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节日作文 >

9月10日教师节的内容【精选3篇】

小编: 甜味拾荒者

9月10日教师节的内容【精选3篇】一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职责所在。“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对于广大辛勤耕耘的园丁们来说,的收获是“桃李满天下”,的尊重是对教育、知识的重视,而最珍贵的礼物,莫过于学子们一句发自肺腑的“谢谢”。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教师节理应是“感恩节”。感恩老师,不在于物质,而重在精神;不在于虚情,而重在真诚。

  构建“亲清”型师生关系,要杜绝把给教师送礼当成感恩之举。学生、家长及社会,都要真正地感激教师。重要的是,切实维护好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待遇,将“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规定落到实处,让老师有荣誉感和存在感,可以更体面的工作。特别要重视乡村教师,从转变观念、提高待遇、改善环境等角度出发,让他们能够继续扎根基层、扎根农村,安心从教、热心从教。

  当然,大力弘扬尊师风尚,也不是仅仅在教师节才提及,还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努力,铭记老师的付出和辛劳,让尊师重教的风气遍及全社会,成为广大学子感恩思进、刻苦学习强大动力,如此,才是教师节的“礼物”。

9月10日教师节的内容【精选3篇】二

  世人皆有师,对于一个人来说,对他的一生影响的人,除了父母双亲之外,师长的影响可能要排在前列,这个老师,有可能是他的启蒙老师,也有可能是在他人生的某个特定时段遇到的某个方面的老师,这样的影响,有可能来自老师的渊博知识,有可能来自老师的奇思妙想,也有可能来自老师在课堂内外的点滴小事,甚至一句不经意的话。在潜移默化中,当年某位老师举手投足的影响力,可能就如同草蛇灰线,在学生的人生中伏脉千里。

  前日读陈平原的新著《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其中有一节引诗人穆旦的回忆文章,令人印象深刻。其中写道,1939年10月13日,日机轰炸在昆明的西南联大,“就在轰炸的次日,联大上课了,教授们有的露宿了一夜后仍旧讲书,同学们在下课后才去找回压在颓垣下的什物。”师者身上所体现出的大无畏精神和敬业精神,就是这样以身作则地影响了无数学生,这或许是西南联大后来英才辈出的原因之一吧。

  同样,在当下的时代,教师早已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季羡林、张丽莉、徐本禹、叶志平……一个个优秀教师的名字和事迹,早已为人们耳熟能详,成为良师的榜样和学生们敬重的对象。

  正因为老师在每个人心目中都是神圣的象征,因此,今天当我们谈论教师节时,更应该回归到设立这个节日的本意,从尊师重教的初衷来理解。在这样一个面临着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时代,从教师来说,要想更好地为人师表,便应认识到其所扮演的角色,已经不再仅限于是书斋里的“园丁”,而要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思想资源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从家长和学生来说,要认识到,真正的尊敬是尊重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与修养,是积极加入到培养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的努力中来,而不是以过分物质化的礼物来助长师生关系的庸俗化;从社会来说,同样也要认识到,过教师节是要在全社会倡导对老师的尊敬,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改善教师生活、真情帮助教师成长。

  韩愈的名篇《师说》字字珠玑,他言到,“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也就是说,单纯传授课本知识的老师,是不完整的,真正的师者,要能够传道授业解惑,这样的为师者,其言其行其思其想,在各个方面都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榜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指路明灯,照亮人生的行程。而对于这样的师者,尊重,将是送给他们的教师节礼物。

9月10日教师节的内容【精选3篇】三

  秋天的金色,属于教师。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是学生成长路上的“筑梦人”。今年9月10日是第xx个教师节。让我们向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广大教师应不辱使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激发干事创业的无穷动力,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致敬学生的“筑梦人”,三尺讲台践初心担使命。三尺讲台系国运,一寸丹心铸民魂。疫情之下,开学延期,但学生成长不能延期,为了全国两亿多大中小学生居家学习,各地教师大胆创新,网上录课、直播、远程辅导,为“停课不停学”交上了优异答卷;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既是医者也是师者,他们逆行而上,用无畏守护家国平安;扶贫先扶智,一大批教师承担脱贫攻坚的时代重任,从校园走向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广大教师自觉把个人的生命与祖国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用专业学识和高尚道德情操当好学生的“筑梦人”,把爱国、担当、奉献的种子撒播在了学生心中,把为党育人、为国育人作为崇高使命,教育初心使命在三尺讲台上熠熠生辉。

  致敬学生的“筑梦人”,尊师重教弘扬良好风尚。“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不能只在教师节感念师恩,而是真正要让尊师重教成为良好社会风尚,让教师成为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可喜的是,教育部提出将继续督促各地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六部门共同出台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意见,力争3―5年大幅提升乡村教师待遇;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今后教育类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公费师范生将免试用认定教师资格……各种利好政策的出台,彰显了国家层面对教师现状的关注、关怀,把切切实实的制度温暖和实际行动付诸教育事业的“每一公里”,引导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真正唤起教师的教育情怀,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让教师全身心倾注到教育事业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