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益智题【范文4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每个人都有写作文的经历。作文是人们用书面形式表达情感的言语活动。以下是边肖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谜题[4篇论文]。以下是边肖整理的阅读材料。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喜欢。
小学一年级数学益智题【范文4篇】一
烦人的数学题
听说理论来源于实践。但不一定。数学可能是个例外。也许你不相信我说的话。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
以下是一个例子:
1.鸡兔同笼的问题。
说有35个头94条腿,问有多少只鸡和兔子。答案是12只兔子,23只鸡。
我说请你有点常识。鸡和兔子养在一起有什么用?兔子喜欢安静,小鸡喜欢动。你如何让他们在一起?另外,鸡吃饲料,兔子吃草。你怎么喂它们?还有一个问题,这么多兔子这么多鸡关在一起,需要多大的笼子?
2.速度问题
据说一群小学生出去春游,时速5公里。两个小时后,一个老师出发了,30分钟后追上一个小生,问老师速度是多少。答案:每小时25公里。
我不明白。老师能跑这么快。他们为什么不直接去国家队长跑呢?他们可以为国家赢得荣耀。把他们埋在小学不是浪费天赋吗?马拉松运动员跑得不如你快,是吗?
3.因素问题
据说隧道里有2010灯,标签1,2,3 … 2010,标签1,2,3 … 2010人依次通过隧道。每个人拉标签是自己整数倍的灯开关,问最后还有几盏灯亮着。回答:1966年。
我真的不明白,2000多人来隧道只是为了开灯关灯。现在,那个隧道的设计者还是那么蠢。如果一个灯装一个开关,还是那种已经淘汰的拉开关。
我傻,以前不知道,现在想不通。我可以把鸡和兔子关在笼子里。有时候我老师跑的比马拉松运动员还快,2000多人去隧道拉开关。怪不得我数学不好。
以上充分说明数学这门学科并不是来源于现实,所以你这次相信了。
小学一年级数学益智题【范文4篇】二
世博会开始已经几个月了。有像种子一样的英国馆,有像拼图一样的韩国馆,还有最美的中国馆...相信小朋友们都去过世博会了,有才华的小数学家乐乐也去过世博会,专门带回来一份礼物和一个问题给小朋友们。
“快,说话!快说!”孩子们似乎等不及了。乐乐说:“我和姐姐哥哥妈妈爸爸一起去看世博会,回到车上我们数了一下盖章的章节,一共盖章了85章。如果我爸给我四章,我妈给我一章,我哥再给我妹两章,每个人的章数都一样。问:我们每个人都写了几章?”每个孩子都用过自己全身的智慧,别人在思考的时候也学过喜羊羊的动作。突然,心心大叫,“我知道,我爸有21章,我妈有18章,‘我’有12章,我弟有19章,我妹有15章。共有五个人,共85章,即每人17章,爸爸给‘我’4章,爸爸21章;我妈给了我一章,我妈有19章。爸爸妈妈给《我》一共5章,《我》有12章;哥哥给姐姐2章,哥哥19章,姐姐15章。”
“恭喜你答对了,送你一个可爱的海宝!”
