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话题作文 > 人物作文 > 奶奶 >

以少年风采为题的作文【精选4篇】

小编: 孤街浪人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以少年风采为题的作文【精选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以少年风采为题的作文【精选4篇】

以少年风采为题的作文【精选4篇】一

春、夏、秋、冬的风各有各的特点和颜色。

春天的风是暖暖,五彩缤纷的。风吹过桃树,桃树上的花红了;风吹过柳树,枝条绿了;风吹过小河小河里的冰融化了;风吹过小草,小草翩翩起舞。小朋友们在草坪上开心的'放风筝。

夏天的风是热热的。知了躲进了枝叶中,发出了“知了、知了”的叫声,小朋友在树阴下乘凉,人们的盼望风快点来,可是风姐姐不知道躲到哪去了,只有雷电哥哥出来的时候,她才出来一会儿。

秋天的风是凉凉的,金金灿灿的,风儿吹进了果园,果园上得梨子、苹果、柿子……成熟了,苹果嚷着冷了,要穿红袄,葡萄让着冷了,要披紫袍。玉米举着红缨乐了,忘掉一个夏天的烦恼,高粱红着脸而笑了,一曲酒歌在心灵酿造。

冬天的风是冷冷的,白白的,风吹过小河,小河结了一层厚厚的冰;风吹过大地,大地披上了雪白的棉袄,小朋友不怕冷,还在外面堆雪人、打雪仗呢玩得可开心了!

风湿变化多端的,我爱四季的风。

以少年风采为题的作文【精选4篇】二

也许,风是有生命的。已经远去的春风留给人们满腔愤怒,谁也不敢忘记沙尘暴的威力。风怪我们,不肯给我们企盼已久的春。但它其实是仁慈的,它只想警告人们爱护环境,所以,它吹醒了沉睡了一冬的嫩芽和花蕾,吹化了结冰的河水,吹痛了我的心,使我从冬的可怕回忆中挣脱出来。

风累了,在炎热的夏天,它只偶尔拂过姑娘飘逸的长发和孩子被阳光晒红的小脸。在人们最需要它的时候,它却在一旁观望。在少风的酷暑中,我以为自己忘记了,我不去想,我痛快地笑,风也为我鼓掌,但每次骑车飞奔,总听见一个声音在说着什么。是风,它想提醒我,一切并未过去。

在夏末秋初的时节,风吹起五环旗,吹鸣了停战的号角,吹响了雄壮的国歌,吹乱了北京人的心。

新的一轮较量开始了。风扬起北京申奥远航的帆,向胜利驶去。我开始从激情中冷静下来,猛然感到瑟瑟秋意。突然,我又听到风在唤我,它抚着我的脸,说:“坚强些。”是的,一切并未过去。

萧索的脚步渐渐逼近,风吹透了人们本已厚厚的衣服,它成了自然的主宰。它吹黄了绿叶,扬起漫天灰尘,它带来了寒冷,但它却跑得起劲儿。我恨冬天,却不怨恨风,因为它使我清醒。虽然它把我带回到那片阴影中,但我不怨它,我心甘情愿。

不论季节如何变换,风始终是我们最忠实的朋友,一刻不离我们左右。

期盼冬末春初时,风吹来好天气,助北京申奥一臂之力;期盼明年夏天,风吹散“黑色七月”的阴云,把7月13日的胜利消息传遍世界,把那个7月变成地球村最火红的夏天;期盼秋冬时节,又听见风的叮咛、呼唤和怒号。期盼每一个有风的日子。

窗外,风的心在跳。

以少年风采为题的作文【精选4篇】三

我的童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和那个时代出生的同龄人一样,我们都拥有一个不平凡的,充满着欢乐的童年。

那是一个愉快的年代,虽然生活不宽裕,田野里却处处洋溢着快乐,充满着希望。包括家乡在内的农村还很穷,物质相当匮乏,但好日子已经抬起了头,粮食虽然不超广,但还够吃;大家手头虽然紧巴巴的,但还能买回必需品,农民都觉得日子有了盼头,正像那句俗话:“芝麻开花节节高”;团结一致向前看的伟大号召,拨乱反正的巨大勇气,唤醒了神州大地,烛照了饱受苦难的心灵,农村天地因为人的理智,清朗得如雷雨过后的艳阳天,正如那首老歌里所唱的:“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的童年就像一朵红艳艳的山丹丹,绽放在这片充满希望的贫瘠土地上。

