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话题 >

渔歌子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精选3篇】

小编: 北海有鱼

渔歌子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精选3篇】一

《渔歌子》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渔歌子》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单元的主题是田园生活,伴随着诗一般的语言,一幅幅清新的田园风景展现在眼前。翁卷、范成大、张志和更是以凝练的语言再现古老的乡村,田园的意趣。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是一片画意诗情。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全诗不仅画面美,而且情意浓。张志和十六岁,举明经,曾献策肃宗令招待翰林,后被贬官,不再复仕,在湖州隐居五年,后来到会稽隐居,十载后再回湖州,写下千古绝唱——《渔歌子》,倾吐了他对悠闲生活浓浓的眷恋之情。

二、教学对象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

二、三学段的衔接期,学生的求知欲强。他们已经有了近四年的学习经验,有了初步的自学能力,但还应不断加强。在本册第一单元中已接触过词《忆江南》,所以第二次学习写景诗词已有一点能力。学生在课内已学习了本组的前两首古诗,在课外收集了其他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对于“田园生活”的主题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对田园生活的诗情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

2.读懂词的内容,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词的意境,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3.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养成课外积累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词的意境。难点:

体会词表达的生动性。

五、课前准备

1.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准备:收集描写春天美景的词语。

一、引——盘活经验,丰富表象

1、孩子们,你看到了什么?看现在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春天又来到了江南,我们第一课学过的哪一首词正适合在此时吟诵呢?(复习背诵)谁还记得词有什么特点呢?忆江南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学习忆江南这样写景的诗词的呢?

2、归纳总结:读词、想景、悟情。现在我们就要拿起读词、想景、悟情这把学习诗词的金钥匙,来学习今天这首渔歌子。(板书课题)先请孩子们自由读这首渔歌子2遍,可以找同桌、好朋友、小组合作等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二、读——疏通词句,整体把握

1、谁愿意读给大家听(2人)谁还想读(2人)让我们一起读一读(齐读)(学生读得不好可以老师范读,也可以请好的同学范读)。

2.通过朗读,一定发现词中词中许多景物?请你在书本上圈一圈。反馈:老师还发现有一个人,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正在那里(钓鱼),是一个(渔翁),真是人在景中,融为一景啊。

3.这么多景物,请你再借助注释读一读,联系生活想一想,还有不熟悉可以提出来交流一下。对这些景物,你还有不熟悉的吗?

预设:是啊,古人离我们太远,有些物品我们已经很少见到了,老师查了一些图片,大家看一看。a箬笠:用箬竹叶和竹篾编成的斗笠,戴在头上可以防雨防晒(出示图)b蓑衣:现代雨衣的功能d鳜鱼:(味道鲜美,现在正是吃鳜鱼的季节)

三、品——体会语言,感悟诗情。

1、这些景物,安静地睡在这首词中,请你静静地听,慢慢地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教师配乐朗读)请你先说给自己听一听。反馈:(可叫2人)若说得不细,可引导:还有谁想说说最喜欢的画面呢?你抓住一个飞字,想到了白鹭自由翱翔的姿态,这样的想象真美。你用了颜色,你的鱼动了,你的白鹭活了(用了姿态)(从哪一句看出来的请你读一读谁也向他一样读一读)

总结:刚才我们想象了最喜欢的画面,你能进入自己想象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把整首词描绘出来吗?先说给自己听+指名范说(评价)+同桌说+指名说

2、是啊,词人真了不起只用了27个字,就把这所有的美景都展现了出来。我们也很了不起,通过想象把画面描绘的有声有色,现在让我们当回渔翁,走进这绵绵的画卷中。

3、此时,面对着这样美景,小渔翁你的心情怎样?让我们带着这样悠闲自在,怡然自得的心情再美美地读一读。

师:再读《渔歌子》,这次我们就不仅仅是体会到美丽的风景了,还要让我们感

受到作者的那一份悠闲。学生读。听到你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先来试试,咱们来合作读一读,好吗?师生配合读。(30分钟)

