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话题作文 > 节日作文 > 春节 >

舌尖上的美味泡面作文【精选7篇】

小编: 北巷以北

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阅读的舌尖上的美味泡面作文【精选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舌尖上的美味泡面作文【精选7篇】

舌尖上的美味泡面作文【精选7篇】一

【例文一】

在我看来,年味是凝结在舌尖上的,一年又一年,我们就在这样的年味中,慢慢长大了。

“进了腊月门,就是过年”老话虽是这么说,但在现在,过年的热闹喧腾,似乎是从小年开始的。在小年这个春节的盛大开始中,饺子第一次揭开了她的面纱。

饺子永远是过年餐桌上最重要的角色。饺子寓意着更岁交子,无论这一年过得怎样,春节的饺子永远是一家人的年终盛宴。“舒服不过躺着,好吃不过饺子。”饺子美味,饺子馅更是变化多端,令人多吃不厌。

在我的老家,饺子馅总是经典的韭菜猪肉馅。韭菜是新下的,鲜嫩多汁,刚买来摘来的韭菜更是青翠欲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地上铺着几张报纸,一起摘韭菜,年味与家的味道就在这里,慢慢升华。猪肉最好是手切的,可以一粒粒清晰地嚼到,最好有些肥肉,猪肉的肥而不腻与韭菜的鲜辣融合在一起,正是对年味的最完美诠释。

韭菜猪肉饺子本是最佳组合,可年三十晚上子时要吃的饺子却是素馅。老一辈人说这象征着来年朴素平淡、平平安安。我对这种说法不太相信,但素馅饺子的确也别有一番风味。

把胡萝卜、粉条、豆腐切碎,摊一个蛋饼切成小块,有时加些木耳,素饺子馅基本上脱不了“这一套”,但就是这几味简单的食材,却能调出美味的馅儿。素馅没有了肉馅的那种浓烈的肉滋味,多了一股清淡的感觉,也可以对春节期间的大鱼大肉起到一个很好的调节作用。不过令我疑惑的是,有时素馅里也加些海米虾仁,这还叫素馅吗——也许素馅只是人们的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寄托与尝鲜的满足罢了。

饺子皮也颇有讲究。必须要用死面的那是一定的,放了酵母就变成煮包子了。这几年新出了一种“饺子粉”,据说是专门用来做面皮用的,其实味道嚼劲与一般的饺子皮没什么差异。擀面皮真是门手艺,擀面皮讲究中间厚,边上薄。要想擀得又快又好,挺不容易。现在,肉店里有卖机器压的饺子皮,两片皮之间扑上点面粉,显得死气沉沉,口感也一般。

每当吃完饺子,总要喝上一碗煮饺子的清汤,说是“原汤化原食”。其实抛开营养不讲,清汤的味道品相还是不错的:清汤的色泽是有着谷物气息的淡黄色,味道既有一种饺子皮的清淡,也有露馅饺子肉馅的鲜美——所以煮饺子时,露馅饺子还是必不可少的呢!喝下一碗汤,感到周身热乎乎的,寒冷驱散殆尽,也冲淡了刚才吃饺子的咸味。

在吃饺子时,总少不了几个翠绿色的身影,那就是腊八蒜。吃一口饺子咬一口腊八蒜,感觉那种辣味在鲜味里散开的感觉,缓解了肉饺子的油腻以及腊八蒜的辛辣,可谓是两全其美!米醋、绵白糖、大粒蒜,把它们种在玻璃瓶子里(原来是用瓷罐子以及玻璃罐子的),小年时便可收获一瓶翠绿腊八蒜。今年我家的腊八蒜是翠绿色的,可醋却成了草绿色,没达到老舍先生“色味双美”的标准啊。

说到小年,似乎还有一种沉寂已久的习俗:祭灶、吃关东糖。在济南城区里,祭灶的习俗早已无影无踪,关东糖、糖瓜也越来越少。不过我今年有幸寻觅到了杆状的关东糖。关东糖很脆、很酥,有时咬一口还会迸溅出许多渣渣,不过那甜味是沁人心脾的,与厨房里柔弱无骨的绵白糖是没法比的,多了一层过年的香气,让人很是舒畅。

我在福建吃过一回白年糕:味道虽不错,可口感是单一至极,好像在咬糯米团子。山东的黄米年糕就不一样了。原材料是黄糯米面,和面时直接把洗净的大枣整颗放进去,正好随着和面被绞碎一部分,进到黄米面里面,捏成窝窝头状,上锅蒸熟。吃黄米年糕时,离大枣越近,枣味越浓,还要时刻提防着,别被枣核咯了牙,多么有趣!