小学一年级数学益智题【范文4篇】三
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将再次进入下一阶段的教学。是时候规划下一步的教学工作了!为了让你不再为制定教案而头疼,以下是边肖编的《二年级数学》第一册教案(一般3本)供你参考,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高二数学上册教案一
一、指导思想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所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数学学习中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思维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和应用技能,以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
二、学术状况分析
这个班有62名学生,包括34名男生和28名女生。外面住34人,里面住28人。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愿意参加学习活动。特别是一些动手和合作学习的内容很有意思。但是会出现计算速度慢、容易出错等粗心问题。遇到思维深度难的问题时,会有依赖和对困难的恐惧。这学期要再接再厉,保持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逐步引导思维的发展,成功体验乐趣。这学期要继续抓好养成教育,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材分析
这学期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减(2)、角度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1) (2)、观察对象(1)、时间的认识、数学的广角(搭配1)、数学实践活动的比较。
四,教学目标
(a)知识和技能
1、初步了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0厘米;学会用标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了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加减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掌握100以内的加减估计方法,实现估计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了解线段,将测量整个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了解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就会用一个三角形来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学会画线段,角度,直角。
4.了解乘法的含义和乘法公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所有乘法公式,熟练计算两个位数的乘法。
5、能识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让学生读几分钟,写几分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让学生知道“l时间=60分”,学习一些关于时间的简单计算。
(二)数学思维
通过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例子,学生可以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将数学思维方法的简单排列和组合渗透到学生中,初步培养学生循序渐进、综合思考问题的意识。
(3)问题解决
1.体验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明白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有和同学一起解决问题的经验。
4.学会表达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和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一些与数学相关的事物充满好奇,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我们可以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成功的经验,有信心学好数学。
3.体验学习数学的过程,比如观察、运算、归纳,感受数学思维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在数学活动中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工作,书写工整的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动词 (verb的缩写)教学措施
1.整体把握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深度,防止学生增加学习负担。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老师应该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来探索、交流和实践。
3.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培养学生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努力把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5.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数学内容。
6.注重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一些例题和习题的排列突出了思维过程。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
7.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让学生愉快轻松的学习,感觉扎实。
8.渗透德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年级数学教案二
一、班级情况分析
经过前两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基本适应了课堂学习方式,养成了课前预习、课后认真练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大多数学生上课都能认真听讲,注意听别人的发言。他们可以在听不懂的时候及时向老师和其他同学请教,通过独立思考、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方式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但是有一小部分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二、教材内容分析
这本书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数与代数的领域包括以下六个单位:第一个单位,数一和乘法;第二单元,乘法公式(1);第四个单位,除以一点再除;第六单元时、分、秒;第七单元,乘法公式(2);第8单元,部门。空间和图形领域包括第三单元的观察对象和第五单元的方向和位置。统计和概率领域包括第九单元统计和猜测。时间活动包括三个专题活动和一些小调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懂乘法,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必要的计算技巧;发掘给定事物中隐藏的规律,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2)观察、操作和探索相关图形的形状和位置之间的关系的过程是联系实际情况来体验的。
(3)体验事件的可能性,制作简单的统计图。
2.流程和方法:
(1)进一步培养学生努力学习和思考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的检查习惯。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有条不紊的思考,令人信服的说明结论的合理性。
(5)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6)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能积极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相信自己能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2)经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公认许多实际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解决,可以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
