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公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精选3篇】
左公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精选3篇】一
22左公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左公柳》一课,大家齐读课题。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具体写了左宗棠的哪些爱国事迹?
(师相机板书收复失地建设新疆)二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1本课以左宗柳为线索,贯穿全文,记叙了左宗棠的爱国事迹。左宗柳是怎样的一种树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划出文中描写左宗柳的句子,仔细读一读,想一想,左宗柳有怎样的特点?在书上做好批注。
(学生自学)2全班汇报
体会出左公柳高大茂盛粗刚劲无畏
3课文把内地的杨柳同左公柳比较,内地柳树有什么特点?指名读文,我们经常用怎样的比喻来形容内地的柳树?图文对照体会左公柳的特点。
4王之涣在《凉州词》中曾用“羌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来描述新疆塞外的环境(课件出示),左公柳在这样的环境下茁壮生长,让我们感觉到左公柳怎样的品质?(坚强无畏)
5下面让我们把对左公柳描写的句子感情的朗读一下。(齐读)三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1左公柳在茫茫的戈壁茁壮成长,让人敬佩。左宗棠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大家仔细度课文的第二部分,在书上做好批注。2汇报
(1)爱国有勇气有一定的军事指挥才能
3同学们从描写左宗棠坚决收复新疆的句子中体会出左宗棠的爱国,有勇气,有军事才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左宗棠坚决收复新疆的句子,大家速读课文,看看左宗棠坚决收回新疆的原因有几个?(三个)课件出示,这三句话左宗棠都是用怎样的语气说的?师生一起找:坚决慷慨断然,你能用这样的语气读出来吗?(学生试读)教师指名读
4朝廷众臣对保卫新疆有怎样的认识?(有失偏颇,联系课文理解有失偏颇的意思)他们放弃新疆的原因书中写了吗?
(学生读书中的句子)
(1)课件出示当时局势地图,教师借助地图讲解(2)课件出示李鸿章的话:
“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烟稀少。乾隆年间平定新疆,倾全国之力,徒然收数千里旷地,增加千百万开支,实在得不偿失。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收回伊犁,更是不如不收回为好。”
李鸿章身居高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同意李鸿章的意见,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受到排挤找来杀身之祸得罪人……)
左宗棠不顾个人安危,大义凌然,力排众议,场面一定很壮观,大家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选择你喜欢的角色练习表演一下。(学生小组内练习表演)6指名表演
通过同学们的表演,你觉得左宗棠师怎样的一个人?(热爱国家为了国家视死如归英勇无畏。。。。。。)
7左宗棠在以理服众的同时还做出了怎样的壮举?请同学们从文中找一个词来回答?(主动请缨)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力量支持他“力排众议,主动请缨?(热爱国家)
让我们一同走进文中最感人至深的部分“主动请缨,抬棺出征”。指名读,感受左宗棠是一个人怎样的人。8汇报: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老人的刚毅坚韧,顽强不屈,视死如归,强烈的爱国热忱)
9六旬老人,本该颐养天年,却在漆黑的夜晚独自领兵带棺出征,爱国之情让人动容,下面让我们一起把老人带棺出征这段感情朗读一下。
10跟随这样的将军一起出征,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士兵,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11正是这样一批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将士,用了不到二年的时间
完成了收复了新疆伟业。曾经有人这样评价左宗棠,大家齐读
没有左宗棠,新疆难说。
——毛泽东
以屈膝,有一伟人生焉,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
——谭嗣同
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
——曾国藩
左宗棠不但收复新疆而且还要建设新疆。大家仔细读课文,左宗棠是如何为千里茫茫沙漠绿化的呢?(生回答)
教师补充资料:左宗棠令筑路军队,在大道沿途、宜林地带和近城道旁遍栽杨树、柳树和沙枣树,名曰“道柳”。其用意在于,一是巩固路基,二是防风固沙,三是“限戎马之足”,四是利行人遮凉,凡他所到之处,都要动员军民植树造林,并且制定保护树林的措施,严加执行。据左公自己记载,光是从陕甘交界的长武县境起到甘肃会宁止,种活的树就达26.4万株。
在左宗棠的老友杨昌睿去新疆看望他的时候原以为看到的会是“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没想到却是这样一番景象(教师课件出示)让他的老友兴奋的当场作诗:“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13学到这,我们从左宗棠力排众议,主动请缨;抬棺出征,收复新疆;植树造林,建设新疆的壮举中,从几万将士与侵略者的战斗中,强烈地感受到什么?(爱国情赤子心)
四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1了解了左公柳的特点,体会到左宗棠的品质,那么眼前的左公柳还只是一棵柳树吗?(不,它分明就是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之树!)