说到年糕,就不能不说豆包了。豆包讲究心里美,其实也是馅料的重要性。做豆包前一天晚上要把大红枣以及红小豆放糖放水,煮沸了再焖。第二天上午馅料已焖得差不多,甜糯软香,直接吃更是美味无比,即刻用发面包了放进蒸笼里,还要一同做些馒头。蒸出来的豆包外表普通,里面却是红彤彤的,煞是好看、煞是美味。

最后要介绍的,也是我最为喜爱的,就是酥锅了。酥锅这手艺,我的亲人里只有我姑姑有,而奇怪的是我奶奶却不会。酥锅之做法,我也不清楚,大概就是把喜欢的食物煮熟了加某种香料炖吧。最后收了汁,放凉以后,每种食物既保存了些许原味,也有一种互相联通的不可名状的香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酥锅凉了才好吃,可地冻天寒的,不免令人不太适意,也是春节美食中的特色一员了。我们小区来了个卖酥锅的,掀开锅盖,冒出的竟是阵阵热气,这算什么酥锅!他那酥锅还有哩啦的汤水,味道一般,竟然还有人买!于是我便决定再也不吃他家的了。

酥锅有酥白菜酥豆腐酥鱼酥鸡酥豆角酥海带酥肉酥口蘑酥木耳等等,什么都可以往里放,我最爱的是酥海带。

过年,其实不仅是一个盛大节日,也是亿万中国人的心灵寄托。我衷心希望这些美食,凝固成舌尖上的年味,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一年又一年期盼下去。

【例文二】

我的奶奶出生于解放前,她说那个时候“天天饿肚子”,几天吃不上饭,舌尖上没啥味道,只是麻木。有一天奶奶饿的闭上眼睛,只有呼吸,什么也不知道了,太姥姥以为她快饿死了,心里又着急又伤心。房子的东面住着国民党的部队,太姥姥胆怯的走过去,和做饭的大兵讲明情况,他真是一个好人,说:“这样吧,你拿个碗过来。”太姥姥忙拿个碗走过去,他就给倒了一碗面汤,太姥姥端回屋里用小勺一点一点的喂我的奶奶。奶奶的舌尖滑过一丝温热,粘粘的甜甜的水流入她的嘴里,暖暖的;水又像小溪一样流进她的肚里,热乎乎的。一会儿,我的奶奶睁开眼了,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太姥姥高兴地搂着我的奶奶哭了,奶奶当时只是无力的望着太姥姥,太姥姥忙把剩下的面汤放在高高的箱子上,她认为那是救命的汤啊!太姥姥摸着奶奶的脸,无语。奶奶活了下来。

1960年,三年自然灾害爆发。奶奶当时正在上初中,长个大个子,但是学校只给她28斤半粮食,天天吃不饱。奶奶每天走40分钟到北京八十八中上学。她也懂事了,觉得肚子饿也是没有办法的,还得上学,还要坚持。奶奶的腿后来因为饿都浮肿了,但是好多人都这样,奶奶也没有说什么。又能怎样呢?由于中午不回家,她每次都带上一点儿饭,一下课就用勺子挖几口饭吃。奶奶说:“那个时候简直太饿了啊。”那个时候,奶奶的舌尖上是凉的,嘴里是香的,而心里是慌的。

四节课下,到中午了,同学们都在吃饭,奶奶在课间时分吃掉了她的饭,所以没有饭了。她只有忍着,不吭声,埋头写作业,一直坚持到下午放学回家。

有的时候我的奶奶就偷一个太姥姥买的大圆茄子,洗干净用刀切成小块儿,用手绢包着去上学。下课后肚子饿就吃几条茄子,舌尖上是甜的,口里是软的,肚里有了满足感。但回到家就挨了我的太姥姥的骂,因为家中的菜不够了,也没有更多的钱去买。

那个时候每人每月有半斤点心,用票买,太姥姥和太姥爷攒到一个月,就拿着这些点心领奶奶和她的兄弟们去公园玩儿,孩子们一直盼着这些点心了。中午了,父母给他们分点心,奶奶大口大口的吃着,舌尖上是甜的,还有点扎,嘴里干干的,肚里闹闹的。奶奶吃着,笑着,说着,觉得真像过节了。

