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读后感 >

纪录片独生子女的国度影评精选 消除男尊女卑传宗接代落后观念

小编: LH雷

纪录片独生子女的国度影评精选,前段时间的两会召开,一位人大代表建议“增加独生子女看护假”的提案瞬间冲上热搜。2.5亿的阅读量,一时间,又把独生子女这个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实际上,从1980年到2016年,在三十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下,中国诞生了1.76亿独生子女。据估计,在2021年,独生子女的数量可能达到近2亿。现在年龄最大的一波独生子女们,已经四十岁了,上有老,下有小,真的是两难。独生子女四个字,对这2亿人来说,已经成了无法言说的苦。下面是纪录片独生子女的国度影评精选的汇总,快来学习下!

纪录片独生子女的国度影评精选 一

昨天晚上在微信群里看见群友分享了一部电影,《独生子女的国度》,顿时起了兴趣在床上举着手机熬夜看完了。

毕竟,这其实是一个让人们感到熟悉、陌生又敏感的话题。

影片开始,交代了从1979年到1984年再到2015年,独生子女政策从诞生到入宪而后退出历史潮流的过程。2015年政策结束的当天,国家宣布:“一胎化政策让国家更富强,让人民更富强,让世界更和平”。谁也不会否认这一点,毕竟在社会主流的认知和官方历史的记叙中,一向是如此。

随后镜头在天安门阅兵式方阵和被遗弃的婴儿标本之间来回切换,似乎预示着一个被人忽略的令人不安的事实——国家发展与个体牺牲并行的历史轨迹。

镜头聚焦到叙述者男栿的身边。当她要成为母亲的时候,自己的经历的画面又蜂拥而至。

在她出生之前,父母就给她取好了名字“男栿”,希望出生的是一个能在将来成为家里顶梁柱的男孩。尽管出生的是女孩,父母还是没有改掉这个名字。父母寄希望于二胎的机会,在母亲分娩的时候,奶奶在门外准备了一个竹篮子——如果出生的是女孩,出生的孩子就会被扔掉。

尽管母亲、奶奶也是女性,但是她们并没有觉得这中间有任何的不公,而是作为这套制度的维护者并完成了不公的代际传承。

她的母亲,当初就像男栿一样,伴随她的出生时的性别,家庭的期望化为泡影。于是,她被取名为“招弟”。

男栿与招弟显然并非个例,而仅仅是这个时代中的千千万分之一。

男栿来到村长家里,74岁的前村长作为基层干部和共和国一起成长,可在推进计生工作的时候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当他说到村子里有女人拒绝结扎,全县官员都跑到她家强迫她结扎的场景,他坦言说自己都“看不下去”,“实在下不去手,只是在旁边站着”。但是“这是上面的政策,我们农村的官员不执行不行的。”

一个84岁的女村医,因为在做计生工作的时候在她手上葬身了太多的生命心怀愧疚,在退休后的近30年里专治不孕不育。从全国各地送来的锦旗挂满了两间屋子。

另一个村医,因为在计生工作上的杰出贡献被评为全国劳模,她的故事被拍成纪录片在央视循环播放。她说,“这就像是一场战争,打了一场人口战”。

一个画家,在垃圾堆中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死婴。他后来以毛选为背景创作了366张婴儿的画像,命名为《因果》。

还有在国际上领养计划中捞利的孤儿院和向孤儿院“贩卖”弃婴的人贩子

被抢走女儿母亲,被带走姐姐的双胞胎妹妹……以及其他电影中不计其数的没有被提到的人,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全都被我们忽略了。

在时代大手笔的叙事下,只有宏观的变迁会写进历史,而个人命运往往是被忽略掉的。

我向来不太愿意相信统计的数据和官方的叙述,毕竟这其中有太多可操作的空间。而当一个个人物的真实经历呈现在眼前,谁也不能否认自己受到的深深触动。电影并没有选择从时代变迁和政策落实整体的铺开进行宏观的叙事,而是从自己和周围人经历入手展开故事线索。这也恰恰和主题暗合——宏观政策下个体命运的运动轨迹。

当提到独生子女政策,被采访的亲历者几乎都同样地流露出两种情绪,一是“这是国家政策”、“当时上面管得紧”这样的无奈,二是提起过去时的悲伤。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个体终究逃不掉卑微、无奈的底色。

电影中很大的篇幅都涉及到传统重男轻女观念的问题,似乎有意在混淆中男男女女轻女观念和独生政策之间的关系。但我更倾向于认为电影在呈现的是正是因为在独生政策的背景下,重男轻女的观念显得更赤裸和残酷。

这样一项政策虽然给全国人带来了改革的福利,只是背后的制度成本都被选择性地忽略了。男栿在最后问道“这样的牺牲是否值得?”,是每个人都不应该回避的问题。

纪录片独生子女的国度影评精选 二

一部有价值的纪录片,One Child Nation (独生子女国度),片子和导演双NB。

它从各个方面--导演自己的母亲、亲戚,执行计生政策的干部,因为“贩卖”给福利院而坐牢的人,收养孤儿的外国人,表现弃婴的艺术家,报道弃婴的记者,弃婴家庭手足,等等来揭示了一项三十多年的国策给一个民族的方方面面带来的影响。