2左公柳与左宗棠和爱国将士们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为什么以左公柳为题?大家把写柳树的几个句子连起来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
汇报(先写树的外形,再赞美树的品质,再赞美具有不屈不挠、坚韧顽强品质的人。)
先写树形再写树的品质最后写人的品质
上述这几个句子,让我们对柳树的认识得以加深、升华。本课以左公柳为题既指生长在千里戈壁滩上的大柳树,更喻指为保卫新疆和建设新疆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左宗棠和像他一样的爱国将士们。既是描写物,更是歌颂人,这就是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五总结全文
左公虽去,柳树尚在。“左公柳”,已不单是一种自然景物,一种百年古树,它还继承和延续了左公的爱国精神,正因为如此,它成为诗人们吟咏的对象,成了艺术家们审美的对象,也成了改造西北自然环境的象征,成为精神的丰碑。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推荐阅读
《清代名将左宗棠》《左宗棠巧对曾国潘》《梅花魂》
左公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精选3篇】二
《左公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郭斯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左宗棠以身报国的爱国热忱,感受左宗棠的刚毅、睿智。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3.学习作者以柳树为线索贯穿全文,选取典型事例描写人物,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再现情景。学习课文1—3自然段,感受左公柳的刚强。
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左公柳》。师板书课题要求学生轻轻读课题。
2.左公柳生长在哪里呢?(新疆戈壁滩上)
3、出示图1:请看大屏幕,这就是塞外戈壁滩,凭你对戈壁滩的了解,你来想象一下,这里的生长环境怎么样呢?(土地贫瘠气候干旱风沙肆虐、、、)
4.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呢?(数千里关山路,没有春风,没有绿色。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片黄沙。)
5.难怪诗人王之涣会在他的《凉州词》中写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来,那么生长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的左公柳是什么样子的呢?
6.请同学们浏览课文1—3自然段中描写柳树的段落,并用“——”线画出描写塞外柳树外形和描写塞外柳树品格的语句。生汇报梳理
7、谁来读读描写柳树的外形的语句?出示:这柳树高大茁壮,身姿挺拔,枝条刚劲有力,树冠宛如帷幄。齐读。这句话写了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读这句话,把柳树高大茁壮的外形展现出来。
8、谁来读读描写柳树的品格的语句。出示:这屹立在戈(ɡē)壁滩上的刚强之树,大有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的气势!抽生读相应语句。作者把屹立在戈壁滩上的柳树称为什么之树?(刚强之树教师板书:刚强)作者为什么把它称为刚强之树?(大有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的气势!)它英勇无畏,不畏惧什么?(干旱风沙)它压倒一切困苦,它要压倒哪些困苦?(干旱折磨风沙袭击)这句话
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敬佩赞美)一起用这样的语气读这句话。衔接过渡
当我们还沉浸在这棵柳树挺拔刚强之中时,导游告诉我们这棵柳树叫左公柳以及这种树名背后的故事。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5——13自然段,回忆:这种树名背后的的故事是什么?(左宗棠主张收复新疆,率兵收复新疆,建设新疆的爱国事迹。)
二、抓事件,解疑难。学习5——13自然段。
(一)学习5——7自然段
1、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来到清朝末年。(师出示中国地图)当时,我国台湾被日本人占领,海防出现危机。与此同时,我国西部邻国的一个军事首领阿古柏在英国的支持下,率兵侵入南疆。紧接着,俄国又趁机出兵侵占了北疆的伊犁。西北边疆危机严重,国家告急。在这危机四伏之时,朝廷中对保卫新疆产生了分歧。
2、众大臣主张什么?(放弃新疆)如果放弃新疆,中国的领土将会有什么变化?(新疆面积166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1/6,是国面积最大的一个省区。
失去新疆,我国将失去全国1/6的领土)
3、左宗棠是怎样怎么做的?他列举了哪几方面的理由?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6然段。
汇报交流
①谁来读读左公当时做法的语句?问:“力排众议”是?(以一己之力尽力说服众多的反对意见)左公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什么?(勇气充足的理由)
②谁来读读左公列举的三大理由?抽生读三大理由。
③分析三大理由。左公一从国家利益出发,二从新疆的重要性出发,三从不收复的危害出发。讲清了收复新疆的重要性。三大理由有理有据,那同学们想象一下,左公当时是怎样说出这三大理由的呢?