三年自然灾害过去了,奶奶上了高中,可以吃饱肚子了。那个时候奶奶的舌尖是香的,嘴里是满满的,肚里是饱饱的。奶奶可精神了,人也有动力,个子也长高了。整天笑,笑自己的美,笑自己的幸福,笑美好的将来。

舌尖上的美味泡面作文【精选7篇】二

当我观看完《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时,我回忆的味蕾被它勾起了。一大堆关于吃的记忆在脑海中浮现。现在我想分享一下我自己的记忆。

关于酸味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泡菜的酸味。在家乡生活的时候,我可以看到制作的全过程。洗净,切块,泡

制在经历繁琐的工序及焦急的等待后终于可以开始大开吃戒了。我并没有想到一坛泡菜是很难做的。瞧:这个坛子里是酸萝卜。吃起来很脆,也很酸。我牙齿都要酸掉了!还有酸豇豆,那通常是烧菜用的。有些酸。还有点儿涩味。和辣椒炒在一起真的很好吃。泡菜的酸味是我舌尖上的记忆。

关于甜味,我会想起糖果和核桃。糖果是我的最爱。一到过年小孩子会上演小魔鬼整套节目。目标是哥哥的糖果袋,以至于他老人家嘟嘟囔囔地发牢骚。我喜欢阿尔卑斯的硬糖;还有柔软的棉花糖;以及有趣的魔鬼糖和有弹力的橡皮糖。核桃本来是苦涩的,但是当我经历一件事后它变甜了。因为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了年轻的女教师对学生的关爱!糖果和核桃的甜味是我舌尖上的记忆。

至于苦味,让我联想到的是苦瓜和巧克力的苦味。它被国人称之为“君子菜”。在广东被称为凉瓜。因为它的功效是清热解毒。可是我依旧不愿意去尝它,因为其味极苦。即使口舌生疮我也不愿意。一百个不愿意去尝它!至于巧克力我还可以忍受。因为里面有牛奶和糖的缘故,它是先苦后甜的。巧克力的苦味胜似苦瓜的苦味。当然我有虫牙所以不敢多吃。苦瓜的苦是我舌尖上的记忆。

关于辣味我是湖南人感受颇深。湖南的湘菜以辣味著称。这可把我害惨了。一次吃饭时,我和几个同学在一桌吃。结果被她们好好羞辱了一番。因为一道菜的缘故:里面辣椒多多,我被辣得直吐舌头。可是当我去蹭饭时,我的举动把闺蜜吓了一大跳:碗里的辣椒放了一大勺。据说这是极辣的!我若无其事地吃完碗中的米粉。一副毫发无伤的样子对着她笑。还有家里偶尔会买的凉拌菜,辣而不燥。我是湖南人,对辣味的记忆是我一辈子难以忘记的舌尖上的记忆!

酸甜苦辣都有了,还有最后一味。那就是海的味道。是什么呢?咸味。盐的味道就是它。如果没有盐,菜肴无味。盐放多了过咸外加高血压。小时候不认识字。一次泡完糖水,我发觉味道不对头。直到查完字典我才搞清楚喝的是盐水!盐和糖都是白色粉末,从外表上看不出。家里的盐和糖放在两个调味盒里。所以我上小学时有无数次烧葱烧海带汤没烧成反倒烧成了甜汤,现在下厨的次数多了就不会出现这种低级错误了。场景历历在目,盐的味道咸味是我舌尖上的记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开始加快。不少洋快餐也开始走向中国内地。人们细细品尝食物的机会已经少之又少,舌头的味蕾也开始退化。出于学习压力,我就餐时间不得不打快餐填饱肚子。现在我自己味觉失灵的次数时有发生。加工食品里面使用了大批添加剂。冲淡了食物的原汁原味的同时也有损健康。我觉得食物自然的味道最好。这样舌尖上的记忆才是真实的!

