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精选7篇】
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精选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精选7篇】一
如果在一杯即将溢出来的水里放上一根根回行针,那放多少水才会溢出来?昨天,我就亲眼目睹了那有史以来最令我匪夷所思的答案。
昨天科学课上,恽老师带来了一大堆实验器材,我们兴奋极了,又要做实验了。这是恽老师拿出一只烧杯,让我去倒满一杯水,我接过水杯,心想,恽老师要做什么实验啊?这时,恽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水杯里放回形针”几个字,哦!原来恽老师想做这个实验啊。当我把满满一杯水的水杯递给恽老师时,恽老师举起水杯放在椅子上,问道:“你们猜猜这个水杯里能放多少枚回形针水才会溢出来呢?原本安安静静的教室顿时炸开了锅,那议论声直涌进我们的耳朵,同学们有的喊可以放两枚,有点喊可以放九枚,有的竟横下心来喊了二十枚。我盯着水杯看了一会儿,见那水杯里的水被我们的吵闹给颤动起来,水面泛起了不少波纹,心想,这水位这么高,都与杯沿相齐了,大概两三枚回形针就能使水溢出来了。可是我还是猜得多一点比较好,于是便喊了“五枚”。恽老师小心翼翼地举起了一枚回形针,我紧张地瞪大了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紧了回形针,脖子伸得特别长,像一只长颈鹿,回形针沿着杯子的边缘直线下落,落到了杯底,水面起皱了,但水没有溢出来。这时,同学们纷纷离开了自己的座位,拥上了讲台,想看个究竟,把讲台围得水泄不通。当恽老师放到等二枚回形针时,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喊道:“2”,接着,恽老师又接连不断地投入了第3枚,第4枚……到第50枚了,恽老师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同学们的声音越来越弱了,取而代之的是惊讶和赞叹。最后,竟然把一盒回形针整整78枚都放完了,水也没溢出来。我观察到水底的回形针挨埃挤挤地堆成一堆,水面都鼓出来了。我很好奇,究竟是什么东西阻止水溢出来呢?恽老师告诉我们: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它们手拉着手,便形成了一种力,它叫表面张力。
我们恍然大悟,知道科学世界还有许多知识还不了解,还需我们继续探索。
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精选7篇】二
我们班的同学都喜欢用改正液,当写错了字,只要轻轻一涂,就抹掉了错字。但是,改正液的味道那么刺鼻,它对人体会不会有害呢?为了消除这个疑虑,我和小伙伴进行了一项实验。
我们拿来了两个密封的玻璃杯,每个杯内分别装进了一只蝗虫。然后,我们在一张纸片上涂上了厚厚的一层改正液,卷起来放进其中一个瓶子里。只见有改正液的那个瓶子里的蝗虫显得极其不安,在瓶中上蹦下跳;而另一个杯里的蝗虫却悠然自得,趴在瓶底上鸣叫。没一会,呆在有改正液的瓶子里的蝗虫便一动也不动了,轻轻地拿出来,才发现它已经死了。
接着,我们又做了第二个实验,以证实改正液对人体有害。
我们分别在两盆土中种下黄豆。在其中一个盆里,我们给黄豆浇了干净的自来水,并标上“A”号;然后我们又把改正液和自来水混合,搅匀后,再倒入第二个盆里,标上“B”号。5天后,两个盆里的黄豆都长出了豆芽。于是,我们就各采了几珠A盆和B盆里的豆芽去“质检所”化验。在化验室里,我们得到了答案:B盆里的黄豆芽由于吸收了改正液,豆芽中竟含有许多的重金属物质。如果这些重金属被我们使用改正液时不小心误食,将会危害我们的健康,而且,如果把改正液的瓶子乱丢,污染了植物、水资源,后果将不堪设想。
同学们,改正液的危害如此之大,为了我们的健康、为了我们的美好家园,请尽量少用改正液。
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精选7篇】三
怎么把水变成水蒸气?又怎么把水蒸气变成水?这些问题可真难啊!
