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字数作文 > 500字 >

关于孝道的作文【范文8篇】

小编: 孤街浪人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孝道的作文【范文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孝道的作文【范文8篇】

关于孝道的作文【范文8篇】一

夜深人静,一个人爬上屋顶,躺在屋顶上,静静地享受着一大片夜空。

躺着面对着夜空,是件多么舒服的事情阿!夜空上,有皎洁的月亮和闪烁的星星作装饰,唯一的月亮和成千上万的星星把夜空点缀得如此精美,月亮和星星像是注定为夜空而存在的,它们都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一直存在于夜空中。

星星一闪一闪地眨眼,是夜空在诡异地微笑,吸引世人去挖掘它的奥秘。星星当中,最引人注意的,我想便是那七颗组合成的北斗七星了,有人说,只要找到北斗七星,你的愿望就会实现,我心里想,有那么神秘吗。我是个比较简单的人,就抱着随便的态度试着把它找出来,我东看看,西望望,找了很长一段时间,把眼睛都看模糊了,才找到了那七颗神秘的七颗星,当我认真看清楚它时,发现它原来是那么美的,它的形状像个勺子似的,在整个夜空中显得特别突出,给人一种神仙般的存在。我又看了看它,觉得它不仅像勺子,还像各种不同的形状,奇怪得神秘不已。看着它,你可以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充分利用它的神秘,把它想象成你自己想要的东西,让你心旷神怡,忘记所有的烦锁之事,带你飞向那充满神秘色彩的夜空中畅游。而夜空中不仅只有北斗七星,还月很多不同的星,不同的星就像是一个迷,还像一个美好的心愿,代表着不同的祝福,在夜空的每一个角落闪闪发亮,把整个夜空都照耀得如此辉煌,展现在世人面前。夜空中的神秘不仅存在于星星,还有更多没被我们认识的,等着我们去发现。

看完星星,我们再来看看夜空中另外一道风景――月亮。月亮是迷人的,它像似一个传说,让世人继续篇写它的传奇。它那洁白的外表,给人一种纯洁的感受,是人间缺失的宝贵品质,我还真想把它给摘到人间,把这份宝贵的精神投向俗气的人间,让社会安定繁华。月亮永远都是照路的灯,给迷路的人们照出一条回家的路,是一种难言可贵的温馨。当你遇到困难时,你可以抬头望望夜空中的明月,仿佛明月藏在你心中,帮你排忧解难,是个治愈心灵的月亮老人。在你思念家人,身处异地,只能看到圆满的月亮,思乡之情顿时变得强烈起来,你看着月亮就像看着家人,能够清晰感受到家人的亲切,是一封及时的家信,帮你万里传情。月亮,是这个夜空中最懂人性的,散发出人性的光芒。当你需要它时,它便会是你的救物主,了了你的心愿。

月亮和星星永远都是夜空中不灭的神话,我愿飞向夜空,创造夜空中最美的神话。

关于孝道的作文【范文8篇】二

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是孝;给母亲洗脚,给父亲倒茶,是孝;学习自觉,不让父母操心,也是孝。孝就像一条潺潺的溪流,温情地脉脉地流淌在我们的家中,孝的一点一滴已经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孝顺,在全世界只有中国这个国度做的最好”。柯尔特说过。那我们扪心自问,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孝呢?恕我直说,我没有很好的做到。我事事都要父母操心,尽管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但仍没有真正领悟到孝的精神内涵。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可用十二个字来概括: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你的一切事情都严格按照这十二字来做,从理论上来说,那才真正做到了孝。

古代人已经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他的事例值得我们深思:晋朝有一个王祥的人,早年丧母,继母朱氏不养他,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河面结冰了,于是王祥趴在冰面上,用自己的体温融化冰面,良久,冰裂了,两条鲤鱼从冰窟窿中跃了出来,于是王祥就捉住了鲤鱼,随后带回家煮给了继母吃。王祥对不喜欢他、不养育他的继母都这么孝顺,可见他是一个难得的孝子。

古人的智慧是很高明的,他们已经想清楚了为什么要尽孝和如何尽孝,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思考为什么要尽孝和如何尽孝呢?只有当你真正想清楚为什么要尽孝和如何尽孝后,你在孝顺父母和长辈时才能做到尽善尽美。

可现实生活中仍有不孝甚至弒母的存在:在2018年12月2日,一个小男孩只因为他母亲管他太严了,这个十二岁的小男孩就把他的母亲砍了数十刀,他的母亲当场死亡,多么残忍啊!

