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字数作文 > 600字 >

作文初中写事【范文3篇】

小编: 北海有鱼

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得作文初中写事【范文3篇】,欢迎大家分享。

作文初中写事【范文3篇】

作文初中写事【范文3篇】一

故乡飘带似的小路留下了我童年的脚印,故乡的蓝天碧日留下了我同年嘹亮的歌声,故乡的留安塔更是留下了我童年的快乐。

小时候我时常到附近的留安塔山上玩,那里曾由一个传说而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

在一个美丽的夜晚,巨大的银河穿过深邃而广阔的天空,从我的头顶倾泻下来,真像一道气势磅礴的瀑布。那晶亮闪耀密集的星群,恰似瀑布飞溅出的水花。月亮从东方天边悄悄地露出笑脸,它像一个文静的姑娘,把柔和、皎洁的银光洒向人间。

我望着那轮高悬空中的皎月,不由得想起人们常说,如果用手指月亮,耳朵就会被割掉。现在的我当然知道那话很荒唐,但六七岁天真幼稚的我却相信那是真的。可我有点怀疑:月亮真是那么小气吗?连指一下都不行吗?我望着那轮月亮,觉得好恐怖,整个心就像炒熟的豆子蹦蹦跳。"从前,嫦娥在"我连忙转过头,哦,是一些中年人在谈嫦娥奔月的故事。哎呀!他们边说还边指着月亮呢,可他们怎么没掉耳朵呢?会不会是小孩指月亮才会掉耳朵,大人指月亮就不会掉耳呢?

好奇心占据了我,我连忙去问爸爸,可爸爸叫我试试看。"试试看?"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于是我去问姐姐,姐姐说:"我也不知道,小时候也听说过。"

我犹豫了好久。又一个美丽的夜晚,我鼓起勇气,把手伸出来指着月亮,紧紧地闭上眼睛,好像面临着一场战斗。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怦怦"直跳。突然,觉得有点动静。心想:完了,这下可要掉耳朵了想着想着眼泪"哗啦哗啦"地掉下来。过了一会儿,我慢慢地张开眼睛,原来有只大蚊子在咬我!我摸摸耳朵,啊,耳朵没有掉耶!我高兴得跳得三丈高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作文初中写事【范文3篇】二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

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生活中的我们在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一切的同时,却常常缺少了一颗感恩的心。“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出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小时候背诵的这些诗句,讲的就是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恩报德”,中国绵延多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感恩。“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感恩”之心,就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无论你是何等的尊贵,或是怎样的看似卑微;无论你生活在何地何处,或是你有着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只要你胸中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随之而来的,就必然会不断地涌动着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感恩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很多人、很多事,其咎盖源于不会、不愿感恩,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爱的感情基础。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激同学的帮助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帮助自己的人,甚至仅仅是对自己没有敌意的人。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不懂得知恩图报、反而忘恩负义之人,必是遭人唾骂的无耻之人,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恩。

学会感恩,就是要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学会感恩,就是让你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生活。

作文初中写事【范文3篇】三

至圣的启示初中生600字作文

孔子困于陈蔡。回得米归,造饭。回取米而食。及请,子曰:“吾梦父,希祭。”回曰:“不可。米玷,不忍弃,乃食。”子曰:“知人不易!”        -----题记

知人不易。

这是至圣孔子所发出的喟叹。

举例来说,就像我熟悉的萧然。她很开朗,经常说个不停。但在一起久了就会发现,她有一个多情忧伤的灵魂。在她的文字里,“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只有酒红、深白、冰蓝三色存在,令人大呼上当。

也许我小题大做,因为这司空见惯。夫妻不一定真的恩爱,满口仁义之人最先挑起战争,道貌岸然的人有时内心恰好最是肮脏。这一切都不得不让千百年来的人和至圣一起发出感叹:知人不易。

《北齐*颜之推家书》中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宁信眼视,勿信耳听。”在今天仿佛已成了过去。毕竟人与人之间的隐瞒深了,一次之见,一事之闻就不一定再真实。

如果说知人不易的一些原因可归结于别人的隐瞒太深,伪装的太好,那么另一方面就必得归咎于人性中的轻视轻信和自己的主观原因了。于是便有人说:“眼见不一定为实。”(又译:眼睛看见的不一定是真的。)

这又启示我们:与人交往须长时间观察,万不能只听像狡诈的提比略(Tibiling)或宽宏的奥古斯丁(Hogasiding)这样人的一面之见。也不能只以一件事决定人的.好坏,否则"知人不易"便是当然了。

未来将有更多的"画饼"和"萧然"。么认清他们或说是使"知人容易"的方法,就是认清人性,"失去他信力"(鲁迅语)。有人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便是这种想法的体现。刘墉更绝,在《我不是教你诈》中说,“我不是教你诈,是教你认清人性。不可因为他们的坏,忘记他们的好;不可因为他的善,忘记他们的恶”。这大概可算作经典语录了罢。

但有人反其道而行之,或自怜,或嘲讽。亚美尼亚君主狂妄地自封“王中王”,却被罗马大将用一只小部队完全击败,便后悔对这为大将所了解的都错了,哀叹“知人不易”。其实用对韦斯巴芗的评语再合适不过:“若他不狂妄,便不会知人不易了。”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至圣的启示,也正是所有人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