童年的欢乐在奶奶少牙缺齿的嘴里流淌。那时没有电视,更没有动画片,顶奢侈的家庭就一个收音机,是专来听戏的。咿呀学语时躺在奶奶大襟袄的怀抱里,晒着太阳,听着她讲着不知流传了几代人的老古经,像王祥卧冰,麻雀与金丝雀吵架,鹚鹪与猫头鹰;她最爱讲的是老戏里的故事,像《铡美案》里疾恶如仇的包公、《五典坡》里的苦守寒窑的王宝钏不弃糟糠的薛仁贵都是好人;像《十五贯》里的娄阿鼠、《窦娥冤》里恩将仇报的张驴、《白蛇传》里爱管闲事的老法海都是坏人,好坏分明。祖母苍老柔和的声音总是拖的很长,睡意朦胧里听起来,仿佛从很遥远的地方传来;她讲的故事都是以“从前”开头,这些故事结局都很圆满,听起来很温暖——恶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良善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报,穷秀才金榜题名,有情人终成眷属,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她坚定不移地说,如果不报呢,别着急,那是时候没到。这些褒善抑恶、是非分明的故事,是植入童心最深处的道德的菩提树,给我们以希望和力量。

童年的欢乐埋在夏季的泥土里。离开手脚走路,穿上开裆裤乱跑时,最喜欢雨过天晴的日子。一块泥地埋藏着多少快乐啊!七八个小朋友或蹲或坐,每人一堆泥,像母亲和面一样按一按,捏成碗状,高高举过头顶,口儿朝下摔在地上,“卟”地一声,空气把底儿冲出一个窟窿来,谁的窟窿大,响声大就是胜家,其他人就要拿自己和的泥去填胜家的窟窿。我们叫它“爆爆响”,输赢就是一疙瘩泥;心灵手巧的孩子还可以用泥捏成各种见过的东西,如牛、羊、狗、马或是大头娃娃。一个叫狗娃的孩子用泥捏了一个碌碡,晒干后拉着跑,大家眼热得不得了,跟了一屁股巴结他,为得是能拉着他的碌碡玩一玩,他因此牛皮了好几天,还成了我们的头。回家吃饭时,满头满脸的泥,那一身出门新衣服也全是泥点,少不了挨大人的骂。但一下雨,仍然乐此不疲;即使不下雨,我们同样也能在土里找到乐趣,拾来破碗的底,填上湿土,用手拍拍,用脚踏踏,像大人打土坯一样,弄出一个个圆圆的土饼,比赛谁打得多;就是没有湿土,那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和尿泥;持续干早,路上二三寸厚的趟土也会给我们带来快乐,光着屁股坐在细如面粉的浮土里,温暖舒适,用小手把土堆起又推倒,或者在土里画各种奇形怪状的东西,同时,也把自己抹成了个大花脸、土娃娃。再要么在地上掏一个小洞,每人几个核桃滚核桃窝。另外,看麻雀打架、蚂蚁搬家、蜜蜂采花、蜘蛛结网,或是捕捉知了、追逐蝴蝶,都是极有乐趣的事儿。

童年的欢乐浸沉在村头的池塘里。一夜大雨,村头的涝池里涨满了一池绿水,虽然出门前大人再三叮嘱不许去,但挡不住的诱惑引着我们不听使唤的腿脚来到村头。挽起裤脚把脚放进水中,对绝少见水的原上孩子来说是相当惬意的了,更不要说眼前还有几只快活的蜻蜒飞舞,许多叫不上名字的虫子在水面上时潜时现。有一种叫“卖麻的”虫子,四只脚浮在水上,游来游去;叠只小纸船放入水中,用水泼着让它航行,算是一种颇为高雅的游戏。如果有漂水花的技术,拿一小块小瓦片,顺着水面用力投去,瓦片会在水中跳跃两三下,激起一连串圆晕。黄昏时分,青蛙悄没声息地钻出岸边,露出鼓鼓的眼睛,准备夏夜的大合唱。全村所有的麻雀聚集村头的大楸树上,热烈地议论着什么,太阳沉入西山,它们像听到休息的命令,哑然无声。

下一页

以少年风采为题的作文【精选4篇】四

寒假的一天,妈妈的单位组织了一次“乐于助人”的活动,我借着这个机会,与妈妈一起去探望那里的残疾、贫穷人。

我们来到了东沟岭社区,一下车就直奔黄姥姥家。黄姥姥是位孤寡老人,70多岁了,她的女儿、孙子都是残疾人。我与妈妈每人拿了一桶油前去慰问她。一去到她家,就看到了黄姥姥,妈妈说:“姥姥,你们生活好吗?”

说着,我把油放在了陈旧的桌子上。“不太好啊,”

黄姥姥叹息着,“我们家里的人除了我,都无法行走。”

我的心里不禁涌出一阵阵同情。妈妈在屋里与黄姥姥说话,我则走出屋子,在外面散步。我想起了黄姥姥一家,他们家女儿残疾,孙子也残疾,实在太可怜了。

这时,我看见有一位叔叔拿着一袋大米走进了另一家,顿时明白,我们就是来慰问这些人们的,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我顿时明悟了,拔腿向援助物资站跑去……

我们送去的不只是物资,还有一颗帮助贫穷人、残疾人的心,还送去了温暖。让我们一起去帮助那些贫穷、残疾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