古人卧冰求鲤;现有持刀弒母,这仅仅是因为不孝吗?不,不是!是因为现在的人们孝的意识淡薄了;是因为从小没有受到有关孝的教育,这才是根本!因此,我倡议大家利用课外的时间去阅读一些经典古文,学习古人的智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古人的孝文化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将古人的孝文化发扬光大。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都可以做到尽孝了,我们人类为什么就做不到呢?虽然,想要真正做到孝是一件极难的事,但只要我们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在父母和长辈眼中都是一种孝。

百善孝为先。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讲孝道、尽孝道、扬孝道,让孝道流进千万家,让孝道从中国流向世界,让世界因为孝而变得更加美好!

关于孝道的作文【范文8篇】三

【于丹心语】 道理本身是什么不重要,但是表达方式很重要。

*最亲的人往往是情绪垃圾桶。

*最亲的人是最伤不得的。

*顺者为孝。

于丹孝敬之道观后感第1篇

孝敬是一种美德。但是,它不是一种本能。反过来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有人说过那是美德吗?没有,因为那是近乎本能。

这个世界上,生物之爱都存在这样一个现象,这个现象很美好,但也近乎残酷:所有的爱都是下行的,也就是父母对儿女的爱。对父母来说,儿女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所以父母怎么尽心都不为过。

我们看到很多故事,比如孩子得了病,父母守在手术室外面,说把我的肝脏移植给他吧,把我的肾脏移植给他吧。我想,如果能移植心脏,那可能十个妈妈里面有九个愿意。

但是,我们去找找儿女为父母做过什么的故事,可能远远不如父母对儿女做的多。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小男孩,他从小就在一棵大树旁边玩儿。他特别喜欢这棵树。这是一棵大苹果树,长得很高,又漂亮,又有很多甜美的果子。

这孩子天天围着树,有时候爬到树上摘果子吃,有时候在树底下睡觉,有时候捡树叶,有时候他也拿着刀片、瓦片在树身上乱刻乱划。这大树特别爱这孩子,从来也不埋怨他,就天天陪他玩儿。

玩着玩着,孩子长大了。有一段时间他就不来了。大树很想他。过了很久,他再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少年了。大树问孩子,你怎么不跟我玩儿了?这孩子有点不耐烦,他说,我已经长大了,不想跟你玩儿,我现在需要很多高级的玩具,我还要念书,还得要交学费呢。

大树说,真对不起,你看我也变不出玩具,这样吧,你可以把我所有的果子都摘去卖了,你就有玩具,有学上了。这孩子一听就高兴了,把果子都摘了,欢欢喜喜走了。

就这样,每年他就是在摘果子的时候匆匆忙忙来,平时都没有时间来玩儿。等到他读书以后,又有很长时间不来了。再过一些年,这孩子已经长成一个青年,他再来到树下的时候大树更老了。

大树说,哎呀,你这么长时间不来,你愿意在这儿玩会儿吗?孩子说,我现在要成家立业了,我哪儿有心思玩啊?我连安家的房子还没有呢,我也没有钱盖房子呀。

大树说,孩子,你千万不要不高兴,你把我所有的树枝都砍了就够你盖房子了。这孩子高兴起来了,把树枝都砍了,就去成家了。

这样又过了很多年,这孩子再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年人了,这大树已经没有果子也没有树枝了。孩子还是不高兴,一个人心事重重地徘徊在树下。

这孩子说,我现在成长了,念完书,也成家了,我得在世界上做大事。这世界上的海洋这么浩瀚,我要去远方,可我连只船都没有,我能去哪儿?

大树说,孩子,你别着急,你把我的树干砍了你就可以做船了。这孩子一听很高兴,砍了树干,做了一条大船出海去了。

又过了很多年,这个大树只剩下一个快要枯死的树根了。这时候,这个孩子回来了。他的年纪也大了。

他回到这棵树边的时候,大树跟他说,孩子啊,真对不起,你看我现在没有果子给你吃了,也没有树干给你爬了,你就更不愿意在这儿跟我玩了。

这孩子跟大树说,其实我现在也老了,有果子我也啃不动了,有树干我也不能爬了,我从外面回来了,我现在就是想找个树根守着歇一歇,我累了,我回来就是跟你玩的。

这个老树根很高兴,他又看见孩子小时候的样子了。

这个故事,其实说的就是我们的父母和我们自己的一生。

可是,真等到我们回到树根边的时候,心里就已经有太多的遗憾了,有很多能做的事情我们已经错过去了。然而,父母跟我们很少计较。

同样是血缘,为什么下行的爱如此自觉,如此浓烈,而上行的爱有时候却显得牵强呢?