④现在,我们就把我们的课堂当做是清朝的议政大厅,我们一起来再现当时的情景。师出示分角色朗读内容。
⑤那两个同学愿意来朗读第一次交锋?抽生朗读第一大理由。抓住“岂能”和“拱手相让”分析。A“岂能”指?(不能)那将这“岂能”换成“不能”放在句中读读。再用“岂能”读读,用“岂能”语气更强烈了。B“拱手相让”是指?(因胆怯而把东西恭敬地让给给别人。)将什么恭恭敬敬的让给谁呢?(将无数先辈历尽千辛万苦开辟的疆域,建立的基业让给侵略者。)能吗?(不能)读出来。
⑥是总结学法:一个“岂”字,一个“拱手相让”、准确地表达了左公的思想感情,抓住重点词语品读,能更好的表达人物的情感。我们用这样的读书方法来读下面的两次对峙。同学们先用这种方法在小组内分角色练一练。哪三个同学愿意来试试?抽生试读。(我已经感受到左公的慷慨激昂《形容情绪激昂,语调上扬、充满正气。》了我听出左公的坚决了。)⑦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分角色读读这个内容。
⑧师小结:大兵压境,众臣退缩,左公挺身而出,力排众议,你想用什么词形容左公?(教师板书:刚毅)三大理由,有理有据,说服众臣,你又想用一个什么词形容左公?(睿智:见识卓越富有远见聪慧明智)
⑨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当时的左宗棠已经有69岁高龄了,因为积劳成疾,身体非常虚弱,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作出了主动请缨的壮举。让我们怀着对这位老人的崇敬之情齐读第七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9-11自然段
1、左宗棠,一个满腔爱国热忱的湖南汉子,率领六万湖湘子弟兵出发了。令人震惊的是,这支队伍中竟有众人抬着一口黑漆棺材!(出示画面+音乐)
2、请听老师为大家朗读左公出征的情景。大家边听边勾画出让你再一次感受到左公坚毅、睿智的语句。
3、听完老师的朗读,文中哪些语句再一次让你感受到左公的坚毅?为什么?(生答)师:多么坚毅的老将军啊!生齐读相关句。(然而、、、风烟滚滚的战场。)
5、左公抬棺出征有什么意图呢?他生怕自己死后没有棺材收敛他的尸体吗?这个举动表明了他怎样的决心?(表明了他视死如归的决心。表明了他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还有什么目的呢?(鼓舞士气)
6、多么刚毅、睿智的老将军啊!生齐读相关句。(临出发时、、、置之度外)
7、这哪里是一口普普通通的棺材啊?它分明就是左公舍身报国的赤胆忠心啊!他分明就是一面鼓舞士气的战鼓啊!将士们受到左公的精神鼓舞,个个信心倍增,情绪高昂,雄赳赳气昂昂地奔赴最前线。不到两年时间,就完成了收复新疆的伟业。
(三)学习课文12——13自然段
过渡:左宗棠凭着对国家高度负责的精神,不仅收复了新疆,而且在征战中,还率领部队植树造林,建设新疆。
1、他取得了什么成绩?(请大家在13自然段中找找答案。生答。)
2、他的好友杨昌浚见到这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的塞外奇观,当即作诗一首,我们一起来欣赏。一起朗诵。
3、好一个“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啊!它不仅仅写出来左公的功绩,还弥补了当年王之涣的遗憾。
五、升化感情,突破重难点学习14自然段。
1、听完导游的讲述,我们对这株柳树有了新的认识,我们情不自禁的再次凝望这株柳树,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此时的“左公柳”仅仅还是那棵柳树吗?你想到了谁?想到了他的什么事?(生想象作答)
3、教师引读:
A看到这株柳树,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左公力排众议,主动请缨的壮举,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
B看到这株柳树,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左公抬棺出征、誓死保卫新疆的义举,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C看到这株柳树,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左公和他的将士们冒严寒、顶酷暑、植树造林、建设新疆、利国利民的感人情景,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
4、学到这里,你认为这篇课文是在写柳树,还是在写左宗棠?(左宗棠)为什么要以“左公柳”为题呢?(其
一、柳为左公所栽,其
二、柳如左公刚强无畏。因此,以“左公柳”为题。)
5、教师小结:是啊,真是树如其人,人如其树,这种看是写树,实是写人的写作方法就是借物喻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教给大家的表达方法。
六、总结谈话
1、左公虽去,道柳尚在。同学们,看着这棵左公柳,你想怎样评价左公?
