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话题作文 > 人物作文 > 奶奶 >

杜甫字【范文10篇】

小编: 孤街浪人

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杜甫字【范文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杜甫字【范文10篇】

杜甫字【范文10篇】一

杜甫虽然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是个官二代,但无奈家道中落,一生仕途不顺,屡受打击。如长安十年,杜甫为谋官历尽艰辛,受尽屈辱。大到受骗上当被权相耍弄,小到残杯冷炙,蔬食不饱。杜甫36岁那年,参加了玄宗的特科考试。但这次考试被权相李林甫操纵,竟一个不取,反倒上表祝贺玄宗,称“野无遗贤”,似乎天下的能人都已被朝廷延揽,剩下的都是些扶不起教不出的草莽之辈。杜甫兴冲冲而来,心悬悬而去,受到了无情的愚弄。

杜甫原本雄心勃勃、理想远大,但造化弄人,年过而立却仍无立身之处,经常为了吃饱肚子而四处奔波。754年诗人家居长安城南的少陵,由于长安发生特大的雨灾,米价飞涨,诗人在长安无法生活,只好把妻儿迁到长安城北的奉先县去谋生。而更为可悲的是759年诗人一年就迁移了四次。从洛阳到华州、秦州、同谷,直到四川的成都。杜甫在同谷县出发时在诗中写道:“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可见诗人奔波之苦。这种奔波,除避安史之乱外,主要就是为生活所迫。

杜甫当初决定去同谷时,就是因为得到同谷县令的信,说此地盛产一种薯类,吃饭问题好解决。可杜甫去后情况并不那么乐观,他在《同谷七歌》中写道:“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手脚冻僵的杜甫苦苦寻找的“橡栗”,是一种不好吃的苦栗子,在庄子“齐物论”里养猴子的“狙公”就拿这个给猴子选择要“朝三”还是“暮四”。可见诗人的生活是饥寒交迫、狼狈不堪的。所以杜甫住了一个多月就只好离开,继续“流动”了。

李白与杜甫都经历过漂泊迁移的生活,但杜甫的情况更加困难。李白漂泊时,常常是一条光棍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有多少,花多少,穷点富点,日子都好对付,何况自己账户上还有“五花马,千金裘”,手里有钱,心里不慌。而杜甫在安史之乱以后,到了哪里都是老婆孩子一大帮。经常瓮中无米,灶头无烟。连饿死孩子的惨剧都发生过。

杜甫字【范文10篇】二

我早就听说杜鹃花是花中西施,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连做梦都想看见它。今天,刘老师就了了我这个心愿,端来一盆杜鹃花,让我一睹它的芳容。

我今天一见,真是大饱眼福!定睛看去,杜鹃花红似火、绚丽多姿、红艳夺目,似热情奔放的姑娘手牵手,述说着自己的欢乐喜悦,真是热闹非凡,充满无限活力。黑白相间的花蕊像幼小的身躯,红得惊艳的花瓣则是那漂亮的衣裙,真是令人看得如痴如醉!一阵风拂过,使得“姑娘们”在微风中轻轻抖着自己的衣裙,披只红纱跳着一支优美的舞曲,不时散发出一阵阵淡淡、幽幽的清香,沁人心脾、扣人心弦!

一朵花的美,不仅仅是香和外貌,叶子也是不可忽略的。杜鹃花的叶子就很好看,破枝而出的叶子呈嫩绿,旧叶子则是墨绿色。这样叶叶覆盖,真像一朵朵绽开的小绿花,让人不得不惊叹到:“杜鹃话真美!”

哦,对了,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哦!传说中,杜鹃花是因为这样一件得名的:以前有个皇帝失去了自己的妻子,就天天哭。后来,变成了一只杜鹃鸟,一到春天,就昼夜不停地叫,叫得嘴和舌头都红了。而正在这个时候,有一种花开了,颜色血红血红的,似杜鹃鸟的血染红。从此,人们就叫它为杜鹃花。难怪唐朝的成谚雄写过这样一首诗:“杜鹃花与鸟,原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这样一个凄美的传说,又为杜鹃花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杜鹃花不仅外表美,而且生命力也很顽强。据我所知,杜鹃花俗称“映山红”,它生长在悬崖石缝中,从不怕风雨,不畏严寒,弯弯曲曲,盘根错节,以惊人的毅力生存着。山坡刚呈现一点点绿色,映山红就迎着春寒绽开了!