有一次,宰我跟老师说:“为父母守丧,一守就是三年,好像太长了。”

宰我走了以后老师就很感慨。孔子说:“宰我还是做不到仁啊!一个孩子出生以后,要三年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所以替父母守丧三年,是天下的通例啊。难道宰我就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三年怀抱的爱护吗?”

一个小孩子出生以后,父母们都手里怀里抱着,呵护之至,抱到三岁,有的父母还很惆怅,说孩子要长大了,以后我就抱不着他了。很少有父母说抱到孩子一周岁就烦了,说我抱你什么时候到头,我还要抱你两年,太烦了吧。但是,孩子长大以后,为父母守丧守到一年就有人觉得挺烦了。

孔子对宰我的言行没有横加干涉,他只是推测宰我幼年的经历可能不完美。

只要父母在一天,孩子就不会不挂在他们的心里。但是,孩子经常跟父母说的话是什么呢?就是:“妈,我最近不回来看你,实在是太忙了。”

忙,有时候是可以忙忘的,但有时候忙是可以取舍的,取重而舍次。什么是重?人们往往觉得事业是重的,朋友的快乐是重的,在这种时候,父母往往是被忽略的。

我们老是能听见父母说一句话:“你去忙吧,要是太忙就不一定着急回家来,打个电话就行了,让我知道你挺好就行了。”而孩子们呢,往往就把这个话当成是真的,就真会觉得父母只要知道自己在外挺好就行了。

在孩子这一生的成长中,尤其是长大以后,有时跟父母会发生冲突。有的孩子从小就有逆反心,父母孩子之间有代沟。

并不是天下父母做事都正确。那么,当父母做得不对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孔子有这样的建议:“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作为儿女,侍奉父母的时候,如果有意见相左的地方,甚至你觉得父母有什么错的地方,可以委婉地去劝止。这叫做“几谏”,就是你一定要很克制地,很轻微地,能够用一种柔和的方式去劝说。

我们去说一个道理,道理本身是什么样也许不重要,但是怎样用一种最好的表达方式把一个很好的道理说得通,这很重要。

我们经常会学习一些人际交往准则,跟同事要怎么说话,跟朋友要怎么说话,但几乎没有一本社交宝典上会教你跟父母怎么说话,因为大家都觉得,父母是亲人,跟父母说话还需要讲究方式吗?

孩子们老说,我在外面受了气,回家跟我妈说说怎么不行?跟我妈还不能发发脾气吗?跟我妈还不能撒撒怨气吗?但是,千万要注意,往往就是最亲的人成了自己的情绪垃圾桶,有时候还会因此而受伤。

孔子说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你最亲的人是最伤不得的,好话要好好说。

于丹孝敬之道观后感第2篇

我们今天已经远离了产生孝道的宗法社会,父子的关系已经不存在跟君臣关系的对应,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孝”已经过时了?

是不是在今天这样一种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会里,“孝”就不是做人的根本了呢?

有一天,颜回、子路跟老师在一起聊天。老师说:“你们每个人都说说自己的志向吧。”

子路说:“我的志向就是,衣服、车马这些好东西,与朋友一起享用,用坏了也没有什么抱怨。这就是我的愿望。”

颜回说:“我的愿望呢,就是一个人不经常夸耀自己,也不经常宣扬自己的功劳,能够做到很谦逊也就可以了。”

学生们发现老师还没有说话。子路就对老师说:“希望听听老师您的志向。”

孔子淡淡地说出对自己人格理想的描述,很简单,就三句话:“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就是希望做到能够让老人得到安顿,让朋友对自己信任,让年轻人对自己怀念。

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可能摆脱跟三种人的关系,那就是长辈——生我养我的父母,平辈——一生相随相伴的朋友,晚辈——自己的儿女。

在这里面,摆在第一位的是“老者安之”。让老人外在得安其身,内在得安其心,可能每一个儿女都有自己的做法,但真正能够做好却很不容易。

我们知道,不一定每一个孝子都有充足的钱财和很高的地位,能够按照他的梦想把爱折合成一种物质条件给他的父母。有时候一个很深刻的心愿,但是做起来却只是一件朴朴素素的小事,小到微乎其微。

对老人的这种安顿,也许我们可以有种种标准,比如买多大的房子,买什么样的车,带老人去什么地方旅游,让他穿什么样的衣裳,有什么样的饮食,但是这些能让老人真正心安吗?

