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叙事 >

当你老了美文赏析【精选5篇】

小编: 七号同学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特别是其中的话题作文,更是常见,话题作文的主题不必从材料中提炼,而是从话题引发出来的,材料的作用在于阐发话题,启发学生作文思路,就材料本身而言,既可以运用到写作中,也可以不加采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当你老了美文赏析【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当你老了美文赏析【精选5篇】

当你老了美文赏析【精选5篇】一

上个星期六,我真真正正的当了一回老师,真过瘾!早晨,小红、小明、张小丽在他们妈妈的带领下第一次来我家做客。虽然是第一次,但我们很快就熟悉了。我发现小红是个性格开朗的女孩,小明是个胆小如鼠的小男孩,张小丽则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

他们都比我小,都在读四年级。我们玩这样不好玩,玩那样也不好玩。忽然,性格开朗的小红说:“姐姐,你来教我们数学吧!”我说:“可以呀!”我刚把话说完,他们就高兴得跳起来。我找来第七册的数学书,让他们把一张长方形小桌子和三把小椅子搬到大门的外面。我对他们说:“我家没有黑板,只有把门当黑板了。”我边说边把门关上。“你们要我教你们哪一单元?”他们异口同声的说:“你教我们怎样解答加法的方程。”我答应了。

我用找来的半截粉笔在门上写了一个方程:ⅹ 15=40。然后对他们说:“这个方程,求的是一个加数,其中15是加数,ⅹ也是一个加数,40是和。谁来根据我说的列一个相等关系?又应该怎能样列呢?小红你来说说看!”小红站起来,信心十足地说:“应该这样列,和等于一个加数加上另一个加数,这个方程表示已知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说得很完整,请坐!”我边说边把关系式写在“黑板”上,然后接着说:“这个方程算出的结果是多少,请根据刚才所说的相等关系求出ⅹ是多少?”我刚说完,小红、张小丽一起把手举了起来,旁边的小明把手举起又放下,又慢慢地举起来。我想:你举起来又放下,那样害羞,我偏要喊你。“小明,你来说,我来写!”。小明慢吞吞地站起来,脸红得比苹果还要红。他说:“ⅹ=40-15,,所以ⅹ应等于25。”“那应该怎样检验这道题才对呢?”我追问。他接着说:“把求出的25加上15,看等不等于40,或是用40减去25。”他说完便坐下了。我说:“你们学得真快,现在请你们用刚才的方法,做以下几道题,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掌握了。”说完,我就出了六道……看着他们那股子专心劲,我有说不出的高兴。

我终于当了一回老师,感受到了当老师的快乐。当老师,真好!

当你老了美文赏析【精选5篇】二

我的脑海中,至今还抹不去我对幼儿园老师——程老师的记忆,她是我觉得最“美”的老师。

  一大“美”之笑容美

  程老师的笑容是多么甜美啊!每当所有小朋友的表现令她很满意的时候,她就会对我们甜甜的笑一下:她的两个小酒窝深深的凹了进去,白白的牙齿露了出来,就像我们小朋友的笑容一样天真无邪。

  每当小朋友们见到程老师笑了,大家也会给我们可爱的老师回复一个笑容:大家都咧开嘴巴大声放肆的笑,甚至笑得脖子都歪了。看到这情景,老师每次都会捂着嘴笑好一阵子才能停下来。

  二大“美”之感情美

  程老师对我们很好,每当有小朋友很认真的时候,她就会再考那个小朋友一个问题,如果答对了,程老师就会给他一个大大大大……的奖品:一件老师亲手织的毛衣。老师会用我们午睡的两个小时来织毛衣,所以我们午睡的时候总会偷偷地看程老师在忙个不停的织毛衣,织了几分钟,她就会用手揉揉那已经红了的眼睛。

  世间的美不止在外貌上,更在心灵上、感情上。

  老师,你真美!

当你老了美文赏析【精选5篇】三

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因为在春节时张贴而得名,表达了对新的一年的祝福。下面,我们就来走进“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这副春联吧!