我以为我对这个政策了解得透透的,利弊啦,情感与理智啦,随口能讲二十分钟。但看完这个片子才知道我有认知盲区。

我第一次接触外国人收养中国弃婴是在第一次来美国的飞机上。整整一团的老外视若拱璧地抱着他们各自的中国婴儿,绝大多数是女孩,个别男孩一望显然有残疾。十几个小时的飞行中,小孩哭闹的极少,因为老外们都特别耐心而有技巧。当时我只顾感叹老外多么有爱心,又为姆们排忧解难了。

紧接着认识了一家美国白人,已经有五个亲生儿女,又先收养了一个严重唇腭裂的中国小女孩,转年再收养了一个严重小儿麻痹的十几岁的中国男孩,他们给两个孩子一次次手术,又花很多心血帮男孩矫正长期被霸凌而造成的心理障碍。

以上这些都不表,我想说的是我“身在此山中”的盲区,从未真正关注或质疑收养的源头,以及那些骨肉离散的家庭是否真的像我以为或想象的,都是一门心思传香火添劳力的农民思维从而活该被成年后的弃婴鄙视和拒绝认亲,有多少人是被迫失去孩子而终生陷在思念和痛苦中。

两点特别动人:一个是她采访的所有人在国策面前的无助感,所有人都用了一个词:没有选择。另一个是片尾她说自己从一个禁止多生的国度到了禁止堕胎的国度,看似两个极端却相同:都剥夺了女性对自己身体的掌控权。这两点一提,立刻把全片在一大堆素材里拎了起来,眉清目秀,立体深刻。

这个勇敢而独到的导演是女的,但名字不能再男性了:王男栿,85年生人,爹妈给她起这个名字是怀着跟“招弟”类似的目的。看了一下简历才想起来看过半部她的第一部纪录片 “Hooligan Sparrow",对就是那个“开房找我,放过小学生”的Liu Mang燕(我觉得我这self sensoring的功力又增加了呢)。她的经历很传奇,很精彩,很羡慕。

她说是在替自己早逝的父亲活。从小父亲就是她最好的朋友。父亲的骤然离世让她开始思考,她说:父亲还有好多事没能实现,我总觉得,我的人生应该替我们两个人活着,每一天,每一分钟,每一秒都不能浪费。

机遇会垂青带有强烈使命感并努力的人。

这部独生子女国度真的好看。触目惊心,过目难忘,发人深省,获得新知。(别拦着我,我还能再来几个四字成语)。最后要说的是:

愿上苍保佑这块多灾多难的土地上的人们。

纪录片独生子女的国度影评精选 三

独生子女的困境已经来临

以前经常有人说:独生子女多幸福啊,父母给了他们全部的爱,不分摊,不打折。

诚然如此,可小时候百分百的宠爱,就意味着长大后百分百的责任。

当他们长大成人,独生子女所承受的压力,也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在天涯论坛,曾有一位82年出生的独生子女,现身说法。他的母亲几年前早已去世,父亲又查出了肺癌晚期。

作为父母唯一的孩子,他必须放下工作,甚至冒着被辞退的风险。一个人带着父亲做检查,治疗。

与此同时,回家买菜,送饭的重担也只能落在他一个人头上。

他的这段话,暴露出了作为独生子女所面临的困境。

“在父亲生病到最后离世这段时间,我不止一次渴望有一个兄弟姐妹,不是朋友,不是远房亲戚可以代替的。

刚刚查出父亲患癌症晚期时,我渴望有个兄弟姐妹能够让我抱着痛哭一场,因为我不能把脆弱展示给我的父亲看;

在带着父亲外出求医时,我渴望有个兄弟姐妹能帮忙照应,哪怕是一天、两天也好,因为照顾病人真比照顾婴儿身心俱疲;

在父亲最后离世的时候,我更是渴望这世界上还有一个至亲,那种只剩我一人的孤独感,真的不到那一刻是谁也无法体会的。”

你要知道,当人生所有的重大决定都由一个人来做,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对独生子女来说,这是多大的压力。

而在父母已老,子女尚小时。一睁眼,周围全是依靠自己的人,找却不到自己可以依靠的人时,这又是多么的悲凉。

更何况,这是每一个独生子女,将来必须面临的痛。

有人说这只是个例,可随着父母一天天老去,养老问题日渐突出,谁又能保证自己的父母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一旦这种情况来临,我们就只能独自扛下所有艰难,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

哪怕这些,并不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独生子女与老龄化的父母》

独生子女与空巢老人

从科学的角度看,独生子女家庭的“高危性”在于它的结构是不稳定的倒三角构造,意味着全部的重心都落在独生子女身上。

对于独生子女的父母来说,只有一个孩子的他们,成为空巢老人的可能性就会很高。

因为平日的生活中,大多数在外拼搏的独生子女并不与父母住一起,甚至不在同一个城市。

网上曾经有句话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你的爸爸躺在地上,可你却在通讯录里。

这对于每一个离家在外打拼的子女来说,这是我们共同面对的难题。

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父母正在过什么样的生活,是否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好。更害怕在家人最需要你的时候,自己无法及时的出现。