很多学生曾经问过孔子,什么叫做“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子游去问老师,什么叫做孝啊?老师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养活自己的老人就行了。孔子接着反问,你看狗马这些动物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你只是做到让父母衣食无忧了,但你对他们没有发自内心的尊敬,那么这跟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子夏问老师什么叫孝。孔子说:做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你看看今天的所谓孝,就是有一些要做的事情,孩子们都会抢着去干;在一个物质条件不很丰富的情况下,尽量做到让长辈有吃有喝。但是,这样做竟然可以算“孝”吗?

孔子的反问令人深思。中国人常常将“孝”和“敬”连用,孝敬孝敬,孝为行,敬为心,关键是我们的心中对父母有那份深深的敬吗?

今天是生活节奏加快的时代,儿女们总是太忙太忙了。

面对父母,儿女应该问问自己:如何让老人因为有自己这个孩子而得到安顿。

于丹孝敬之道观后感第3篇

一直以来,读书是我的一大爱好,可是,因为生活中的烦琐与工作中的忙碌,让我的生活变得似乎格外充实。细想一下,不禁感叹: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静下心来好好的读书了!最近,忙里偷闲拜读了于丹教授的《〈论语〉感悟》一书,让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启迪。

于丹教授用诙谐幽默、朴实无华的语言和一个个震撼人心、耐人寻味的小故事对《论语》中孔子的一些为人处世之道透彻而又入木三分作了一个通俗易懂的解析和经典的诠释。对于《论语》以前我只是片面、部分的了解罢了,觉得这些之乎者矣的文言文是那么地深奥难懂、枯燥乏味。可当我读完于丹教授的《论语》感悟后,通过她的一番独到的见解,使我真正体会到《论语》中所蕴含的“朴素和温暖”。同时,对她的聪明和睿智由衷地发出赞叹。此书中于丹教授分别从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和仁爱之道共七个方面做了深刻地阐述,让人受益匪浅。

这是一本“开卷有益”、值得一看的好书!看完后发人深省,我对于书中的“孝敬之道”感触颇深甚多。于丹教授咬文嚼字地把《论语》中的孝道分析地淋漓尽致,她用细腻的情感和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为人之基本—孝道,虽然从中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和吹捧的话语,但却能给予人以心如暖炉、爱如茉莉的美好情感。中国民间有个说法,叫做“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在当今这个现实的社会中,我们又能为父母尽多少的孝道呢?我不禁沉思着……

为了追寻自己所谓的真爱,不顾父母的反对,远嫁千里之外的我又为父母做过什么呢?书中所例举的“苹果树与小男孩的故事”诠释了父母无私而又伟大的爱。看到这里,我的心头一阵酸痛,这就是我真实的写照啊!“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当自己身为人母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父母亲是多么地不容易呀!论语中的“父母之命,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俱。”一句深深的打动了我,它教育我们,一定要将父母的生日铭记在心。喜的是,父母高寿,得享天年,做儿女的有机会就应该多孝敬他们;但惧的是父母年事又高了一岁,我们做儿女的还有多少时间与机会,能够陪伴在他们身边尽孝呢?是啊,父母亲就是这样无怨无悔地为子女奉献着,无论什么时候始终都用宽容的心去理解孩子,用他们一生的爱去牵挂孩子。而我们做子女的能做的就是—不管再忙都得抽时间好好地多陪陪父母,以孝为行,以敬为心。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多么催人泪下的一句诗,多么令人回味的道理啊!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牢记这句话:“父母之命,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俱”,记住这句话,也许从今天开始,我们的父母就快乐了,我们自己的心也得到安慰了。让我们祝福天底下所有的父母亲都能幸福安康!

于丹孝敬之道观后感第4篇

孩子说了,有的父母会听,有的父母还坚持自己的做法,就是“见志不从”。没听你的怎么办?“又敬不违”,做孩子的还要心存尊敬,不要去顶撞他们。

你心中可能对这事继续担忧,但不能生出怨恨,这就叫“劳而不怨”。

什么叫做“又敬不违”?中国民间有个说法叫“孝顺”,孝顺孝顺,顺者为孝。很多时候,我们的孝心就在于不违背。当然,也有些儿女跟父母的冲突属于大是大非。但是,如果现在做个统计,父母、儿女之间所产生的冲突,究竟有多少是大是大非,关乎道德,关乎家国大义?这种事情毕竟很少。

绝大多数的冲突,用我们老百姓的话来说都是鸡毛蒜皮,却弄得父母心里头不高兴,儿女心里头往往也委屈,因为两代人可能动机都是好的,但看问题的方式不一样。

我们做儿女的,很容易跟父母形成的冲突就是发生在生活习惯上。我们愿意让他们生活好,比如经常指着老妈说,你看你攒的这瓶瓶罐罐,你这剩菜剩饭都舍不得倒,你去买的全都是处理的菜和水果,咱们家生活还不至于这样呀!现在日子过好了,你还是过去的习惯,你就不能把日子过好一点吗?你不能改掉吗?