师:古人可不是这样念的,播放录音《渔歌子》的吟诵。他是在朗诵吗?是在唱歌吗?像这样的形式叫什么?(吟诵)

四、拓展,品出“钓”中情

1、师:张志和不仅是诗人,是画家,还精通音律。16岁,写折子给皇帝,写的是治国良方,皇帝很喜欢,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被贬官,从此再也不作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张志和走了以后,唐肃宗一直想念他,几次派人到太湖一带寻找他,但是张志和听说皇帝在找他,他就藏起来,避而不见。一直与皇帝一直没有找到他。读到这里,你觉得张志和的“斜风细雨不须归”中的“归”字,还仅仅是不想回到那个吃饭睡觉的小家中吗?他是不想回到哪里?(朝廷做官,滚滚红尘,尘世之间„„)是呀,他的哥哥张松龄怕弟弟隐居不归,就作了一首词:

《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哥哥这首词写什么?我们试着读一读。你怎么知道的?注释:

垂钓只是一种休闲,微风吹起水面的波纹才是乐趣所在。走在咱家门口种满松树的小路上比起攀登更让人流连往返。太湖的水,洞庭的山都是美景,但是狂风吹起大浪的时候你就应该回家了。师:这样吧,我当哥哥,你们就是张志和。咱们来一次作诗和诗吧。

师: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若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师:狂风浪起且须还。生:斜风细雨不须归。师:且须还哪!生:不须归呀!

师:弟弟啊,为何不归?

师:明白了,世人哪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诗词言情,诗词言志,就在这青山绿水中,蕴含着张志和的志向。那就是:徜徉于太湖的山水之间,而拒绝为官,拒绝到朝廷之上。我们可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这就是张志和。

老师相信,孩子们都能把这首词背下来,(配乐)既然张志和不愿意让别人去打扰他,就让我们一起用浓浓的诗意,轻声地表达出张志和的这样一种宁静致远、淡泊名利的心境。注意:轻声一点,不要打扰他,《渔歌子》————

渔歌子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精选3篇】二

1.2.3.4.

预习单

把《渔歌子》读流利,根据注释了解“箬笠”、“蓑衣”和“鳜鱼”。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西塞山前的美景。你认为“不须归”的原因是什么?用笔画一画西塞山前的美景。

《渔歌子》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渔歌子》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伴随着诗一般的语言,一幅幅清新的田园风景展现在眼前。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所以他笔下是一片诗情画意:远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垂钓的渔翁„„这画面是那么清新,这色彩是那么明丽,整个天地浸润在朦朦烟雨中,宁静而美好。《渔歌子》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设计理念: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词借景抒情,是首抒情诗。既然是抒情诗,就要关注诗人内心的情感。所以,在对教材进行多层次、多形式诵读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读懂诗人在词中所描写景物的意象,把诗所描绘的意象呈现在学生的心中,以情悟情,以心契心。让学生在浑然一体的强烈情境中,通过朗读,通过想象,体会作者的心情和那种悠闲自得、淡泊不争的生活情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诵诗词,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2.通过想象画面感悟词的意境美。

3.通过词所表现的内容、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通过想象,体会词的意境。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感受经典诗文之美。

教学难点:

想象画面,感悟不须归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由词入手,走入《渔歌子》

1.师生共同吟诵《江雪》和《题秋江独钓图》,自然走入《渔歌子》。2.介绍词牌名,了解张志和名字的由来。

二、读出词的味道1.出示自读要求。2.学生自读。

3.请学生读词,相机解释生字词。

4.师范读,知道学生按照平仄读出词的韵味来。

三、想象画面,感受意境美

1.师配乐范读,生闭眼静思,想象画面。2.师生共同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3.感受作者休闲自在,怡然自得的生活。4.请学生把整首词的画面连起来说一说。5.再读渔歌子,感受这份悠闲自在的美。

四、引词对答,感悟“不须归”1.出示张松齢的词,师生互答。2.说说作者为何不须归。

五、结合作者生平,深究“不须归”1.感悟张志和淡泊名利的心。2.再读《渔歌子》。

六、对比阅读,感悟作者的内心1.出示《江雪》,想象两者有什么不同?