2、让我们来看看一些伟人称赞左公的语句,请全班同学起立齐声读一读。
板书设计:
22
左公柳
左公柳
左宗棠
刚强
刚毅
借物喻人
左公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精选3篇】三
《左公柳》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重点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和本文借物写人、抓典型事例写人的表达方式。
3.理解课文内容,从左宗棠感人的爱国事迹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左公柳》。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问题:作者为什么借左公柳来抒发情感?为什么以左公柳为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
(二)新课:
1.整体感知:
上节课,我们对这种生长在新疆大戈壁上的,由左宗棠率领的湖湘子弟兵栽的柳树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到这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在困难面前刚强、坚韧不拔、生命力顽强的一种树。初读了课文以后,你认为这课书写的是谁?是左公柳还是左宗棠?回忆一共写了左宗棠几件事?
过度: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了解中国历史上这位著名的人物。阅读4——13自然段,思考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先自己读书,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把自己的体会写在书上。
2.深入学文
(1)学习4——13自然段
你从哪找到答案?(你学懂了什么?)
①学习课文5——7自然段。
引导学生认识到:和这种柳树一样,左宗棠在困难面前,刚强、坚韧,决不低头。
A所遇困难:
a两股外敌
邻国阿古柏在英国军队的支持下,侵入我国南疆;俄国又乘机占领北疆,西北边疆危机日益严重,这些侵略者武器精良,很难对付。
读第五自然段。
b大臣们对收复新疆有偏颇的认识
结合资料:当时,台湾被日本人占领,海防也出现问题。由于国力有限,大臣们认为国库空虚,根本没钱打这场仗,清廷内部爆发“海防”、“塞防”之争。李鸿章等认为两者“力难兼顾”,主张放弃塞防。他们还认为新疆是千里荒漠,贫瘠之地,同时,新疆路途遥远,运输艰难。
B体会左宗棠刚强、不屈不挠、坚韧(
6、7自然段)
重点学第六自然段:抓“力排众议”理解。
a“力排众议”?(一个人竭力排除大家的意见,坚持自己的主张)
b左宗棠是怎样力排众议,让我们感受到他刚强、坚韧、不屈不挠?请你们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眼看新疆将要被外国人侵占,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挺身而出,力排众议,坚决主张收复新疆失地:这新疆是无数先辈历经千辛万苦才开辟的疆域,建立的基业,岂能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拱手相让!
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开辟疆土的不易。
注意最后用的是感叹号,表达他怎样的感情?(坚决,毫不犹豫)
读出态度坚决。自己读,指名读
教师引读:
对视新疆为千里荒漠、贫瘠之地的说法,他慷慨激昂地反驳——指名读(2——3)(指导学生慷慨激昂地读)
接着熟读兵书的左宗棠又断然指出——指名读(2——3)(指导学生读出果断、坚决)
出示新疆地图:新疆是我国西北门户,这里不仅军事地位重要,而且物产丰富,还是连接欧亚的通道。左宗棠高瞻远瞩,让我们想象当时面对群臣的叫嚣,他挺身而出,毫无惧色,大义凛然力排众议的场面.让我们通过读来展现左宗棠铁骨铮铮的风采。
导读第七自然段。
69岁高龄的左宗棠身体非常虚弱,经常咳血。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不但发出了力排众议的豪言,还作出了怎样的壮举?(齐读第七自然段。)
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力排众议,主动请缨”?(是他满腔的爱国热忱和保卫祖国的决心。)
学到这里你了解到左宗棠是个怎样的人?(爱国将领,民族英雄)板书;爱国
你是通过什么了解到左宗棠这些品质的?(语言,神态,动作)
小结:第一件爱国事迹主要是写的力排众议、还是主动请缨呢?(力排众议)写人的时候,要选取典型事例来写,写时要注意有详有略。
②学习课文9-11自然段
你还从哪读出左宗棠爱国、刚强、坚韧、不屈不挠?
引导学生答出:左宗棠抬棺出征。这部分内容在9——11自然段。
A左宗棠收复新疆用了两年时间,这两年中有血雨腥风的战斗,有和敌人巧妙的**,还有与沙漠恶劣环境的抗争。但作者没有写这些,却偏偏选取了哪个这个材料,这是为什么?
