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话题 >

2021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心得体会(精选5篇)

小编: HYH何

2021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心得体会(精选5篇),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关于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心得体会要怎么写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几篇关于2021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心得体会(精选5篇)的优秀范文,有需要的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接下来就让小编带着大家去具体看看2021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心得体会(精选5篇)吧!

2021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心得体会(精选5篇)一

5月28日,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社会各界特别是科技界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

总书记指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全面分析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态势,深入研判国内外发展形势,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谋划科技创新工作。

“我是从事大飞机研制事业的一员,这些年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研制的喷气式飞机。”中国工程院院士、飞机设计专家吴光辉说,“我们将继续攻坚克难,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让中国的大飞机翱翔蓝天。”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近年来不断提升,新品种、新技术的运用让种粮效益越来越高,农民尝到了科学种田的甜头。“作为一线科研人员,我们深刻体会到‘老乡要致富、关键看科技’。”中国科协十大代表、海南省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杨小锋表示,将继续带领科研团队从品种、种植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创新,夯实科技支撑,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撑引领,农民增收、产业兴旺也离不开农业科技的示范带动。”湖南省浏阳市葛家镇党委书记陈飞虹说,“党中央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让我们对农村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有了良好的创新环境,科研人员才能产出更多创新成果。”安徽省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建文表示,过去几年,得益于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我们在产业工艺技术创新研究领域取得突破,解决了许多关键装备难题。

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热工所副所长冯晓娟表示,随着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推进,我国科技工作者必将迎来更加良好的创新环境,我国的科技创新必将迸发更强的活力。

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总书记指出,几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取得重要进展。

深空探测是当今世界科技竞争的焦点,是科技发展的前沿。就在不久前,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驶上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通过工程的研制建设,我们解决了一批相关核心关键技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在火星表面开展巡视探测的国家,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说。

近年来,量子科技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我国量子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取得诸多重大突破。“总书记讲话中提到我们科研团队的3项成果,我们倍受鼓舞,同时深感责任重大。”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表示,未来会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投入后续研究工作。

科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技创新在这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说,“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成功分离出世界上首个新冠病毒毒株,完成病毒基因组测序,研发的疫苗目前也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使用。接下来,我们有信心在检测方法、临床救治、疫苗药物等方面通过自身努力以及开展国际合作,取得新进展。”

民生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进步让人们更便捷地获取信息与知识,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我亲眼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科技产业从追赶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科技创新已经深深刻进了我们的基因里。”在线问答内容平台知乎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周源表示,“我们要认真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数字经济、智慧生活增添更多动能。”

自主创新大有可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大有作为。

“作为科研人员,我们生逢其时,在祖国科技大发展时期,我们大有可为,更要大有作为。我将潜心科研,勇闯创新‘无人区’,争取在原始创新上多出成果。”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鲍红丽表示。

中国科协十大代表、湖南省湘潭县射埠镇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邓述东说:“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激励着每一个基层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努力攻关,不断创新,全面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山东省潍坊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宋赤锋表示:“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和平台,全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扩规模、提质量、增效益。”

广大院士要做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表率,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表率,坚守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的表率,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表率

总书记指出,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希望广大院士做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表率,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表率,坚守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的表率,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表率。

“总书记的希望,既是鼓励也是鞭策。”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表示,“我要努力做好‘四个表率’,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研究真问题,当好铺路石,做好引路人,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努力奋斗。”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副总经理杨伟认为,“四个表率”是对院士群体的殷殷嘱托,也是高标准、严要求。“我将心无旁骛,专心做好科研工作,真正发挥一个院士的作用。”

总书记强调,要强化两院的国家高端智库职能,发挥战略科学家作用,积极开展咨询评议,服务国家决策。

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语重心长。“中科院要积极发挥作为国家队的学术引领作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用、创新人才培养作用,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研管理改革,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院士们要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骨干和尖兵,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说,“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领会,精心落实。要倡导院士们专注科研创新,聚焦专业领域。”