啊!杜鹃花,你不像牡丹那样争芳斗艳,不象月季那样要人精心培育。你只需要一把泥土,一片阳光,极少的水,就能活下来。啊!我爱杜鹃花,更爱杜鹃花的精神!

杜甫字【范文10篇】三

两只鸟初来我家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声声清脆的鸟叫把第一缕阳光唤醒了。这鸟叫是哪里传出来的?

原来是从李白与杜甫的这传出来的,李白和杜甫是谁,李白和杜甫是我养的两只鸟。记得它们刚来我家时候还很担惊受怕。那个时候李白的英姿飒爽姿态,让我很是印象深刻。杜甫准备冲下食物盆去啄起食物的时候,李白像离弦的箭一样飞过去,砰的一声。杜甫被撞了下去。

但是杜甫并不甘心,它还是小心翼翼的爬过去然后忽然加快速度,用嘴去啄李白的羽毛。可是李白像背后也长了眼睛似的呼一声转过身去狠狠的把杜甫撞了一下。杜甫被撞得头昏眼花,再也不想去和李白争吵啦。李白见啦十分开心得意地鸣叫起来,它还一边啄取食物,一边梳理自己美丽的羽毛。而杜甫呢,他只好灰溜溜的离开食物盆啦。我在旁边看见了哈哈大笑起来。不知道是笑李白那模样还是笑杜甫那样的神态。

适应新环境

李白和杜甫初来我家时的情形。虽然它们打得很欢,但是依然不肯吃我为它们精心准备的食物。比如说一个星期六,我看到它们在吃奶奶和爸爸种的植物只见他们吃的津津有味,尤其是李白,叽叽叽的叫,仿佛在说:“嗯,太好吃啦!”,杜甫像个应声虫,也跟着叽叽叽的叫起来。

哼,我说它们为什么不吃我精心准备的食物,原来要在这吃草啊!我气急败坏起来,拿几根竹签就往外挑他们嘴里的草。李白和杜甫也不甘示弱,大胆的李白,用嘴巴狠狠地啄咬我的手,把我手里的草,硬生生的给拽了出来,杜甫也嘎嘎嘎嘎叫着像是在给李白喊口号,当做拉拉队啦,李白更来劲啦,拼命 把手里的草给活生生的拽了出来。

杜甫看到啦欢呼雀跃起来只见他飞到了空中,呼的一声,两只翅膀有力地拍了起来,尾羽随风摇摆,就像一个小蜻蜓他们继续吃着草。后来我弄明白啦,原来它们出来乍到我家不习惯吃我为他们准备的食物。但是我还是想出一个好办法。我把植物移到别处,然后把食盆放到它们面前,终于它们在饥饿这个领导师的带领下,一步步慢慢的走近食盆,李白小心的啄起一粒吞到肚子里,然后他又啄起第二粒…杜甫也放心地吃起来,我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虽然它们还是不肯靠近我,但是这已经是一大进步啦,不知道以后它们会不会还是跟我们一样这么冷漠,但是他肯定会与我们友好相处的。我相信我们的鸟际关系会越来越好。

鸟与人发生的故事

李白与杜甫虽然来到我家,天天大吃一通,但是并没有改进我与它们的关系。它们还是一件我就像见到瘟疫一样,飞快的躲开去。尤其是杜甫,每次一见到我来就立刻夹着尾巴飞到了离我最远的地方。无论我是用亲切的办法还是用吓唬的办法都无济于事这个时候我的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好主意。

只见我把一根草,伸到了两只鸟的中间,杜甫看了迫不及待的飞过来,咬着我手里的草。可李白却慌张地叫了起来,只见它不安地在栏杆上渡着步,一边还在唧唧的叫着提醒杜甫不要上当受骗。

