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读后感 >

汪曾祺生活家读后感800字 传承好传统,圆梦奔小康

小编: LH雷

汪曾祺生活家读后感800字 ,“生活,是很好玩的”,一代“生活家”汪曾祺:在慌乱的世界里,不慌不忙地生活。小编整理了一些汪曾祺生活家读后感800字的汇总,欢迎大家借鉴参考,快来看看学习下吧!

汪曾祺生活家读后感800字  一

十多年前,读过汪曾祺老先生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故乡为题材的《受戒》、《大淖记事》,知道他是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对汪老先生直观的感受,来自于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一档栏目《谢谢了,我的家》。听汪朗讲述父亲的故事,让他最难忘的一句话,是汪老先生喊他们兄妹“回家吃饭了”,一位慈祥、温暖、有爱的父亲形象,深入人心。整个节目看完,我的眼睛都湿润了。这次与书友们共读《生活家》,再次领略了汪老先生平淡如水,却又诗意盎然的快意人生。

共读之前,知道这本书装帧精美,配得上汪老先生的精致生活。拿到书时,首先欣赏了书中所选老先生的十一幅画,平常的蔬菜餐食,经由老先生的画笔,耀然于纸上,那形态、色彩在脑海里鲜活了起来,浮现出老先生可爱的样子来。

还是先看序言,介绍了汪老先生平和著作。汪老的一段话:“我的作品内在情绪是欢乐的。我们有多种创伤,但是我们今天应该欢乐。一个作家,有责任给予人们一份欢乐。”,作家的良心,击中了我内心最柔软的那部分。再看后记,很惊喜,汪朗写的。一如老先生在世时,他们兄妹几个称呼他那样,汪朗依然称他老头儿,很亲切。汪朗在后记中,介绍了二十多年前台湾出版这个集子的事,还提到了汪老先生编过的《旅食集》(现名为《旅食与文化》)。汪朗引用了汪老先生在《旅食与文化》里的一段话,“我写这些文章的目的就是使人觉得:活着多好呀。”,这是汪老先生在作品中体现的思想—活着多好啊!也是人们之所以喜欢读他文章的原因。

书中写旅游的文章里,我印象最深、最有共鸣的是《天山行色》。曾经在新疆生活的经历,在乌鲁木齐读大学,南山、天池、天山、伊犁河,唐巴拉木厂、赛里木湖,这些地方不止一次去过,不只是一个季节到访,曾经写过一些短文,毕业、搬家,早已经七零八落了。所幸,遇到老先生的文字,让我沉浸在曾经的喜悦中,思绪被拉回二十多年前。第一次去天池,是六月份,全班28人,穿戴班服出游。一路盘山公路上去,就已经把我们震惊到了。天池的景色很美,周围的树林很密,不远处的山头上,开遍野花。我一直相信:曾经有位仙女到过那里。我的上衣那次落在树林里,没能找回来。第一次去南山,是五一假期,同宿舍的三个死党,邀约了中文系的一位女生。本来阳光明媚,可到了下午,天气骤变,竟然飘起了雪,冻得我们几个打哆嗦。那一次,我们为了拍照,带了好看的裙子和首饰,结果慌乱中,好友的一串珍珠项链被我们弄丢了。呵呵,爱美的我们,很多糗事。

书中写吃食的文章,读来甚是有味,尤其描写高邮咸鸭蛋那段,口水差点流出来。中华富饶的大地,养育了勤劳智慧的民族。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也体现在饮食文化中。文章中出现的各种美食不再赘述。我想说的是,文章中关于野菜的介绍。汪老先生文章中介绍的野菜,除了介绍吃法,还讲到药效,引经据典,足以看出老先生深厚的学养。说起吃野菜挖野菜,不得不提到荠菜。一到春季,北方大地最先长出的新鲜野菜。想起来今年春天,我和同事在校园里挖荠菜的情景。中午饭后,午休时间,我和几位女同事,拿着小刀子、小铲子、小剪刀,奔向校园的沟渠、池塘旁。挖了足有一个月,我们相互打趣:挖起荠菜来,教授也疯狂。荠菜长得那叫嫩,挖回家,摘好,洗净。做菜饸、包饺子,或者调凉菜,相互赠送。一位同事,甚至把新鲜荠菜寄往南京朋友那,这是怎样的情谊!

感谢汪老先生的这些文章,“亦如沈从文的作品一样,用故乡、回忆、梦幻、风俗、人情,勾织起一张中国传统审美情致的网”,给了我们精神的慰藉!

汪曾祺生活家读后感800字 二

对于名家的作品,我读过的不多。我总认为大作家嘛,学问那么高深,写出来的作品肯定令人难以理解。在潜意识里对于名家的作品还是有些排斥的,读完《汪曾祺散文》,倒是令我的看法有所改变。

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像是一个平常的老人在诉说的一件件有趣的事,没有什么浮夸的语句,高深莫测的感觉也是很少。这些散文的语言很平淡,很朴实,我不需要过分去理解些什么,这让我读书时很愉悦。在叙述一件故事的时候,汪曾祺老先生用朴实的语言书写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其中一些故事更是让人觉得有些幽默。像《跑警报》一文中所写到的“跑警报的‘对儿’并非总是固定的,有时一方被另一方‘甩’了,俩人‘吹’了,‘对儿’就要重新组合”。战争年代的爱情在我的印象里是浪漫的,刻骨的,能有一点幽默,倒也更是完美。文章对景色描写让人觉得也很有意境。“黄昏了,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橘黄,又渐渐变成紫色,很深很深的紫色。”“闻到一阵阵炊烟的香味,停泊在御码头一带的船上正在烧饭”,想象一下倒让人有些陶醉。

从这本书也可以看得出汪曾祺老先生学识渊博和见识非凡。他的语言很充实,一点也不空洞,对于他的看法,他总是能够举出一些例子,如“写景色,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徐志摩写泰山日出,用了那么多华丽鲜明的颜色,真是“浓得化不开”。但我有点怀疑,这是写泰山日出,还是写徐志摩,我想周作人就不会这样写。周作人大概根本不会去写日处。”用形象的例子来帮助人们理解,更显其渊博学识。除了渊博的学识外他的看法也很有特点和道理,在《城隍.土地.灶王爷》这一散文中讲述了中国几个民间所流传的神。他写到:“老百姓需要这样的神。这些神的意象一旦成为老百姓所掌握,就会变成一种自觉的、宗教性、固执的力量。没有这些神他们就会失去伦理道德标准、是非善的尺度,失去心里平衡惶惶然不可终日”。我觉得是有道理的,人没有了信仰,光靠法律的约束,感觉还是不够。有些人可能认为这些太腐朽,但我认为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方能将传统文化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汪曾祺老先生对生活的态度令人惊叹,在《跑警报》一文中,他描述日军空袭时候人们的生活。在他的语言中,我感受不到太多的危险,更有的是那份从容,我绝不认为空袭是件安全的事,但他写的那样惬意,仿佛在他的生命中没有什么事能使之畏惧。即使在文革中也是一样,他被扣上右派的帽子,后虽被人摘掉,但仍受压迫,是什么使作者挺过着艰难岁月?我觉得他凭借的是随遇而安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让我敬佩不已。

读完《汪曾祺散文》,我觉得名家作品还是要多读的,名家作品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难理解。以后我要多读读书。同时学习汪曾祺老先生的生活态度,过好每一天。

综上就是小编整理的汪曾祺生活家读后感800字的汇总,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查字典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