秦老师让我们做了两个实验,就让我明白了这一点。
实验一:怎么把水变成水蒸气?首先,准备好勺子、一滴水、蜡烛,然后,把蜡烛的火点上,在勺子里滴一滴水,把勺子放在火上烤。我观察到,首先在水的下面有很多小泡泡,接着,水的上面有许多大泡泡,这些大泡泡不断变大,就陆续破了。然后勺子上冒了好多白气,只见这些白气越来越多,水越来越少,最后完全没有了!第一个实验揭晓了,其实地球上的水无时无刻不在蒸发,而加热能够加快水的蒸发。
实验二:怎么把水蒸气变成水?这可是个难题了!首先,我们准备了一杯热水,一个透明空杯子。接着把装有热水的杯子放在下面,把空杯子倒扣在上面。然后,进行仔细观察就行了!我看见上面的空杯的杯壁上全是细小的水珠,原来遇冷可以使水蒸气凝结。这可真有趣啊!
想不到关于水蒸气还有一个魔术呢!
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精选7篇】四
一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让我们去做个实验——怎样让鸡蛋在水中浮起来。同学们听了,大声欢呼,有的说放糖,有的说放盐。我心里暗暗自喜:做实验可是我最喜欢的拿手好戏了!
放学一回到家,我就直奔厨房,挑了个最漂亮的鸡蛋宝宝,为了能看清鸡蛋宝宝是怎么浮起来的,我贡献出了最大的一个玻璃杯,做起了实验。
我往杯子里灌满了水,然后就把鸡蛋宝宝轻轻放入水中,鸡蛋宝宝就跌跌撞撞地钻进了水底,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为了防止吵醒鸡蛋宝宝,我轻轻地往杯里放了一些盐,用勺子悄悄地、慢慢地搅拌着。可是,鸡蛋宝宝却怎么也不肯浮上来,气得我火冒三丈,我非把它弄上来不可!我不断地往水里加盐,不停地搅拌。终于,鸡蛋宝宝好似受了委屈,吞吞吐吐地从水中爬了上来,一会便露出了小脑袋。
“哇!我成功啦!太棒啦!”我高兴地手舞足蹈。可是,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迅速的上网查了资料,原来,未放盐之前,鸡蛋比水重,可是放了盐之后,水一下子变重起来,鸡蛋比水轻,因此,便浮在了水面上。
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精选7篇】五
一天放假,我无聊的在家里在家里踱步,边走边说:“无聊死了,无聊死了,今天怎么这么无聊。电脑上的游戏无聊死了,书又看完了。无聊死了,无聊死了……”“啊,你能不能消停会儿?”我爸不耐烦了。“当然……不能!”“好好好,我来给你找点乐子。呐,你先去厨房拿一个鸡蛋。“好,我去拿。”我满怀欣喜的去厨房拿鸡蛋去了。
不一会,我就拿了个鸡蛋过来。对我爸说:“一定要有趣啊,不然,呵呵....”“你还得再去拿一个鸡蛋。”“那你刚才不直接叫我拿两个?”我爸摸了下头上的冷汗说:“额,这次的鸡蛋是要放到锅里煮熟的,和上一个鸡蛋不一样的。”我半信半疑的去了厨房。
“嗨,要把水烧开呀。”我自言自语道。说着,把锅取了下来,放到水池边放水。咦,水好像漫出来了。啊,我刚才走神干嘛呀,大好的水资源,都被浪费了。我端着放入了水的锅晃晃悠悠地把锅放到煤气炉上。不一会,水开了,我把蛋放了进去。一段时间后,蛋就熟了。
我拿着两个蛋跑到了我爸身前问:“然后呢,我要干什么?”“你把蛋放到地上,转转看,是生的转的快,还是熟的转的快?肯定是熟的转得快。”我试了试,果真是熟的转得快。我满怀疑问地问爸爸,为什么熟的鸡蛋转的比生的快?爸爸笑了笑,只给了我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其用意我了解的一清二楚——不就是想让我自己去了解这是为什么吗。
我轻车熟路的打开了电脑,搜这个问题。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因为如果是液体状态的话,蛋黄会飘动,使重心不再一个点上,引起偏转而不能转快。固体的话重心位置是不动的,因此可以叫快速的转动。
哦,原来如此。这次的实验真有趣!