可它不听劝告还是一步步的往我这走来,只见它离我只有十厘米远啦,我就用草叶逗着它,它飞快的跑了过来,离我没有一点距离。它放心大胆的吃起来。 李白看了也想跑过来吃我手里的草叶。可是这时候的杜甫却凶的像只老虎一样,李白凑过来一点点。它便使劲的啄咬李白的翅膀。李白见啦,便想使用上次的计谋可是他哪打得过杜甫啊杜甫都已经吃过了那么多草叶啦自然比较强壮于是李白只能去吃那个食物盆里的米了。

从那以后,杜甫和我的关系好了很多,每次一见我过来,它并不是躲避开去,而是亲切地叫着向我靠近。可是现在李白关系跟我淡了很多。每次见到我就像以前的杜甫一样。我也变了许多,每次喂草叶总到杜甫那边。于是杜甫一天天变强壮啦,我想着,嗯,现在一个的关系经搞好啦,那以后哇,慢慢搞两只鸟关系吧。这是我成功的开端,得意的开始。

巩傲与鸟那些事儿

巩傲是我的好朋友。在一个星期五,他来到我家,我带他去看了我家养的鸟。见他一边兴奋的叫着一边用手指着鸟笼里的李白与杜甫。李白和杜甫看到这个新客人也十分高兴。

李白兴奋的撞着牢笼,还将爪子伸出了笼外,巩傲也用手轻轻地抚摸着李白油亮的尾羽。杜甫见了,也来到我身边,把整个头都探进我的手里。那样子,伤佛在向李白说:‘’看到没,我有一个能给我们食物的主人。‘’

李白彻底愤怒了,它像一股强劲的旋风,冲过来用尽全身力气打了杜甫一下。杜甫哪能忍气吞声,它悄悄的飞过李白头顶,然后一啄,一大撮毛被扯了下来。

可一旁的巩傲却歇斯底里地喊着‘李白加油’我也不甘就这样被他比下去,于是一场捍卫鸟也是捍卫主人的尊严战打响了。只见李白像颗流星一样撞向杜甫,杜甫被撞下了栏杆。可杜甫还是很坚强,用自己锋利的嘴巴去啄咬李白。

李白一个没注意,被撞了下去。这场鸟与主人的尊严战,打了很久很久,最终还是难解难分,于是我们这两位主便把两只鸟给分开啦。 双方开始友好相处啦!过了一会儿,巩傲离开了我家,但是李白和杜甫唧唧的叫声依然回荡在我的脑海里。

李白离家出走

在我和杜甫关系变好的时候,一件让我意想不到事发生啦!

一个普通的上午,我正在为李白和杜甫喂草叶的时候它们还是像以前那样子,一会儿是李白拼命的冲向杜甫一会儿是杜甫用嘴巴啄咬李白。我和爸爸看的哈哈大笑,爸爸对我说:‘’看来它们喜欢吃草叶。‘’我也附和着说:‘’嗯,是的。‘’

在我离开的时候,他们还打打闹闹,玩的十分高兴。可当我上完课的时候,爸爸突然惊叫一声呀,李白不见啦!我也慌乱起来一会儿东找找,一会儿西看看,简直就像丢了命一样。而杜甫也着急,他在笼中渡来渡去,一边还嘎嘎叫着,想要去召唤李白回来。

可是找了一下午,连李白的一个影子都没见到,于是我们失望极了,在椅子上坐了下来。谁也没想到李白会突然走掉?可能是我对杜甫太好了,也可能是我经常喂杜甫草叶,但更可能是我对李白太冷漠啦。我不禁回忆起了我与李白的点滴往事。从这件事中,我明白啦,对待动物,无论是什么,都要友善。

