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爬山虎的脚从文体角度分析文本【精选3篇】

小编: 北海有鱼

爬山虎的脚从文体角度分析文本【精选3篇】一

  《爬山虎的脚》一文是著名的作家叶圣陶的一篇名作。课前我设计了以读代讲,以说代讲为主的教学自控方式,想达到的预期目标是通过让学生上台指说爬山虎的脚,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进而使学生对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及爬山虎脚的样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对媒体教学非常感兴趣,从一开始便深深地投入其中。学生思维比较踊跃,举手发言比较积极。

  达到了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

  在课堂上,我充分运用媒体,提出了课前设计的环节: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完成填空练习,明确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长得什么样子?从学生举手的情况表明,全班学生都能够找到有关语句读出来。教学在顺利进行。“谁能上台指图向大家介绍一下爬山虎吗?”我的问题紧接着提了出来。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能!”在学生看来,这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之后,我就请了三位同学上台指说。真没想到,一个看似十分简单的问题,却在学生的联系中出现了问题:第一个同学说的还可以,但指图不明确;第二个上来支支吾吾,指图介绍时分不清茎和柄。第三位同学非常完整地、较好地向大家指图介绍了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从文体角度分析文本【精选3篇】二

爬山虎的脚
重庆市第一一五中学校 六年级二班 周文钰
指导教师 杨波
一天,我在家旁玩,我看见了许多爬山虎。我决定把它扯下来看一看。我轻轻的扯,怎么也扯不下来。我一用力,一下子我就和爬山虎一起摔到了地上。
我站起来,望着墙愣了起来。“我轻轻的扯,扯不下来,只有用力才扯得下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跑去问妈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可妈妈让我自己慢慢的观察。
我又跑到墙下拿起爬山虎,仔细的看了起来。“咦,爬山虎怎么会有脚呢?”怪不得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它自己就轻轻、悄悄挪上了墙头。
爬山虎的脚非常小,爬山虎的脚是由一根短短的小丫子和四个小子儿组成的。你别看爬山虎的脚小,它们的小脚的力气可大着呢!细细的脚丫紧紧地抠住墙上,哪些看不见的小窝子。你轻轻的拉它们的小脚是拉不下来的。如果你把它们扯下来了,那爬山虎的小脚上的筋还粘在墙上面的小窝里呢!
爬山虎脚上的小丫就像是树枝的一小部分,而爬山虎的小脚就像是一颗颗小种子。它们爬墙一点也不费力,它们走走停停的。有一点小动静就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一没有了动静,它们就用着那几只小脚,使劲的往上爬,越爬越高、越爬越高。
爬山虎到了秋天以后,它们的小脚就不像夏天一样到处乱爬了。因为爬山虎的叶子会慢慢变黄,叶子掉了以后就长不出新的小脚,爬山虎就不能继续往上爬了。原来爬山虎的脚与人类的脚是一回事,没有了脚就上不了墙了。
所以只有爬山虎的脚会紧紧的黏在墙上,你把它的脚拉开以后,你走开不久,爬山虎的脚又黏在上面,继续爬行。
以前我还不知道这种叶子为什么叫爬山虎,它难道会爬吗?直到现在,我终于明白了爬上虎为什么叫爬山虎了。原来是爬山虎它能用自己的脚爬行。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从文体角度分析文本【精选3篇】三

  《爬山虎的脚》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讲了爬山虎的叶子,还写了爬山虎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的,启发学生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通过对课文内容、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进而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而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则是本课的难点。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突破重难点,我在课前就拿了一株爬山虎到教室里来养了,这大大地方便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了这一观察基础,在教学开始,我先出示图片,激发学生情感,然后就提问:关于爬山虎的脚,你们想知道什么?这样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接着,聋生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在阅读中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才能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才能入境生情,促进自悟。于是,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拿起笔画一画爬山虎的脚,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然后,我又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找出爬山虎怎样爬的句子。然后在通过小组合作演一演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评价,好在哪里,不好的地方应该怎样改。最后议论把“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行不行?通过讨论,学生不但理解了“一脚一脚”的意思,而且还让学生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观察的细致。

  本堂课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引导学生去观察、积极发言基础上,忽略了及时地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梳理,如果能有效地落实下来,再让学生根据平时对校内植物的观察,自己确定一个意思来写片段;以促使学生课外去观察植物以及去阅读一些有关植物的资料,以便使本课的教学目标得到更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