我们有时候也会指着老爸说,现在我带你去吃西餐,我带你外边去下馆子,你老舍不得吃,还老说吃不饱,非要回家来蹲在墙角吃你那碗面条,这都是你原来在农村时候的生活习惯,你就不能改掉,好适应现在的生活吗?

听着这些数落老人的话,能说儿女不孝吗?其实,这些都发自我们的内心。但是,孔子说了一句话,叫“又敬不违”,难道我们不能顺着点父母吗?

每一个人走到今天,都带着历史的烙印,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的习惯铸就的。如果没有老太太攒瓶瓶罐罐那段岁月,也许就没有儿女今天的生活;没有老爸蹲在墙角吃面条的那种节俭,也许你就不会从那个村庄走出来,就没有今天的楼房。

真正爱自己的父母就意味着包容和尊重他们的习惯。这是真正的敬。心理上的这种“敬”,直接导出来的行为层面就是“不违”。

所以,我们不是说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都一定要做儿女的放弃原则,但是,在可以不计较的时候,儿女要对父母多一点尊重和理解,多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过一种快乐的日子,也许这就是最好的孝敬。

做晚辈的特别习惯于扶老人上下楼,这个动作有时候却招老人反感,老人经常把孩子甩开说,你觉得我现在就走不动道了?做儿女的这时候还真委屈。

其实,在物质生活大大丰富的今天,对于父母的心思做一些认真的揣测,按照他们的心意去做事,你可以做得更含蓄,更不外露,会让父母心里更自信,让他们对自己有更多的肯定。这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每一个人从他自己那条路走来的时候,他就会带着历史上沟沟坎坎留下的许多痕迹。一个人走到老年的时候,他有很多隐忍不露的地方,他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对于老人来讲,有太多的东西不见得都愿意对儿女说明。他可以自己去忍过一生,那么这个时候,儿女就应该用心去想,我的父母他们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

对于孩子,父母有着太多的牵挂,比如怕他念书念得不好了,怕他为人不够正直了,惦记他没有钱买房子,惦记他的车不好被同事笑话了,惦记孩子的`孩子要去受什么教育了……父母对儿女的牵挂不一而足。但是,做儿女的问问自己,我们该让父母操这么多心吗?

孟武伯曾经跟孔子问什么是孝顺,孔子回答了这样一句话:“处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什么叫孝顺?父母对儿女的牵挂,应该只有一件事,就是儿女得病了,只有这件事可以让他们真正担忧。儿女都是父母心头肉,不管是儿女四十岁还是五十岁得了病,老爸老妈那也是心如刀绞,老人说还不如让我替你病呢。所以得病不让老人担忧,你是做不到的。

孔子的言外之意是说,别的事情你就不该让父母担忧,这才是孝敬的孩子。你的学习就应该让父母操心吗?做人正直不正直,总要让父母念叨吗?与朋友交往,自己买房子,做生意,干工作,这些事情做得好与不好,都得让父母不断操心吗?这些都不应该让父母担心。

我们都知道,人这一生步步行来,点点滴滴,父母能做的,往往是一些背后的小事。父母从来不会对儿女说嫌烦,父母也从来不在儿女面前表功。

但是,有几个儿女愿意点点滴滴为父母默默做点事呢?很多儿女做点事就要嚷嚷出来,要让父母知道,孩子是爱他们的。

我看到过一个让人很感动的儿女尽孝的小故事。有一帮朋友在一起聊天,有一个人说,我在外面时间这么长,我要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告诉他们一声。然后,他拨了一遍号码,停了一下挂断,又拨了一遍号码,拿着听筒等着,接着跟他父母说话。

他的朋友们很奇怪,问,拨第一遍占线啊?他说没有。朋友问,那为什么要拨两遍呢?

这个人淡淡地说,我爸爸妈妈年纪大了,腿脚不好,他们只要听见电话就觉得是我的,每次都是不顾一切往前冲,恨不得扑在电话机上。我妈因为这样就经常被桌子腿绊了。后来我就跟他们说好,我会经常打电话,但前提是你们一定不要跑,我第一次拨通电话就响两三声,然后挂上,你们慢慢走到电话机边等着,过一会儿我一定还会打过来的。

朋友们在一起要聊起父母对儿女的爱,大家可能随口说出一大把,我倒真希望这样的故事能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家里,发生在我们身边。

有一句话是需要我们每个人记住的,那就是:“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我们父母的生日是哪天,他们今年多大了?不见得每个人都能说得很准确。我们有时候觉得,老人不像孩子爱过生日,孩子过生日都是成长,他高兴,而自己的生日老人有时候忘了就忘了,淡了就淡了,他觉得自己长一岁也没有什么好。

对儿女来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不知,知道以后,“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父母高寿,得享天年,做儿女的现在还有机会孝敬他们;惧的是父母年事又高了一岁,我们还有多少时间能够陪在父母身边尽孝呢?我们还能够有多少心愿真正来得及完成呢?