(3)通过观察、运算、归纳、类比、推理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和挑战,感受数学思维过程的有序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4)有对自己不懂的地方或不同观点提出问题的意识,愿意讨论数学问题,发现错误及时改正。
四、教学措施
(一)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积累参与数学活动的经验。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造性使用教材。在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前提下,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及时记录你的教学设计和反思,改进你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五、课表:
1.计数和乘法:5课时
2.乘法公式(1): 10课时
3.观察对象:4课时
4.一分制:13课时
5.方向和位置:4课时
6.乘法公式(2): 7课时
7.小时、分钟和秒:4个课时
8.乘法公式(2): 7课时
9.分部:8课时
10.统计和猜测:4课时
二年级数学第一卷教案3
一、教材内容体系分析
该书设计了多样化的情境,侧重于不同地区学生的需求,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以及数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本教材由9个单元和2个复习单元组成。它可以分为三个内容,即:
1.数与代数:数运算(100以内数的连续加、连续减、加减;乘法知识和乘法公式,除法知识和用公式求商)。常用量(元、角、分的识别)。
2.图形与几何:测量(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图形运动(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经验;鉴赏与设计)。
3、数学乐趣:综合与实践(班级旧货市场;寻找体内的数学奥秘)。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使学生掌握连续加、连续减、100以内加减的混合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独立解决自己的简单问题;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乘法公式,根据加法公式列出乘法公式;掌握2-9的乘法公式,用乘法公式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水平
均值除法和除法运算的含义,初步了解除法和乘法的联系,正确读写除法公式,知道除法公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结合具体情况理解“倍”的含义;正确认识各种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元、角的简单计算。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学生可以初步了解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生活实例,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变换,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在实际测量活动中,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认识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测量,学会物理测量和测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将书本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术条件分析
这个班里都是男生和女生。在过去的一年里,学生们基本上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孩子都能在课堂上积累思维,积极发言,认真按时完成作业。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经常缺课,没有认真完成作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达到学习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兴趣,愿意参加学习活动。因此,对于大二学生来说,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进一步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知识的有用性,从而更加享受数学。
四、教学进度
(一)1至2周正负5课时
(2)购物3小时3周
(3)计数并相乘5小时和3至5周
(4)图形变化2小时5周
(5)2-5 7小时,6-8周的乘法公式,完成复习2小时,8-9周
(6)测量10至11周的4个课时
(七)除以1分,除以10课时和11至13周
(8)乘法口诀6至9 4小时14周数学乐趣2小时15周
(9)分部4小时15至16周总复习4小时16至19周
五、教学内容测试和评价方法
形成性评价:一、引导学习活动方向。二是加强学生学习。三是及时发现问题,提供整改处方。它使用的手段包括普通作业、日常观察和形成性测试。
最终评价:首先调查学生群体或每个学生整体的发展水平,为各种选拔和评价提供参考。二是掌握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为师生确定后续教学起点提供依据。
不及物动词综合实践活动的安排
1.时间安排
这学期安排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极其开放,需要打破传统的学校教学时间管理策略。所以在这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安排中,我们会趁机开展活动。
2.实施策略
结合学科教学,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角色,在物品交换中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数学知识,将书本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活动摘要
通过活动,要求学生表达实践经验的喜悦。
七.完成计划的措施
1.一定要按时备课,熟悉课本,透彻理解教材,不懂的地方及时问老师;这门课的教学目标一定要明确,能脱口而出。
2.要求孩子上课认真听讲,上课要求质量,根据孩子不同的接受能力进行不同的教学,对个别慢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紧跟。
3.数学要认真讲,认真练,让思路清晰,联系紧密。让学生自己做。看一千遍不如看一遍。在多练习的过程中理解问题的意思。一定要知道自己每天在说什么,学生不明白什么,有什么问题,及时改正错误。
4.多鼓励少批评,用竞争的方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孩子团结积极的合作精神,特别是迟钝的学生要对他们有耐心和爱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体验成功的快乐。
小学一年级数学益智题【范文4篇】四
今天,我一大早就完成了作业。我妈看到了,走过来对我说,跟你玩个游戏!”“好!”我欣然同意。
母亲拿来一张圆形纸板,纸板中央用钉子固定了一个可旋转的指针。纸板平均分为24格,每格写1-24个数字。“妈妈,游戏规则是什么?你快说!”我焦急地说。“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当指针转到单数甚至偶数的情况下,必须加上下一个数字。如果加起来是单数,我赢,如果加起来是偶数,你赢。”妈妈笑着说。
我看到游戏规则很简单,我连玩了十次,但每次都打不过我妈。我妈笑了。“为什么总是单数?”我疑惑的问妈妈。妈妈说:“你自己想想吧!”于是,我绞尽脑汁想了又想,终于让我想起了老师曾经说过的公式:奇数+偶数=奇数。现在我可以理解,如果指针转到单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一定是偶数;如果指针变成一个偶数,那么下一个相加的数就是奇数,所以无论指针转向哪个单元格,相加的数都是奇数。妈妈用这个规则赢了。
在数学的世界里,有很多奇妙的规律。只要我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数学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