舌尖上的美味泡面作文【精选7篇】三

舌尖上的年味,舌尖上的家。老家的年味是中国人深入骨髓的味道,在位于中国浙江省东部的安吉,正上演着舌尖上的年味。

(一)年糕

腊月一到,挨家挨户开始了上演打年糕的戏码。

妇女们将早早泡好的糯米洗净,放入锅灶中烹煮。几个年轻力壮的汉子排着队打年糕。只听叫唤声“出锅了!”妇女们将煮熟的糯米放入石臼。一个壮士立马抡起木槌,捶向石臼中的糯米,旁边有一人需要配合的翻动糯米团。你一锤,我一翻,如此默契,如此和谐。

大约十分钟后,一颗颗糯米粗糙小子在木槌的造化下,形成了一个个俊俏的白面书生。光滑的糯米团从石臼中被请上了案板上,下面的活就要交给有着二十年经验的老师傅了,只见他双手不停地搓,揉,按,面团好像和他很投缘,乖乖地随他折腾。等到圆鼓鼓的面团化身成长长的条子,只见他拿着一根细细的白线,用力拉紧后,三下五除二就把一块糯米团拉成了几块大小长度,宽度一模一样的年糕。

流水线似的工序还没有完结,最后的画龙点睛之笔就要交给我了。我拿起刻有福字的印章,沾上红水(可食用的)轻轻地印在年糕上,阳光下,洁白的年糕镶着鲜艳的福字,寓意来年日日高。

大人们憧憬着来年的美好愿望。馋嘴的我却一手抓起一块没有成形热气腾腾的年糕,往芝麻糖碗了重重的沾了一下,急切切地放入口中。小嘴巴包着年糕,用力地咀嚼着。年糕的韧劲有道,芝麻的唇齿留香,好吃的让我无法启齿。

大年初一,年糕就粉墨登场了。炒年糕,汤年糕,煎年糕……但这些并不能抓住我的味蕾。我的最爱——炜年糕。生起熊熊烈火,去大缸里取几根自家打的年糕,洗净,擦干,放入火炉中,年糕开始了它独特的处子秀。竹排霹雳啪啦的作响,大火中的年糕脱去了白面书生的模样,摇身变成了黑脸大汉。掰开烤好的年糕,外焦里嫩,再沾上细腻的白砂糖。咀嚼,品味,绵滑的年糕久久在口腔打转,似乎不舍下肚。

焦糯的年糕味,伴着淡淡的柴火味,和着浓浓的幸福味,新年开始了。

(二)饺子

饺子,是过年必不可少的常胜将军,也是代表年味的花旦。

北方人和南方人同样对饺子情有独钟。可是,南方的饺子区别与北方饺子的是——饺子馅儿。北方的饺子馅儿重口味儿,酸菜馅儿,茴香馅儿等等,他们比较重视味道。而南方人就比较重视饺子馅儿的寓意和营养,一般都会比较清淡。南方人不像北方人那样会和面,大多是从市场买来现成的饺子皮,所以他们把所有的情感都投入到饺子馅儿中了。

在安吉,挨家挨户有着不同的口味。各种各样的饺子馅儿也有着不一样的寓意。我们家的香菇馅儿代表着鼓财;你们家的芹菜馅儿,有着勤财的寓意;还有白菜馅儿的,寓意百财。过年时节,天寒地冻,当时的时令蔬菜非荠菜莫属。冒着寒冬腊月,荠菜早已吐露出绿色的小芽儿,叶片有毛,上头呈十字花冠。从根部剪下,洗净。挑几颗冬笋,切碎,和荠菜肉末一同进入南方人冬季最爱——芥菜冬笋饺里。

荠菜冬笋饺有着集财的寓意,寓意来年财运滚滚到我家。大年三十,十一点到凌晨一点是被老杭州人称作“子时”也叫“好、交子”所以饺子就演变而来。

煮饺子也是个技术活。生火,煮水。直到水咕噜咕噜冒泡泡时才能请我们的主角——荠菜冬笋饺下锅。饺子以婀娜的姿势进入这个大舞台。旋转,悦动,翻腾,舞动。饺子的“纱裙”变得透明清亮。饺子,也开始她的魅力人生……

(三)笋宴

安吉素有“中国竹乡”的美誉,笋宴在年味十足的节日是必不可少的。

笋宴是否丰盛,需要集聚了天时地利人和。如果今年是大年,那笋的产量会大大减少。大家会很自觉地不去采挖嫩笋,只是在竹子的最底部,挖几颗小笋来解解馋,因为要保证竹子能够有产量的成长;如果今年是小年,那我们就有口福了。各种笋,各种口味,都能让你一饱口福。