杜甫字【范文10篇】四

李白与杜甫相遇,在744年。那年,李白43岁,杜甫32岁,相差11岁。两人见面时,李白已名满天下,杜甫还只是崭露头角。

李白与杜甫相遇,在744年。那年,李白43岁,杜甫32岁,相差11岁。

其实,李白不仅在实际年龄上比杜甫大11岁,而且在诗坛辈分上整整先于杜甫一个时代。

两人见面时,李白已名满天下,杜甫还只是崭露头角。杜甫早就熟读过李白的很多名诗,此时一见真人,崇敬之情溢于言表。一个取得巨大社会声誉的人往往会有一种别人无法模仿的轻松和洒脱,这种风范落在李白身上更是让他加倍地神采飞扬。眼前的杜甫恰恰是最能感受这种神采的,因此他一时全然着迷。

李白见到杜甫也是眼睛一亮。他历来不太懂得识人,经常上当受骗,但那是在官场和市井。如果要他来识别一个诗人,他却很难看错。即便完全不认识,只要吟诵几首,交谈几句,便能立即作出判断。杜甫令他惊叹,因此二人很快成为好友。他当然不能预知,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将与他一起成为执掌华夏文明诗歌王国数千年的最高君主而无人能够觊觎;但他已感受到,无法阻挡的天才之风正扑面而来。

他们喝了几通酒就骑上了马,决定一起去打猎。

他们的出发地也是见面地,在今天河南省开封市东南部,旧地名叫陈留。到哪儿去打猎呢?向东,再向东,经过现在的杞县、睢县、宁陵,到达商丘,从商丘往北,直到今天的山东地界,当时有一个大泽湿地,这便是我们的两位大诗人纵马打猎的地方。

当时与他们一起打猎的,还有一位着名诗人高适。高适比李白小3岁,属于同辈。这位能够写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这种慷慨佳句的诗人,当时正在这一带“混迹渔樵”“狂歌草泽”。也就是说,他空怀壮志在社会的最底层艰难谋生,无聊晃悠。这是他的“地盘”,沟沟壑壑都了然于心,由他来陪猎,再合适不过。

挤在他们三人身边的,还有一个年轻诗人,不太有名,叫贾至,比杜甫还小6岁,当时才26岁。年龄虽小,他倒是当地真正的主人,因为他在这片大泽湿地北边今天山东单县当县尉,张罗起来比较方便。贾至还带了一些当地人来凑热闹,其中也有几个能写诗的。

于是,一支马队形成了。在我的想象中,走在最前面的是高适,他带路;接着是李白,他是马队的主角,由贾至陪着;稍稍靠后的是杜甫,他又经常跨前两步与李白并驾齐驱;贾至带来的那些人,跟在后面。

当时的大泽湿地,野生动物很多。他们没走多远就挽弓射箭,扬鞭跃马,奔驰呼啸起来。高适和贾至还带来几只猎鹰,这时也像闪电般蹿入草丛。箭声响处,猎物倒地,大家齐声叫好,任何人的表情都不像此地沉默寡言的猎人,更像追逐嬉戏的小孩。马队中,喊得最响的是李白,而骑术最好的应该是高适。

猎物不少,大家觉得在野地架上火烤着吃,最香最新鲜,但贾至说早已在城里备好了酒席。盛情难却,那就到城里去吧。到了酒席上,几杯酒下肚,诗就出来了。即席吟诗的不是别人,是李白和杜甫,连高适也只能躲在一边了,真是奢侈至极。

诗有典雅的面容,但它的内质却是生命力的勃发——无论是诗的个体、诗的群体、诗的时代都是这样。没有生命力的典雅,就不是我们喜欢的诗。因此,由诗人用马蹄写诗的旷野,实在可以看作被我们遗落已久的宏大课本。

诗人用马蹄写诗的地方也不少,但这儿,是李白、杜甫一起在写,这如何了得。

在那次打猎活动中,高适长时间地与李白、杜甫在一起,并不断受到他们鼓舞,决定要改变一种活法。很快,他就离开这一带,游历去了。

李白和杜甫从秋天一直玩到冬天。分手后,第二年春天,二人又在山东见面,高适也适时地赶了过来。不久,又一次告别,又一次重逢,那已经是秋天了。当冬天即将来临的时候,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大诗人永久地别离了。

当时他们都不知道这是永诀,李白在分别之际还写了“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的诗,但金樽再也没有开启。因此,这两大诗人的交往期,一共也只有一年多一点,中间还有不少时间不在一起。