总书记指出,中国科协要肩负起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的职责,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更广泛地把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在党的周围,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我国自主创新事业的光辉文献,是科技工作者建功新发展格局的行动指南,更是科协组织面向新发展阶段改革创新的根本遵循。”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表示,科协组织将坚决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当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2021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心得体会(精选5篇)二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就须以科技体系、人才环境、开放共享“三驾马车”助力科技创新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驾好“改革马车”,让科技创新“跑得更快”。习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目前,我国在重大科技瓶颈和核心技术领域还受制于人,这不仅要求个体具备忧患意识、底线思维,遇事有“备案”、遇险有“备胎”;更要着力培厚科创“金种子”的成长土壤,把政策的水“浇透”、把制度的肥“施足”,方能收获更多“硬核产品”“大国重器”和“国之利器”。“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快马加鞭助力科技创新从“后发到先发”、从“跟跑到领跑”,重塑我国国际竞争新势力。

备好“人才马车”,让科技创新“跑得更稳”。“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没有强大人才队伍作后盾,科技创新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使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就应寻觅人才求贤若渴、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奖项”的科研评价机制,造就一批甘坐“冷板凳”的科研人才,培养一批领衔攻关“卡脖子”的领军人才,孕育一批擅于顶层设计的“帅才型”人才,让科技创新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驭好“开放马车”,让科技创新“跑得更远”。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并不意味着“闭关锁国”。回顾近代以来屈辱、落后、挨打的历史,更能深切地意识到越是面临封锁打压,越不可“避世隐居”、寻觅“桃花深处”、做“归山隐士”。反而要更加主动地扩大开放、抓住机遇、拥抱时代。既要以“悬梁刺股”“韦编三绝”的毅力排除万难,又要以“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的劲头勇争排头。在自主创新中开放合作、兼容并蓄、交流互鉴,在协同合作中让科技创新成果水到渠成、充分涌流,在创新科技发展中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2021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心得体会(精选5篇)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科技人才不断攀登科技高峰,国家才能走向发展高峰。要深耕科技人才成长沃土,营造敬才重才尚才爱才的浓厚氛围,大力培养、引进、用好科技人才,让科学技术造福人民、引领发展。

精心培育,锻造爱国奉献精神。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爱国奉献精神在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中不断传承发扬。新中国成立以来,以钱学森、邓稼先、于敏等为代表的无数优秀科技工作者们满怀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厚爱,甘愿隐姓埋名数十载,挥洒青春热血,矢志不渝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终生。培育、引进科技人才,最重要的是赋予他们“精神属性”。要在科技人才中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向科技要问题、要方法、要答案的品质,引导他们坚定科技报国、科技为民志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学技术成果用到提升社会发展水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实践中来。要做到精准识才、精准选才、精准育才,在各行业各领域发掘培养顶尖人才,提升科学素养和攻坚能力,练就“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毅力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无私奉献,切实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搭建舞台,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科技创新,需要科技人才的智力支撑,也需要搭建起人才施展本领的舞台。要建立完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和使用体系,给科技人才描画一个德才表现的“全景像”,制定一张精准使用的“说明书”,切实把科技人才的创造活力“量”出来,把潜能挖掘出来,贴上“实用”标签,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要结合地方科技发展水平,为科技人才队伍提供科研攻关的技术保障,不断深化科研院所同地方政府、企业的“产学研创”合作模式,鼓励科研院所在地方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实践基地,推动地方建立科技人才“智库”,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科技指导。要结合实际建设科研基地和产业园,优化科技人才工作环境,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政策支持,推动科技人才把“金点子”转变为实实在在科研成果,实现更多从“0”到“1”、从弱到强的突破,为科技自立自强打下坚实基础,让人民享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丰厚成果。

优化服务,涵养尚贤爱才风气。“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崇尚科技、发展科技要从尊重科技人才开始。以诚相待、以礼相待、以心相待,科技工作者们自然会全心全意为国家为人民殚精竭虑付出。在2017年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看到当时已经年逾九旬的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名誉所长黄旭华站在代表们中间时,挪椅子、扶老人、坐身边,一连串动作彰显出泱泱大国对科技人才的崇高礼遇。要大力营造敬才爱才、崇尚贤才的浓厚氛围,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为科技人才“松绑解缚”,畅通申报审批“绿色通道”,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住,让科技人才把精力都用在事业上。要强化科技人才激励关怀、服务保障,针对科技人才开展精准服务,经常性开展科技人才交流、疗养、慰问,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氛围,切实增强科技人才在心灵上的归属感、获得感、成就感。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在这“大变局”中把握机遇更进一步,创新创造是关键。要引导广大科技人才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精神,把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融入奋斗历程,让科技之花绽放在祖国每一片土地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创新创造的磅礴伟力。

