限,手续不全,甚至丢弃,需往返数次才能办妥。
4.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不够。国家现在高医保,宗旨是为了杜绝因病返贫,让农民朋友看得起病,可是到了有些地方就乱套了,现在医院就一个普通的感冒叫你住院。据调查还有群众反应说医院还恶意套取合作医疗基金。针对这些问题我的建议是:1.健全医疗基层管理结构,建立合理的补偿标准。2.要农民代表加入监督机构,进行监督3.扩大医保的保障范围(现行的对跌打.门诊不进行医保)。
四.实践总结与体会:这次这个实践我认为还是比较顺利的,它让我真正的走出了校门,接触了社会,我在实践中增长了知识,得到了锻炼,也增加了社会经验,为我以后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通过这次的实践活动,让我对国家的相关政策有了更深的了解。农村合作医疗确实为广大群众带来了实惠。治病,农村人最大的困难就是缺钱,以前没有钱就硬挺着,结果往往是越来越严重。如今有了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国家和政府承担了部分经济负担,让群众可以放心看病,安心养病。但是我在调查的过程中也发现农合的实施也面临一些困难,有些人认为自己身体健康,认为没有必要掏钱,这就为国家的执行带来了困难,我希望大家在享受国家给大家创造的实惠的同时,也能支持配合政府的工作。
此外,通过这次的实践活动,我也得到了很多,也学到了不少课本外的知识,例如,在做一个实践之前,一定要充分的准备,否则到时候你就会手忙脚乱,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礼貌问题,这点很重要。回首整个过程,虽然很辛苦,但是我认为它是值得的,一方面,我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同样,在实践过程中我也表现出许多问题,例如,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明白了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要运到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客观的问题,只有不断的学习,敢于实践,把课本所学知识合理的运用与实践生活中,解决实际的问题,才能为人民做点贡献,尽点自己的微薄之力,因此回学校了我一定会更加珍惜学习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以后工作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