世间很多最珍贵的友情都是这样,看起来亲密得天荒地老、海枯石烂,细细一问却很少见面。相反,半辈子坐在一个办公室的,很可能尚未踏进友谊的最外层门槛。

就在李白、杜甫别离的整整10年之后,安史之乱爆发。那时,李白已经54岁,杜甫43岁。他们和唐代一样,都青春不再。

杜甫字【范文10篇】五

年轻时仗剑走天涯,豪情壮志,不禁提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气风发之态,毫无保留,无所畏惧。

唐玄宗时期,鼎盛衰败齐聚一堂,你——杜甫,你的诗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长安被占,玄宗私逃,如何?流泪罢!“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你忧国忧民,可言比皇帝还皇帝。你是什么官?老百姓;你在做什么?在做皇帝应该做的事。皇帝在哪儿呢?逃了,不见了。

杜甫字【范文10篇】六

3月17日星期五晴

花儿们已经度过了它们一生中最灿烂的时期,慢慢地慢慢地,与死亡接近。有些花儿在枝头上嬉戏,一不小心踏空了脚,就扑通一声,永远地掉了下去。花蕊们,也想到地上来看个究竟,于是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旅行团,数着321,一起跳下去。与花儿们不同,叶子小妹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从胞芽里跑出来,站在最高的枝头上,把世界看个究竟。

喔!花儿们不再久留。一咋眼的功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曾经的枝头已经成为过去,展现在眼前的不是辉煌与灿烂,而是沧桑与凄凉。花儿啊花儿,你为啥不愿久留,却匆匆地离去。只剩下一片点缀着绿色的枯枝……

杜甫字【范文10篇】七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课文里学过的杜甫的《绝句》。钟老师在讲解的时候,我就在想:“窗含西岭千秋雪是什么样的美景呢?”我决定,一定要到杜甫草堂去看一看。星期日,我缠着爸爸,扯着妈妈,驾车来到成都杜甫草堂。下车后,我飞快地向里冲。当我冲到一半时,看见庄严的大门,突然想到:我这次是来拜访伟大的诗人的啊!于是,我放慢了脚步,怀着崇敬的心情走了进去。

我们先来到茅草故居,这里曾经是杜甫的家。我们穿过柴门,看见了一个荒凉的景色:房顶上破了几个洞,椅子一边高一边低。墙上也破了几个洞。看到这,我想起了在茅草房前对诗人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解说介绍。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一位拄拐的老人,站在河边,面对苍天叹息:“老天啊,你卷走了我的茅草,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我心想,杜甫当时真惨啊,我好想帮帮他。即使这样,但杜甫还是希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多么宽广的胸怀啊!

走出茅草房,一条蜿蜒的小溪展现在我们眼前,这条小溪叫做浣花溪。幽幽流水,清澈见底。杜甫就因为这美丽的环境才临水而居,还为此写了首诗:“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绿草茵茵的小溪旁,杜甫和邻居们饮酒下棋、谈笑风生,黄四娘在一旁酿酒。他们多么幸福啊!想着想着,我明白了,杜甫的诗之所以这么好,是因为他爱观察,从生活中寻找美。看来,我也要学会观察啊!

这次草堂游不仅让我更了解杜甫,还让我知道了习作的好方法。感觉真不错。

杜甫字【范文10篇】八

今天,是我来到四川的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坐着小车车来到了远近闻名的“杜甫草堂”。

大家知道杜甫是谁吗?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我十分崇拜他。我之所以崇拜他,并不是因为他写了很多诗,而是因为他忧国忧民,上思报效国家,下忧百姓疾苦,即使在屋漏衾寒之际,心心念念的仍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我们这列“小火车”随着人群进入了草堂。依次穿过大廨、诗史堂、柴门和工部祠,便来到了杜甫住的房子——茅屋。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如今的草堂,不见杜甫身影,也不见迎客的繁花,只有一条长满青苔的石子小路,无声地凝视来往的游人。游人如织,或满脸含笑,自拍留念打卡;或一脸凝重,眉头紧锁,轻轻抚摸这里的一草一木,碑石题字;最惹眼的是我们这些从广州远道而来的小学生,静静地立在茅屋前,专注地听老师追溯草堂过往,杜甫晚年人生历程。