笋宴的品头在于品种繁多,开胃消食,老少皆宜。

冷盘有五香笋丝青豆,原味手剥嫩笋,麻辣惊雷笋,多味毛笋干。小品后,让你打开味蕾,就要大开吃戒了。

油焖春笋,油光滑亮,鲜艳欲滴,浓浓的酱油汁裹着糖味,伴着新鲜的笋香,美妙的诠释了笋的意境。

腌笃鲜,是冬季里最有代表性的菜肴。春笋被剥去厚厚的外壳,冷水中浸泡20分钟,这样能够锁住它雪白的肌肤,真是一个美白的好法子。腌肉是入冬后就备好的,这时候就有用武之地了。三层的五花肉放入温水中洗净,去污,倒入砂锅中。笋要滚刀切,确保味道能深入骨髓。好菜是需要慢慢地炖出来的。滚开10分钟后,小火慢慢的炖着,腌肉的香味已经弥漫了整个屋子,肉的油腻早已被笋狠狠地吸走了,即是对手又是伙伴。保存了笋的原汁原味,又混入了肉的香气,真是极其融洽的伴侣。

爆炒二冬,即是冬笋和冬腌菜,咸淡适中的味道,嘎巴嘎巴脆的口感,也是下饭的好选择。

清炒笋衣,红烧笋头,蘑菇笋片汤……只要是你想得到的做法,这里应有尽有。所谓笋宴即是家宴,笋家族的外姓的,本性的,全部应邀而聚,欢庆一堂。

年味是过年能够彰显春节气息、氛围的万千气象;年味是人们表达内心欢愉、祥和的特殊的节气味儿。我们所能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品到的都能留存在自己的记忆中。

舌尖上的安吉,舌尖上的年味,让我记忆犹新。

舌尖上的美味泡面作文【精选7篇】四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美食,再说“民以食为天”。广东人的白切鸡也是美味至极了。也正是如此,广东的饮食业也是首屈一指的。现在我来介绍广州的白切鸡。

白切鸡是粤菜鸡肴中最普通的一种,属浸鸡类,以其制作简易,刚熟不烂,不加配料制作保持原味为特点。白切鸡皮爽肉滑,清淡鲜美,色洁白带油黄,食时配以姜葱酱油,具有葱油香味,系广东家乡菜,食之别有风味。白切鸡是两广非常出名的家常菜,除广东外,在广西全境各地都非常流行。如今,粤菜厨坛中,鸡的菜式有200余款之多,而最为人常食不厌的正是白切鸡,原质原味,皮爽肉滑,大筵小席皆宜,深受食家青睐。食材:鲜鸡1200克、姜片适量、葱花适量。做法:新鲜鸡洗干净,锅里加入清水和姜片一起煮开,水开后把鲜鸡放入锅中,水一定要能把整只鸡浸泡,水不能太少,把整只鸡放入锅中后,再用筷子夹起倒出鸡肚里面的水,再重新放入锅中,大火煮5分钟,(期间要用筷子翻动整只鸡,)翻动鲜鸡,确保每一面都受热均匀,5分钟后关火,盖上锅盖,焖10分钟,10分钟后打开盖子,准备一盘冰水再加入冰块,捞起鸡把鸡浸泡在冰水里,再加上冰块,这样浸泡15-20分钟,准备酱料,把姜片切成姜蓉,加入生抽、一点葱花,用过烧热油,把烧热的油倒在生抽姜蓉里面即可。再把鸡切成块,放在盘中即可。

看看你,是不是看看介绍都要流口水了,但真正的美食,还是要亲自去品尝一下呀。

舌尖上的美味泡面作文【精选7篇】五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奶奶说端午节绍兴有吃“五红”“五黄”的习俗。所谓的“五红菜”通常指苋菜、茄子、红萝卜、西红柿和虾子。所谓的“五黄菜”通常指黄瓜、黄鳝、黄鱼、鸭蛋黄和雄黄酒。端午节绍兴还有一种小吃叫“巧果”,就是用面粉加白糖做出一定的形状,然后在油里面炸一下。那巧果可是我的最爱啊!香甜酥脆非常的好吃。端午节前几天奶奶就给我准备好了,每天来接我放学必定会给我带上巧果给我解馋。