“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这副春联的意思是:家人辛勤劳作,就能过上好日子;家人和睦相处,就会感觉很幸福。上联告诉我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勤劳,就能过上好日子;下联告诉我们:家人要团结和睦,不然你永远也不会得到幸福。简简单单的十四个字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光明未来的追求。

这副春联采用了对仗的手法:“勤劳”对“和睦”,“门第”对“人家”,“春光”对“幸福”,“好”对“多”,上下联字数相等,词类相当,正符合对仗手法,而且对仗得非常工整、精巧。

理解了春联的意思,我仿佛看到了这样一个景象:新的一年里,勤劳的一家人开始了新的生活,通过春天的播种、夏天的耕耘,有了秋天的好收成、冬天的好享受。他们过上了无忧无虑的好日子,一家人和和睦睦的,非常幸福。

当你老了美文赏析【精选5篇】四

《望天门山》译文及赏析

这是一首江行写景的七绝诗,题为“望天门山”,可见作为描写对象的天门山风光,系诗人舟中放眼而“望”之所得。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望天门山》译文及赏析。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注释

⑴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⑵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

⑶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⑷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⑸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鉴赏

这首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一、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三、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两句写诗人远眺天门山夹江对峙,江水穿过天门山,水势湍急、激荡回旋的壮丽景象。第一句紧扣题目,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第二句写天门山下的江水,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可比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的山峰阻遏时出现的情景,但作为一首七言古诗,写得淋漓尽致。从比较中就可以看出《望天门山》作为绝句的崇尚简省含蓄的特点。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第三句承前第一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第四句承前第二句写长江江面的远景,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 “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豪迈、奔放、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自我形象。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优美、壮阔,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诗人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

创作背景

据安旗编著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和郁贤皓编著的《李白选集》,《望天门山》是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的。

艺术特色

“望”字统领全

这是一首江行写景的七绝诗,题为“望天门山”,可见作为描写对象的天门山风光,系诗人舟中放眼而“望”之所得。全诗在“望”字统领下展开,“天门”之山形水色融为一体,雄奇壮伟的景象得到充分的展现。诗人身在船上,眼望两岸青山,有船不动而山在动的错觉,故写出“两岸青山相对出”的佳句,似青山有情,欣然出迎远来的孤帆,颇富情趣。

山水互为映衬

诗中的山水是紧密关联,互为映衬的。楚江浩荡,似乎把“天门”冲“开”,而“天门中断”使楚江得以奔腾而出。天门两峰横夹楚江,而楚江激流穿越天门。山依水立,水由山出,山水相连,景象壮观。“碧水东流”为山峰所遏制,故至天门而回旋,山为水开,水为山回,互为制约,又融为了一体。“相对出”的 “两岸青山”,与水中的“孤帆一片”,点面结合,动静相衬,构成一幅完整而动人的画面。通览全诗,山形水势,或合说,或分写,或明提,或暗示,密切相关,互映互衬,展现出了极为宏阔壮观的景象。

当你老了美文赏析【精选5篇】五

《马嵬坡》郑畋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原文注释】:1、回马:指唐玄宗由蜀还长安。2、云雨:意谓玄宗、贵妃之间的恩爱虽难忘却,而国家却已一新。3、景阳句:陈后主叔宝,闻隋兵至,刀偕其宠妃张丽华,孔贵嫔出景阳殿,自投井中,至夜仍为隋兵所俘。【翻译译文】:杨妃死后玄宗銮驾又回帝京,夫妻难忘思念之情与日俱增。马嵬赐死虽非情愿终属圣明,景阳宫井陈后主又是什么人?【赏析鉴赏】:这是一首咏史诗。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安史乱军攻陷潼关,长安危及,玄宗仓皇逃蜀,道经马嵬坡,六军驻马哗变。杀奸相杨国忠,逼玄宗赐死贵妃。即为马嵬事变。诗的首两句写玄宗“回马长安”时,杨妃死已多时,意谓“重返”长安是以杨妃的死换来的。尽管山河依旧,然而却难忘怀“云雨”之情。“云雨难忘”与“日月新”对举,表达玄宗欣喜与长恨兼有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南朝陈后主偕宠妃张丽华、孔贵嫔躲在景阳宫的井中,终为隋兵所虏的事,对比唐玄宗马嵬坡赐杨贵妃自缢的举动,抑扬分明。诗对玄宗有体谅,也有婉讽。玄宗的举动虽胜陈后主,但所胜实在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