据说,安史之乱余波平息后,杜甫一家来到成都后,在好友严武的帮助下,住进了茅屋。我不禁仔细端详茅屋。茅屋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破烂——屋顶上的几块茅草不知飞到了哪去,发黄的墙壁被划破了,露出了条条竹子。屋子里面,也是一片冷清。唯一的优势是,屋子里还是挺大的。

时光倒回到风雨飘摇时的唐朝,在八月的一个深秋,狂风怒号,刮走了屋顶上的几层茅草。茅草到处乱飞,有的掉进了池塘,有的挂上了柳梢。一群儿童将茅草抢走了,杜甫因为年迈了追不上,倚着竹杖独自叹息。过了一会儿,天上下起了雨,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妻儿又饿又冷,唯一可以御寒的是一床盖了多年的布衾,又冷又硬的被子,早就被孩子蹬破了……杜甫晚年的生活可真是凄苦啊!可是即使这样,他仍不忘忧心天下寒士,在这里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怪不得人们叫他“诗圣”!

凉风拂面,打断了这场时空穿梭之旅。我心弦微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晨!漫步草堂翠幕荫,鸣蝉尽,群雁绮霞中。

依依不舍地走出草堂,我在心里默默跟杜甫说再见。但是他忧国忧民的精神正在我心里生根、发芽,也将在无数个少年的心里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

杜甫字【范文10篇】九

今天中午,妈妈带着我去爷爷奶奶家吃饭,等到吃完饭的时候,妈妈和我及嫁嫁一起去青山公园看杜鹃花!杜鹃花可香了,它长的样子象喇叭,有大朵的,也有小朵的!杜鹃花有很多颜色:紫红,大红,粉红和黄色!可真美啊!接下来嫁嫁和我一起照相,照得差不多的时候,嫁嫁和我还有妈妈一起去树荫走廊上休息。休息完之后我们就回各自的家了!

今天玩的真开心啊!

杜甫字【范文10篇】一十零

以前读人物传记,总觉得书写得单调,不能引发读者深刻的兴趣。但我的否认读完《杜甫传》有这样的感受,他是一个诗人,出生于大唐开元盛世,而自中晚唐开始,唐由安史之乱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

读杜甫的一生,是读一个伟人的传记,是读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亦是一场文化之旅。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开元时,他几乎游遍祖国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年壮时也同盛唐文人一般应试求取功名。后来,他困守长安达十年之久,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堪回首的岁月。公元755,安史之乱开始,长安沦陷。不幸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被叛军所俘,因他不肯为叛军卖命,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从牢中逃了出来,他几乎是历尽艰辛,才逃到凤翔。然而“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五月拜左拾遗,因上书营救好朋友房琯,而触怒了肃宗,被贬于四川。公元789,他前往四川依附节度使严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个破旧的草堂里,曾经一度在严武的幕下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杜工部。

他长期沉沦于下层,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亲身体验了安史之乱之时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杜甫最为著名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品,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三吏”、“三别”,他对自己贫困潦倒的哀叹和对国家的深刻思考结合在一起。暂且不说杜诗之精粹,我认为杜甫能够深深打动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善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震动的是“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愿以一己之身担起所有的苦难。他这样博大的胸怀以及宁苦己身而利国利民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尊重,不值得我们学习么?杜甫并不完全是严肃的,他也有风趣的一面。绝句漫兴九首中对于惜春之情,反用恼春、怨春的口气道来,别有特色。更难的可贵的是,杜甫善于发现贤才,我想其若是知晓自己仍能为国效力,也当是会“白发生黑丝”的吧!

杜甫,如此的古圣人之心,无愧于独立天地之间的诗圣之称。读完《杜甫传》,深深地感动,在因雨而显得略微清冷的天气里,心依旧有一股暖流涌动……