(抬棺出征这个事例太典型、太打动人了。)
B抬棺出征这个爱国举动,感动了全国人民。请同学们默读这一部分,把最能打动你的词句画出来,在书上做出简单的批注。一会儿以朗读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C指名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a评读。
b重点指导体会
然而这个刚毅坚韧的湖南老人,面对兵马疲惫、粮饷匮乏、运输艰难等困难重重,仍信心百倍。他肩负着国人的重托,胸中燃烧着正义的烈火,率领六万湖湘子弟兵,悄然离京,马不停蹄地赶往千里之外风尘滚滚的战场。
临出发时,左宗棠便郑重地吩咐部下,如果他在收复新疆失地的征战中死去,就用这口棺材收敛他的尸体。
C质疑;
此时此刻,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一问左宗棠?
学生可能提出:左宗棠为什么你面对重重困难,还这样信心百倍呢?你为什么要抬着棺材上前线?
d角色换位:是啊,我们有这么多的疑问,左宗棠请你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出
我们得到的是全国人民的支持;我们是保卫自己的国土,是正义的,敌人是侵略者,正义是永远能够战胜邪恶的;我相信自己的部下是最有战斗力的,因此有胜利的把握。抬棺材上战场表明了我决不向外敌低头,不赶走侵略者决不还朝的决心。
e教师激情导读:
是啊,从你们的发言中,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一个年愈七旬的老人那颗剧烈跳动的爱国心,那份赤子情,那种为了正义、祖国领土统一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的气势。面对左宗棠视死如归的决心,在场的官兵
怎么样?——学生接读
f看图,此时此刻,看到这口黑漆漆的棺材,西征的战士们会怎么想?面对强敌,他们又会怎么做?(在这口棺材面前,官兵们纷纷发誓一定为国奋勇杀敌,保卫国土,让父老亲人放心。在强敌面前,他们个个勇往直前,决不后退,如下山的猛虎,杀得敌人片甲不留。)
g伴着战马的嘶鸣、伴着这响彻云霄的喊杀声,让我们再一次来到西征大军的身旁,亲眼目睹左宗棠抬棺出征的壮举。指名读。
③学习课文13自然段
你还从哪读懂左宗棠爱国、刚强、坚韧、不屈不挠?
A引导学生认识到:左宗棠凭着满腔的爱国热忱,收复了新疆失地,而且,他凭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为新疆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事。种树是左公建设新疆中最典型的事例。
B补充资料:他的朋友杨昌浚到西北为他筹备军务时本以为会看到王之涣《凉州词》中描绘的景象“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课件,学生齐读),没想到看到的却是片片树林,写出了:“新栽柳树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的诗句。(出课件,学生齐读)
除了种树,左宗棠在新疆期间,为保证军粮供给,发展地方经济,曾大力兴办屯垦业,其功绩遗泽至今。
小结:学到这,我们从左宗棠力排众议,主动请缨;抬棺出征,收复新疆;植树造林,建设新疆的壮举中,从几万将士与侵略者的战斗中,强烈地感受到什么?(爱国情、赤子心)
(2)回读第十四自然段
①引读第十四自然段:听完左公柳名字背后的故事,我们再次凝望它。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
②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作者已经把柳树看作了爱国将士,看到这柳树,就仿佛感受到了像左宗棠一样的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所以说它是精神之树。因此对它产生了景仰之情。
朗读。指名读。
③解题:
此时的“左公柳”仅仅是那棵柳树吗?
引导学生认识到:既指生长在千里戈壁滩上的大柳树,更指为保卫新疆和建设新疆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左宗棠。
3.总结谈话布置作业
(1)左公虽去,道柳尚在。这柳树承载而且延续了左公及爱国将士们的精神气节。作者借左公柳突出人的品质。文章学到这里你有哪些收获?例如:
①写人的文章要选取典型事例;
②在写人的时候,要通过语言、神态、动作来刻画人物;
③左宗棠的爱国精神让我特别感动,真值得我学习;
④要学习左宗棠这种勇于坚持己见,挺身而出的精神;
(2)布置作业:
①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深受感动的段落。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写人的文章要选择典型事例,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刻画。
②今天作业的第二项请你用这种方法,通过一件比较典型的事来写写你身边一个人的特点。
板书:
左宗棠
左公柳
事迹力排众议
抬棺出征
植树造林主动请缨收复新疆建设新疆典型事例语言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