2.引导学生由景悟情,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

七、播放《渔歌子》的视频,合唱渔歌子。

八、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渔歌子》,把想象的画面写下来。2.课下再读读张志和的其他几首《渔歌子》。

板书设计:渔歌子悠闲自在怡然自得淡泊名利

教学反思:我在讲授这首古词时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品读,想象画面,词画交融,进入意境,体会情感。联系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指导学生品读出“不须归”所蕴涵的情感。此外,我注重学生对课内外诗词的积累,在教学中适时穿插相关诗句,丰富画面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以致用。在设计教学环节及上课的过程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并力图体现“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合作,营造融洽、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教师参与引导,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使学生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同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十分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不仅“学会,还会学”!

反思不足之处,比如倾听学生发言时却不够细心,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当出现学生的回答有些偏离主题时,应该要仔细捕捉有关信息,作适时引导。其次整堂课下来觉得自己还是不够淡定,内心不够平静,没把自己的情绪控制得刚刚好。

总之,经过这一次的录课,收获颇丰。我将不断学习,以求更上一层楼!

渔歌子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精选3篇】三

《渔歌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塞、鳜、箬、笠、蓑”等字,读准字音,会写“塞、鹭、笠”。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3、体会诗词内容,通过想象,由词到画,感受到乡村风光的画意诗情;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4、学生感受古诗词之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通过读文和想象,能由词到画,感受乡村的诗情画意;走进诗人的内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都说我们班的小朋友聪明乖巧,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天啊,老师就想亲自瞧瞧我们班的学生是不是和其他老师说的一样?所以啊,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词,来看看老师板书:

2、老师趁机板书课题:渔歌子

张志和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读通、读顺、读得有感情。

师:渔歌子是一首词,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长短句。词还有词牌和题目,今天我们学习的《渔歌子》(出示课件2)就是这首词的词牌名,不是题目。

师:在学习这首词前我们还领来了两个小老师,就在我们的课本中上;打开课本,有些汉字上面标有注音,这是第一个小老师,拼音拼音帮我正音;再看第二个小老师,课下的注释,注释注释帮我解释。有了这两个小老师呀,咱们才能把课文读顺读准。刚才听同学们读题的声音,老师都有点迫不及待的想听听同学们读读这首词了。

师:来,在这两个小老师的帮助下自己把课文多读几遍。生:自读两遍

师:考考你,有没有用课下的注释,老师来说词,你们一块来说词义。

(老师逐个念)

师:老师考考你们第二个题目

(课件3出示)没注音的词,老师把拼音去掉了,你还读准吗?一块来试试。

(生齐读)师:古人读诗词的时候他的字是竖起来读的(课件4出示)而且摇头摆脑的读,今天我们也来试试这样读好吗?抬上你的小脑袋。

(生齐读)

师:这下可好了,我们班的同学都成古代的小诗人了,这样都能读好。我把句子再串一下,(出示课件5)这样还能读好吗?(生齐读)

师:一样能读好啊,还闯下一关吗?(出示课件6),加斜线是什么回事呀?

好,来试试。(生齐读)

师:有节奏的读词好听,有如果加两个斜线呢?(出示课件7)再来试试(生齐读)

师:节奏更鲜明了,古代诗词的韵味读得更好了,一会同学就这样记得了吗?

(二)在熟读基础上指导背诵

师:这个戏法难不倒你们了,我是再变个戏法看看行吗?(出示课件8)老师把一些字去掉还能节吗?