舌尖上的美味泡面作文【精选7篇】六

一头胡乱的灰白头发,一身洗过无数遍的朴素衬衣,一双穿掉了色的深蓝拖鞋,微驼的背,勾勒出一个六十几岁的老年人——他,就是我老家的爷爷。

周末,老家,细雨。

我站在河边出神地凝望远方,小路的尽头出现了一个模糊的身影,渐渐地,越来越清晰,爷爷穿着一身防水衣,蹬着一双黑色雨鞋,细雨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心情。他走到我身边,用那双粗糙的大手摸了摸我,沧桑的脸上嘴角上扬,喃喃地问道:“中午喝鱼汤?”未等我回答,便乘上小船,划向河中央,双手使劲地向一张大网伸去,卖力地拉起来,那瘦小的身影在风中摇摆,颤颤巍巍,让我看着不禁有些担心。爷爷拎起大网,几条肥美的鱼儿在网中挣扎。

回到家,爷爷挑选了一条最肥的鲫鱼,如珍宝般握在手中,我紧随其后,跟进厨房,只见他将鱼摁在切板上。首先,娴熟地用剪刀剪去鱼鳍,再拿起菜刀,顺着方向将鱼鳞一点一点,认真地刮掉。杀完鱼,他将葱和生姜切好,打开了一瓶牛奶,放了大半锅的水,倒入一些牛奶开始煮起来。爷爷将煤气灶调成大火,鱼汤在锅里沸腾着,“咕噜咕噜”冒着泡儿,诱人的香味飘满了整个厨房,紧紧包裹着幸福快乐的爷俩,爷爷脸上又浮现出了熟悉的笑容,待鱼汤变热后,他又将大火调成小火,并用汤勺轻轻搅动鱼汤,随后盖上锅盖,慢炖。

半个小时后,关火,洒葱。在灯光的照射下,鱼汤更加显出一丝乳白色和浓黄色,刚洒上的葱末飘在汤面上,似碧绿的装饰品一般精致,热气早已模糊了爷爷的脸,他拿起碗,为我盛了一碗鱼汤。“喝吧!”我端起汤碗,轻抿一口,味道不淡不咸,鲜得让人口舌生津,我一口气喝下去,心满意足地舔了舔嘴唇。抬眸间,爷爷那慈祥的目光和期待的笑容恰巧闯入了我的眼帘,刹那间,心头所有的烦恼统统烟消云散,心里顿时温暖起来、明媚起来,浓浓的爱感动着我内心深处最柔软湿润的地方,眼睛模糊了……

一碗鱼汤,一份亲情,一种感动……爷爷的爱,融入在舌尖的美味上,细细品味,回忆无穷……

舌尖上的美味泡面作文【精选7篇】七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近年来央视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现在,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我们父女两代人所品味到的舌尖上的变化吧。

“囝仔们,来来来,快点来吃炒肉面喽!”邻居家的张婶朝着蹲在地上玩泥巴的孩子们吆喝着。

“什么,什么,”孩子们兴奋地叫着,“有炒面吃了,太好了,太好了!”孩子们顾不上满手的泥巴,从张婶手中接过装面的碗,挤在门口“哧溜”、“哧溜”地大快朵颐。

几口面下了肚,孩子们帮张婶把分好的香喷喷的炒肉面,送给左邻右舍。

分完了面后,孩子们便聚在张婶家中,在这富有田园气息的乡下闽南红砖古厝中边闲适地谈天说地,边回味着刚才那一小份炒肉面的美味。

此时,正是那年的某一天,改革开放虽已有六年了,但对于底子原本薄弱的闽南农村来说,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尚不明显,粗茶淡饭是当时村民们的饮食常态。心疼孩子的村民们总是借着卖猪的机会,留几斤肉,炒一大锅面,让孩子们解解馋。

但当时闽南乡下人家大多一年只能卖一回猪。父亲所在村子的大人们约定好谁家卖猪就炒一大锅炒肉面,并挨家挨户分给孩子们尝尝鲜。

炒肉面见证了乡邻间的互助,却也隐着淡淡的辛酸。

这是我父亲童年里舌尖上的味道,也是父亲童年里的温馨。乡邻间的人情美令人动容……

岁月如歌……

那年的某一天,厦门某花园小区里,碧草青青,几只蝴蝶在花丛中流连。我和小伙伴相约来到好朋友家,参加她的生日聚会。

“来吧,来吃蛋糕吧!”朋友捧出私人定制的蛋糕,热情招呼。我们礼貌地接过蛋糕,慢慢地品尝。被甜食甜蜜了心情的小女生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天南海北地聊,一边细细回味大蛋糕的美味,只觉得岁月静好,幸福安康!

这就是当下的我——一个普通的小学女生的日常生活。

品味舌尖上的变化,其实品味的是生活的变化,我品味到了幸福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