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精选7篇】六
记得以前,爸爸交给我一项“作业”————把鸡蛋放进碗里,再不停的加盐,鸡蛋能不能浮起来。
晚饭之后,我就迫不及待的完成作业,妈妈还不忘挖苦我说:“要是你平时对待我布置的作业,兴致也这么高就好了。”我没有在意,之后便从冰箱里拿出材料:鸡蛋、许多盐、还有一个碗。首先,把空碗里装满水,接着把鸡蛋放进去,然后把盐拿过来,一勺一勺的往碗里倒盐,我一边倒,一边观察着鸡蛋有没有浮起来,一直倒了五勺,并在心里默念,鸡蛋你一定要升上来呀!
可是令我大失所望,碗里的鸡蛋一如既往的纹丝不动,一点反应都没有,我耐着性子在旁边等了几分钟,见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心中的无名之火顿时迸发,一把捞出鸡蛋,往桌子上一砸,只听见“啪”的一声,鸡蛋我被砸碎了,弄的桌子上全是蛋液,自己的身上也被搞的狼狈不堪。我不禁有些气馁,坐在椅子上发呆,妈妈走过来,文明了情况,安慰我说:“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懈、耐心细致,不能半途而废,浮躁;自己要好好想想为什么没成功?是不是盐放的太急了,没完全花开?盐不够加盐,再多用筷子搅拌一下,再重新试一遍,一定能成功的。”
我听过妈妈的激励,便让自己静下来,调整好情绪,便开始了第二次实验。在刚才的盐水里放进一个比第一次小一点的鸡蛋,一边倒盐,一边用筷子不停的搅拌,终于在原来五勺的基础上,再倒入第六勺盐,终于,鸡蛋“依依不舍”地从“泳池”里冒出了“小脑袋”。我按捺住兴奋的心情,乘胜追击,倒入第七勺盐,哈哈,我终于成功啦!也许是爸爸听到了我的声音,便走出书房,对我说:“你的作业还不算完成,为什么鸡蛋会浮起来呢?这才是我布置给你作业的关键。”爸爸这一问,倒是难住了我,只得打开电脑查资料。
原来,水的密度小,浮力就小,所以鸡蛋在清水里肯定会沉下去的;放进盐,盐充分稀释后,盐水的密度不断变大,浮力也逐步增大,鸡蛋也就自然而然的慢慢附上来了。
通过亲自做这个实验,我不禁搞清楚了一个物理现象,更重要的是明白了一个道理:凡事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精选7篇】七
“叮当……叮当……叮当……”上课铃在我们不经意间响了起来。同学们都知道新的两节作文课已经到来。但是樊老师却叫我们把桌子上所有的东西都收起来,然后神秘地从讲台底下搞出一个盘子,像个魔术师一样,先让我们看到正面的样子,随后把盘子翻过去,好让我们看到反面的样子,之后把那个盘子放在讲台上,倒了一些水在盘子里。
“你们看到我这个举动想到了什么啊?”讲台下面议论纷纷,然后,就有许多同学举起自己的小手。
随后,樊老师又拿起一根红色的、粗粗的、短短的蜡烛,但是她一开始不让我们看,用她的一只手给挡起来,经过同学们的一个一个猜测,终于松开了手。呀!原来是一根小蜡烛。
接下来的物品我们不用猜都知道,肯定是打火机!老师还没来得及掩饰,就已经公布了答案。
这时,我们才忽然发现,讲台上还有一个玻璃杯。
樊老师开始表演了!她把蜡烛用打火机点燃,然后把蜡烛固定在盘子中间,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玻璃杯反扣在蜡烛上。同学们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师做的每个动作,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奇迹终于发生了!火渐渐地熄灭了,随后,盘子上的水全被吸到了玻璃杯里。
下课了,樊老师又表演了一遍,蜡烛和一阵浓烈的味道扑鼻而来,充溢了整个教室。
原来,蜡烛在氧气全都燃尽时就会熄灭。而氧气的缺失造成杯子里的压力变小,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子的压力,所以水就向压力小的地方流。这真是一堂有趣的作文课!
小蜡烛也能搞科学,真是小小的蜡烛大大的学问,同学们让我们从小做起,成为小小科学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