可以说,父母之年在我们的心里可能永远是惧大于喜的,因为我们能做的太少,父母能给的太多。所以,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至深的悲怆叫做“子欲养而亲不待”。如果真是到了那一天的话,我们就是捶胸顿足,涕泗滂沱,再三追悔,父母在的时候少顶一句嘴多好,多做一件事就来得及啊,但是一切都过去了,来不及了。

只要父母还在,就是儿女的福分。天下儿女心,就是在这个时候,想一想父母之年,以及在有限的岁月中,我们还来得及做什么,那么一切都有可能。

于丹孝敬之道观后感第5篇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孤立的现象,也没有一种孤立的标准。我们都在用自己的心去揣测他人。作为子女,如果我们能够换位去想,那么与其等到父母身后,我们去尽一年之孝或者三年之孝,还不如趁父母在的时候我们再多做一分一毫。

只要父母在一天,孩子就不会不挂在他们的心里。但是,孩子经常跟父母说的话是什么呢?就是:"妈,我最近不回来看你,实在是太忙了。"

忙,有时候是可以忙忘的,但有时候忙是可以取舍的,取重而舍次。什么是重?人们往往觉得事业是重的,朋友的快乐是重的,在这种时候,父母往往是被忽略的。

我们老是能听见父母说一句话,说:"你去忙吧,要是太忙就不一定着急回家来,打个电话就行了,让我知道你挺好就行了。"而孩子们呢,往往就把这个话当成是真的,就真会觉得父母只要知道自己在外挺好就行了。

在孩子这一生的成长中,尤其是长大以后,有时跟父母会发生冲突。有的孩子从小就有逆反心,父母孩子之间有代沟。

还有,并不是天下父母做事都正确。那么,当父母做得不对的时候,孩子真跟他们有冲突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对于上述情况,孔子有这样的建议:"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作为儿女,侍奉父母的时候,如果有意见相左的地方,甚至你觉得父母有什么错的地方,可以委婉地去劝止。这叫做"几谏",就是你一定要很克制地,很轻微地,能够用一种柔和的方式去劝说。"几"就是轻微、婉转的意思。

我们去说一个道理,道理本身是什么样也许不重要,但是表达方式很重要。我们怎么样用一种最好的表达方式把一个很好的道理说得通,这很重要。

我们经常会学习一些人际交往准则,就是你跟同事要怎么说话,你跟朋友要怎么说话,但几乎没有一本社交宝典上会教你跟父母怎么说话,因为大家都觉得,父母是亲人,跟父母说话还需要讲究方式吗?

孩子们老说,我在外面受了气,回家跟我妈说说怎么不行?跟我妈还不能发发脾气吗?跟我妈还不能撒撒怨气吗?但是,千万要注意,往往就是最亲的人成了自己的情绪垃圾桶,有时候还会因此而受伤。

孔子说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你最亲的人是最伤不得的,你跟他们有什么意见相左,在说话的时候最好注意一下方式,好话能不能好好说呢?

孩子说了,有的父母会听,有的父母没听,还在坚持自己的做法,那就是"见志不从"。没听你的怎么办?"又敬不违",做孩子的还要心存尊敬,不要去顶撞他们。

你心中可能对这事继续担忧,但不能生出怨恨,这就叫"劳而不怨"。

关于孝道的作文【范文8篇】四

楼,看上去很高,似乎爬上去却不是那么的高,并且在高处观望的我们会学到更多不同的东西,下面是三篇,欢迎大家欣赏阅读。

去爸爸办公室的路上,我对妈妈说:“等一下你坐电梯,我走楼梯,看谁先到爸爸办公室(爸爸办公室在15楼)。

刚开始,我爬得飞快,但是我到了第八层的时候,已经累趴下了,有两次都坐在楼梯上喘气,脚又酸又软,心脏跳得很快。

我休息了一会儿,再接着爬,又探头看看电梯上的显示屏,上面显示到15楼了,还是妈妈赢了。

我泄了气,慢慢走到15楼,我都快累死了,我还是第一次爬这么高的楼梯。

进了办公室,妈妈笑着对爸爸说我走楼梯的事,我很无趣。

下一次,我要妈妈走楼梯,我乘电梯,让她也体验一下。

未来的楼房将会是一个全新的面貌,它有五个高智能控制器组成的,所使用的材料是现在25世纪高级特种兵的战衣材料做成的,内含高纤维的纳米和高硬度的超级合金,就算自然灾害有多强大,那种楼房还是会牢牢的立在土地上,它还能自己清理房间和外部。