(学生齐读)

师:还能接,不过我不服气。(出示课件9)如果我把整个句子都去掉了还行吗?光说不练不行,来(生齐读)

师:真聪明的学生,我还有更高一招,敢接吗?(出示课件10),变这样了,还能读出来吗?(生齐读)

师:掌声送给你们自己,看来四(2)班的同学们聪明,不是谣言不是虚传,今天我总是亲眼看到了。不过我心里有点有点疑惑,难免有滥竽充数的同学,谁愿意自己来背一背,我就彻底服你了。(生个别背)声音洪亮,流畅,掌声鼓励。

(三)感知词句蕴含的画面

师:这一下,老师真的服你们了,真的服你们了,佩服佩服。看你们读得这么好,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张志和,不仅善于作诗,他还是一个大画家。下面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欣赏一下《渔歌子》这首词里面蕴含的画面。(出示课件11)

师:看到这幅图画你想起了哪句诗?(生汇报)师再介绍画面,指导美美的读。(个别读),读诗要稍微慢点,(指名读)。谢谢你把我们带入这如诗的画面当中去。

师:第二幅图(出示课件12),这漂亮的梅花你想怎样去读?(生个别读)咱们再学古人读诗的样子行吗?(师范读,学生个别读,师正音)真有韵味。

师:(出示课件13)词最后两句谁试着读读自己的感觉,用自己的感觉读?有困难的学生,师再范读,生跟读。学会了,掌声送给她。还有谁来试试?(评价:你看他读得入情入境,师又范读这两句。)(学生齐读)读诗的感觉就是这样。

(出示课件14)从刚才读的诗句中,你看到了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嗅到什么还想到了什么。(真是个细心的孩子)

(四)感知词义

师:你知道吗?咱们的《渔歌子》不仅仅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它还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呢,下面同学们和老师合作一下讲讲这个小故事。(出示课件15)老师来讲讲前面的,你们来填括号里面的。(师生合作)

师:我喜欢听你们这样读诗的声音,那么你自己开动脑筋也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出示课件16,词解释填空,)可以和同桌,或前后桌商量一下,填完了,自己试着读一读。

师:谁愿意给大家讲讲这个小故事?(生个别汇报)你第一个站起来真勇敢,(师帮助修改还不到位的地方)(生再个别汇报)你把故事说得更流畅了,谁还能动情的说说。(生个别说),虽然说得不怎么样,但是她敢于表现自己,老师非常欣赏她,谁还来?(生个别说)

师:那老师也来讲讲这个故事,老师边讲,你们边读出对应的诗句,好吗?看我们再次来合作,能不能行?(师生合作)

师:这就是渔歌子里蕴含的一幅动人画面,那同学们你们知道张志和为什么不需要回家吗?词中哪个词说?(不须归,师趁机板书)(生汇报)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当中了,他喜欢钓鱼这种悠闲自在的活动,张志和爱这种优雅闲适的生活(趁机板书:悠闲自在)所以不想回家。

三、小结:

这首词就是我们今天学的(生:渔歌子),这就是诗中有画的画中诗的(渔歌子),这就是还可以讲成一个小故事的(渔歌子)。

四、情感升华师:知道吗?渔歌子还可以用来唱呢?古代的词是用来吟唱的,小朋友想听吗?没有掌声我可不唱。(师范唱)同学们想不想学?老师给你们准备好了,下面请看着大屏幕,小声跟唱。(出示课件17播放《渔歌子》歌曲,生跟唱),还想再唱唱吗?这次放开声音来唱。(生再唱)

师:请全体同学起立,这样气流顺畅了,唱歌才好听。用你的真情一块来领会一下,咱们中国古诗词可以动情的颂,深情的讲,还可以美美的唱。(学生起立唱)

结尾:咱们这节课就上到这,谢谢同学们。

布置作业:

继续去了解张志和,找找其他几首《渔歌子》读读。

板书设计:

渔歌子

(唐)张志和

优雅闲适

不须归

四年级语文下册

《渔歌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