2021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心得体会(精选5篇)四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为中国擘画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新图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一必将载入史册的盛会,做出一个也被历史铭记的战略部署,将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这是我们党编制五年规划建议历史上的第一次。

这是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布局。

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战略方针和谋划部署是一脉相承,也是与时俱进的。

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确立科教兴国战略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在中国发展的每一个关键历史时期,党中央对科技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都推动科技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让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开创了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今天,我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放眼国际,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得这个大变局加速演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疫情引发的问题和激化的矛盾将长期存在。立足国内,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将在完成“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进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我们要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解决方案,更加需要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面向未来,要实现科技自强自立,必须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创新自信,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科技攻关和应急攻关的体系化能力,统筹布局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系统、完备、高效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激发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新路径。

必须注意的是,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并不意味着“闭关锁国”。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仅依靠自己力量解决所有的创新难题,科技自强自立与我们此前强调的自主创新一脉相承,与开放合作并非对立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开放合作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应有之义,自立自强是能够相互平等、相互尊重,进行开放合作的前提和基础。

中国始终坚持开放合作、交流互鉴,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并向世界分享更多的中国科技成果,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中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新时代答卷已开启,砥砺奋进时不我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凝聚和鼓舞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嘹亮号角,创新的核心地位和科技自强自立的战略支撑定位,更是对科技界发出的冲锋号和动员令。经过多年积淀,我国科技创新正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我们有让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底气和信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引和战略部署下,在习近平总书记向科技界发出的“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号召下,勠力同心,真抓实干,我们一定能推动“中国号”航船劈波斩浪、行稳致远,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1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心得体会(精选5篇)五

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迎来了把创新摆上现代化建设全局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新时代。这代表当前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重视人才,更加需要每个“科创人”切实肩负起时代使命,在创新的舞台上挥洒汗水。

成为一个合格的“科创人”,要具备从“0”到“1”的眼光和创造力。“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0—1”指的是从无到有的科技创新,考验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独特眼光。当前,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全球第二,发表论文和专利申请量居全球前列。然而,引领性的重大科学发现和系统性、颠覆性技术发明成果较少,带动全球科技创新范式变革的科学思维方法凤毛麟角。广大人才要敢于打破常规,培养创新性思维,发挥开展原创性研究的能动性,坚持走引领式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源动能。面对卡脖子技术短板,要勇于直面问题,迎难而上,既要善于引进消化,集成创新,又要致力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善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

成为一个合格的“科创人”,要具备从“1”到“100”的勇气和胆魄。“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1—100”指的是技术转化创新,考验人才的应用和试错能力。从科研的规律上看,研究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历循序渐进、量变积累、质变飞跃的过程。将基础原理转化为生产技术专利,需要人才调整好心态,勇于试错,理顺成果转化方向,把准科学规律以及现实需求,主动参与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运行和科技项目攻关实践,在推动科学进步和产业发展中汲取成长能量,主动化身成果转化的“孵化器”。

成为一个合格的“科创人”,要具备从“100”到“∞”的毅力和情怀。“100—∞”指的是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终极目标,这需要人才长期投身于此,久久为功。面对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奋斗目标,需要广大人才以“甘坐冷板凳”的定力、“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埋头苦干,全力以赴。发挥科创人才的引领作用,促进经济内循环,提升产业竞争力,以科创板为龙头激活全流程创新链条,掀起高科技创新高潮。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时代呼唤,广大人才要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将推动科创事业的发展作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路径,争当科技创新先锋,在创新的道路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有关2021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心得体会(精选5篇)的相关资料信息,希望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2021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心得体会(精选5篇)】相关推荐文章:

2021打好科技自立自强的主动仗形势与政策论文(精选5篇)

和平与发展作文 和平与发展作文800字5篇

2021科技自立自强对我国发展的重大意义论文(精选5篇)

2021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意义论文(精选5篇)

2021科技自立自强论文800字 2021科技自立自强形势政策论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