如果有小偷或歹徒的话,会先通过语音系统发出警报,还能自动转换房间的位置,无声无息,如果歹徒还在,系统会使用辐射武器,还能保证不影响其他居民。

这种楼房里还有各种各样的设施,让娱乐和安全融为一体。

居民想要入睡时,大楼会放音乐使居民睡得更香甜、更舒服。

我希望这种奇异的楼房,能在不久的将来,挺立在我国的国土上。

我终于登上了黄鹤楼,俯看地面,感觉黄鹤楼并不高。

忽听见有人说:“唉,黄鹤楼就这么点高啊!”

是啊,黄鹤楼确实不算高,与比那些高楼大厦,,还远远不足呢?

黄鹤楼虽然看起来不高,但是它的高度却深不可测。

站在黄鹤楼上,看见远处天地相接的地方,我想起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想想也是,在中国这上下五千年里,曾有多少诗人在黄鹤楼上留下不朽的诗篇呢?禁不住吟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站在黄鹤楼上,是否想过这些不朽的诗篇呢?细细体会,黄鹤楼的高度有多少?

关于孝道的作文【范文8篇】五

孝道作文500字 百善孝为先

每当我看到步履蹒跚,黑发逐渐遮不住白发的奶奶,辛苦工作,任劳任怨的妈妈,每天都那么操劳,就特别心疼,心里也含有惭愧:长这么大了,从未为她们做点什么。我想,我唯有努力学习,踏实认真的做好我现在该做的事,也算对她们的一点点回报。

今天,我想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为亲爱的奶奶洗一回脚。吃过晚饭,我把奶奶叫过来,坐在椅子上,去卫生间打了一盆水。端到奶奶面前:“奶奶,您辛苦了几十年了,就让我帮您洗回脚吧,水温我已调好,您试试合适吗?”说着我便帮奶奶脱下鞋袜,把奶奶的脚轻轻的放进盆里。奶奶激动的看了我一眼,摸着我的头:“我们家阳阳长大了啊,会关心人,孝敬长辈了,奶奶没白疼你啊。”我抬起头,笑着说:“那当然了,我已是个大孩子了!您先泡会,我去拿毛巾帮您擦脚。”奶奶那布满褶子的脸上,顿时像一朵绽放的百合花,那么美丽,那么动人!

我拿来毛巾,抓起奶奶的脚,仔仔细细的擦了个遍,摸着奶奶长满厚茧的足底,心中暗暗说道:“以后我一定要常帮奶奶做事情,不让她那么辛苦。”握着奶奶的双脚,看着那里面显露的青筋,写满了岁月的痕迹。我抬头望着奶奶慈祥的面孔此刻所显现出的一副满足而开心的样子,原本的疲惫立马烟消云散,心中只有为奶奶的笑容而感到喜悦。

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表达出对长辈的爱,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尊敬孝顺长辈,要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

关于孝道的作文【范文8篇】六

我曾看到飘在画上的雪、落在纸上的雪、跌在手心里的雪。我喜欢这北方的常客——雪,我用最真挚的热情欢迎您!

虽然已经立春了,但是雪依然没有离去的意思,大概是眷恋喜欢它的我们吧。上周连续下了三天的春雪。白雪像小银珠,像小雨点,像柳絮杨花,纷纷扬扬为我们挂起了白茫茫的天幕雪帘。抬头透过稀疏的雪帘望去,那远处的高楼大厦,隐隐约约在雾中挺立,宛如在云里,显得特别好看。我踏在湿漉漉的路面上,耳边飘来絮絮叨叨而又自豪的声音:“瞧,我来了。”你是值得自豪的,你是陌生的过路人彼此会心地微笑,你是活泼的小朋友彼此天真地欢呼。

我来到学校,校园里也沸腾了!到处像欢庆一年一度的元旦,春节和国庆节那样,同学们欣喜若狂,三五成群地接雪花玩:有的用围巾、有的用帽子、还有的用手掌。之间圆圆的雪球、小小的雪花、薄薄的雪片,轻盈盈慢悠悠地飞扬,飘落。