有人说,既然我们无法离开现在生活的城市,为什么不把父母接过来养老呢。

可这样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撒贝宁在接受访问时曾谈及过这个话题。

在2005-2006年那段时间,他也曾把父母从老家武汉接到了北京。那时他想,既然有这个能力,把父母接过来才能踏实一点。

但现实却告诉他,把父母接到身边,只是他自己踏实了,而父母并不踏实。

那段时间恰好是他工作最忙的时间,所以即使把父母接到了北京,相聚的次数也没有变的更多。

而他的父母却以为,去了北京就可以天天和孩子见面。

真相却是,不仅孩子工作忙见不到,自己的社交圈也断了,大多数的日常就是老两口在家里四目相对。

我们总觉得把父母接到了身边就是陪伴,实际只是让他们换个地方继续孤独而已。

不仅如此,把父母接过来,且不论他们是否适应,住房、医疗也都将是巨大的考验。

而生活节奏和时间安排差异等导致的各种问题,独生子女也不见得一定能应付的过来。

之前网上有人做过调查,问老人们是否愿意和子女生活。

他们的回答基本上都是:“偶尔去小住可以,长居不可能。”

原因很简单:“大城市过不惯。”

其实还是害怕添麻烦,父母只有你一个孩子,不愿轻易向你求助。

可除了你之外,他们也没有其他人可以求助。

21世纪什么最重要?

是钱!

知乎曾有人发帖问:“独生子女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一个高赞回答是:“不敢死,不敢远嫁,特别想赚钱,因为他们只有我。”

深以为然。

传统中国家庭讲究多子多福,用多个子女合力托举起一个大家庭。

但对独生子女来说,没有兄弟姊妹,只能在工作和父母之间左右为难。

没有退路的他们如果请护工照顾父母,就必须背负起两倍、三倍的经济压力。

这些年,无论是生产还是服务行业,人工价格都很贵。

根据家政服务公司的价格表显示,照顾老人的价格,一个月最少都要4500元,这还是在老人能够自理的情况下。

如果老人不能自理,这个价格就会上涨到六七千,甚至更高。

保姆的工资加上父母的其他开销,一个月最少也要一万多。而根据报道,2020年,我国工资月薪水平普遍不足六千元。

这意味着至少一半以上的独生子女,月薪仅够给护工发工资。如果是农村或者三四线城市,恐怕子女挣的钱还不够支付护工费。

高昂的保姆费用和微薄的收入,形成鲜明的矛盾。

那把父母送到养老院呢?

也不见得能解决问题。

目前来说,养老院的收费标准有以下几个区间:

以北京为例,北京西城区靠近亿元的中端民营养老,采用“押金+月金”模式。

会员需要一次性缴纳180-310万不等的会费,每月还需要缴纳4000-5000的租金以及1680元的餐费。

而公办养老机构虽然便宜上许多,但每年床位有限,很多老人登记后三四年才能入住。

更有甚者,从当时开始排队,得等20年后才能住进去。

我们等不起,父母更等不起!

这还是在父母健康能顺利入住的情况下,万一父母此时生了一场大病,便无异于灭顶之灾。

在中国,大病足以摧毁任何一个中产阶级。

医院就像是一个碎钞机,独生子女只能独自承受,因为他们没有人分担。

有位ICU的医生,晒出了一份账单。这是一个临时进ICU抢救的老人,一天的部分费用:

昂贵的令人咂舌。

当然,对于有钱的父母或者子女,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可是,我们大多数父母和子女,缺的就是钱啊!

所以,“孝顺”就是一件昂贵的奢侈品,不是每一个子女都能承担得起,更何况是独生子女。

毕竟我们面临的压力远不止这些,我们也需要养老、养娃、养车、供房……

所以我们必须要好好活着,并且必须要比别人更加的拼命赚钱。

这是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的宿命。

看过一张很经典的获奖摄影作品,照片的名字叫做“独生子”。

一个独子,坐在两张病床中间,一边是父亲,一边是母亲。

很可能这个独子身后还有堆积如山的工作,有不得不面临的竞争压力,有努力加班的妻子,还有需要照顾的孩子……

而这个孤寂脆弱的背影,

可能是你,是他,也是我。

正如作家李月亮所说:

那个从前最幸福最受宠的小孩,慢慢活成了最坚强最疲惫的大人。

他们困在时间和财富的矛盾里。

困在上有老下有小的繁琐里。

困在没有替代和喘息的单枪匹马里。

作为独生子女,我们不怕死,怕的是自己死了,妻子孩子无人照顾,父母无人养老送终。

这不仅是独生子女的困局,也是这个时代的困局。                  

综上就是小编整理的纪录片独生子女的国度影评精选的汇总,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查字典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