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话题作文 > 人物作文 > 爸爸 >

李姓的研究报告作文【通用3篇】

小编: 北海有鱼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姓的研究报告作文【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李姓的研究报告作文【通用3篇】

李姓的研究报告作文【通用3篇】一

一个人的名字里都寄托着父母对自己的期盼,都传达着亲人对自己的爱......我也不例外。下面就由我来介绍以下自己的姓名。

我随爸爸姓杨名慧。乳名多的是,比如:小老鼠(本人属鼠),狗蛋子,猫咪,慧子......只要爸妈开心,他们想怎么叫,就怎么叫。这些名字虽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但都表达了父母对我的爱,都是父母对我的呢称,我听了觉得温馨和幸福。

虽然我的乳名很多,大但大名只有一个----杨慧。为什么名“慧”呢?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呢?

在我还没有出生之前,爸爸就张罗着开始给我起名了,也不知道起了多少名字,可他还是举棋不定。再三考虑之后,决定叫我杨钰。钰吗,也就是宝物的意思了,可见我在爸爸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

我刚出生,爸爸就迫不及待的把我的名字告诉了亲朋好友,亲戚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的笑着说:“杨世民,你干脆给你女儿的乳名叫土豆吧,正好英文名也好起,叫“potato”。我爸爸听了,心理想:我这么宝贝的女儿,怎么能叫土豆呢?于是改变初衷,便要给我改名字。你说这改名字哪有那么容易呀!我老爸又一连翻了几个晚上的词典,都没有找到令他满意的名字。最后,还是老爷出马说:“就叫杨慧吧,你看这孩子长的眉清目秀,面色红润,真可谓是容貌秀丽,想必这孩子天资聪慧。长大定能有所作为。秀外慧中的孩子令人赏心悦目。再说,杨慧,这名字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就这样我的名字诞生了。

其实,每一人的名字后面都有着不同的故事,每一个人的名字背后,都包含着父母与亲人的美好祝愿,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的珍爱自己的名字......

李姓的研究报告作文【通用3篇】二

白下进校马瞬琴在冬天寒冷的假日里,读着陈震老师的书——《做温暖的教育者》,很受感动。我在思考,作为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教研员,不仅仅要做一个温暖的教育者,更要做一个智慧的研究者。

做温暖的教育者,需要我们在工作时,充满爱心、充满真心、充满公心、充满慧心。让我们的服务对象能真切感受到我们平等、理解的爱。这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而做一个智慧的研究者,则是我们每一个教研员应有的追求。

智慧是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决定处理和发明创造的潜力。智慧的研究者,是指研究者在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决定事物并在实践中遵循事物规律、实现行为目的的过程中,始终以研究的心态参与其中,不断获得新的体验,得到新的认识,取得新的成果,与此同时增强并发展着自身的这种研究潜力。我想自己是一名从事幼儿教育教学研究的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自己也在不断地提升属于自己的教育智慧,我感到成为智慧的研究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我终身的追求。

教研员的主要工作是开展高效的教师教育,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课程研究与编制导论》一书中,斯腾豪斯提出教师专业发展有三条途径:透过系统理论学习;透过研究其他教师的经验;在教室里检验已有的理论。教师的学习同儿童的学习一样,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是在自己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研究、验证、发现,不断吸收同化各种新信息,从而建构整合成“自己的”教育理念,构成教育潜力的过程。斯腾豪斯的后二条途径都涉及“研究”。教师成为研究者已是教师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超多的研究证明,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引领教师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个专业的教研员,要和一线教师组成学习研究共同体,和教师们一齐,用心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努力提升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合理性,帮忙教师逐渐由新手型向成熟型、专家型教师发展。

要引领教师研究,就务必了解教师研究的本质和主要特征,我认为,教师研究的过程就是教育教学的过程,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教师研究是为了教育教学而研究,是在教育教学中研究。教师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专业自主”——对于教师个人来说,意味着能够运用专业知识独立进行决定、决策。完整地说,“专业决策”是在工作中“运用高级缜密的知识,作为决定和行事的标准。决定即指一个人运用专业知识诊断、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思考各种可能的行动方式,并评估行动及决定可能造成的长远后果的认知过程。”

每当想起这些,总感到职责重大,做智慧的研究者是我的长期追求。我要不断努力学习让自己逐渐成为智慧的研究者,也要带动全区的幼儿教师把做智慧的研究者作为共同的追求目标。

李姓的研究报告作文【通用3篇】三

接到陈老师安排要写篇环湖报告,我心里琢磨:玄武湖,南京人谁不知道啊,有什么好写的?

老爸接过话题说:“能把熟悉的东西写出它的精、气、神才是大本事呢”?我一愣神,玄武湖的精、气、神在哪里呢?

一大早,我与爸爸就来到玄武湖的解放门入口处,有的同学都到了,戴同学在看有关湖的资料,津津有味,周同学上窜下跳,象运动员在热身。

玄武湖,在南京东北方向,东面是紫金山,西靠明城墙。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有二千三百多年。方圆20里,有五洲个组成,分别是环洲、樱洲、菱洲、梁洲和翠洲,洲洲曲桥相同,浑然天成。

我们十多位同学分成三组,很高兴与戴同学分在一组。

我们先到达古阅武台。阅武台,意思就是古代看阅兵的对方,在湖的南边,是一座临水而建的仿古建筑,高三层楼,有十六根棕色大柱支撑台面。凭栏远看,青山绿水,浪涌浩浩,大气磅礴。想象当年皇帝阅武气势,好不畅快呀!台的下面,现在成了泄洪道了。

我们大家愉快的照了像。

叶同学他们一组向湖的中部翠洲去了。

我们顺着湖的西岸向玄圃走去。

湖的沿岸,虽入冬季,仍然杨柳依依。好美的枫叶,姹紫嫣红。在绿色的湖畔最为动人,是喜悦和丰收。

玄圃按纵深方位主要有门厅牌楼、昭明文学馆、萧统像等组成。

萧统,大家不知道吧,我看了资料才明白。他可是太子,就是快要当皇帝的人,他是梁武帝的长子,他不贪恋权贵,爱舞文弄墨,常邀请朋友来这谈古论今,还到明间收集诗词歌赋,了解百姓疾苦。写成了《昭明文选》。

戴同学和王同学看的特别仔细,认真在本子上记录简介。风,吹着树叶,沙沙响,好想我们在翻阅文选,深入生活,才能写出可读的文章。传世久远,这就是玄武湖的精神内涵吗?

我们一行又看了郭璞墩等景点。

这一次环湖研学,非比寻常。对一件事或一个景点要学习透,还得多下功夫,不能走马观花,否则,只知其一,了解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