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立自强对我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下面是查字典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技自立自强对我国发展的重大意义,欢迎大家阅读。
科技自立自强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
自立自强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繁荣强盛的重要前提。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面临的机遇挑战有了新的发展变化,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对于新形势下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着力点。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自立自强提高科技供给质量,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强筋健骨”、注入强大动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内涵型增长。同时,我们正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有助于打造更加安全稳定的供应链产业链,也可释放和创造新的巨大需求,是确保大循环畅通、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新优势的关键。
科技自立自强是把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客观需要。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引发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可能引发更为剧烈的变革。从微观到宇观各层次、各领域的技术都在加速突破,新方法、新手段不断涌现。科技的渗透性、扩散性、颠覆性特征,正在引发国际分工重大调整,重塑世界竞争格局、改变国家力量对比。如果缺乏独创独有的能力,不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没有在战略性科技领域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就难以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
科技自立自强是建设科技强国和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党中央提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要建成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科技强国是现代化强国的核心内容,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前提条件。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将发生深刻调整,我国现代化进程面临的环境异常复杂严峻,如果不能通过依靠科技创新塑造新的竞争优势,现代化进程就有可能遭遇迟滞的风险。只有以自立自强作为奋斗基点,以科技实力的持续提升支撑引领现代化进程,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
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新要求
科技自立自强与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一脉相承的。新中国科技进步史就是一部自立自强的历史。1956年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新中国科研体系,克服封锁和各种难关,取得“两弹一星”等重大成就,靠的就是把科技事业的立足点放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推动我国部分科技领域实现了重大跨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论断,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对科技创新的认识。
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与时俱进的新要求。当前,我国科技发展既面临外部高强度打压,又面临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求。科技自立自强蕴含了底线思维,要求我们正视现实,把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作为科技发展的当务之急,尽快改变关键领域受制于人的局面。科技自立自强凸显了领跑思维,要求我们着眼长远,面向现代化强国的核心需求,把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全面提升创新链整体效能,而不只是在某个点、某个局部的强大。同时,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自立自强是相互平等、相互尊重,进行开放合作的前提和基础。
新时期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基础坚实但任务艰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实现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的变化,为科技自立自强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一是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奠定了科技自立自强的思想理论基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提供了科技自立自强的组织保障。二是日益雄厚的物质基础。我国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经济实力大幅跃升,为增强科技持续积累提供了重要条件;日益完备的产业体系为打造更加安全的创新链和产业链提供了基础支撑。三是规模巨大的市场空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丰富多元的应用场景为新技术快速迭代提供了广阔空间。四是持续增强的创新能力。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2015年的1.42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21万亿元,创新能力世界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14位,基础前沿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基地加快布局。五是不断壮大的人才队伍。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从2015年的376万人年增长到2019年的480万人年,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涌现,青年科技人才成为科研主力军。
同时,也要认识到我国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任重道远。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一是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依然突出;二是基础研究仍然薄弱,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三是高端人才和团队严重不足,人才培养储备需要加强;四是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高,科技资源围绕重大任务统筹配置不够,战略科技力量的支撑作用发挥不够,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企业不足;五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科技评价激励机制亟须完善,学风作风还不够扎实,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
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当前,我国即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阶段。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就必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全面增强创新能力,以科技自立自强支撑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
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是科技自立自强的突破口。重点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集中优势力量开展协同攻关,尽快补上重点领域的技术短板。围绕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领域,持续加强研发部署,着力建立先发优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需求,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的支撑。加大事关人民生命健康领域的研发攻关力度。
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这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前提。基础研究不扎实,科技自立自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鼓励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研究,加强从生产实践中凝练基础科学问题,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同发展。稳定支持冷门学科、基础学科研究,鼓励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激发更多“从0到1”的原创。拓展基础研究投入渠道,引导鼓励企业、社会资本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强化战略科技力量。这是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依托。建立“顶层目标牵引、重大任务带动、基础能力支撑”的科技组织模式。按照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这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途径。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在国家科技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群体,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这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支撑。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健全国际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养发现机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加大对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科研人员的激励。构建国际化制度和科研环境,增强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这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制度保障。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优化国家科技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推动政府职能更加聚焦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为市场主体和科研人员创造更好环境。加快科研院所改革,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优化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完善项目形成机制,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研究非共识项目的支持机制。
大力改善科技创新生态。这是科技自立自强的社会基础。推动作风学风转变,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坚决破除“四唯”不良导向。健全科技伦理体系,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切实净化学术环境。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厚植创新文化土壤。
全方位深化科技开放合作。这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应有之义。中国科技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世界科技进步也越来越需要中国。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继续深化政府间科技合作,拓展民间交流渠道。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与各国围绕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公共卫生等全球性问题加强联合研究。开辟多元化合作渠道,加强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交流合作。
以上就是查字典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技自立自强对我国发展的重大意义,希望大家阅读之后有所收获。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查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