我也动情地仰起头,张开嘴。伸出舌头去舔那雪花的滋味。说它像白糖,却不甜;说它像精盐,却不咸。

一阵风吹过,无数温柔、细腻的“小雨点儿”向我身上亲热地扑来。这时,有几颗小雪珠钻入我的脖子,那么清凉,使人顿时觉得心旷神怡。许多雪花落在我的衣服,我伸出手去接雪花,啊,晶莹如碎玉,我想把他们留住,可他你转眼间不见了,化作衣服上的斑斑湿点。

啊,北方的雪,你来的悄悄,如此生动,美丽,你去得悄悄神秘、无声,我感到很激动,你那冬天美丽的神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啊,白雪姑娘,你给人们带来不寻常的情感——和谐,亲睦,喜悦,赞叹……

关于孝道的作文【范文8篇】七

孝道作文800字 “孝女绳”教会我孝

今天,我听到一个感人肺腑的真实故事,内心感到了极大的震撼。

以前,有个叫李根的小女孩,她和我差不多大,但她的童年浸满了辛酸和苦难。她的爸爸身患重病,卧床不起,基本丧失了语言能力。妈妈也因此不堪重负离家出走。从此,支撑这个家的重担就落到了李根瘦小的肩膀上。一边要照顾父亲,一边要上学刻苦学习。李根精心照顾父亲,是用了心的。晚上父亲要起夜,她就在自己脚上系了根绳,要起夜了,让父亲一拉就叫醒自己。这不是根普通的绳,而是女儿孝敬父亲的“孝女绳”,这绳一头系着爸爸的顽强的生命力和对女儿的不舍,另一头系着李根对爸爸 的爱心和孝心。李根十分辛苦,但是丝毫不落下学习。她几乎每学期都捧回“三好学生”的奖状,乐的躺在床上的父亲能三天不觉伤病的痛和苦。

讲的人,含着泪花,听的人,揉着泪眼,我却是面红耳赤,心里却是像打翻了的五味瓶,非常不好意思。同是花季少年的我们。李根那自强不息的精神又岂是我能比的?我们虽是同龄人,但命运与道路却相差之何其远?比起李根,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李根的那根“孝女绳”更牵出了我的羞愧难当,牵出了我对往事的回忆。以前,妈妈切好了苹果让我吃,我说削的不干净。对我上学出门前的叮咛,我却嫌太唠叨。有一次,我放学回家,不知是考了差分数的原因,我竟对刚做好一桌佳肴的妈妈大叫道:“又是这么油,你想把我变成猪吗?我要吃蛋炒饭!”妈妈生气了:“你这小孩怎么回事!我菜多做好了......”“我不管!”我甩下这句话就回到房里,把门重重的关上了,只剩下妈妈在门外的叹息!

古人曾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出。”百善孝为先的说法在古时就有了,父母在外劳作而我们却天天过着小皇帝、衣来伸手、方来张口的生活。我决心丢下"小皇帝"的帽子。孝从今天开始,妈妈上班前泡了一盆衣服还没洗,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洗了起来。洗干净了衣服又把爸妈的房间整理的井井有条,自己看看心里也舒服。

我忙了一天,估计爸妈该下班回家了。我靠在门口,想着爸妈看见我“西边出太阳”做的那些事时的喜悦,更想着现在、将来怎样为父母,为祖国,为人民行孝!

李根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善,什么叫孝,我感谢她。孝,我们已经起步。明天,我走得更坚定,更踏实。

关于孝道的作文【范文8篇】八

春天,迎来了第一场大雪。

下雪了!下雪了!我和我们班各位同志一起下楼踩雪。只见天景中的竹子能屈能伸,所以被压弯了腰。来到操场上,虽然天空中飘舞着鹅毛大雪,但丝毫没能挡住我们的热情。只见四周白茫茫一片。我们兴奋的有蹦又跳。踩下了一个个大脚印。远处的山上一片百茫茫。树干迎风的那么已经是白雪皑皑。

天空中的雪还在飞舞。他们顺着呼啸的狂风,翩翩起舞。仿佛天鹅的羽毛正缓缓的飘落下来。落在乒乓球桌上,躺在了大地上,跳到了水面上,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突然,狂风改变了风向,对着我们迎面而来,我们不一会就成了一个个名副其实的大雪人。

雪地是孩子们的乐园。有些同学早已耐不住了,开始三五成群的用雪球三点一线了。地上,留下了我们的脚印。

虽然,我们回到了教室,但却留下了一个个大脚印陪伴着纷飞的大雪。

俗话说春雪留不住,第二天,太阳出来了,它们便悄悄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